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 多家外国航司直飞中国的航线,停飞了!举动出奇一致,让人嗅到了一丝反常的气息—— 从今年5月份起,至少有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文莱等国的多家航企,宣布停飞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航班; 另外,美国的达美航空,原定于今年秋季恢复洛杉矶-上海的往返航线,结果也宣布取消; 另一些国家直飞中国的航线,例如墨西哥航空公司,自疫情暂停以来,一直到现在都看不到复航的迹象...... 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说德国、荷兰、法国,来中国的飞机虽然还在天上飞着,且飞且观望,如果哪一天停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不寻常! 按理说,各家航空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努力恢复和扩大运力,弥补三年疫情的损失,而眼下正是暑期出行旺季,中国又是那么大的一个市场, 为什么一个个的都不来了呢? 停飞中国航线,英国一点不带含糊,最大的和第二大的航空公司都停了。 8月8日,英国航空宣布,从10月26日起暂停伦敦往返北京的航线。停飞将至少持续到2025年11月,这之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复航。 伦敦-北京航线1980年开通,英国航空至今已运营了44年之久,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民航领域的见证人。 英国航空。来源:公司官网 疫情期间,这条航线中断了三年,直到2023年6月才恢复,英国航空复航时表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航线之一”。 没想到,复飞仅仅一年多时间,这条“最重要的航线”又停了。以后要坐英国航空直飞伦敦,只能选择从上海或香港出发。 英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大西洋航空”退出中国市场的态度更决绝。 7月份,该公司宣布:从10月26日起,无限期停运伦敦-上海航线。 这条航线,维珍航空苦心经营了25年,疫情期间也一度停飞,去年5月复航至今,同样也只有一年多时间,结果,说停就停了…… 维珍航空2022年还宣布永久停止伦敦-香港航线,关闭在香港的办公室,结束在香港近30年的经营! 走了,不回来了。 还有澳大利亚航空,从7月28日起停飞悉尼-上海航线。该航线9个月前才刚刚恢复运行。 从10月27日,东南亚的文莱皇家航空也将暂停每周两次直飞北京的航班。 美国的达美航空本来说今年秋季要恢复洛杉矶-上海的往返航线,结果也取消了。美国航空公司方面,只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直飞中国首都。 再早一点,新加坡航空3月份因为没有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暂停了新加坡往返重庆、成都的航班…… 以后出国,难道只能搭乘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了吗? 为什么要停飞? 英国航空的解释是:当前中国跨国旅行游客数量减少,客座率下降,因此公司作出正常航线调节。 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出国的人少了,赚不到钱了! 根据一位旅客的观察:“3月底我回英国,飞机乘客就很少,我甚至可以横躺在一排座位上,6月底回北京的时候甚至可以免费升舱,乘客确实少了。” 除了英国航空,维珍航空、澳大利亚航空等多家航企都表示:来自中国的旅行需求复苏缓慢,不及预期。 但矛盾的是,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今年1至6月,全国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同比增长70.9%,其中内地居民1.37亿人次,港澳台居民1.21亿人次,外国人2922万人次。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外国的航空公司怎么说没人坐飞机了呢? 联想到最近国内传出不少上交护照的消息,有银行的、医院的、大学的...... 还有些地方想要办护照,手续也变得繁琐了不少,难不成有什么关联? 护照上交了,口袋里的钱也不像之前那么多了,很多人就不想出去了。世界那么大,还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看看吧。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 外国的航空公司只能停飞中国航线,把运力重新分配到更赚钱的航线,比如说欧洲、美国、日本…… 还有一些航空公司,虽然没有停飞中国航线,但悄悄换成了座位数较少的小型飞机。 比如阿联酋航空在北京和上海的航线,全面停用空客A380,改为波音777,体型明显小了一圈。 如果想坐宽体大飞机,只能从香港出发。 阿联酋航空A380机型。来源:公司官网 对于欧洲的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除了客源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关闭领空! 从2022年2月起,因为俄乌战争引发的一些列连锁反应,俄罗斯宣布对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等36个国家和地区关闭领空。 这导致欧洲的航空公司飞往中国不得不绕道,而绕道的结果就是: 飞行时间变长,差不多要11小时以上,燃油成本大增! 而中国和俄罗斯关系“铁”,中国的航空公司不用绕飞俄罗斯领空。以北京到伦敦为例,飞行时间可以比欧洲的航空公司缩短两小时,大约只要9个小时。 这让欧洲的航空公司怎么和中国的航空公司竞争? 不过飞机飞越俄罗斯上空的时候,下面打着仗,都说子弹导弹不长眼,机上乘客会不会感到一丝丝的担心。 另外,因为飞行时间变长,欧洲的航空公司不得不增加机长和机组人员的数量进行轮班,不然就涉嫌违反本国的劳动法。 比如英国航空、维珍航空的中英航线,机长的数量就从之前的3名增加到4名。机长的工资很高的!这又进一步增加了欧洲航空公司的人力成本。 业内估算,从北京飞伦敦,欧洲航空公司的各种成本加起来,要比中国的航空公司高出两到三成。 俄罗斯关闭领空导致飞行成本上升,是欧洲航空公司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德国的汉莎航空就很不爽地表示:“中国航空公司能飞越俄罗斯领空,这削减了汉莎航空的收益。” 现在,英国航空和维珍航空终于撑不下去了,把中国航线停了。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等欧洲航企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以后会不会停飞,或者更换小飞机,不好说…… 一边是外国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另一边却是中国的航空公司积极开通国际航线。 仅澳大利亚这一个国家—— 2024年6月,首都航空开通杭州直飞墨尔本的航线,每周3班; 同月,东方航空开通南京和墨尔本之间的直飞航线,同样每周3班; 南方航空宣布将于2024年11月重启广州至珀斯的直飞航线; 国泰航空和南方航空还计划在今年夏季恢复阿德莱德的航班服务...... 此消彼长,中国航企把外国航企进一步挤出市场,国际航班市场份额发生剧烈变化。 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航企执飞到欧洲的国际航班市场份额达到72.2%,国外航企只占27.8%。 而在疫情前,中外航企在中欧航线上的市场份额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中方占52.7%,外航占47.3%。 客源恢复缓慢,但国内航企还在疯狂加码,增开国际航线,这可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23年,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仍未恢复到口罩前,但民航客机数量却仍在增加:2023年底达到4013架,比2019年底增加368架,增幅超过10%。 飞机多,乘客少,国内航企面临着运力过剩的难题。 为了避免加剧国内航线“内卷”,影响票价和收益,国内航企不得不押注国际航线。 从乘客角度,肯定乐见中国的航空公司发展壮大,不过让人隐隐担心的是: 当一方独占市场,会不会导致涨价,但服务变差? 市场经济,有竞争总是好的。对消费者来说,有的选,总比没的选好。 不过,国际航线也不是说开就开—— 今年7月,东方航空试图开航上海—维也纳航线,结果遭到奥地利拒绝,理由是东航能飞俄罗斯领空,但奥地利航空不行,属于不平等竞争。 东航还计划开通瑞士苏黎世和意大利米兰航线。业内人士担心,奥地利的做法,不排除会有更多欧洲国家效仿。 此外,想去中东的朋友,好消息来了! 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往来一片火热,包括三大航在内的国内航企密集新开到中东的直飞航线,中东航企也来开辟中国航线。 今年5月,巴林的“海湾航空”分别开通了到上海和广州的定期航班,为想去中东的朋友提供了新选择。 中东,是中国航企在国际市场表现最亮眼的区域之一,航班量恢复情况远远领先于欧洲、北美、澳洲等地,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以后,如果想知道国际政治格局的亲疏冷热,少看不靠谱的专家分析,抬头多看看天上的飞机,说不定会更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
多家外国航司直飞中国的航线,停飞了!举动出奇一致,让人嗅到了一丝反常的气息——
从今年5月份起,至少有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文莱等国的多家航企,宣布停飞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航班;
另外,美国的达美航空,原定于今年秋季恢复洛杉矶-上海的往返航线,结果也宣布取消;
另一些国家直飞中国的航线,例如墨西哥航空公司,自疫情暂停以来,一直到现在都看不到复航的迹象......
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说德国、荷兰、法国,来中国的飞机虽然还在天上飞着,且飞且观望,如果哪一天停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不寻常!
按理说,各家航空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努力恢复和扩大运力,弥补三年疫情的损失,而眼下正是暑期出行旺季,中国又是那么大的一个市场,
为什么一个个的都不来了呢?
停飞中国航线,英国一点不带含糊,最大的和第二大的航空公司都停了。
8月8日,英国航空宣布,从10月26日起暂停伦敦往返北京的航线。停飞将至少持续到2025年11月,这之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复航。
伦敦-北京航线1980年开通,英国航空至今已运营了44年之久,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民航领域的见证人。
英国航空。来源:公司官网
疫情期间,这条航线中断了三年,直到2023年6月才恢复,英国航空复航时表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航线之一”。
没想到,复飞仅仅一年多时间,这条“最重要的航线”又停了。以后要坐英国航空直飞伦敦,只能选择从上海或香港出发。
英国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大西洋航空”退出中国市场的态度更决绝。
7月份,该公司宣布:从10月26日起,无限期停运伦敦-上海航线。
这条航线,维珍航空苦心经营了25年,疫情期间也一度停飞,去年5月复航至今,同样也只有一年多时间,结果,说停就停了……
维珍航空2022年还宣布永久停止伦敦-香港航线,关闭在香港的办公室,结束在香港近30年的经营!
走了,不回来了。
还有澳大利亚航空,从7月28日起停飞悉尼-上海航线。该航线9个月前才刚刚恢复运行。
从10月27日,东南亚的文莱皇家航空也将暂停每周两次直飞北京的航班。
美国的达美航空本来说今年秋季要恢复洛杉矶-上海的往返航线,结果也取消了。美国航空公司方面,只有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直飞中国首都。
再早一点,新加坡航空3月份因为没有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暂停了新加坡往返重庆、成都的航班……
以后出国,难道只能搭乘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了吗?
为什么要停飞?
英国航空的解释是:当前中国跨国旅行游客数量减少,客座率下降,因此公司作出正常航线调节。
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出国的人少了,赚不到钱了!
根据一位旅客的观察:“3月底我回英国,飞机乘客就很少,我甚至可以横躺在一排座位上,6月底回北京的时候甚至可以免费升舱,乘客确实少了。”
除了英国航空,维珍航空、澳大利亚航空等多家航企都表示:来自中国的旅行需求复苏缓慢,不及预期。
但矛盾的是,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今年1至6月,全国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同比增长70.9%,其中内地居民1.37亿人次,港澳台居民1.21亿人次,外国人2922万人次。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外国的航空公司怎么说没人坐飞机了呢?
联想到最近国内传出不少上交护照的消息,有银行的、医院的、大学的...... 还有些地方想要办护照,手续也变得繁琐了不少,难不成有什么关联?
护照上交了,口袋里的钱也不像之前那么多了,很多人就不想出去了。世界那么大,还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走看看吧。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
外国的航空公司只能停飞中国航线,把运力重新分配到更赚钱的航线,比如说欧洲、美国、日本……
还有一些航空公司,虽然没有停飞中国航线,但悄悄换成了座位数较少的小型飞机。
比如阿联酋航空在北京和上海的航线,全面停用空客A380,改为波音777,体型明显小了一圈。
如果想坐宽体大飞机,只能从香港出发。
阿联酋航空A380机型。来源:公司官网
对于欧洲的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除了客源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关闭领空!
从2022年2月起,因为俄乌战争引发的一些列连锁反应,俄罗斯宣布对欧盟、英国、美国、加拿大等36个国家和地区关闭领空。
这导致欧洲的航空公司飞往中国不得不绕道,而绕道的结果就是:
飞行时间变长,差不多要11小时以上,燃油成本大增!
而中国和俄罗斯关系“铁”,中国的航空公司不用绕飞俄罗斯领空。以北京到伦敦为例,飞行时间可以比欧洲的航空公司缩短两小时,大约只要9个小时。
这让欧洲的航空公司怎么和中国的航空公司竞争?
不过飞机飞越俄罗斯上空的时候,下面打着仗,都说子弹导弹不长眼,机上乘客会不会感到一丝丝的担心。
另外,因为飞行时间变长,欧洲的航空公司不得不增加机长和机组人员的数量进行轮班,不然就涉嫌违反本国的劳动法。
比如英国航空、维珍航空的中英航线,机长的数量就从之前的3名增加到4名。机长的工资很高的!这又进一步增加了欧洲航空公司的人力成本。
业内估算,从北京飞伦敦,欧洲航空公司的各种成本加起来,要比中国的航空公司高出两到三成。
俄罗斯关闭领空导致飞行成本上升,是欧洲航空公司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德国的汉莎航空就很不爽地表示:“中国航空公司能飞越俄罗斯领空,这削减了汉莎航空的收益。”
现在,英国航空和维珍航空终于撑不下去了,把中国航线停了。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等欧洲航企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以后会不会停飞,或者更换小飞机,不好说……
一边是外国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另一边却是中国的航空公司积极开通国际航线。
仅澳大利亚这一个国家——
2024年6月,首都航空开通杭州直飞墨尔本的航线,每周3班;
同月,东方航空开通南京和墨尔本之间的直飞航线,同样每周3班;
南方航空宣布将于2024年11月重启广州至珀斯的直飞航线;
国泰航空和南方航空还计划在今年夏季恢复阿德莱德的航班服务......
此消彼长,中国航企把外国航企进一步挤出市场,国际航班市场份额发生剧烈变化。
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航企执飞到欧洲的国际航班市场份额达到72.2%,国外航企只占27.8%。
而在疫情前,中外航企在中欧航线上的市场份额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中方占52.7%,外航占47.3%。
客源恢复缓慢,但国内航企还在疯狂加码,增开国际航线,这可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23年,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仍未恢复到口罩前,但民航客机数量却仍在增加:2023年底达到4013架,比2019年底增加368架,增幅超过10%。
飞机多,乘客少,国内航企面临着运力过剩的难题。
为了避免加剧国内航线“内卷”,影响票价和收益,国内航企不得不押注国际航线。
从乘客角度,肯定乐见中国的航空公司发展壮大,不过让人隐隐担心的是:
当一方独占市场,会不会导致涨价,但服务变差?
市场经济,有竞争总是好的。对消费者来说,有的选,总比没的选好。
不过,国际航线也不是说开就开——
今年7月,东方航空试图开航上海—维也纳航线,结果遭到奥地利拒绝,理由是东航能飞俄罗斯领空,但奥地利航空不行,属于不平等竞争。
东航还计划开通瑞士苏黎世和意大利米兰航线。业内人士担心,奥地利的做法,不排除会有更多欧洲国家效仿。
此外,想去中东的朋友,好消息来了!
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往来一片火热,包括三大航在内的国内航企密集新开到中东的直飞航线,中东航企也来开辟中国航线。
今年5月,巴林的“海湾航空”分别开通了到上海和广州的定期航班,为想去中东的朋友提供了新选择。
中东,是中国航企在国际市场表现最亮眼的区域之一,航班量恢复情况远远领先于欧洲、北美、澳洲等地,甚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
以后,如果想知道国际政治格局的亲疏冷热,少看不靠谱的专家分析,抬头多看看天上的飞机,说不定会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