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位于欧亚中心,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历史上中亚一直是民族迁徙的热点,成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熔炉。
▲中亚地图
在中亚这个“民族大杂烩”,还存在着一个会说“中国话”的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东干族”,人口规模约15万。
▲会说中文的东干族
东干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他们的语言——东干语,还被视为中国西北官话的活态遗产。
▲东干族的国别分布
然而,虽然东干人会说中国的西北官话,但是东干语是使用西里尔字母(俄语字母)书写的,并非使用汉字。
▲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东干语和汉字
为什么中亚东干人会说中国话?为什么他们的文字用的不是汉字书写,而是用西里尔字母?他们与中国西北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一、东干族的历史根源
中亚与中国历史渊源悠久,可追溯至汉朝开辟丝绸之路起。
汉武帝为了扩大版图,通过军事手段征服了河西走廊,并将势力范围延伸至西域(涵盖中亚部分地区),自此便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频繁往来。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当时中国与西域、中亚的往来,主要以军事驻防、商贸活动及文化交流为主,鲜有汉人迁徙定居。
到了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另一端崛起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阿拉伯帝国,其军队一路向东扩张至中亚,一度与唐朝疆域接壤,在欧亚大陆形成了两强争霸的局面。
▲塔拉斯战役,唐朝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中亚发生军事冲突
这一时期,双方频繁互派使节,官方交流十分紧密,很多波斯、阿拉伯等地区的商人都来华开展贸易,并在唐朝本土推广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尤以关中平原(陕西)和河西走廊(甘肃)一带为主。
这一地区的居民开始接触到伊斯兰教,在深入了解其教义、文化和宗教习惯后,其中有一部分人改信此教。加上来华的外族人员长期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与当地汉族、蒙古族等民族通婚,为回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后来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军事力量被重创无法兼顾西北边疆防务,失去了对西域、中亚的控制。
▲安史之乱路线图
随着唐朝势力撤出,伊斯兰教开始在中亚和西域广泛传播,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伊斯兰化进程。生活在河西走廊和关中平原的“回族”先民,恰好处在这一历史变迁的前沿地带。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肯定了西北地区“回族”先民的社会地位,不仅在官员选拔上吸纳回民,还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甚至帮助他们修建清真寺,给予了认可和尊重。
▲汉文伊斯兰教典籍
但出于政治考虑,为了防范这些人,明朝推行强制同化政策,禁止蒙古色目人(来自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非汉族人群)与同类通婚,要求他们与汉人结合,并且要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这种同化政策,虽促进了汉族与穆斯林民族的融合,但这一结果不是完全自愿或自然发生的,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族群保护意识。
到了明末清初,“回族”族群意识彻底觉醒,逐渐关闭族际婚的大门,恢复与本族人通婚,自此形成了以汉语西北官话为主的民族——回族。
▲ 回族
自从唐朝灭亡后,中央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近千年。直到清朝时期,1757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天山以南地区,恢复了对西域边疆的控制。
此举不仅稳定了边疆局势,还促进了中亚各部的归附,加速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大小和卓之乱
在这一背景下,回族人口显著增加,部分回族向西域迁徙,而在陕甘地区也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居住态势。
清朝作为入主中原的“异族”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需要得到汉族的支持,推行“满汉一体”政策。
他们为了维护汉民利益,在处理其他民族的关系上出现差异,比如官府文书中用“民回”这个字眼,将回族和平民区分开来,无意间制造了汉族与回族的界限,对回族的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清朝画卷
加上清朝官员在处理民族事务的时候常常倾向汉民,引起回族的不满,而汉民和回民又经常因为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发生冲突,两族矛盾不断累积和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各类反清运动都在暗中酝酿。而最为严重的,莫过于1851年爆发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
太平军足迹遍布18个省,攻克了600多座城市,直逼清朝政权的心脏地带。
▲太平天国地图
清朝当时将大量兵力都倾注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上,无法顾及西北边疆危机和内部矛盾,这种局面将反清情绪推向高潮,使得各地起义和叛乱频频爆发,其中就包括陕甘地区的回民。
▲ 清朝时期的回民
据相关研究,当时陕甘地区的回民人口约800万,占两省总人口的25%,与汉族错杂居住在一起,这种格局成了汉回两族矛盾的潜在温床。
1862年,陕西华州发生一起圣山砍竹事件,事件起因于回民向汉民购买竹子,双方发生价格争议,最终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2名回民死亡。当地官员没有为回民主持公道,反将这起事件判为回民越界砍竹,引起回民不满,他们打算聚集起来找官员要说法。
与此同时,活跃在河南、安徽等地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在陕甘地区民族关系即将达到沸点之际突袭了华州。
当地华州团练(清政府地方武装力量,成员以汉人为主)认为回民就是捻军的内应,以抓捕间谍为由焚烧回民村落,彻底激化了汉回两族的矛盾。
▲ 晚清时期的团练
回族在长期饱受清政府不公待遇下,趁着这股反抗之风于1862年发起反清斗争。
起事后,回军占据了重要据点,对陕甘两省省城发动围攻,并通过控制重要地段切断清军的粮食供给,以此削弱清军战力,给清军带来了不小的军事打击。
▲陕甘回变中被夷为平地的肃州府
这股反抗情绪从陕甘地区蔓延到了边疆。当时边疆谣言四起,声称清政府即将对回民实施大规模的迫害,引起当地回族的恐慌,个别地方还出现回民与驻军发生冲突的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反叛势力趁势崛起,他们利用回民的不满,在边疆建立起多个割据政权,一时间边疆地区陷入了政权争夺的漩涡之中,大大小小冲突不断上演。而清军当时把重心都放在镇压陕甘回军上,无法抽调兵力去边疆平叛,给了周边国家可乘之机,其中就包括中亚浩罕汗国和俄国。
浩罕汗国的阿古柏打着伊斯兰教和民族解放的旗号对边疆发起侵略,并在英俄扶持下占领了南疆及部分北疆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已经完成对中亚的征服,为了扩大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将侵略矛头直指中国西北边疆。
▲ 沙俄军队穿越阿姆河(中亚内流河)
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沙俄,涵盖了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今)大部分地区。
而沙俄并未因此得到满足,尝到甜头之后于1871年出兵占领新疆伊犁。
▲ 俄侵占中国西北领土地图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清朝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先是前往陕甘地区镇压回军,除军事打击外,采取诱降部分回军首领的方式瓦解其内部势力,最终平息了这场维持12年之久的斗争。
这一胜利不仅稳定了西北局势,也为后续收复边疆奠定基础。
▲左宗棠平定动乱
当时大部分陕甘回军首领被俘,白彦虎及其余部逃至西域边疆投靠阿古柏,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入疆,首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稳定了北疆局势。接着兵分三路进军南疆,连克多城最终于1878年收复了整个南疆,彻底巩固了边疆局势。
▲清军收复伊犁
随着阿古柏势力的覆灭,白彦虎等回军余部不得不翻越天山,分批逃亡去中亚。他们逃亡之路异常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增大了迁移难度,加上物资匮乏,最终能够抵达中亚并生存下来的只有几千人。
▲天山山脉的位置
据当地政府统计,第一批逃到中亚的是以大师傅为首的甘肃籍回民,他们在普尔热瓦尔斯斯克县定居(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幸存者1116人。
第二批逃到中亚的是以白彦虎为首的陕西籍回民,他们在营盘建立根据地(哈萨克斯坦境内),幸存者3314人。
第三批是以马大老爷为首领的吐鲁番陕甘回民,他们来到了奥什定居(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幸存者1779人。
在边疆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清政府要求沙俄归还伊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最后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的大部分领土和主权。
▲ 《中俄改定条约》局部
根据条约内容,伊犁地区的全体居民可以继续留在伊犁或着选择迁居中亚,清政府不能干涉,所以当时还有一批在伊犁地区聚集的陕甘回民(4682人)迁移到中亚,就是这些人的后裔形成了今天被称为东干族的群体。
二、回民安置及东干族的生存方式
回民事变后,清政府为了巩固西北及边疆地区的控制,重新调整民族关系,自同治年间起(1874年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针对回民聚居区的治理措施。
▲陕甘回民事变
其中,迁徙安插是核心举措,国内的回民被有计划的迁出陕甘核心区域,转移到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平凉、青海及新疆等地,把原来的布局打乱,以此来分散力量,防止再次形成反抗势力。
清政府还建立了乡约制度,设立基层组织将回民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并且颁布一系列宗教禁令,限制回民的宗教活动,降低其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增加驻军数量、加强对西北地区的军事控制。
▲ 清政府乡约制度
面对逃到中亚的回军余部,清政府视其为重大威胁,不遗余力要根除他们以稳固边疆。
当时的中亚属于沙俄的管辖地盘,为此左宗棠4次向沙俄提出引渡回军首领白彦虎的请求,结果都被沙俄拒绝。
▲俄罗斯在中亚设立的总督区,类似于殖民地政权
原因是这批回民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都与中亚穆斯林民族一致,得到了当地穆斯林的同情和庇护,沙俄担心引渡会引起中亚局势混乱。
其次是沙俄看到了这批回民作为外交筹码的潜在价值,可以利用他们增强自身在中亚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拒绝了清政府的引渡请求,并且给这些回民分住地和耕地,还免征10年赋税帮助他们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
中亚的温带草原是游牧畜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农耕业相对落后,而陕甘回民在中国都以农耕为生,所以他们迁居中亚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生存问题。为此,他们开垦荒地、开挖运河、营造良田,在中亚开展一系列种植活动。
▲ 哈萨克斯游牧民族
除了生存方式的挑战外,语言障碍也是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的一大难题。中亚的居民使用突厥语族的不同分支,如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而回民说的是融合了陕西关中方言、甘肃河州话、平凉话等的中国西北官话,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沟通方式都以手势、表情、肢体语言为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主动学习中亚的族际语俄语。在掌握双语能力之后,吸收当地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吸收突厥语、俄语外来元素的同时,也注重保持陕甘方言的核心特征,这种语言上的融合形成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东干语”。
▲中亚东干语分布图
虽然它是中国西北官话的变体,本质上属于汉语的范畴,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汉语存在一定区别,加上长期被俄语、突厥语等异语包围,东干语在音值上开始出现“去汉语化”的趋势。
尤为关键的是,当初这批迁移到中亚的回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许多人原本就不熟悉汉字,而当时的俄国与中国在西北边疆问题上关系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回民与祖籍地的交流联系。
加上中亚已经远离中国本土,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孤立的文化环境,客观上造成了文化隔离,从根本上限制了使用汉字传承自己民俗文化的可能,所以东干语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而这一局面到了苏联时期发生转变。
▲苏联地图
苏联当时为了系统的辨认各民族,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东干族就是这个时候被赋予正式族名的(东干是陕西话“东岸子”的音译,“东岸子”通常用来指代“东边”),还获得了政治身份。
更重要的是,到了1930年前后,苏联针对少数民族开展文字改革,推广简单易学的西里尔字母(它是其主体民族俄罗斯族的书写系统)。
▲ 西里尔字母
在这一背景下,东干人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资料,不得不采用当地通行的书写系统来记录语言,这一选择既加速了东干语在书写形式上的演变,也使得这一语言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
三、苏联解体后的东干族
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获得独立,并开始构建自己的国家体系和民族政策,对境内的少数民族做国籍确认和登记工作。
作为在苏联时期就已经被识别认可的东干族,基本上都能够自动获得所在地的国籍和居民身份。目前,东干族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境内。
▲中亚三国地图,据统计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人口约6.6万,哈萨克斯坦约5.3万。
中亚各国独立以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去俄罗斯化”,尤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主。其统治当局将乌兹别克语确立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并采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系统,俄语的地位被淡化。
哈萨克斯坦虽然也强调哈萨克语的主体地位,但该地区俄罗斯人口较多,约占其总人口的15%,所以为了平衡各民族关系,还是在宪法中肯定了俄语的官方定位。尽管2017年有对外宣布使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系统的计划,但至今都没有全面推广,“去俄罗斯化”进程非常缓慢。
▲哈萨克斯坦图书馆,管理员在学习拉丁字母拼写
对夹缝求生的少数民族而言,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中亚各国独立后,俄语的地位明显下降,各国都将本民族语言确立为国语,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就拿东干族来说,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语教学曾经得到苏联官方支持,每周有3课时的东干语教程。
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先是将东干语课程缩减至2课时,后来干脆直接取消不办,是东干研究所的所长努力向当局政府游说之后,才能让东干语课程继续保留,只不过变成每周1课时,且费用自理。
▲苏联时期的东干语书籍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环境对东干族也非常不利。其南部乌兹别克人口多,东干族人口较少,没有办法形成成熟的东干语社区。加上异族通婚与主流文化影响,这些南部的东干族发生了语言转用,多数人的母语转向了乌兹别克语,不再使用东干语。
▲苏联统计的历年东干人使用的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中亚东干族的教育环境极速恶化,尤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主。
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语直接从教育体系中消失,年轻一代没有任何机会在学校接触到东干语。吉尔吉斯斯坦因为经费问题,师资力量也在直线下滑,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家长也对其持失望态度。
东干语的传播环境也受到影响,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创办的《回民报》、哈萨克斯坦东干族创办的《青苗》都因失去政府资助,发行量大幅度缩减,几度中断停刊,宣传阵地面临解体危机。
▲东干语报纸《东火星儿》,《回民报》前身
为了确保自己的语言和民俗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去,东干族也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建立自己的历史博物馆(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村),向大家展示东干族的文化遗产,还积极参加选举为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其中,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安胡赛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他担任哈萨克斯坦人民委员会常委、哈总统顾问等多职务,长期在推动东干族与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方面出力。
此外,东干族还自发组织建立了多个以东干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私立学校,这些机构不仅提供语言课程,还会给学生讲述东干族的历史、文学等传统文化内容,弥补了官方教育体系中的缺失。
▲东干语课程
作为清末迁徙至中亚的陕甘回民后裔,这一族群已经历经百年。虽然长期生活在与汉文化隔离的环境,失去了汉字的书写能力,但还在努力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将西北官话的原始面貌传承了下来,维护了族群的记忆。
在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他们和西北人并无太大分别,不仅以面食为主食,还会使用筷子、吟唱秦腔和陕西民歌,在婚礼上新娘也会穿绣有龙凤图案的大红嫁衣,而新郎则穿长袍马褂。
▲东干族新娘
随着中亚各国社会的发展及主流文化的推广,东干族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文化传承上也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中国和中亚地区经贸联系的日益加深,让东干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族聚居村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很多中国游客来参观,无形之中给东干人提供了商业机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东干村
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东干族的青年有机会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哈萨克斯坦的白婉淑,她考进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在陕西省文物局实习,逐渐成为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使者。
东干族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文化的纽带,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中国的高校里,就有专门为东干族学生设计的汉语教材,帮助他们理解汉语与东干语的差异,这不仅有助于东干语的传承,也为东干族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创造了条件。
中亚位于欧亚中心,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历史上中亚一直是民族迁徙的热点,成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熔炉。
▲中亚地图
在中亚这个“民族大杂烩”,还存在着一个会说“中国话”的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东干族”,人口规模约15万。
▲会说中文的东干族
东干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他们的语言——东干语,还被视为中国西北官话的活态遗产。
▲东干族的国别分布
然而,虽然东干人会说中国的西北官话,但是东干语是使用西里尔字母(俄语字母)书写的,并非使用汉字。
▲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东干语和汉字
为什么中亚东干人会说中国话?为什么他们的文字用的不是汉字书写,而是用西里尔字母?他们与中国西北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一、东干族的历史根源
中亚与中国历史渊源悠久,可追溯至汉朝开辟丝绸之路起。
汉武帝为了扩大版图,通过军事手段征服了河西走廊,并将势力范围延伸至西域(涵盖中亚部分地区),自此便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频繁往来。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当时中国与西域、中亚的往来,主要以军事驻防、商贸活动及文化交流为主,鲜有汉人迁徙定居。
到了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另一端崛起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阿拉伯帝国,其军队一路向东扩张至中亚,一度与唐朝疆域接壤,在欧亚大陆形成了两强争霸的局面。
▲塔拉斯战役,唐朝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中亚发生军事冲突
这一时期,双方频繁互派使节,官方交流十分紧密,很多波斯、阿拉伯等地区的商人都来华开展贸易,并在唐朝本土推广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尤以关中平原(陕西)和河西走廊(甘肃)一带为主。
这一地区的居民开始接触到伊斯兰教,在深入了解其教义、文化和宗教习惯后,其中有一部分人改信此教。加上来华的外族人员长期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与当地汉族、蒙古族等民族通婚,为回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后来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军事力量被重创无法兼顾西北边疆防务,失去了对西域、中亚的控制。
▲安史之乱路线图
随着唐朝势力撤出,伊斯兰教开始在中亚和西域广泛传播,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伊斯兰化进程。生活在河西走廊和关中平原的“回族”先民,恰好处在这一历史变迁的前沿地带。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肯定了西北地区“回族”先民的社会地位,不仅在官员选拔上吸纳回民,还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甚至帮助他们修建清真寺,给予了认可和尊重。
▲汉文伊斯兰教典籍
但出于政治考虑,为了防范这些人,明朝推行强制同化政策,禁止蒙古色目人(来自中亚、西亚、东欧等地的非汉族人群)与同类通婚,要求他们与汉人结合,并且要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这种同化政策,虽促进了汉族与穆斯林民族的融合,但这一结果不是完全自愿或自然发生的,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族群保护意识。
到了明末清初,“回族”族群意识彻底觉醒,逐渐关闭族际婚的大门,恢复与本族人通婚,自此形成了以汉语西北官话为主的民族——回族。
▲ 回族
自从唐朝灭亡后,中央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近千年。直到清朝时期,1757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天山以南地区,恢复了对西域边疆的控制。
此举不仅稳定了边疆局势,还促进了中亚各部的归附,加速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大小和卓之乱
在这一背景下,回族人口显著增加,部分回族向西域迁徙,而在陕甘地区也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居住态势。
清朝作为入主中原的“异族”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需要得到汉族的支持,推行“满汉一体”政策。
他们为了维护汉民利益,在处理其他民族的关系上出现差异,比如官府文书中用“民回”这个字眼,将回族和平民区分开来,无意间制造了汉族与回族的界限,对回族的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清朝画卷
加上清朝官员在处理民族事务的时候常常倾向汉民,引起回族的不满,而汉民和回民又经常因为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发生冲突,两族矛盾不断累积和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各类反清运动都在暗中酝酿。而最为严重的,莫过于1851年爆发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
太平军足迹遍布18个省,攻克了600多座城市,直逼清朝政权的心脏地带。
▲太平天国地图
清朝当时将大量兵力都倾注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上,无法顾及西北边疆危机和内部矛盾,这种局面将反清情绪推向高潮,使得各地起义和叛乱频频爆发,其中就包括陕甘地区的回民。
▲ 清朝时期的回民
据相关研究,当时陕甘地区的回民人口约800万,占两省总人口的25%,与汉族错杂居住在一起,这种格局成了汉回两族矛盾的潜在温床。
1862年,陕西华州发生一起圣山砍竹事件,事件起因于回民向汉民购买竹子,双方发生价格争议,最终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2名回民死亡。当地官员没有为回民主持公道,反将这起事件判为回民越界砍竹,引起回民不满,他们打算聚集起来找官员要说法。
与此同时,活跃在河南、安徽等地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在陕甘地区民族关系即将达到沸点之际突袭了华州。
当地华州团练(清政府地方武装力量,成员以汉人为主)认为回民就是捻军的内应,以抓捕间谍为由焚烧回民村落,彻底激化了汉回两族的矛盾。
▲ 晚清时期的团练
回族在长期饱受清政府不公待遇下,趁着这股反抗之风于1862年发起反清斗争。
起事后,回军占据了重要据点,对陕甘两省省城发动围攻,并通过控制重要地段切断清军的粮食供给,以此削弱清军战力,给清军带来了不小的军事打击。
▲陕甘回变中被夷为平地的肃州府
这股反抗情绪从陕甘地区蔓延到了边疆。当时边疆谣言四起,声称清政府即将对回民实施大规模的迫害,引起当地回族的恐慌,个别地方还出现回民与驻军发生冲突的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反叛势力趁势崛起,他们利用回民的不满,在边疆建立起多个割据政权,一时间边疆地区陷入了政权争夺的漩涡之中,大大小小冲突不断上演。而清军当时把重心都放在镇压陕甘回军上,无法抽调兵力去边疆平叛,给了周边国家可乘之机,其中就包括中亚浩罕汗国和俄国。
浩罕汗国的阿古柏打着伊斯兰教和民族解放的旗号对边疆发起侵略,并在英俄扶持下占领了南疆及部分北疆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已经完成对中亚的征服,为了扩大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将侵略矛头直指中国西北边疆。
▲ 沙俄军队穿越阿姆河(中亚内流河)
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沙俄,涵盖了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今)大部分地区。
而沙俄并未因此得到满足,尝到甜头之后于1871年出兵占领新疆伊犁。
▲ 俄侵占中国西北领土地图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清朝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先是前往陕甘地区镇压回军,除军事打击外,采取诱降部分回军首领的方式瓦解其内部势力,最终平息了这场维持12年之久的斗争。
这一胜利不仅稳定了西北局势,也为后续收复边疆奠定基础。
▲左宗棠平定动乱
当时大部分陕甘回军首领被俘,白彦虎及其余部逃至西域边疆投靠阿古柏,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入疆,首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稳定了北疆局势。接着兵分三路进军南疆,连克多城最终于1878年收复了整个南疆,彻底巩固了边疆局势。
▲清军收复伊犁
随着阿古柏势力的覆灭,白彦虎等回军余部不得不翻越天山,分批逃亡去中亚。他们逃亡之路异常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增大了迁移难度,加上物资匮乏,最终能够抵达中亚并生存下来的只有几千人。
▲天山山脉的位置
据当地政府统计,第一批逃到中亚的是以大师傅为首的甘肃籍回民,他们在普尔热瓦尔斯斯克县定居(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幸存者1116人。
第二批逃到中亚的是以白彦虎为首的陕西籍回民,他们在营盘建立根据地(哈萨克斯坦境内),幸存者3314人。
第三批是以马大老爷为首领的吐鲁番陕甘回民,他们来到了奥什定居(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幸存者1779人。
在边疆军事胜利的基础上,清政府要求沙俄归还伊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最后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的大部分领土和主权。
▲ 《中俄改定条约》局部
根据条约内容,伊犁地区的全体居民可以继续留在伊犁或着选择迁居中亚,清政府不能干涉,所以当时还有一批在伊犁地区聚集的陕甘回民(4682人)迁移到中亚,就是这些人的后裔形成了今天被称为东干族的群体。
二、回民安置及东干族的生存方式
回民事变后,清政府为了巩固西北及边疆地区的控制,重新调整民族关系,自同治年间起(1874年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针对回民聚居区的治理措施。
▲陕甘回民事变
其中,迁徙安插是核心举措,国内的回民被有计划的迁出陕甘核心区域,转移到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平凉、青海及新疆等地,把原来的布局打乱,以此来分散力量,防止再次形成反抗势力。
清政府还建立了乡约制度,设立基层组织将回民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并且颁布一系列宗教禁令,限制回民的宗教活动,降低其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增加驻军数量、加强对西北地区的军事控制。
▲ 清政府乡约制度
面对逃到中亚的回军余部,清政府视其为重大威胁,不遗余力要根除他们以稳固边疆。
当时的中亚属于沙俄的管辖地盘,为此左宗棠4次向沙俄提出引渡回军首领白彦虎的请求,结果都被沙俄拒绝。
▲俄罗斯在中亚设立的总督区,类似于殖民地政权
原因是这批回民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都与中亚穆斯林民族一致,得到了当地穆斯林的同情和庇护,沙俄担心引渡会引起中亚局势混乱。
其次是沙俄看到了这批回民作为外交筹码的潜在价值,可以利用他们增强自身在中亚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拒绝了清政府的引渡请求,并且给这些回民分住地和耕地,还免征10年赋税帮助他们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
中亚的温带草原是游牧畜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农耕业相对落后,而陕甘回民在中国都以农耕为生,所以他们迁居中亚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生存问题。为此,他们开垦荒地、开挖运河、营造良田,在中亚开展一系列种植活动。
▲ 哈萨克斯游牧民族
除了生存方式的挑战外,语言障碍也是他们融入当地社会的一大难题。中亚的居民使用突厥语族的不同分支,如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而回民说的是融合了陕西关中方言、甘肃河州话、平凉话等的中国西北官话,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沟通方式都以手势、表情、肢体语言为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主动学习中亚的族际语俄语。在掌握双语能力之后,吸收当地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吸收突厥语、俄语外来元素的同时,也注重保持陕甘方言的核心特征,这种语言上的融合形成了这一独具特色的“东干语”。
▲中亚东干语分布图
虽然它是中国西北官话的变体,本质上属于汉语的范畴,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汉语存在一定区别,加上长期被俄语、突厥语等异语包围,东干语在音值上开始出现“去汉语化”的趋势。
尤为关键的是,当初这批迁移到中亚的回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许多人原本就不熟悉汉字,而当时的俄国与中国在西北边疆问题上关系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回民与祖籍地的交流联系。
加上中亚已经远离中国本土,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孤立的文化环境,客观上造成了文化隔离,从根本上限制了使用汉字传承自己民俗文化的可能,所以东干语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而这一局面到了苏联时期发生转变。
▲苏联地图
苏联当时为了系统的辨认各民族,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东干族就是这个时候被赋予正式族名的(东干是陕西话“东岸子”的音译,“东岸子”通常用来指代“东边”),还获得了政治身份。
更重要的是,到了1930年前后,苏联针对少数民族开展文字改革,推广简单易学的西里尔字母(它是其主体民族俄罗斯族的书写系统)。
▲ 西里尔字母
在这一背景下,东干人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资料,不得不采用当地通行的书写系统来记录语言,这一选择既加速了东干语在书写形式上的演变,也使得这一语言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
三、苏联解体后的东干族
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获得独立,并开始构建自己的国家体系和民族政策,对境内的少数民族做国籍确认和登记工作。
作为在苏联时期就已经被识别认可的东干族,基本上都能够自动获得所在地的国籍和居民身份。目前,东干族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境内。
▲中亚三国地图,据统计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人口约6.6万,哈萨克斯坦约5.3万。
中亚各国独立以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去俄罗斯化”,尤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主。其统治当局将乌兹别克语确立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并采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系统,俄语的地位被淡化。
哈萨克斯坦虽然也强调哈萨克语的主体地位,但该地区俄罗斯人口较多,约占其总人口的15%,所以为了平衡各民族关系,还是在宪法中肯定了俄语的官方定位。尽管2017年有对外宣布使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系统的计划,但至今都没有全面推广,“去俄罗斯化”进程非常缓慢。
▲哈萨克斯坦图书馆,管理员在学习拉丁字母拼写
对夹缝求生的少数民族而言,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中亚各国独立后,俄语的地位明显下降,各国都将本民族语言确立为国语,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就拿东干族来说,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语教学曾经得到苏联官方支持,每周有3课时的东干语教程。
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先是将东干语课程缩减至2课时,后来干脆直接取消不办,是东干研究所的所长努力向当局政府游说之后,才能让东干语课程继续保留,只不过变成每周1课时,且费用自理。
▲苏联时期的东干语书籍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环境对东干族也非常不利。其南部乌兹别克人口多,东干族人口较少,没有办法形成成熟的东干语社区。加上异族通婚与主流文化影响,这些南部的东干族发生了语言转用,多数人的母语转向了乌兹别克语,不再使用东干语。
▲苏联统计的历年东干人使用的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中亚东干族的教育环境极速恶化,尤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主。
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语直接从教育体系中消失,年轻一代没有任何机会在学校接触到东干语。吉尔吉斯斯坦因为经费问题,师资力量也在直线下滑,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家长也对其持失望态度。
东干语的传播环境也受到影响,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创办的《回民报》、哈萨克斯坦东干族创办的《青苗》都因失去政府资助,发行量大幅度缩减,几度中断停刊,宣传阵地面临解体危机。
▲东干语报纸《东火星儿》,《回民报》前身
为了确保自己的语言和民俗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去,东干族也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建立自己的历史博物馆(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村),向大家展示东干族的文化遗产,还积极参加选举为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其中,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安胡赛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他担任哈萨克斯坦人民委员会常委、哈总统顾问等多职务,长期在推动东干族与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方面出力。
此外,东干族还自发组织建立了多个以东干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私立学校,这些机构不仅提供语言课程,还会给学生讲述东干族的历史、文学等传统文化内容,弥补了官方教育体系中的缺失。
▲东干语课程
作为清末迁徙至中亚的陕甘回民后裔,这一族群已经历经百年。虽然长期生活在与汉文化隔离的环境,失去了汉字的书写能力,但还在努力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将西北官话的原始面貌传承了下来,维护了族群的记忆。
在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上,他们和西北人并无太大分别,不仅以面食为主食,还会使用筷子、吟唱秦腔和陕西民歌,在婚礼上新娘也会穿绣有龙凤图案的大红嫁衣,而新郎则穿长袍马褂。
▲东干族新娘
随着中亚各国社会的发展及主流文化的推广,东干族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文化传承上也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中国和中亚地区经贸联系的日益加深,让东干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族聚居村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很多中国游客来参观,无形之中给东干人提供了商业机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东干村
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东干族的青年有机会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哈萨克斯坦的白婉淑,她考进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在陕西省文物局实习,逐渐成为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使者。
东干族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文化的纽带,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中国的高校里,就有专门为东干族学生设计的汉语教材,帮助他们理解汉语与东干语的差异,这不仅有助于东干语的传承,也为东干族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