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登岛神器”服役 抢滩登陆如履平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7日 18点45分 PT
  返回列表
53543 阅读
19 评论
军武次位面

最近,我国又觉醒了一个“克苏鲁”装备。

今年3月份的时候,媒体就曾经曝光了我国某新型“两栖驳船”在湛江进行测试,不过那个时候这些船并没有刷上舷号。

而这次曝光的照片中,3艘两栖驳船却分别漆上了“东工”401、402和403的舷号,所谓“东工40X”,其实就是“配属于东海舰队的工作舰40X号”的意思。舷号命名方式的变化,也就代表这种特种登岛船正式进入解放军作战体系。

那么这种驳船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又会派上什么用场呢?

一般来说,驳船是一种本身没有自航能力的货船,需要拖船或顶推船来拖带,说白了,驳船就是那些用于接驳货物的船。

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但由于水域情况各不相同,有时需要自带引擎规避暗礁,尤其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所以驳船分为非机动船和部分机动。

非机动船类似于陆地上的火车,由车头带动,驳船相当于车厢,船形肥宽、吃水浅、造价低廉,可单只使用,由拖船或顶推船组成驳船船队。在海上,一艘拖船通常拖带1至3艘驳船。

可航行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而随时编组,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也可用于港口和水上工程作业,例如大型吊机和淘沙,挖泥船。

 

驳船类型主要有客驳和货驳,其中,客驳专运旅客,设有生活设施。货驳用于载运货物,一般不设起重设备,靠码头上的装卸机械装卸货物。

货驳的装货形式有:敞舱驳,也叫敞口驳船,有设有几个货舱口的,也有只设一个货舱、货舱上方全敞开的;甲板驳,不设货舱、在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挡货围板;半舱驳甲板上堆装货物、甲板四周设有舱口围板;罐驳,在甲板上设置罐等密闭容器以装运油、液化气体等液体货物。

机动驳船是拥有一定自航能力的,有时不需要编组航行,独自可以执行任务,但相应的装载方式和类型与前者基本一样。

这次出现的所谓“两栖驳船”,其实就是变种的甲板驳船,去年年底的时候,美国《海军新闻》就刊载了海军分析师H.I.萨顿的文章,说是通过卫星图像发现,广州黄埔造船厂的码头上显露出至少五艘独特的驳船。

今年1月8日,美国商业影像卫星于拍摄的照片也显示,广州的黄埔造船厂的港池内停靠着三艘特种驳船,船坞内至少还有两艘在建造。

这回的照片比较清晰,能看出来这些驳船的船体两侧竖立着几根粗壮的柱子,这跟咱们上面介绍的任何一种驳船都不一样。

其实这几根柱子就是自升式升降柱,能够在使用时伸入水底,让驳船抬起来脱离海面,稳稳地固定,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而在驳船航行时,这些柱子可以被收回去,是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常见的设备。

▲海上石油钻探平台

 

卫星影像显示,这些特种驳船的船身中部都配有较长的“桥面”,船头则装备有吊车或者“斜拉桥塔”,以便将几片“桥面”连接起来,并通过“斜拉桥塔”构建一座通向岸边的“斜拉桥”。

 

而且港池内的三艘特种驳船型号也不太一样,它们由小到大依次拥有4条、6条和8条支腿,这些支腿的长度也各不相同,表明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深。

它们所能搭建的“斜拉桥”的长度也各不相同,卫星照片显示,配有四条支腿的驳船船体长度大约为108米,而“斜拉桥”的长度大约为133米。

▲由美国《海军新闻》制作的概念图

 

配备6条支腿的驳船船体长128米,能搭建的“斜拉桥”的长约157米,配备八条腿的驳船船体长185米,能搭建的“斜拉桥”的长约227米。

 

对于这类驳船,美军一般称之为“水桥”,临时归类为“登陆平台单元”(LPU),可伸缩的吊桥被认为是美军登陆艇上曾经用过的“贝雷桥”。

这三种不同型号的驳船可以用于单独使用,以在不同条件的滩头构成不同尺寸的临时栈桥,也可以作为一个套装连接使用,能形成约820米的登陆通道。

这些驳船的尾部设有可停靠其他船只的码头,可以在较深海域与两栖攻击舰、登陆舰甚至民用滚装船等进行接驳,让重型车辆可以通过驳船和“斜拉桥”直接驶上岸。

 

今年3月中旬,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照片和视频,显示在湛江附近的某个海滩上,三艘大型自升式驳船首尾相连,从岸边大约一公里外的海面延伸到陆地上,这个景象在大雾中宛如西方神话中的“克苏鲁”怪物上岸一般。

▲社交媒体上将视频拼接而成的图片

 

根据美军猜测,这一套三艘“登陆平台单元”首尾连接时,前面2艘的两侧和最深处的1艘后方一共可以设置可以5个卸载点,无论是小型登陆舰还是大型滚装船都可以停靠。

 

由于驳船上车道宽度大约只有6米,所以,美军猜测一个由150辆车组成的重型合成营完成从船到陆地的运输,可能需要至少30分钟。

但是这些驳船可以留在原地连续工作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因此像这样一个登陆连接器就能承担师级大部队的登陆任务。

近年来,人民解放军多次利用半潜式和自升式驳船,将商用渡轮、客滚船甚至临时码头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高效的联运体系。

 

像今年1月在互联网上就流传了这么一张图片,显示一艘民用滚装船通过驳船与一座浮动栈桥相连,这艘较小的驳船有至少两个自升式支架。

这种登陆装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过去被视为不适合登陆作战的某些海岸,我军能够通过特种驳船,直接就把包括坦克在内的重型车辆送上去,甚至能直接送上沿海公路。

 

要知道,台湾地形多山,约75%的土地被丘陵与高地覆盖,海岸线虽然长达1200多公里,但对于传统的登陆方式而言,适合登陆的海滩并没有多少。

 

从新北至基隆港一带,以及整个东部海岸线,几乎都是难以通行的断崖陡壁,即便有些地方可供上岸,也多为狭小沙滩,背后则是密集住宅区、农田及鱼塘,难以迅速展开作战。

在东部海域虽有三块小型平原区域可供登岸,但通往岛内其它区域必须穿越易被炸毁的隧道和蜿蜒的山路。

 

台军过去曾对岛上滩头进行严格评级,将最易登陆的滩段标注为“红色海滩”,一共有14处,其中北部占有9处,西南部则分布着5处,主要包括桃园至新竹的湖口、新北的淡水-三芝、苗栗苑里至台中港、台南的黄金海岸、左营的桃子园以及屏东的加禄堂。

上述这些“红色海滩”早已被台湾守军详尽勘察,并进行了数十年的系统性战地工程建设,所有可能的登陆滩头都依照“前线制胜、岸线歼敌”的防务理念构筑阵地,投入了最密集的防御资源。

 

海岸沿线结合沙丘、海堤与民房,挖掘出众多地下射击据点与战壕,形成连续防线,还有各种水中和陆地障碍物、坚固堡垒与错综复杂的阵地共同构成了完善的岸防体系。

此外,守军还利用沙袋、钢轨、铁丝网,并在战前大量布雷,封锁通道与外海防波堤,港口内设置蛇笼和铁网,堆置集装箱,甚至可随时放置漂浮油桶、船筏等障碍物以阻拦我军,作战时肯定无法使用。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种特殊驳船完全可以绕过这些“红色海滩”,与滚装船结合,使天堑变通途,尤其是台湾这种公路喜欢绕着海边走的地方,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嘛!

s
ssbbss
1 楼
美台贸易协定,中台贸易比照办理。台湾就瘫痪了
田丁
2 楼
这么一个栈桥可以沿伸几十米,一百米,对于海上登陆作用很小。 [1评]
c
caodibian
3 楼
不急,有条不紊,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至仗,一旦开战就一击必胜。
花和尚1
4 楼
针对性强。呆湾怎么看
白开水豆腐汤
5 楼
这三种不同型号的驳船可以用于单独使用,以在不同条件的滩头构成不同尺寸的临时栈桥,也可以作为一个套装连接使用,能形成约820米的登陆通道。
v
vicnn
6 楼
共产党的霉体就整天意淫吧,包子私下早就给川普跪了,保证不会在川普或者共和党当总统期间攻台,也就脑残粉红和监狱五毛还在做着天朝大梦。一个靠着偷来的政权整天为了自己的合法性不停折腾老百姓,等到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的时候整个北京城锣鼓喧天红旗招展。
路人丫丫
7 楼
呵呵。。。这是纸上谈兵。这些民用船根本没有装甲,挨一炮估计就顶不住了。只有在占领了滩头阵地才能适用,问题是人家就是要快速登陆武器士兵等去占领滩头阵地。等占领了才能用,那时候有个屁用啊。 🤣 [1评]
沙拉维
8 楼
用不到的,远程攻击,台湾投降,解放军才光明正大通过码头登陆就行了。
J
Jambox
9 楼
这个不是给台湾准备的,是给日本杂种准备的
J
Jambox
10 楼
你怕什么呢。。。傻逼汉奸
b
b659ckt
11 楼
領導收多少傭金造船?
g
granddad
12 楼
笨!先由少量空降的特种部队清楚除海滩的台蛙守军,再由登陆舰运送大部队登陆,彻底歼灭台独败类
路人丫丫
13 楼
: 呵呵。。。笨!如果空投少量特种部队就轻松能解决问题,还要登陆干嘛呢?上次以为空投特种部队就能解决问题的大毛被几乎全歼灭了。🤣
q
qwerty
14 楼
先登个黄岩岛,别撞自家军舰再说
拔它几根毛
15 楼
胜了又怎样?是什么命还是什么命,地不会有你一分,寿不会多给你一天。
g
gozzila
16 楼
脑子呀,真的都登陆了。岸边还会有活物吗? [1评]
路人丫丫
17 楼
呵呵。。。脑子呀,登陆舰主要是抢滩用的。并不是抢滩后再慢悠悠地运输兵力。🤣
西
西林东渡
18 楼
下个26年里,有望用这神器登上仁爱礁吗?
g
gp1545
19 楼
那你还不敢武统。瞎鸡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