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罚升级,中产家庭找不到补课老师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9日 18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91519 阅读
55 评论
盐财经

文 | 伍如是

“家长您好,(10月)15号以后教育培训不让办了,我目前在撤出所有的班,在找新工作了,估计是教不了小孩了,抱歉!”类似的对话截图,正在教培群中流传着。

近几个月,不少做一对一教学或独立授课的家教,开始认真考虑跳离教培这艘船。而躁动的情绪已流动半年有余。教育部2022年的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国内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压减九成。

但部分人认为,许多课后辅导的需求并未消失——从学习机构离开后,许多家庭转向了更隐蔽的家教市场。

2022年底,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主要目标是逐步控制、乃至清除隐形培训。被视作可能导向教育不公的家教、私教,也在该《意见》点出之列。

另一只靴子在今年8月落地。今年8月23日,教育部公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其中第十七、十八条规定显示,自然人未经审批,有偿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据情节轻重,将被处以从警告到10万元以下罚款不等的处罚。

该办法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从10月15日起,未经审批的有偿学科类家教,将有明确的处罚方式。

图源:《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办法》的施行,是稳步有序规范教培行业的表征。一方面,这是督促教培行业走向合规。而另一方面,这也成了隐形教培从业者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家教平台放出的招募信息看,如今一对一家教的主要师资来源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学生们通过熟人介绍或主动求职,获得一笔即时收入。

此外,在教培机构精简人员的过程中,不少从业者转型为个人家教,从原有客群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源圈。为减少风险,这类家教信息极少主动打广告,仅在熟人圈内口碑传播。一位专任教师告诉后来者,要“等学生上门”。

由于开展家教活动的场景较为私人,且往往不签订合同、即时转账,因此从业规模难以统计。盐财经记者加入了某一线城市学生家教群,每日,群内会更新不少于50条家教信息,最高人数可达500人的家教群,如今已开至第12个。

盐财经记者所在家教群内招家教信息/图源:家教群截图

“双减”实施以来,投资教培领域的态度逐渐变得复杂。

在与教培从业者、使用者和监管者多方的访谈中,盐财经记者感受到,虽然随着资本被引导退出教培市场,教育焦虑和超前学习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竞争的轮毂远未停止。

家教行业的兴盛不衰,甚至加价培训,便是一种证明。

那么,10月15日,新规已落地,曾被家教承载的需求,该何去何从?

家教,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从进门到现在,赵复泽已经等了十几分钟,但要辅导的孩子羊羊还没正经坐到学习桌旁。

羊羊和母亲关于作业时间的讨价还价断续传入耳中。

抄完语文生字,可以玩多久手机;读完英语单词,可以看多久平板……一个半小时的课,常因这些非课堂原因,被延长或压缩,对此,赵复泽已习以为常。

即使讨价还价结束,也不意味着学习的顺利进行。橡皮屑、卷笔刀,什么都比作业好玩。

“磨洋工”,赵复泽如此形容。她要一次又一次吸引羊羊注意力,反复问询是否听懂。对于每一个“懂了”,她也不能掉以轻心。往往在反问时,学生会展现出一片迷茫。

羊羊是赵复泽带得最久的学生。刚上一年级时,他的母亲便通过朋友关系,找来名校就读的赵复泽,每周四天给孩子做课后辅导。

家教正在辅导孩子课后作业/图源:视觉中国

从一年级跟到五年级,赵复泽先后辅导羊羊和他弟弟,也算见证了他们年岁上的增长。但课堂上的时间,更多花在磨孩子心性上,直到离开,她也不敢说,通过课后辅导,羊羊兄弟俩有什么成绩或行为上的长进。

这不算个例。细数起自己的家教经历,多名老师表示,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通过家教能有实质提升,一对一家教,更多是给一个家庭提供情绪价值。

和孩子波澜不惊的成绩不同的是,家长大部分时候都对老师的到来非常欢迎。赵复泽每次到羊羊家中,都能感受到母亲那头轻轻松下的一口气。

“家长不想陪着他,因为只要陪着,两人必然会吵架。”但年级低段的孩子没人看着,便不会写作业,赵复泽成了填空的那个人。

这是一种沦为智能学习机的感觉。“他们需要家教,是想要这个题目马上得到解决。”赵复泽说,她比学习机更方便,因为“他们不需要自己去搜索,你就可以给答案,同时你还能告诉他为什么有这个答案”。

家长强需求和学习弱成效的错位,给许多家教带来职业压力。

曾在一家私人教辅机构兼职的黄世平问过老板,“内容没有讲好怎么办?”老板表示,对机构来说,比老师上课质量更重要的,是营销手段。

“他们要将大量资金投入营销。让家长相信,把小孩放在这里是放心的。”黄世平回忆道,“如果成绩有提升,家长会开心,成绩没提升,也没关系。”

盐财经综合多位不同地区家教的授课经历发现,从2015年至今,聘请家教的学生均成长在一个教培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其班上同学过半参加校外培训,学科类培训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峰值应追至2020年,彼时,热钱涌入教培赛道。

企查查显示,头部机构猿力科技当年融资高达35亿美元,好未来融资33亿美元。大量资金被投掷在营销宣发上,铺天盖地的教培广告,营造出一种人人竞争、人人可学的焦灼氛围。

猿力科技曾融资高达35亿美元/图源:企查查

尽管此类投资很快被叫停,课后辅导急刹车后“营转非”,但被催生的需求泡沫仍在。隐形教培,承托起了这个部分。

许多家教与家长心照不宣的是,这短暂的每周几小时,不会给孩子学习带来很大质的提升。彼此提供的,是一种学生“在学”的感觉。

我们的教育向何处去

对校外培训的严监管,并不意味着禁止校外培训。平衡需求和市场供给,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面对《办法》的到来,“10月15日起全面禁止校外培训”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对此,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借旗下公众号“民教新观察”辟谣道:“《办法》并非网传的要全面禁止校外培训,而是要依法管理校外培训,让合规者受到保护,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位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应盐财经关于有偿家教的询问时称,未经审批开展的有偿家教都是违规。学生可以在正规机构的晚托班学习,托管教师能回答简单的作业问题,但不可以进行系统的学科辅导。

可以看出,对学生课后学习的陪伴需求,能够被安置在正规服务机构中。但除此之外的第三方校外教育,仍然受到较为严格的管控。

如何平衡供需,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在许多家教老师们看来,对精细教育的需求,导致家教资源成为香饽饽,其价格也水涨船高。

黄世平记得,读大学时,学校勤工助学中心有专门一个平台,供家教和学生在上面发布家教供需信息。大部分学生的要价不高,集中在40-70元/小时的区间内。根据学段和学科不同,授课价格有所不同。“大部分家庭都负担得起。”

“但如今,家教市场变得更隐形,明面上好的教育资源,变得更难接触。”世平发现,在2021年以前,她所在城市的家教中介在对接信息时,只会按比例收取第一节课的一点钱,作为介绍费。

但2021年下半年,中介费骤涨至两倍的课时费。

家长在社交平台上直呼家教中介费昂贵/图源:小红书

“有资源的人和贩卖资源信息的人,变成了获利者。”如今,大部分高校已取消家教信息平台,相关需求转向圈内。在世平所在的城市,大学生家教费用普遍涨至100-150元/小时,有经验的专职私教只接熟客,要价多在800元一节课左右。

价格和信息,反向筛选家庭。

“学校教师当前的任务太重,一个班学生这么多,难以全面顾及。”如今,赵复泽已成为体制内教师,回想起家教的意义,她如此说。

“一个学生如果想学,要学,跟着学,学校教育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大部分的学生在校内不学习,同时,家庭也没有良好的教育模式。”在讲究家校共育的当下,当双方能力不足,一个负责任的第三方,是有意义的存在。

谌卡就是一个对孩子的成长了解甚深的母亲,她两次找家教,都发生在孩子所学知识和考试需求出现差距的时期。

第一次差距在2020年,小升初考试前夕。要想考入理想的初中,谌卡的女儿需要在五年级提前参加一次选拔考试。一直没报学科培训的她们,第一次感受到超前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标准放在初一,但我们的知识只掌握到五年级”。

“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年的教育。”一对一教育下,精准的知识传输让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缩短。对于这场补习的效果,谌卡的评价是“高效”。

精准与效率,体现在谌卡与孩子规划学习的每一步。女儿升到初中,其短板是英语。

升初三时,150分的英语试卷,女儿只能考60分。她将孩子的卷子拉开,从扣分最多的阅读开始,反问孩子能看懂哪些段落、哪些句子、哪些单词。女儿将会的单词圈出来,竟都是“is”“and”一类的简单高频词。

为什么背不熟核心词?顺着这个需求,谌卡开始寻找帮助突破单词记忆的家教。一个分步骤协助学生突破英语的家教形式出现了,其第一个阶段便是单词记忆。

高效,再次戳中了谌卡。“按照《义务教育英语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生要求学习最多1600个单词。掌握记忆的方法后,预计需要40到50小时记完这些单词。”她和孩子上了一节单词记忆课后,选择了报名一期课程。

小红书上的家教老师关于单词记忆方法的相关帖子/图源:小红书

每天半小时,两个半月后,孩子记下了2500个单词,学科水平从D升到A。两次明确的成效,让谌卡对家教的态度趋于积极。

一对一的有效辅导,让容易感到压力、不太适应大班教学的孩子有了更自在的学习空间。同时,理解学校教师精力有限,家庭在找到问题后额外寻求课后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谌卡说:“要给掉队的孩子一些选择。”

但问题的关键是,更多的选择,就是我们的教育需要的吗?

孩子因家长逼迫学习感到压力/图源:电视剧《小舍得》

又或者,这些选择,只是教培行业通过贩卖焦虑,进行资本运营的呢?

如何提供好的教育,是这个链条上每一方都要啃的硬骨头。

t
turbojet
1 楼
什么样的资源不被抢夺呢?空气。 因为没有稀缺性。 解决教培教育不公的办法就是把资源变成公共的。线上免费公共培训资源。将来还可以上交互AI代替培训老师. 穷富只要有网都可以接触到。 这样,教培其实就没啥意义了。只要自己愿意,都能参与。
加州老流氓
2 楼
记得十多年前海外论坛里对课外辅导班和家庭辅导老师一片斥责与反对声。
j
jiaqi0930
3 楼
挺好 不能大班授课了 增加了就业。
d
dingding6
4 楼
学校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再浪费钱和时间,保证孩子们德政体全面健康成长。
p
paodan888
5 楼
我觉得不该依赖补课,很多人从来不去补习班,学习照样很好。反而依赖补习班的学习都很一般。 [2评]
p
pickyone
6 楼
中国开始学西方了。要确保底层民众永无翻身之地。 结果就是,父母英雄儿好汉。父母底层儿孬种。阶级固化。高知家庭家族可永葆中产地位,好啊。 我感谢中国让我的家族永葆富贵,中产。
p
pickyone
7 楼
兄台错了。
罗牛山
8 楼
中国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受益于高等教育普及。中国需要的是顶尖的科技人才,大量的受过教育的高级工人,身体健康的军人。而教培行业对这些基本没有帮助,甚至是拖累--消磨顶尖人才的创造力、增加学生的眼镜度数。个人觉得不但是教培行业,就是正规院校中国也会开始收缩和改革。目标就是制造产业工人。 [1评]
p
pickyone
9 楼
l
lxlx
10 楼
官老爷们觉得家长把钱全花到教培身上是不对的,把钱省下来多买几套房,多买点A股。
y
yanick2015
11 楼
支持。不然中国就会和韩日一样,就算成为了发达国家,工作,学习还是那样卷。那样的发达有什么意义。 [1评]
r
robin1111
12 楼
为保皇位独裁者封禁舆论、教育、言论自由是必然的。
z
zilliz
13 楼
不很理解,为什么不允许家教
a
azkaban
14 楼
就是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标准而已,怎么觉得都可以,主要是对自己有利。 恢复到过去的科举考试也不是不可以。
笑傲狮城
15 楼
我觉得是好事,至少让教育稍微公平了一些 尤其看了《学爸》之后,感触更深,更好的教育都让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占了,这不符合我国国情 [1评]
小凡人
16 楼
你是有任务在身,他们只不过是吃好了饭后在留园溜狗而己。……以你的观点,你不是外国人,上什么外网?
金拱门汉堡包
17 楼
阶级锁死
c
charlie19eyes
18 楼
家教只会更贵,家教教师素质个体差别更大,这是给富人还是穷人准备的?
c
charlie19eyes
19 楼
穷卷更好?
j
jianchundeng
20 楼
你是身在愚中不知愚呀 愚昧真可怕 中国有13.9亿 愚昧的人
j
jianchundeng
21 楼
市场有需求
j
jianchundeng
22 楼
中国最好像朝鲜一样 14亿人向往的天堂
j
jianchundeng
23 楼
中国的有钱人都在美国欧洲 或正在去欧美的路上 SB才呆着中国 马云许家印就是SB 孙大午在狱中后悔死了
媚眼瞟瞟
24 楼
觉得读书难就不要读嘛。 老子知道的读书好的人, 根本就不需要辅导, 天生就喜欢读书。 不喜欢读书的就是不喜欢, 赶鸭子上架有个鸡巴用。 认为人人的先天条件都是一样的, 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父母穷, 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说明基因里面缺乏社会竞争力。
媚眼瞟瞟
25 楼
你懂个鸡巴。 像你这种傻逼政治正确已经进到骨髓。 世界就是需要穷人, 需要差别, 才会有人干你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b
beijingbird
26 楼
对于补课,中国小孩比偷国小孩还是差远了,中国公立学校其实教的已经足够多了。
h
halo2
27 楼
胡搞!学习也是一种罪了?!那些国际学校是不是也应该关了?
死左B
28 楼
我想给我儿子找个习思想培训的家教,不知违反规定否?
打哈欠
29 楼
要让群众认识到读书无用才能起作用。
媚眼瞟瞟
30 楼
辅导那么多有个鸡巴用啊? 老师真的那么有本事也不会当老师了。 至少坐在火箭研发基地或者芯片研发中心。 辅导再多也超不过老师。 侵华逼大那么多辅导出来的, 除了高考多几分, 毕业后真正有本事的并不多。 [1评]
r
realSTFU
31 楼
降低英语比重的言论一出来~我就知道土共要强制关闭底层上升通道了~现在私教都不允许了~ 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一直不注重专业技术学校的发展~ 时至今日,技术工人还要搞拜师学艺那一套 现在想想,这个道理很简单~ 中国是一个吃人口红利的国家~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当大家都变成了高学历~高技能的个体~红利就会流到个人口袋里去~金字塔尖的人搞不好真得去拉选票了!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最好得方法就是控制教育资源,让底层永远呆在底层。 在未来~中国可能再也没有马云或者刘强东这种人了。
r
realSTFU
32 楼
话不能这么说~“坐在火箭研发基地或者芯片研发中心”得也是老师教育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鸡出来得~ 英语比重降级~不允许私教~ 禁止课外班~把鸡娃得渠道都关闭了~ 估计以后人材会更少~ 可中国不在乎~毕竟外卖得有人送~ 工地得砖得有人搬~ 大学生不干?就让可能成为大学生的人成不了大学生。
樱桃儿熟了
33 楼
“教育减负” 真是一个伪命题,是祸国殃民的政策!真他妈的操蛋! 。 (第一种人):首先,学习对一些优秀素质的人来说,不是负担,是求职的乐趣。那种快乐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绵长的,悠悠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 (第二种人):学习对普通一点的孩子,是挑战,也是成长,也是在培养兴趣。一旦坚持了,度过了那个坎儿,那也能培养成优秀人才。他们也能从事业的成就和求知,好奇心中得到生活上和个人精神上的升华。 。 (第三种人):学习不管如何减,对他们来说都是负担,是痛苦。”拿起书就头疼“是他们一辈子的症状。没办法。尽量对他们进行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最终也只有靠社会制度来帮助他们生活并提高生活质量(以免把他们推入无家可归或犯罪的境地)。 ----------- 中国现在的教育减负,实际上是为了第三种人(还不少),而牺牲前两种人。如果一个家境清寒的前两种人,他/她将无法”脱颖而出“,他们的才能(或潜在的)将被压制,他们也无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脱颖而出。最后,第三种人有多差,中国未来的人就基本有多差。 ------------ 如果长期在国外科教领域生活工作,那么应该感到一个民族不被欺凌,靠的是对科技的掌握,而高等教育的根基是基础教育。美国日本等教育产出的大多是废物,这也是为何华人能迅速用一代人就在科技领域迎头赶上,而美国只能靠引入科技移民来维持,它本国的造血能力奇差无比。以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基本都是明显高于同班的外国学生。而如今,我班上的中国学生,很差的也出现了。二,三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 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赶上或超前,靠的是当年”应试教育“下的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才。不管量子,材料,数学,化工,航天,导弹,生物医学,环境,农医,。。。里面的领军人物没有一个不是中国严格的应试教育下出来的人才。 ------------ 快乐教育,创造性教育,。。。 都是扯淡骗人的。没有严格的基础教育,何来知识储备和深刻的逻辑推理,没有这些,根本不会有真正的有价值的创造性。只有通过努力,对一个领域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他才会慢慢地发现这个领域的(真正的)问题,当他发现这些问题时,兴趣和好奇心就开始有了,而当他解决了这些问题时,那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快乐就会”洪波涌起,无与伦比“。 ----------- ”发现兴趣“不能太早,因为人越小,兴趣越”低,偏差会更大“。过早地让孩子朱秋兴趣,实际上很可能是扼杀了他真正的才能。大多书孩子都会以玩耍为兴趣,比如足球,玩泥巴,画画,做弹弓,滑冰,喜欢背诗词但不喜欢数学,玩刻字,下棋。。。但是从小就让他追求所谓的兴趣的话,大概率的结果是:后来他发现他既不出色,也没兴趣了,而其他的都拉下了。如果很小的时候,把教育看成既照顾到他的兴趣,更当成是一种责任,那么日后,他可能会发现它的能力和兴趣在量子科技,历史和考古,新材料科技,数字经济的架构建立,。。。而那时候,他的兴趣和才能才是有价值的。当走到一个领域的前沿后,高品质的创新和突破才有可能了。 ------------- 注意,产品设计上,或商业模式上等的改变或改进,这类创新不是真正的人类认知或科技上的发现和创新,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因为价值不大,层次太低。
n
newerer
34 楼
他们? 看来你和杂种狗粮们都是一伙的 我不是外国人,我对外国事物就算有兴趣,也是保持着距离 杂种狗粮那是亲身带入啊。这是因为融不进外国的文化吗? 顺便说一句,你这狗粮自己给自己点赞,是为了KPI吗?
n
newerer
35 楼
呵呵 有个笑话:一个人在逆行,对他来说,其他所有的人是在逆行,只有他是正常行驶。 你放胆说13.9亿人愚昧。除了你是个智障,我想不出有什么其他理由?
p
pk6034
36 楼
挺好的,保证上层阶级固化,中产休想通过上名校来阶级跃升,终于堵住了一个缺口,虽然上层阶级未必都看重国内一流名校,但不看重不代表普通老百姓就有资格抢
y
yuba
37 楼
中共在刨韭菜根培养傻子
a
adodi
38 楼
祖国的花朵必须让有包子思想武装的编制老师来教。
吃货百分百
39 楼
哈哈哈哈,你真是个乐子,费那么大劲翻墙过来给留园出产流量,哈哈哈
n
newerer
40 楼
俗话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一直搞不懂为啥狗粮们动不动就说别人是在监狱,是在翻墙 后来明白了,贱逼狗粮这是在找优越感。不然怎么每日面对黑天使的欺凌?白人的歧视? 在留园上装逼,估计是这些狗粮们的唯一乐趣。
p
pimento73
41 楼
家教最大的问题是富人比穷人的机会多得多,最后的结果就是阶级固化。我知道有些教师上课把东西藏着,就是等学生来上家教课赚钱。 [1评]
o
oligarch
42 楼
就不跟当年不让种自留地,不让赶集卖鸡蛋一个德行吗
p
pickyone
43 楼
富人的孩子不需要家教,不需要去各种教培中心去点灯熬油。他们可以直奔主题,一步到位,要么去国外,要么直接把老师(他们的好朋友,亲戚,部下,下属,故交好友。。。)请到家里,或者让孩子去故交好友的家里去接受各种训诫。 穷人的孩子,如果没有教培,他们接触到一流资源的可能性是零,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永远停留在14亿人的均值里边,因为中学的教育大纲基本涵盖了14亿人的平均所得。 最后谁是赢家,大家猜猜看。
p
pojita
44 楼
就怕在再一个袁腾飞就干掉了一个行业。中国人越来越蠢 各位偷着乐吧
q
qwertyuiop5656
45 楼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就有条件辅导自己的孩子,那读书不多的父母孩子成绩又不理想怎么办?出点钱找家教不行吗?
h
heilig
46 楼
支持双减,但是不治根。支持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不要按省划分。这才算是政策上的平等。放开录取山河四省能卷死你们。
t
tianzhihu
47 楼
很好,韭菜就该进厂做民工,读书越多越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