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欠款5万 60万亿的城投债危机跟你有啥关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5日 11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7018 阅读
13 评论
无相财经

一个真敢欠,一个真敢借!

2022年12月30日,遵义最大的城投公司“遵义道桥”公告称,其155.94亿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已经出炉,展期20年且前10年不付利息,后10年分期还本。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国各地,已经累计欠下了60多万亿的城投债!相当于30多个恒大的欠款。

这个系统性风险,该如何消化?

去年,相信不少地方的基层工作者都听到了消息,“精神文明奖”确定不发了,有的还要上缴之前的奖金。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方缺钱,企业不好过,税收收不上来。至于传统的“土地财政”的增长则更加无力,2022年1-5月,累计地方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4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6%。与此同时,地方城投债的债务却越滚越大。为什么能欠下那么多钱?这个症结,要从2008年讲起。2008年,为了度过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4万亿不都是国家掏,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让地方掏的。但是,自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的税收已经大大减少,怎么办?发债!

2008之前,国家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成为债权人,但2008年之后,地方却被允许通过城投公司发债,这是城投债的发端:地方可以用自己的税收,未来的土地收入,甚至可以控制的资产去抵押。抵押贷款的钱,拿去搞基建项目。这样,不仅解决了就业,也提升了城市形象,还肥了一些人的腰包。一般一个城市,3到5年就会换一任主官,每一任都想留下一点政绩。比如,花30亿搞个霸气的奥体中心,让城投公司去融资,拿到钱马上开工。至于这个奥体中心能不能赚钱,那是以后的事情,总之,项目一旦建成,老百姓感到自豪,领导也多了政绩,双赢。

这就导致很多地方,不顾经济规律,大肆举债进行建设。反正政绩是自己的,债务都是留给下一任的,何乐而不为?2020年7月,贵州南部贫困县独山成为了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一座常住人口不过35万、财政收入刚刚超过9亿的县城,竟能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举债400亿用于城市基建和经济发展。据悉,独山县国资营运集团为了让社会融资,竟然给到了最高年化收益率10.3%,相当中国前30大房企平均融资成本的1.7倍,相当诱人。但最后,这里却成了债务黑洞和烂尾楼的聚集地!而且这绝非孤立的个案。仅2019年,已有831个地方政府(村委会、街道办等)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和普通企业借债不一样,一个企业、一个人想在银行贷款,一般都要资质,要抵押,要银行审核其盈利收入情况。但城投公司却是一个畸形的产物——“权力无限、手段无限、信用无限”。地方可以动用的抵押物可以说源源不断,甚至可以凭空创造抵押物来举债,因为放贷者完全不会考虑政府会破产。对于这种系统性风险,国家并非没有察觉。2015年,国家严查地方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发债的情况,但“后门”并没有彻底关严。直到现在,由各地或其财政部门提供直接、间接担保的举债行为依然屡见不鲜。而在贵州等经济相对薄弱的省份,政策性银行更是会以扶贫的名义发放贷款。

城投公司常用的手段是:将旧村落纳入棚改或者危房安置计划,置换出的土地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公司的抵押物,用于向银行拆借资金,然后将过去的农业用地开发成工业园、物流园以及度假村,提高地价,继续借钱。从省会贵阳到黔南县城独山,多渠道融资、举债和一系列大型基建项目,以非常高的效率上马落实。2020年,整个贵州省待偿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这些钱究竟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还清?还是拿独山县来说,按照他们公布的阶段性成果汇报材料,这里本来应该有从全国蜂拥而来的医疗器械制造商、智能家居生产商以及食品加工企业……但麻万经济开发区挂牌整整10年之久,许多立项已久的“签约企业”,却只有空落的厂房!

这是发展吗?这是赌博!在天津于家堡,当地投资约2000亿,致力于打造“中国曼哈顿”,但这一新区至今有过半写字楼空置,入住居民则更少。类似的“鬼城”,还有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规划容纳100万人的新城中,目前仅有15万余人……

60多万亿的巨大债务,平摊到每个中国人身上,就是5万欠款。黑龙江养老金,更是出现了232亿元的亏空,其旁边的辽、吉,也面对着同样巨大的压力。这个窟窿怎么填?

还得是交给时间去消化,交给消费者去消化。但现在的一个问题是,群众感觉消化不动了。从2021年开始,中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已经显著放缓,只有3.5%,远不及2020年的15.9%。2022年,这个数据可能更不好看。

2021年12月,鹤岗某局曾发布通知,因该市财力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决定取消公开招聘基层工作人员的计划。2022年8月,陕西榆林的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一个取消,一个重罚。背后的危机已然显出端倪。

如果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下,债务出现这么大的危机,应该会暴雷、破产。但今天,遵义城投公司“遵义道桥”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冻结、延迟、时间消化。有学者以“八个瓶子五个盖子”来解释这种应对地方债的方式——发新债、还旧债,哪里有火盖哪里。这并非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如此解决的一个前提是——经济一直能高速发展,且人民的消费能力极大增长。池塘里的鱼需要滋养,但钱都流向了最不缺钱的人。“展期20年,前10年不付利息,后10年分期还本。”这样的待遇,如果能给到普通人,该多好。

菊花安倍
1 楼
钱都流向了最不缺钱的人
F
Fenqigaisi
2 楼
习猪头治国,保证全民共贫,当然赵家人赚翻
F
Fenqigaisi
3 楼
搞垮中国全靠习猪头一个傻屌,猪头加油⛽
爷来也
4 楼
老百姓买单。
C
Claude_Z
5 楼
狗粮先解释一下底特律破产的事情 [1评]
俺样
6 楼
那中国地方政府宣布去破产也可以的嘛。
今日雨果
7 楼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 希望有更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来定量地、定性地关注、分析这1现象的 {interne | interno | internal | 内在机制}& {自然 & 社会}{conséquence | conseguenza | consequence | 后果} . 郑义指出的\\\"变卖土地\\\"这1环节的后果链并未到此为止,得把这个现象进1步放到全球背景里面来深入分析: . 记不记得德国哲学家{Friedrich Engels | 恩格斯}在《Dialectics of Nature | 自然辩证法》里,是怎么论述{自然 & 社会}的{conséquence | conseguenza | consequence | 后果}吗?。。。 . 自然后果:变卖土地 —> 土地污染 —> 环境污染 —> 全球生态圈开始受到影响 .........……变卖土地 —> 耕地减少 —> 粮食自给率下降 —> 全球粮食安全开始受到影响 . 社会后果:变卖土地 —> 土地变现 —> 现金外流 —> ▲国外炒地▲ —> 全球其它国家人民生活质量开始受到影响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Re: 郑义: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秘密:变卖土地 . https://hugoaujourdhui.org/blogs/hugoaujourdhui/hugo-creaders-archive-index/ —-> Re: 郑义: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秘密:变卖土地 . .
j
jianchundeng
8 楼
中国与美国两码事
u
uk007
9 楼
全民买单呗,这还用说么?20年后这群做决定的人都到了退休年龄了。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的经典翻版,前任乘凉,后人栽树了!😂😂
路易斯孙
10 楼
中国是全民炒房,背后政府在主导,政府在表面上说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炒的,真正政府想把房价压下去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吃亏的是没有本事的普通低层市民。
z
zhulitmac
11 楼
希望和你共苦
一分为二好
12 楼
小编归纳60万亿地方债务的根源:“2008年,为了度过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4万亿不都是国家掏,至少有一半以上,是让地方掏的”。 - 小编是说这60万亿的债务是2008年4万亿刺激投资造成的:1)毕竟其中两万亿是地方筹措的嘛。2)因此开了地方政府筹资的口子。 - 这是赤裸裸的甩锅给前任。首先,把60万亿的问题归结于2008年筹资的两万亿是可笑地。其次,地方政府筹资是全球都认可地,但政府筹资的资质或信誉在中国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国没有任何独立机构提供这类评估)。也就是说,2008年以后各届政府借钱的责任不能推到2008年那时政府的头上去。 - 其实这60万亿的窟窿,根本上是房地产行业下行造成的:地卖不动了,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地方政府没钱了。至于早先地方政府有钱时,投资搞政绩工程,浪费也是显然的,但世界各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不都是如此的吗?二零零几年,每年回国都看着国家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的奇迹,靠精打细算小心投资步步为营,出得来? - 目前经济放缓是世界性地,中国的GDP增长数据相对发达国家算是不错的,但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却是比较严重的。习近平既然当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理应是他的责任。最痛恨没能力,却死死霸住权力的蠢货。
j
jolly11
13 楼
美国国债31.36万亿(2022年12月1日),人口3.33亿(2022年7月6日估计),人均欠债9.4万,没见美国着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