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钟南山的夫人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名门贵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31日 8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71085 阅读
28 评论
桌子的生活观

前言:每个人立身天地间的样貌,背后就是他家庭、婚姻的样貌。今天这篇文章,还原钟南山院士在生活中身为丈夫、父亲、儿子最朴素的一面,希望你从中感受到风骨,汲取到力量。

1

钟南山院士的哽咽,刷屏了。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这位鞠躬尽瘁的84岁老人难忍眼里的泪水。

但你知道,这位救国民于危难的硬核男神,有一个怎样的婚姻和家族吗?

1957年,著名导演谢晋的电影《女篮五号》上映,在那个文化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一群明媚的女篮姑娘像一道炫目的光,惊艳了男女老少所有观众。

电影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上海女子篮球队的故事,原型是1952年前后组建的首届中国女篮,其中有位漂亮的主力队员叫李少芬——后来,她成了钟南山院士的妻子。

▲风靡一时的《女篮五号》,以李少芬担任主力的女篮团队为原型

李少芬与钟南山同龄,且都来自广东。家中长辈原本就相识,但他俩之前并不熟。

彼此开始亲近是在1955年。19岁的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据说当时钟南山经常去看望一位姨婆,恰好李少芬训练之余也常去看望一位姑婆。最巧的是,姨婆和姑婆又是一对闺蜜。

所以缘分这东西,一旦来了,挡都挡不住。

两人投缘除了天时地利,还有共同的兴趣——都热爱运动,还曾一起备战全运会。

▲《女篮五号》剧照

钟南山的田径、球类都极棒,最强的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比赛,以54秒6打破男子组全国纪录。他还以非运动员身份参加百米赛,跑出了11秒2的好成绩。

别人恋爱总是花前月下,他俩恋爱却经常约在球场。

因为李少芬频繁集训和出国比赛,聚少离多,直到8年后他们才结婚。

新房是体委安排的,不足10平米,只摆得下一张床和最简单的家具。

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婚礼一样,没有钻戒、美酒、婚纱,客人们吃块喜糖就算办了仪式。

▲年轻时的他俩CP感满满,当时化妆技术实在太差,但仍看得出李少芬很美

婚后第二年,李少芬还在法国举办的“四国女子篮球比赛”中夺得冠军。

直到1966年,她本来可以留在国家队当教练,但还是执意离开,选择回到了广东,原因特别朴素:要照顾养母和公公婆婆。

李少芬在广东女篮仍旧打球,直到38岁退役。之后她又相继担任广东女篮教练、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篮协副主席等职务,至今还在为最爱的体育事业效力。

李少芬和钟南山院士生了一儿一女:女儿钟帷月,儿子钟帷德。

两位都非常低调,百度他们的个人信息,几乎没有关于个人生活的,全是职业领域的突出贡献:

钟帷月,优秀游泳运动员,获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纪录。她的丈夫是美国人,叫费利伦,也是个篮球迷;

▲钟帷月和小游泳队运动员们

钟帷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著名泌尿外科专家。

女儿遗传母亲的体育天赋,儿子继承父亲的医学事业——这样的婚姻和家庭,恕我词穷,只能想到“珠联璧合”。

2

再往上一辈追溯。

▲钟爷爷的家世风骨,总让我想到那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图源:《无问西东》剧照

钟南山的家庭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父亲钟世藩,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是著名儿科专家,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

钟南山院士向来以敢说真话、只说实话著称,这源于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诲,“父亲很少说话,但他说话都是有证据的”。

75岁的时候,钟世藩教授患了严重的眼疾,身体十分虚弱,仍旧轮流捂着两只眼睛,苦苦撰写出长达40万字的儿科医学著作。

钟南山是真正继承了老父亲的衣钵和精神。

▲青年时代的钟南山与父母、妹妹

母亲廖月琴博览群书,经常给小时候的钟南山和妹妹讲故事。她本人在医疗事业中也非常了不起: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可想而知,那个年代的女人能挣脱重重束缚做出一番事业,必是大家闺秀才有可能。

没错,廖月琴是有名的“鼓浪屿廖家”后裔。

在咱们印象里,鼓浪屿是文艺清新的旅行地,到处是花与树、海水与阳光。

其实那里更是精英辈出的人文宝地,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物出自鼓浪屿廖家。

▲陈锦彩与钟南山舅舅廖永廉的结婚照  图源:知乎@五十圆

比如钟南山的舅妈陈锦彩女士,在鼓浪屿上是个公众人物,人们都叫她“廖医生娘”(廖是夫姓),善良热心,当地人大事小事都会找她。

前几年钟爷爷还回了一趟鼓浪屿,80岁的他与99岁的舅妈陈锦彩相聚,地点居然选在了鼓浪屿医院,寄托了他对故乡医学事业的期望。

▲80岁的钟南山在舅妈陈锦彩(前)面前仍是谦逊晚辈  图源:厦门日报

陈锦彩女士说过一番话,很能概括这个神奇家族的特点:

“鼓浪屿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拥有一种特质,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在音乐、体育、文学、外语等领域有所精通。”

▲网上一张“钟南山和他的鼓浪屿亲戚”家族图示(找不到具体来源了,隔空向作者道个谢吧)

廖月琴的堂姑姑是廖翠凤,廖翠凤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

钟南山的外公廖照熙,跟林语堂既是堂哥与堂妹夫的关系,又是圣约翰大学的同学。

也就是说,林语堂是钟爷爷的堂姑祖父(呃……实在太难为90后、00后的年轻人了)。

总之,钟南山和林语堂是亲戚就对了,林先生比钟爷爷高两辈儿。

▲1966年的林语堂廖翠凤夫妇

廖翠凤与林语堂的爱情也是人间佳话,干脆就插播一段吧。

早在廖翠凤之前,林语堂心底早有一片白月光。

白月光叫陈锦端,是圣玛丽女子学校一位学美术的女孩,林语堂曾回忆她“其美无比”。两人情投意合,但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不同意,嫌林语堂家里太穷,不愿女儿受苦。

陈天恩还索性把邻家的女儿廖翠凤介绍给了林语堂(另一说是陈锦端为邻家姐妹廖翠凤牵的线,具体不详)。

▲据说这是陈锦端的旧照

见廖翠凤欣然同意,母亲狐疑:“林家那么穷,你不怕嫁过去受苦啊?”

廖翠凤十分豁达:“穷有什么关系。”

结婚之后,林语堂一把火把结婚证烧了。廖翠凤要发飙,林语堂却说:“结婚证只有离婚的时候才能用上,留它干嘛?”

他们就这样,从国内到美国到德国,从贫贱到富贵,不离不弃生活了50年,直到林语堂去世。

▲1969年,林语堂廖翠凤结婚50周年

林语堂生前感慨:“我好比一个气球,她是沉重的坠头儿,若不是她拉着,我还不知要飞到哪儿去呢。”

回头再看廖翠凤当初,果真没有看错人。作为女性尤为可贵的是,她理性大于感性,果断胜于纠结。她不顾非议的婚姻选择中,可见识人准确,判断力出色,沿袭了鼓浪屿廖家的一脉气质。

▲金婚纪念日,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枚金胸针,上面铸着“金玉缘”三个字,还精雕细刻了林语堂翻译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名诗《老情人》

八卦这一段番外篇,我想表达的其实是,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家族的风貌和精神都会沉淀在血脉深处,构筑起一个人的三观。

3

可以这么说:在体育圈,钟爷爷是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在医学界,李奶奶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过来比比啊?!

最近,钟爷爷的一组健身照刷遍网络。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下,仍然半点不见老年人的疲态,利落的肌肉线条和强大的力量感,吊打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们。

李奶奶也是,看起来足足比真实年龄要年轻二三十岁,气度干练优雅。

如今只要有空,一家人还是常常一起打球、一起游泳。

▲看看钟爷爷……我默默捏了一把禁足这些天过于放飞的肉肉

家里改造出简易健身房,跑步机、双杠、哑铃、动感单车、拉力器……随时撸铁。钟爷爷还常常打球,跑步一般5公里左右,这些都是他常年保持年轻状态的方法。

硬核家族、硬核伴侣,造就了硬核的钟爷爷。

他思路清晰目光坚毅,给医学生们上课,抛梗接梗流畅自如:“其实我们差得也不多,你们是90后,我是80后。”

他公开痛批吸烟危害,劝比他大6岁的袁隆平爷爷戒烟。

17年前的SARS期间,他面对全国媒体的长枪短炮,坚决不说空话套话,字字属实句句见血:

“按照你们的看法,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什么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

“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没有!”

他的耿直引起一片哗然,但这实话却是抗击非典最急需的“药”。

别人不敢接的烫手山芋他抢着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早些年,他从自己身上接连抽血做了近30次试验;为了研究清楚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究竟多大,他冒着生命危险猛吸大量一氧化碳。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有网友抛出了一个锋利却实在的疑问:

如果不是这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多少人还会一如既往记得这位老人?

多数人的天性,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时隔17年,他依然像一颗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公众面前,熬到双眼血丝密布依旧目光灼灼,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是的,做人,总要信。

而这一切,与他家族的风骨、父母的指引、妻子的爱意、亲友的扶持,都密不可分。

真正的名门贵族,不是家财万贯挥金如土,不是豪门恩怨后宫争斗,而是代际沿袭的精神财富,担当国民栋梁的格局和能力。

——致敬所有这样的男神与女神。

参考资料:

1、《钟南山,一个狠人》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2020-01-22

2、《林语堂和钟南山居然是亲戚!批量出产精英的硬核家族,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东邪西媚”  作者:深八君  2020-01-28

3、《钟南山院士全家爱运动 女儿是游泳世界冠军 夫人曾是女篮国手》  来源:新闻晨报  2020-01-24

彪呼呼的B格
1 楼
我还以为他老婆是爱新觉罗氏呢
c
coffee20138
2 楼
跪尼玛币族
l
laolilili
3 楼
小编又发病了 快去看医生
a
assvenger
4 楼
贵族什么的扯远了,但过去的暴发户多少有自知之明。 现在的暴发户被抓了现行,还愤愤不平,不知道为什么。
l
lds
5 楼
对这个人本人有保留
N
NY4167
6 楼
小编不想活了?也不给天朝唯一的贵族一点面了。
c
cpa
7 楼
非典是在中国爆发的,却是意大利人在越南发现的,可笑不可笑?同样是十一月出现病例,这次只隐瞒了一个半月,足以自豪。钟南山说人传人也是党同意了以后吧,如果他真是那时候才知道,那可真是对不起那院士头衔了,八个造谣的小医生早就知道了不是么,什么非典第一功臣,治愈了还是消灭了?跟外媒爆料的蒋彦永比他更配一点。八个小医生已经不敢跟外媒爆料了,只不过在专业群里吐个槽,就成了英雄,医护的良心水平也是越来越低了,不知道再过十年再出个什么病,是不是所有人就真的都闭嘴了,真是个邪恶的主义
工作学习2
8 楼
别再搞这些盲目崇拜了,有完没完
Z
Zhdyr
9 楼
写得不行嘛,比上次那个什么博士夸师娘的论文还有差距啊,怪不得只能发到留园来
D
Dan32
10 楼
功高震主,他悬了
S
Sakuranamiki
11 楼
期待17年后的瘟疫 还能再站出来
12 楼
小编井底之蛙
日出东方朔
13 楼
令人羡慕的一生 并且传奇还在继续
卧槽踏马
14 楼
跪族们整天都在做梦要成为贵族
s
skyfall
15 楼
跪族找死。天朝只有一个纯血统贵族。傻逼帝
a
add321
16 楼
追踪耀祖--一个低级庸俗的套路把钟南山给拉低了。
不同声音
17 楼
在中国这个国家其实挺危险的,伴党如伴虎!当捧你的时候?多赞美的词都能用在你身上。一群红粉小五毛围着你,耐心听你讲“当年的故事”。 明天,防疫不力?党一翻脸把你打成“反党反革命”!刚才还围着你听故事的小红粉?变成了“红卫兵小将”一拥而上把你五花大绑,游街批斗!交代错误!子女都成了黑五类狗崽子!
l
lkk9221
18 楼
傻逼
随便踹两脚就走
19 楼
中国你麻痹贵族,去你妈的
沈月轩
20 楼
我觉得家门显赫都提不上 但是用书香门第有点低了。但至少是个书香门第。教育程度很高
s
shuoyishuo
21 楼
全运会一事之前好像有过澄清,不实吹捧会如鼠屎。像钟医生致敬。
天天0991997
22 楼
广东钟南山,赞!
g
gdby
23 楼
在习近平面前,中国人都是跪族。
v
voila660
24 楼
钟应该值得赞 但他的出生不该拿出来说 这是社会的不公。这些人占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让这些人更有成就。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世袭。
d
daren
25 楼
连土包子都成了贵族了,可笑小学薄屎生这个扛大包的能恣晕了。
x
xiaorongpku
26 楼
雷锋的故事
天涯兔
27 楼
现在是崇拜 再过两天是朝拜,再过地三天是膜拜,第四天就对他说拜拜!安息一路顺风
桑拿
28 楼
又开始神化 钟南山了,比纯官僚强些 因为他是半个官僚,说话也是拐弯抹角 尽量维稳。共党的老把戏,先祭出个纯官僚出来,如果不管用,招人恶心,再祭出个半官僚,显得比之前那头猪强,让弱智屁民以为专业人士如今掌握话语权,问题迎刃而解,于是心满意足地跟着歌功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