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在外网口碑爆了:中国连电视剧都遥遥领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8日 20点7分 PT
  返回列表
72670 阅读
32 评论
温柔娱公子

《繁花》虽然完结后,但有关讨论依旧没有结束,先有李教授发布普通追剧感受:一群不正常的人,过着乱哄哄的生活。

对于这点,有人认同,自觉“繁花不过是一场虚假僵硬的繁华,美则美矣,是漂亮的画,却毫无九十年代上海的精气神”。

其实,酸甜苦辣,个人喜好,无关对错。

而《繁花》在内娱爆了之后,不少外网观众也慕名前往观看,法国媒体法新社点名“点燃沪语热,讲山河岁月,时代变迁”。

歪果仁一向不吝啬夸赞,他们觉得《繁花》“这是2024年最好的中国电视剧,也是最难忘的剧之一!”

更有人迷上了摄影,“电影级别”,力赞:“这是摄影师的天堂,因为真的很美,光线和布景,简直是艺术”。

确实,《繁花》的美学很顶,光线运用到极致,除了王家卫的经典“抽帧”外,几乎每一镜头皆有一反光镜,暗色系的画面有一到两处的闪光物件。

当镜头拍到人物时,远景拍摄时近处时会有虚物,

还有黄昏阳光洒下来的时候,从窗户角度拍摄,用派拉蒙光和伦勃朗光。

这样的光影美学,够其他导演学一辈子了,更何况王家卫更善用镜头表达情绪,如:玲子看阿宝在屋顶喝着酒想着贝蒂,影影倬倬,男人在念白月光心情惆怅,女人在爱慕眼前的阿宝,一明一暗。

论光影,论留白,没人能玩过墨镜王!

还有外国观众迷上了剧中的人物,如“李李”,说她“优雅、力量、美丽”。

简单的形容词,直接概括了角色个性,李李确是一位极有魅力的女性,她和宝总一样,是理想化的符号,沉稳理性,时刻保持精致体面,永远运筹喔喔,虽内心情绪不露,但给人坚韧之感。

出家的结局,也很符合她“看遍高台、人间清醒”的底色。

扮演者辛芷蕾沉寂3年,终凭借此角拿下电视剧盛典“突破女演员”奖项,正如张晋所言,“拍王家卫的片子真的能拿奖”,且不论电影电视剧。

有关玲子的分析也不少,外网观众评论“第16集巅峰浪漫”,使用突如其来的爱情太好。

还有法国教授录视频夸《繁花》,在他的眼里,这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视剧,不仅着重提到著名演员胡歌,而且强调“非常有名的王家卫”。

众所周知,王导作品少而精,他多年深居简出,神龙不见尾,墨镜下的容颜,更少有人见过,而按获奖数量来说,华人第一名导该是李安,但欧洲人显然更偏爱王家卫,尤其是那部《花样年华》,去年重映4k版,照样座无虚席。

他们有多喜爱王家卫呢?

欧洲电影界给予最独特的美誉:“世界上最浪漫的电影诗人”。

他作品里的都市爱情和孤独主题,深刻普遍,从第一部《旺角卡门》到如今的《繁花》,皆围绕“情”字展开,此“情”不止“爱情”,亦有情绪,阿宝淹没在一段故去的感情中,一直在怀念,雪芝是雪芝,贝蒂是贝蒂,天上月不如水中月,眼前人不是昔日人。

所以,《繁花》虽有原著支撑,但仍是王家卫的自我重复,

李李吃完羊肉后的下雨戏,对照《花样年华》里的买馄饨,

汪小姐和宝总争吵后“那首执迷不悔”响起,以及大雨窗内的27号,不都是苏丽珍沉沦的瞬间再现吗?

王家卫拍片的内核不变,他不拍人和人之间的缠斗,《繁花》里也无多么高深的商战,他要拍“我和我”的缠斗,极致的孤独和游离的人生。

有人说《繁花》拍摄的不是九十年代上海,王家卫哪里不知呢?他说这是当时人想象中的“繁华”,是记忆中的美化!

他表达是“繁花落尽,终是空虚”,仔细观看会发现剧中有不少宝总孤独眺望的特写,每个人物都在上海这片土地留下自己的故事,汪小姐、宝总、李李、玲子,皆是自己的主角,然而每一个也只是这个时代的匆匆来客,旧的故事翻篇,聚散有时,再见无期。

不论古今,这种人终将陷入孤独的处境、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主题,直击人内心深处,故而跨越中西文化屏障,激起观众共鸣。

大导不愧是大导,他将原著“人生是一场荒凉的旅行”里那行字拍了出来,让看客升起对孤独的恐惧,同时又夹杂了一丝勇敢,结尾借阿宝说了“唯有土地和明日同在”。

如何去面对这种荒凉的必然,或许,只有勇气可以。

而现下《繁花》海外版本尚未正式发行,但以它的口碑,以王家卫的名气,网飞上线是迟早的事,还有可能出口十几个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好莱坞、土耳其、日本、西班牙……等国网友正翘首期盼着。

央视称《繁花》是孤品,意指后续很难再看到这样的佳作,

的确,放眼国内外,它的制作水平已达一流,《繁花》过后,观众的审美也随之提高,不想再看那些粗制滥造的古偶,而接下来的国产剧要想脱颖而出,难上加难啊。

p
pipitoo
1 楼
很不错,先赞后看
爷来也
2 楼
已阅,甚好。
p
push
3 楼
坐等Netflix
j
jiaming2010
4 楼
真心觉得不好看:场景构图风格根本和那个时代的上海没关系,甚至和解放后的中国也不搭介啊😂。 画面基本上是暗黑系,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港片里黑社会系列。剧情拖沓,冗长,不明就里。看在胡歌和济公爷爷的份上咬牙看了两集后,果断弃剧。 [1评]
s
samtheman
5 楼
这样的光影美学,够其他导演学一辈子了 不是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的光影,更不用说别的导演要学了。 我就不喜欢,太刻意,太浓油赤酱。
爱冬天
6 楼
我要求不高,和那些小鲜肉拍的电视剧比起来要好就行。
L
Laoseguiman
7 楼
这是一个遥遥领先的时代,甚至我们的国足,可能在遥遥领先.....
d
dannyconan
8 楼
画风太假,太美化了,真实的1992年的上海的画面,跟垃圾没区别,比非洲还垃圾。 可以看看1994年上映的那时轰动一时的沪语电视剧 “孽债”,知青题材的。那才是真正的90年代的上海。 [2评]
a
azkaban
9 楼
普遍反映节奏有些慢,我就没敢开始看,等以后有空再说。
s
slimane
10 楼
一幫硬盤在評價不真實,哈哈哈哈
s
slimane
11 楼
十六歲的花季是1990年拍的,畫面垃圾嗎?假不假? 裡面很多場景今天還差不多。 只能說妳是硬盤或者下之角的,下之角的地方的確垃圾。上之角到了今天基本沒啥變化
a
alien
12 楼
王家卫拍的不是90年代上海。繁花里面的每一个景色都是90年代的香港。完全一模一样。那黄河路上店铺招牌都是90年代香港的特写。王家卫连上海股市的炒作拍的和90年代香港股市操作一模一样。九十年代上海和深圳股市哪有繁华里面那样操作的。
l
lchong0412
13 楼
个破电视剧整天吹了半年了,没听说过哪个外国人看中国片,看韩剧的很多 [1评]
n
newerer
14 楼
哟,很多外国人看什么片还跟你汇报? 是路过你后门的时候,随便提的吗? 你真了不起
n
newerer
15 楼
王家卫的片子,光影的唯美,看懂的人不多
h
headfoot
16 楼
太特么能吹了,漫长的季节才是国剧之光,这部跟文中嘲笑的古偶比只是老抽跟生抽的区别
m
myth999us
17 楼
出了几国语言版本吗?英语版有链接吗
t
tigerking8888
18 楼
说不好看大都是看了二三集的而弃剧的人,因为我刚开始也是感觉,看了二集就搁置了。但是后来又继续看到四五集,看进去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天天追着看,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
g
grasshopper
19 楼
王导 值了 要不不开锅 一开锅 吃大半辈子 论文化人怎么站着把钱挣了 明面上 和私下贪 吾辈楷模
g
grasshopper
20 楼
王导 值了 要不不开锅 一开锅 吃大半辈子 论文化人怎么站着把钱挣了 明面上 和私下贪 吾辈楷模
不失体面男
21 楼
哎~ 随便一部韩剧都能让它变成垃圾
那就好好生活
22 楼
没觉得好看。一群不正常的小贩,抢一批来路不明的小白菜牟利? 看不懂。并不描述真实的经济发展。
公子竞
23 楼
港片风格的大陆时装剧,不代表中国电视剧的水准,整个制作班底基本全是香港的,尤其是导演+监制都是王家卫,就已经很说明问题,目前大陆电视圈的水平和王家卫代表的电视剧艺术,基本上有无法弥合的断层,甚至被降维打击 一部繁花不代表国剧能够遥遥领先,相反国剧比较世界主流电视剧的制作能力还差得远得多,大多数的电视剧的制作内容和剧情内容如果放到北美,基本上就是13集左右就会被电视台砍,国剧距离真正的顶级剧作,远得很,媒体自我吹嘘厉害了我的国剧,基本等于意淫
牛皮方糖
24 楼
外国人都想当上海人,纷纷移民中国
r
rally
25 楼
外网?除了越南哪个外看中国的烂剧
l
lalala
26 楼
整部片子天就没亮过
a
anywho
27 楼
不錯
a
abe868
28 楼
噗,反思怪一定是没看过去年大火的《漫长的季节》 🤣
R
Rock_n_Roller
29 楼
真心好看,看哭几次,每个镜头都美的像油画一样,一系列当年的流行歌曲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徐小凤那首夜风中是我的挚爱。。。那时我才小学。。。
D
DDT666
30 楼
现在观众的水平都高了,以前拿来炒作的手段都不那么好用了。再怎么在各种媒体上胡吹乱捧,也不会那么容易改变。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个同学跑去看了《红高粱》,然后回来一顿猛吹,说实话,那个时候因为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了奖,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成了皇帝的新衣,生怕别人说自己欣赏水平不高,都在尬吹。我去看了一遍,什么垃圾嘛。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要想靠吹捧来改变别人。后来看了莫言的同类小说,只能说都是垃圾,为了刺激读者,什么恶心讲什么,什么猎奇讲什么,完全没有逻辑,和重口味A片一个路数。
来年牛羊
31 楼
王家卫式特大写,几乎几部剧都是一样。
n
nbhh
32 楼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