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暴力色情?这部横扫金像奖三级片可不简单(组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1日 9点7分 PT
  返回列表
70220 阅读
18 评论
摇滚客

有一部叫《踏血寻梅》的港片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

当年在香港,它被剪去了足足22分钟,最终才以三级片的性质上映。

色情、暴力、血腥……

一样不缺。

虽然尺度之大,但它却称得上是2016年华语电影的最大赢家之一。

在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一举包揽影帝、影后、男配、女配、新演员五项演员类大奖。

这在金像奖35年的历史中,还属第一次。

影帝:郭富城。

影后:春夏。

最佳男配、最佳新演员:白只。

最佳女配:金燕玲。

这部惊悚的犯罪电影,根据曾经发生过的一件真实凶杀案改编而成。

导演翁子光的思路并没有完全局限在案件本身,也并不满足于用一些血腥情色或是暴力犯罪的镜头画面,来满足人们对于这件凶杀案的猎奇心理。

他聚焦于这起案件的底层逻辑,集中刻画受害者和凶手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环境。

展现当时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

抽丝剥茧、批判深刻……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请酌情阅读)

 

我们认知里的香港,是灯红酒绿,是东方明珠,是无数人渴望的远方。

但是影片中所呈现的香港,是破旧的老屋,是逼仄的破房子,是狭小的卫生间,是斑驳的墙壁与昏暗的灯光。

女主角王佳梅(春夏饰演)14岁跟随母亲从大陆移居到香港。

原本是满怀期待,可谁知生活却不如人意。

她为了想要快点融入香港环境,努力学习粤语,但是依旧因为口音的差异而显得格格不入。

王佳梅和家人一起蜗居在香港的旧楼格子间里。

做梦都想拥有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一家四口、廉价公租屋、贫穷,这一切都是构成底层边缘社会身份的基础。

于是,家庭矛盾开始爆发。

她与继父不说话,与母亲不和,就连和睡上下铺的姐姐也很少沟通。

就这样,她成了一个孤独的人,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同学拿起铅笔刀割腕,她无动于衷;

妈妈要拿回朋友送的耳环,她明明很喜欢却无能为力。

这一切似乎都在为她今后的遭遇做好了铺垫。

王佳梅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模特,但是无奈只能以星探的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在大街上宣传求人,光着脚在街上来回跑着。

她尝尽这个行业的辛酸苦辣,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不惜出卖肉体,当上了援交女孩。

当她第一次忐忑不安地坐在酒店双人床旁边,等来的是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别扭且尴尬地发生了关系。

因为这次援交,佳梅终于凑够了4000块。

她带着所有的钱去百货商店买下了一直想要的那副耳环。

因为实在是太想拥有了,甚至舍不得摘下来就戴着它买单了。

于是,她戴着这幅梦寐以求的耳环,遇到了下一个恩客:一个似乎可以带给她爱的男生。

王佳梅心动了。

她不仅献出了肉体,还托付了灵魂。

但是很可惜,这个男人从未爱过她,只把王佳梅当成发泄工具。

他当着女朋友的面,指着王佳梅说:

“看清楚,我用得着追她吗?”

 

 

就这样,佳梅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她在网络上认识一个拥有悲惨童年经历的肥仔丁子聪。

丁子聪是本片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

他是一名货车司机,相貌丑陋身材矮胖,独自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偶尔与小混混朋友鬼混,成为最低段位的“黑社会”。

他的出场是与一个老板大吵一架开始的。

后来,他认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她给了丁子聪性爱上的满足,情感上却怀念着上一段恋情里的富二代。

丁子聪和王佳梅一样,眼神空洞且麻木。

可他们都曾是努力想要让生活变好的年轻人,却被现实击打得不知道想要什么。

就此以后,两人的命运同时朝着悲剧的方向转变。

他和王佳梅自打认识,就一直聊的非常投缘。

王佳梅曾这对丁子聪说:

“死了也挺好的,活着会痛,活着会恨,活着的每天都要想怎么活得更好  我也想坚强,但是会累,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

她是一个天主教徒,相信自杀会下地狱,所以她不敢自杀。

她曾向丁子聪念出《圣经》中的一段: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是可弃的。” 

当与丁子聪发生关系时,王佳梅扔掉了那个曾经代表她所追求的那段明媚时光的象征:耳环。

她不停地向丁子聪说她想死。

当丁子聪第一次掐她脖子准备放手时,王佳梅拿起他的手,让他继续掐下去。

死亡一步步逼近,她嘴角泛着笑,泪水从眼角流出……

对于王佳梅来说,她终于要离开这个举步维艰的地方了。

她终于解脱了。

之后丁子聪将王佳梅的尸体肢解。

血腥暴力的镜头让人呼吸困难。

一刀一刀,血流成河……

 

 

这俨然不是一部悬疑犯罪片。

因为电影一开头,就把案件和真凶都交代完了,但是整个剧情丝毫没有松懈下去,不论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还是在对时代背景的描述上。

导演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个看似荒诞、实则必然的故事。

王佳梅命案中最大的疑惑点就是:为什么受害者表达了求死的欲望,凶手就按要求行凶?

正如郭富城扮演的警察所追问的:

“为什么有人跟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说自己想死,而对方还相信?”

“既然没有吸毒,不是为钱,也没有私人恩怨,你又不讨厌她,你为什么杀她?”

因为郭富城根本不懂王佳梅的绝望。

但丁子聪懂。

导演全力讲述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这个案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芸芸众生相。

两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命运体,同时被阶级所压迫着,所强制着,所遗忘着...

这样的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共同的社会学意义。

这样的社会学意义就构成了他们相遇的必然性。

这是不可逃避掉的,血淋淋的现实。

王佳梅和肥仔的命运都是悲剧的。

他们在自己的社会阶层里没有出路,即使再努力,也只能原地打转。

在热闹的香港街头,在残破不堪的狭小出租屋,你看那些匆匆走过的每一个孤寂落寞的人们,他们或许就是另一个王佳梅或丁子聪内心的缩影。

最惊悚人心的不是暴力,也不是色情,是这些孤独无力的人们,永远也看不清前方道路的绝望。

就像丁子聪说的那句:“我讨厌的不是女人,我讨厌的是人。”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丁子聪要撕掉王佳梅的脸皮的原因: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电影落幕。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车来来回回,我突然又回想起在影片开头,王佳梅轻声哼唱的那首郑秀文的歌《娃娃看天下》。

里面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回头问问这天空,人生轻易吗?”

我仿佛眼前又看到了那个搭乘着列车准备南下的少女,随着列车“咔嚓咔嚓”驶过的声音,她的脑海里一定又着无尽的幻想。

幻想蔚蓝的天空;

幻想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穿着模特的短裙,踩着高跟鞋,“滴答滴答”走过的自己……

转角遇见你
1 楼
每个人都有压力。这不是堕落的理由
茄子辣椒西红柿
2 楼
压力不是问题根源,最大的绝望是重压之下看不到希望
成熟社会
3 楼
看着这些人,有时候难免会想,也许UBI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会不会最起码可以减少一些悲剧的发生?毕竟人类社会进步了。发达的国家也许会变得有能力可以实现UBI。人工智能,自动化也会帮助人类极大的提高生产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产能过剩。反对派的声音我也理解,也不反对,我只是觉得所谓文明进步的其中一点是不是不忍心见不得这种太悲惨的事情。不强求,但是如果有余力,我觉得可以去帮帮这些人!
伤心小便池
4 楼
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自己可以理解。
潜水点赞
5 楼
知道什么是人肉叉烧包吗,三级影帝
勿轮回
6 楼
看着文章好伤心
I
ICH
7 楼
UBI可行的前提是人口数量和结构保持稳定,而不是某些族裔四个老婆20个娃。 民主社会的行政法律框架注定其无法做到这一点(缺乏强制力)
冰川7/8
8 楼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请酌情阅读) 已酌情阅读, 扫了眼剧照 周末找来看
I
ICH
9 楼
物质生产的增长是线性的,人口(以及带来的需求)增长可以是指数型的。 当然人口可以成为物质增长的动力,但这只是可能。 人口既是资源,也是负担,人口的素质决定那种。
l
liuyuansss
10 楼
是呀,资源是一定程度有限的。 本质还是争抢资源,某些族裔无法通过个人能力和你们争抢更多的资源,就通过孩子,以少的人均摊大饼的方式来抢的总量上更多的资源。都是在保护本族裔自己基因的延续。如果订了针对的法律框架就某种程度意味着人或族裔分等了。强制力在自身受到威胁的时候会出现的,只是最终谁赢就不好说了。
风吹云过
11 楼
有自由啊,有大法官啊,有民主啊
w
wandoujia
12 楼
不是理由,但是是原因。 每个人承压不同,承压能力亦不同。
糖桔喝得
13 楼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如果是以前的香港人遇到这样的情形会强调励志和奋斗,因为幸福的生活可以通过双手来创造,而且以前的香港环境也的确是好。但现在却习惯于怨天尤人,不强调奋斗与努力了,于是便产生了废青而且数目巨大,媒体却不会深层次的去探讨为什么香港会变成这样。
d
dldldlswd
14 楼
非常棒的一部片子。
罗斯顿
15 楼
这个电影可以看看
g
givetome
16 楼
皇帝的儿子还嫌压力大呢。。。。
Y
YEFU
17 楼
香港电影? 一天到晚就是警察和贼
d
dzj
18 楼
奋斗与努力的农民工还是农民工! 奋斗与努力的富二代就是大富豪! 簒改了宪法的梁家河子初中生,就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