中美之间正在出现“阴干式脱钩” 损害会更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27日 20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53574 阅读
13 评论
香港01



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中美两国结成了紧密的贸易关係。在全球化“蜜月期”时,中国对美国来说还是“无害存在”,中美之间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互补型的紧密合作关係。比如,在商品制造领域,形成了“中国制造+美国消费”的模式;在风险投资领域,形成了“美国资本+中国市场”的模式。

中美紧密合作的结果之一,是中美贸易规模极为庞大。即使是在中美地缘政治关係恶化、中美贸易摩擦持续4年多之后,据美方数据,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仍然达到6906亿美元的最高纪录。中美两国的经贸关係如同两艘相互捆绑的十万吨巨轮,彼此的经济关联、相互投资、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即使是想“脱鈎”(decoupling),谈何容易?这种看法也是中美双方评估脱鈎风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内一些人判断中美无法脱鈎的底气。

欧美国家在对华关係的策略变化,也支持了否定彻底脱鈎的看法。比如,过去美国在西方盟友中推动与中国脱鈎,但中美贸易规模越“脱”越大,显示出短期内脱鈎并不现实。欧洲率先提出了与中国“去风险”(de-risk),这是一个与美国保持了相似的地缘政治态度、但经济目标有所区别的策略概念。在2023年的G7广岛峰会上,包括美国在内的G7国家共同接受了“去风险”的策略。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放弃了与中国脱鈎?中国在中美脱鈎问题上就不用担心了?显然不是!

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分析中美关係要基于一些基础的逻辑。在中美关係中,美国所做的一切都基于其国家安全战略,核心是遏制长期战略竞争对手的发展,而中国“不幸荣膺”美国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中美之间的这种博弈关係刚刚开始,在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或相容之前,中美博弈有可能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一战略框架下,中美脱鈎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以中美之间最紧密的贸易关係为例,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中美之间日益加深的对抗正在侵蚀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係,来自中国的商品在美国进口商品中所佔比例已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

《华尔街日报》对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贸易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今年前六个月,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的佔比为13.3%,低于2017年全年21.6%的峰值,创下自2003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后)全年12.1%的比例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转变始于2018年,当时特朗普政府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加徵了关税。新冠疫情期间,口罩和半导体等产品的短缺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其供应链。今年,随着中美先进技术之战愈演愈烈,一些公司切断了对中国的依赖。美国总统拜登不久前发布了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某些中国先进制程芯片、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继续加大对华施压力度。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佔份额的减少并不是来自某一种产品或某一个国家的进口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果,而是数十个行业和国家供应链的缓慢变迁推动了这一趋势。其中一个因素是生产向其他亚洲国家如东南亚和印度转移。从2019年初开始,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佔份额下降到了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其他25个亚洲国家的总份额之下。根据普查数据,在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中,这组国家在美国进口中的佔比为24.6%,中国佔14.9%。

6月份墨西哥在美国进口中所佔份额与中国不相上下。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墨西哥在作为美国的供应基地方面成为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有力竞争者。后疫情时代推动供应链缩短的行动,增加了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优势。如果将出口与进口的美元价值合併计算,墨西哥现在是美国的头号贸易伙伴,其次是加拿大,中国被挤到了第三位。这一转变反映了近期美国对华出口份额的下降,以及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佔份额的长期下滑。2023年上半年,中国佔美国贸易总额的10.9%。墨西哥以15.7%居首,加拿大紧随其后,佔15.4%。



2023年6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谢锋递交国书。拜登总统欢迎谢大使履新,并就中美关係进行交谈。(中国驻美大使馆)

实际上,中美贸易的萎缩是全方位的。近期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产品进口额以及中国产品在美国总进口中的佔比均有所下降,而且出现在各产品类别中。在截至6月份的12个月里,机械类产品的进口额按年减少了166亿美元。同期,中国在美国机械类产品进口中所佔份额从25.3%降至21.1%。机械类进口包括泵、空调和电脑。在截至6月份的12个月中,美国进口的中国产电子产品按年减少134亿美元。中国在美国电子产品进口中的佔比从32%降至27.9%。中国傢俱在美国傢俱进口中所佔份额受关税措施影响开始下降。在截至6月的12个月中,中国傢俱在美国傢俱进口中佔比25.7%。而越南、墨西哥和加拿大傢俱合计佔同期美国傢俱进口的49.4%,这高于2020年初的41.8%。

我们要指出的是,在中美关係持续转坏、长期不可能好转的预期下,中美传统的货物贸易并非不可替代。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看法,“现在企业都很清楚,中美之间在贸易、技术和其他方面的衝突不会消失,”因此,“企业已经开始设法降低风险。”当企业开始行动时,脱鈎就发展到制造端了。而在市场需求端,前述变化已经显示,美国买家正在转向从墨西哥、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购买从电脑芯片、智能手机到服装等商品。当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脱鈎必然会发生。

最终分析结论:

中美贸易关係缓慢而不断地被削弱,实际上是中美两国之间“阴乾”式脱鈎的过程。对美国来说,这种贸易替代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阴乾”式脱鈎的损害会非常大。因此,对于当前中美贸易发生的细微变化,中国方面应该保持高度的关注。

本文原载于安邦智库2023年8月21日的“每日经济”栏目

 

r
roliepolieolie
1 楼
历史潮流不可抗拒。顺者昌逆者亡。中美脱钩是肯定的事情。需要几年才能完成。但是现在的趋势和成果已经明显。中国人现在终于认识到了脱钩的必然性,所谓的“底气”不复存在。
r
roliepolieolie
2 楼
“对美国来说,这种贸易替代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阴乾”式脱鈎的损害会非常大。” 中国人终于说了句大实话。现在的趋势就是退回到30多年前我刚来时的情况。那时候美国是富足强大的中国人口中的超级大国。中国嘛,不说了。美国可以让中国富起来,自然也可以让中国穷下去。
据说据说
3 楼
美国与中国脱钩的进程是10年左右,现在正步步为营地进行中,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美国自己的损失,成效很明显。
宝刀屠龙
4 楼
硬脱钩中美都受不了,美国会物价飞涨,部分严重依赖中国的产业链还会出现断裂危机 “去风险”虽然也会有chronic decoupling综合症,但不会伤筋动骨 是否脱,怎么脱,主动权在美国手中,因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就业 谁率先出现严重就业压力,谁筹码就更少,这是最最最左右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奇妙旅程
5 楼
最大的“脱钩”美国人民对中国印象的改变,有美国极右的忽悠的因素,但更多是习包子的倒行逆施。这种来自民意转变的脱钩将有更深远的影响。
云淡风轻飘
6 楼
脱吧!没毕业低眉顺眼的求着,中国人有志气自己能活下去
L
Lakelands03
7 楼
这个用词“阴干式脱钩”是否很恶心?本来也没有太多的交集,哪来的“阴干”??
I
InNorthTexas
8 楼
印度一把把习国扒个精光。
S
Sun_Set_02
9 楼
美国与中国脱钩是清水煮青蛙。美国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10年后成效会很明显。
春风春雨88
10 楼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2023-08-27 08:51:00 “对美国来说,这种贸易替代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阴乾”式脱鈎的损害会非常大。” 中国人终于说了句大实话。现在的趋势就是退回到30多年前我刚来时的情况。那时候美国是富足强大的中国人口中的超级大国。中国嘛,不说了。美国可以让中国富起来,自然也可以让中国穷下去。 ----------------- 中国再也不会象50-80年代那样穷的了. 毕竟公路/铁路/桥梁/机场/基本都建设好了, 可能贫富分化, 穷人很多, 但整个国家不会象毛泽东时代那样贫穷落后, 很可怜的了.
一点小看法
11 楼
苦的永远是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六亿多人月收入也就千八百块,这还是前几经济好的时候。吃饱了撑的搞什么世界一百年之大变局,有雄心没脑子,和野猪没啥区别。
墙头的一朵梨花
12 楼
Sun_Set_02 发表评论于 2023-08-27 11:27:43 美国与中国脱钩是清水煮青蛙。美国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10年后成效会很明显。 --------------------------------------------------------------------- 这就是美国政治精英的精明之处!不想土共粪坑国那些二杆子货,意气用事,整天叫嚣老子不要命也要卸你一条胳膊!哈哈哈,把命都搭进去了,一切还不是白搭?蠢货!
e
exds
13 楼
米国换个长工 干活,也别抱怨 越南生产的鞋子 不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