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懒惰拖延的原因或许找到了!昨天,唐唐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宁艺卓 多动症#这个话题在热搜第一位。
韩国女团aesp的中国成员宁艺卓,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过,因为自己有ADHD(多动症),所以压力很大。
这条热搜让很多人大为震惊:“多动症不是小孩子的“毛病”吗?成年人怎么会有多动症呢?”前几天,19岁整容33次、24岁结婚4次的初代网红韩安冉,在网上晒出住院单,称自己的女儿确诊了多动症。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多动症都是与儿童挂钩的。比如,一提到多动症,你首先想到的大概率是一个喜欢上蹿下跳,怎么也坐不住的小男孩,对吗?但其实,这是一个刻板印象,也是大家常有的一个误区。多动症的学名叫作“ADHD”,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神经发育障碍,它的发病与年龄和性别都毫无关系。也就是说,成年人也会患上ADHD,并且,这个概率可一点儿都不低。
ADHD的成人患病率为2.6%~2.8%保守估计,光是在中国,患有ADHD的成年人数量就超过2000万人。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因为你也有可能是潜在的ADHD患者。
患有ADHD的人,可能会不受自我控制地做出一些“成瘾”和“道德感低下”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仅表现在抽烟、酗酒或滥用药物上,甚至还表现在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上。一个叫“双木”的女孩,曾一度被“性瘾”控制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好比对“电击快感”上瘾的老鼠一般,她对快感的抵抗力极差。这种快感不仅仅是表现在对于喝酒、吃零食这类饮品、食物的上瘾,更是表现在其对于“性”的渴望。她对“性”十分上瘾的状态一度令其处境十分尴尬。从十几岁开始便存在的旺盛性欲,让她急于想去体验。因此,她高中一毕业就和一个大她近10岁的男人发生了性关系。上大学后,她和男朋友相处的80%时间里,更是都在“滚床单”。为此,她还意外怀孕过两次。
影视剧剧照
工作后,她那无止境的“欲望”,依旧难以平息。8年间,她约过的人加起来有差不多100人。曾几何时,双木对这种“荒淫无度”的生活感到厌倦,也对“堕落沉沦”的自己感到沮丧。直到她确诊了ADHD。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滥交”的自己,不是“水性杨花”,更不是“道德低下”,而是“生病了”。是因为患有ADHD,才让她情难自控。唐唐给大家分享双木的故事,并不希望看到大家对她指指点点,而是想让大家对ADHD重视起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ADHD患者都会产生“性瘾”,但其他的症状同样也可能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坐立难安、暴躁易怒,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除此之外,还有“注意力缺陷”。有此类症状的人,容易分心、做白日梦、记忆力差、无法做长期规划……然而,这类症状通常难以察觉,也容易被大家忽视。
来源:广州日报
有科普博主,总结了ADHD患者的一些常见表现,如下:
来源:后浪研究所
对照一下,如果你中了好几条的话,那你可能需要重视起来了。随着互联网上关于ADHD的科普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对ADHD的了解也变多了。一些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总是比别人差的网友,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ADHD。#原来我有ADHD#话题里,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确诊ADHD的心路历程。
原来总是记不住东西、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并不是因为自己懒惰、拖延,也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认真,而是因为自己得了ADHD。当知道这一切都与ADHD有关之后,他们如释重负。“确诊ADHD,让我觉得整个人生都得到了解释。”
是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为什么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什么总爱打断别人的讲话?为什么总是思维极其跳跃?……原来都是ADHD在作祟。因此,对于很多ADHD患者来说,确诊是一种解脱。这意味着,多年来的那些迷茫和痛苦,找到了根源。
然而,随着ADHD概念的普及,偏见与误解也“应运而生”。
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ADHD,是聪明人的“时髦病”。
就像“互联网人均抑郁症”这个烂梗一样,“确诊ADHD”被一些人看作是“赶时髦”“矫情造作”。虽然并不排除,有一些没有患ADHD的网友,为了“人设”“噱头”,谎称自己有ADHD。但很显然,“时髦病”这个说法,对于那些饱受ADHD折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伤害。
ADHD不是“时髦病”,也不应该被人拿来调侃和取笑,对于ADHD患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且,确诊ADHD,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烂人”,甚至不能算“病人”。
如今,国际上越来越流行ADHD的去病化趋势,大家更愿意用“神经发育多样性”来称呼ADHD。事实上,患有ADHD的人,在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任务时,比常人更有优势。比如作家马克·吐温、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物理学家爱迪生、艺术家毕加索等等,都有可能是ADHD患者。
所以,大家不必因为确诊ADHD感到过于沮丧和痛苦,试着接受它,就把它当作上天赐予你的“与众不同”的特征。无论如何,你都是珍贵的存在。最后,唐唐提醒: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ADHD,请尽快进行正规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让你懒惰拖延的原因或许找到了!昨天,唐唐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宁艺卓 多动症#这个话题在热搜第一位。
韩国女团aesp的中国成员宁艺卓,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过,因为自己有ADHD(多动症),所以压力很大。
这条热搜让很多人大为震惊:“多动症不是小孩子的“毛病”吗?成年人怎么会有多动症呢?”前几天,19岁整容33次、24岁结婚4次的初代网红韩安冉,在网上晒出住院单,称自己的女儿确诊了多动症。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多动症都是与儿童挂钩的。比如,一提到多动症,你首先想到的大概率是一个喜欢上蹿下跳,怎么也坐不住的小男孩,对吗?但其实,这是一个刻板印象,也是大家常有的一个误区。多动症的学名叫作“ADHD”,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神经发育障碍,它的发病与年龄和性别都毫无关系。也就是说,成年人也会患上ADHD,并且,这个概率可一点儿都不低。
ADHD的成人患病率为2.6%~2.8%保守估计,光是在中国,患有ADHD的成年人数量就超过2000万人。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因为你也有可能是潜在的ADHD患者。
患有ADHD的人,可能会不受自我控制地做出一些“成瘾”和“道德感低下”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仅表现在抽烟、酗酒或滥用药物上,甚至还表现在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上。一个叫“双木”的女孩,曾一度被“性瘾”控制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好比对“电击快感”上瘾的老鼠一般,她对快感的抵抗力极差。这种快感不仅仅是表现在对于喝酒、吃零食这类饮品、食物的上瘾,更是表现在其对于“性”的渴望。她对“性”十分上瘾的状态一度令其处境十分尴尬。从十几岁开始便存在的旺盛性欲,让她急于想去体验。因此,她高中一毕业就和一个大她近10岁的男人发生了性关系。上大学后,她和男朋友相处的80%时间里,更是都在“滚床单”。为此,她还意外怀孕过两次。
影视剧剧照
工作后,她那无止境的“欲望”,依旧难以平息。8年间,她约过的人加起来有差不多100人。曾几何时,双木对这种“荒淫无度”的生活感到厌倦,也对“堕落沉沦”的自己感到沮丧。直到她确诊了ADHD。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滥交”的自己,不是“水性杨花”,更不是“道德低下”,而是“生病了”。是因为患有ADHD,才让她情难自控。唐唐给大家分享双木的故事,并不希望看到大家对她指指点点,而是想让大家对ADHD重视起来。虽然并不是所有的ADHD患者都会产生“性瘾”,但其他的症状同样也可能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坐立难安、暴躁易怒,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除此之外,还有“注意力缺陷”。有此类症状的人,容易分心、做白日梦、记忆力差、无法做长期规划……然而,这类症状通常难以察觉,也容易被大家忽视。
来源:广州日报
有科普博主,总结了ADHD患者的一些常见表现,如下:
来源:后浪研究所
对照一下,如果你中了好几条的话,那你可能需要重视起来了。随着互联网上关于ADHD的科普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对ADHD的了解也变多了。一些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总是比别人差的网友,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ADHD。#原来我有ADHD#话题里,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确诊ADHD的心路历程。
原来总是记不住东西、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并不是因为自己懒惰、拖延,也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认真,而是因为自己得了ADHD。当知道这一切都与ADHD有关之后,他们如释重负。“确诊ADHD,让我觉得整个人生都得到了解释。”
是的,一切都解释得通了。为什么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什么总爱打断别人的讲话?为什么总是思维极其跳跃?……原来都是ADHD在作祟。因此,对于很多ADHD患者来说,确诊是一种解脱。这意味着,多年来的那些迷茫和痛苦,找到了根源。
然而,随着ADHD概念的普及,偏见与误解也“应运而生”。
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ADHD,是聪明人的“时髦病”。
就像“互联网人均抑郁症”这个烂梗一样,“确诊ADHD”被一些人看作是“赶时髦”“矫情造作”。虽然并不排除,有一些没有患ADHD的网友,为了“人设”“噱头”,谎称自己有ADHD。但很显然,“时髦病”这个说法,对于那些饱受ADHD折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伤害。
ADHD不是“时髦病”,也不应该被人拿来调侃和取笑,对于ADHD患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且,确诊ADHD,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烂人”,甚至不能算“病人”。
如今,国际上越来越流行ADHD的去病化趋势,大家更愿意用“神经发育多样性”来称呼ADHD。事实上,患有ADHD的人,在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任务时,比常人更有优势。比如作家马克·吐温、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物理学家爱迪生、艺术家毕加索等等,都有可能是ADHD患者。
所以,大家不必因为确诊ADHD感到过于沮丧和痛苦,试着接受它,就把它当作上天赐予你的“与众不同”的特征。无论如何,你都是珍贵的存在。最后,唐唐提醒: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ADHD,请尽快进行正规检查,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