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大同发生了一个非常荒谬的事件。
平城区古城街道要求所有的商铺在关闭后也把灯打开,不许关。有个店主关灯回家了,街道的人通知他过来开灯,但店主孩子刚满月,正在哄孩子睡觉,不愿意马上回来开灯。
这群穿着“综合治理”反光背心的家伙,就把店门撬开了,进屋把店里的灯全都打开,然后用一把U型锁把店门锁上,扬长而去。
一直没写这件事,就是等着看大同如何认识这件事,如何解释这件事。
毕竟只许官家撬锁,强迫百姓点灯,也算是古往今来的一大奇观。
今天,对这件事的道歉来了:
这张图是新京报“政事儿”的截图
古城街道级别很低,当然不可能独立发布这样的道歉信,这个文案,一定是经过了大同市宣传部门的审核发出来的。
大同认为,表面上这是“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引发舆情”,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判断。
注意了,这十二个字虽然用了顿号,但其实它们根本就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后发生的,这稿子逻辑是非常混乱的。
之后因为舆情的压力,他们重新做了判断:
思想上急于求成、方法上简单粗暴、服务意识单薄。
各位如果有写公文的经验就会发现,出现这样的词,犯错误的人就不会丢工作了,甚至处分都不会有,这种话的意思就是:心是好的,手是笨的。
撬锁开灯的那几位,心是好的么?
当然不是了,好人能随便撬人家锁?像你给我工具,让我撬锁,我也不会撬,硬砸我倒是会,但我不敢砸。
如果各位有二线以下城市的生活经验,就会知道那些所谓的综合治理队伍,大概率是痞子。
大同市为什么要护着这群会撬锁的痞子呢?
因为痞子们忠实地执行了上面的命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忠诚执行你的命令而惩罚他,这是管理者、上位者的存活之道,你罚了他,以后大家就不干活儿了。
但是你可以给痞子一个耳刮子,嘴里嚷一句:“你怎么水平这么差?要加强学习,滚吧!”
一般看热闹的人,到这里也就算了,他不敢逼大老爷太紧,免得大老爷暴走,把自己也连累了。
但是,我们是现代公民,不应该是臣民时代那些看热闹的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必须把道理讲清楚,为什么他们做得不对,真理越辩越明。
大同之所以要下“家家都要开灯”的命令,真的是为了服务游客,怕家大天黑崴脚吗?
当然不是,他们是为了有更好的夜间景观。
夜间景观有什么用呢?
游客说一句“好美呀”意义不大,重要的是领导在家里过年,远远看过来,一眼能看到古城灯火辉煌,顿时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有很多的成就感,酒桌上亲戚们再一恭维,一下子就舒服了。
此外,本地融媒的同志也可以多拍一些市民和游客在古城的照片,配图就叫“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什么的。
各位店主!要有觉悟,见过东方邻国的那种翻板子的集体舞吧,你店里的灯光,不是简单的灯光,而是你为这座城市,为市里相关负责同志所做出的贡献。
你回家了留下一个黑屋子,就像是宝像上缺了一块板子,出现了一个大豁牙。这不是电费的问题,而是忠诚的问题!
这就是好大喜功、这就是粉饰太平、这就是虚假繁荣,这就是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添喜气。
上面的家伙看待这件事、这盏灯的方式,跟老百姓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所以下面的家伙撬锁的时候,就算有什么顾虑,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天际线、夜景、市里负责同志不能缺的那颗牙,也就不管后果如何,坚决地撬下去了。
搞综治的那批人,你让他们去理解现代的产权概念,很难的,他们理解不了,你跟他们说为人民服务,他们能懂一点,但是他们眼中,开店的不算人民,小商人自古就是官差鱼肉的对象。
官差的看法简单粗暴:你既然开店了,就是想挣钱,想挣钱的你就是包销阶级,你是有原罪的,不是老子保护你,你早就被群众打了土豪了,那你拿点钱出来花花,又有什么不妥呢?
大多数北方城市的基层工作人员,对待小商人小店主的认识就是这样的。
他们护下了撬锁的痞子,他们把自己的错误避而不谈,他们甚至还把愚蠢和偏执当做工作热情过度,小小地讴歌了一下。
这不对。
大同那个古城是假的,耿彦波盖的;但是大同管理者脑子的古城是真的。
他们离现代人思维,还有很远很远。
过年的时候,大同发生了一个非常荒谬的事件。
平城区古城街道要求所有的商铺在关闭后也把灯打开,不许关。有个店主关灯回家了,街道的人通知他过来开灯,但店主孩子刚满月,正在哄孩子睡觉,不愿意马上回来开灯。
这群穿着“综合治理”反光背心的家伙,就把店门撬开了,进屋把店里的灯全都打开,然后用一把U型锁把店门锁上,扬长而去。
一直没写这件事,就是等着看大同如何认识这件事,如何解释这件事。
毕竟只许官家撬锁,强迫百姓点灯,也算是古往今来的一大奇观。
今天,对这件事的道歉来了:
这张图是新京报“政事儿”的截图
古城街道级别很低,当然不可能独立发布这样的道歉信,这个文案,一定是经过了大同市宣传部门的审核发出来的。
大同认为,表面上这是“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引发舆情”,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判断。
注意了,这十二个字虽然用了顿号,但其实它们根本就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后发生的,这稿子逻辑是非常混乱的。
之后因为舆情的压力,他们重新做了判断:
思想上急于求成、方法上简单粗暴、服务意识单薄。
各位如果有写公文的经验就会发现,出现这样的词,犯错误的人就不会丢工作了,甚至处分都不会有,这种话的意思就是:心是好的,手是笨的。
撬锁开灯的那几位,心是好的么?
当然不是了,好人能随便撬人家锁?像你给我工具,让我撬锁,我也不会撬,硬砸我倒是会,但我不敢砸。
如果各位有二线以下城市的生活经验,就会知道那些所谓的综合治理队伍,大概率是痞子。
大同市为什么要护着这群会撬锁的痞子呢?
因为痞子们忠实地执行了上面的命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忠诚执行你的命令而惩罚他,这是管理者、上位者的存活之道,你罚了他,以后大家就不干活儿了。
但是你可以给痞子一个耳刮子,嘴里嚷一句:“你怎么水平这么差?要加强学习,滚吧!”
一般看热闹的人,到这里也就算了,他不敢逼大老爷太紧,免得大老爷暴走,把自己也连累了。
但是,我们是现代公民,不应该是臣民时代那些看热闹的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必须把道理讲清楚,为什么他们做得不对,真理越辩越明。
大同之所以要下“家家都要开灯”的命令,真的是为了服务游客,怕家大天黑崴脚吗?
当然不是,他们是为了有更好的夜间景观。
夜间景观有什么用呢?
游客说一句“好美呀”意义不大,重要的是领导在家里过年,远远看过来,一眼能看到古城灯火辉煌,顿时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有很多的成就感,酒桌上亲戚们再一恭维,一下子就舒服了。
此外,本地融媒的同志也可以多拍一些市民和游客在古城的照片,配图就叫“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什么的。
各位店主!要有觉悟,见过东方邻国的那种翻板子的集体舞吧,你店里的灯光,不是简单的灯光,而是你为这座城市,为市里相关负责同志所做出的贡献。
你回家了留下一个黑屋子,就像是宝像上缺了一块板子,出现了一个大豁牙。这不是电费的问题,而是忠诚的问题!
这就是好大喜功、这就是粉饰太平、这就是虚假繁荣,这就是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添喜气。
上面的家伙看待这件事、这盏灯的方式,跟老百姓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所以下面的家伙撬锁的时候,就算有什么顾虑,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天际线、夜景、市里负责同志不能缺的那颗牙,也就不管后果如何,坚决地撬下去了。
搞综治的那批人,你让他们去理解现代的产权概念,很难的,他们理解不了,你跟他们说为人民服务,他们能懂一点,但是他们眼中,开店的不算人民,小商人自古就是官差鱼肉的对象。
官差的看法简单粗暴:你既然开店了,就是想挣钱,想挣钱的你就是包销阶级,你是有原罪的,不是老子保护你,你早就被群众打了土豪了,那你拿点钱出来花花,又有什么不妥呢?
大多数北方城市的基层工作人员,对待小商人小店主的认识就是这样的。
他们护下了撬锁的痞子,他们把自己的错误避而不谈,他们甚至还把愚蠢和偏执当做工作热情过度,小小地讴歌了一下。
这不对。
大同那个古城是假的,耿彦波盖的;但是大同管理者脑子的古城是真的。
他们离现代人思维,还有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