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9999万!中国半导体公司起诉美企窃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4日 11点7分 PT
  返回列表
69030 阅读
20 评论
环球网

两家半导体巨头对簿公堂!

8月13日,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股份”)公告称,公司因认为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公司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相关的核心技术秘密,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了该技术秘密,且将该专利申请权据为己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诉讼金额为人民币9999万元。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案件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公司表示,本次诉讼不会对公司经营方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最终实际影响将取决于法院生效判决结果。

屹唐股份表示,利用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是公司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中。公司在该领域具备领先的原创性技术能力,并拥有相关技术秘密。

被告应用材料公司招聘了曾在原告全资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 Inc.(以下简称“MTI公司”)工作的两名涉案员工。该两名员工了解公司关于等离子体的产生和处理方法的核心技术,熟悉和掌握相关设备结构以及技术工艺。在MTI公司任职期间,该两员工均签署了保密协议,对包括涉案技术秘密在内的技术信息承担严格的保密义务。 

证据显示,应用材料公司招聘该两名员工入职后,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其中主要发明人即为前述两名员工,该专利申请披露了屹唐股份与MTI公司共同所有的涉案技术秘密。

屹唐股份表示,被告非法获取和使用原告的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了该技术秘密,将该专利申请权据为己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原告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经查,被告涉嫌实行将使用涉案技术秘密的产品向中国境内的客户进行推广销售的行为,进一步造成了对原告商业秘密权益的侵害。

图据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屹唐股份一个月前刚刚上市。7月8日,屹唐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屹唐股份开盘一度涨超200%。截至8月13日收盘股价报22.88元,总市值676.23亿元。

屹唐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和干法刻蚀设备的制造。上述三类设备是芯片制造工艺中的必备流程,其中,刻蚀设备在芯片制造工艺中的重要性程度仅次于光刻机,位于技术含量最高的“卡脖子”领域。

该公司技术主体是2016年收购的美国半导体晶片加工设备供应商MTI公司,这也是中国资本第一次成功跨境收购半导体装备公司。此后,屹唐股份在亦庄国投的支持以及半导体专家、公司首席执行官陆郝安的带领下,挺过了“过渡期”并完成了对MTI的全面整合。2025年一季度,屹唐股份实现净利润2.1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3.09%。

在这背后,2016年亦庄国投主导的对MTI的收购功不可没。据了解,先进制程芯片的制造过程有超过1000道工序,其中每一种工艺步骤都要使用不同的专用设备。其中,芯片制造主要分为前道工艺晶圆制造和后道工艺封装测试,其中前道工艺的技术难度高,相对复杂。而屹唐股份的三项业务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和干法刻蚀就分布在前道工艺中,且技术来源均为自主研发。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屹唐股份2022年-2024年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9.85%,公司来自境内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22年的45.15%上升至2024年的66.67%。其中,来自境内的专用设备收入占公司专用设备收入总额的比重由2022年的48.57%上升至2024年的72.74%。

公开资料显示,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是一家美国半导体和显示设备制造商,成立于1967年。

该公司官网显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71.7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1.85亿美元,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9.25亿美元,GAAP营业利润率30.4%,非GAAP营业利润率30.6%。

媚眼瞟瞟
1 楼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 在中国公司里面, 越是虚心好学, 越是工作努力的人, 越可能会跳槽泄露机密。 [1评]
v
visible
2 楼
现在的技术窃密到了如此普遍的地步,处处开花。企业的保密制度有问题
s
szacy
3 楼
要的賠款太少太少,太老實啦。
c
cwings
4 楼
屹唐股份表示,利用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是公司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中。公司在该领域具备领先的原创性技术能力,并拥有相关技术秘密。 ------------------------------------ 扯吧,这么重要的技术竟然没有申请专利,进行保护。 [1评]
清除五毛
5 楼
吧可以 按美国人口 3亿 美金吗?反正 拿不到
清除五毛
6 楼
粪国 人才 都是 馒头大妈
清除五毛
7 楼
算盘 🧮 老美 200 年来 无偿使用 起诉 300 亿
色是空空是色
8 楼
我不能说起诉内容是真的,不过你的观点肯定不对。 有很多TRADE SECRET就是不申请专利的,特别是KNOW-HOW。可口可乐的配方有申请专利吗?
s
slimane
9 楼
技術不申請專利,別人申請了說是自己的,哈哈哈哈 福建那個告美光的公司叫啥名字啊?幾千億打了水漂
b
bigsloth
10 楼
这不新鲜,反过来说公司分红时,有几分钱能给这些好学努力的人呢
o
oligarch
11 楼
对冲京东方吧
o
oldoldcandy
12 楼
懂王開口就是千億起跳,9999萬太小兒科...🤣🤣🤣🤣
金拱门汉堡包
13 楼
自己的技术,然后自己不申请专利,被别人偷了,然后别人还申请专利成功了?这种公司的法务可以去死了
g
greentee
14 楼
又是尹志尧搞的鬼,第二次反咬老东家了。。。
这是神马情况
15 楼
“该公司技术主体是2016年收购的美国半导体晶片加工设备供应商MTI公司,”!!嗯,“核心技术”你懂的!哈哈哈
Z
ZHSG
16 楼
在芯片行业这种情况多了去了。一旦申请专利, 就不能保密了。
a
anywho
17 楼
有間中國公司參加每年一次在洛杉磯舉行的科技盛事、拿出參加的物件, 結果沒多久被山賽、 之後都不去了、美日才是偷竊大國!
a
anywho
18 楼
Chamkolo 💩狗糧!You deserve it! 可憐的台巴礦還剩下什麼? 倭國政府長期謀伐 插入間諜員工到台積電、 居然偷拍1千多張照片 2納米技術外洩被偷竊走、 台灣的幾個分析家在怒吼、 這是倭國畜精心策劃的事件、 絕不是個人行為、 日本2nm是这样偷竊突破的 : 20世纪50~70年代,半导体早期,日本公派大量学生赴美留学,在半导体学术会上,美国人非常反感的场景:台下日本人频繁拍照,被制止后会暂时放下相机,主持人一走就又继续拍。如今,日本档案馆里还存有当年日本留学生去美国偷师整理出的成千上万页文档。1947年,索尼的前创始人井深大在美国旅游时,花费2.5万美元购买了晶体管生产专利,没有技术说明和制作方法。之后利用合作之名在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偷竊技術4年。1982年6月,美国CNN播放了FBI警员押解着双手被铐在背后的6名日本人。这6人是日本日立和三菱电机的雇员,他们非法获取IBM的基本软件和硬件的技术情报被逮捕。1987年三菱工程师木村携带窃取的IBM公司高级技术資料回国时,在旧金山国际机场被FBI抓获。1997年,东芝与数字媒体产品开发商雷克沙签署合作协议,此后两年半东芝利用雷克沙的信任,骗取了多个闪存功能方面的关键技术。之后东芝转而与晟碟公司合作,推出同类产品与雷克沙竞争。2005 年,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判东芝公司向雷克沙支付4.654亿美元的赔偿金。 這次日企東京威力公司窃取台积电2纳米技术,3人被逮捕不仅因为3名员工手机拍摄资料流入东京电子(TEL),其中一名员工曾就职于东京电子、台积电的主要设备供应商。针对台积电的技术盗窃呈广泛模式,2nm数据泄露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台湾的一些科技企业估计已经被日本、美国的商业间谍多处渗透,无孔不入。而日本,已经从40年前领先世界的技术强国沦落为小偷一样窃取他人技术的国家,风光不再!
刘霍珲
19 楼
事实上,有些关键技术反而不会申请专利,避免泄密。举个例子,可口可乐的配方就没有申请专利。
o
octane
20 楼
半导体行业技术跨度非常大各种组合变化非常多,如果一家公司闯出一条技术路线,却把其中重要的技术秘密作为专利公开,竞争对手就可以轻易模仿并且掩盖,还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往往申请专利的部分是技术秘密当中比较容易发现且特征明显的,其他的用来申请就得不偿失。 一条技术路线可以申请几千项专利,但是新手照着别人公开的专利也做不出来。在这个行业,重要的不是专利,而是懂技术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