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两院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前夕,许多香港民众周一在中环参加集会,敦促美国尽快通过相关法案。本周三,港首林政月娥将发表《施政报告》,她已率先"放风",公布了一些惠民措施。
本周一(10月14日),有不少港民走上街头,在中环遮打花园参加"香港人权法造势大会",声援美国国会预计本周审议的与香港示威相关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两个法案。
根据香港电台报道,一些示威者身穿黑衣,也有人戴上口罩,现场有抗议者高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等等口号,亦有人举着美国国旗挥动。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主要让美国政府有权制裁打压香港人权的官员,而《保护香港法案》则是禁止美国出口非致命人群控制武器到香港。美国参议院克鲁兹周六 (10月12日) 表示,他预计美国国会会以大打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可能签署该法案。
惊现自制炸弹
美联社报道,港警本周一表示,发现有人制造遥控爆炸装置。"联合早报"援引香港爆炸品处理课警司李展超表示,该枚自制炸弹置放于弥敦道与快富街交界花槽,当时有防暴警员到场清理路障时,在警车不足两米距离发生爆炸及传出巨响。
根据"香港01"报道,香港警务处副处长邓炳强指出,这是警方首次发现土制炸弹,针对的是警员。
此外,林政月娥将在本周三发表《施政报告》,讲述政府未来一年的施政重点,这也引起外界关注。"香港01"指出,建制派人士纷纷为政府出谋献策,以民生政策缓解政治纷争。林郑月娥为 "施政报告""放风"时,表明将会"派钱"纾解民困,包括出巨资帮助旧楼业主维修楼宇,电梯和加强消防设备等等。根据中国媒体新浪新闻报道,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已经透露,新《施政报告》将是一份"不一样、不因循、不守旧",以改善民生为主轴的施政报告,以新思维及政治勇气,致力处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香港民众集会呼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香港民众10月14日在中环遮打花园举行集会,呼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参加这次“香港人权民主法案集气大会”的人数远超预期,组织者估计有十几万人,记者所见7点半左右遮打花园已挤得水泄不通,人群聚集到了遮打花园周边的好几个街区。
很多人举着美国国旗,高呼“通过法案,光复香港”,以及 “解散警队,刻不容缓”,“香港人,反抗”等口号。
一位示威者说:“现在全世界是时候要作出反应了,因为这不仅是为香港,而且是为了全世界而战,是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战斗。这正是美国代表的价值。”
许多示威者戴着口罩或面具,虽然这次集会是禁蒙面法后第一个得到警方不反对通知书的集会,但按照禁蒙面法,这些戴口罩或蒙面的示威者有可能被逮捕。
在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星期一表示对集会人士促请美国国会通过涉港草案表示遗憾。香港政府的发言人说,外国议会不应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美国国会众议院预计在本星期三在院会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香港民主人士:我们需要美国支持
香港6月开始的反送中运动要求国际社会支持的呼声很高,特别是抗议示威民众多次敦促美国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民主对于国际社会有什么样的诉求。
10月14日宣布参加香港观塘区议会选举的香港人民力量副主席谭得志表示,美国的支持很重要。他说:“香港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国际支持,包括美国。因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影响着香港的抗争运动。”
香港著名歌手、社运人士何韵诗13日在纽约一个撑香港集会上呼吁美国人民给自己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写信,支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通过。她表示:“ 香港的抗争不仅仅是为了香港,而是为自由、民主与人权等普世价值而战。我们希望你们和香港一起,加入反共反集权的抗争。”
美国政界,特别是国会许多两党参众议员都对香港市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运动表达强烈支持。而美国也常常被北京指责是反送中运动的“幕后黑手”。
美国前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不久前在华盛顿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指责美国是幕后黑手毫无道理。他说:“我们似乎被困在当中,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部门向香港人所做的解释是美国的黑手在操纵局势,并且造成了目前的危机。这完全违背了事实。”
不过卜睿哲也提醒人们要寻求“温和”的解决办法:“我们做的任何事如果显得我们似乎站在抗议者一边,那么只会有助于证实中国宣传所说的我们在试图推动颜色革命。我们可能会处于国家安全或价值观决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这么做。。。。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佳的方式是鼓励那些希望达成温和解决方式的人要思考什么是好的结局,鼓励那些对温和解决办法有抵触但没有断然决绝的人要重新加以审视;或者帮助建立香港现在急需的相互信任。”
美国国会目前在讨论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受到香港亲中建制派人士的反对。香港新民党主席、立法会议员兼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我认为它很有可能会通过,因为这完全是政治手段,一直以来都有年度报告,而今后报告的措辞将会加强,确保对(香港)自治地位的认证。至于是否会实施制裁,这将取决于行政部门,国务院、商务部和其他部门。我认为他们足够成熟,了解到如果他们取消对香港的不同待遇,将会牵涉到美国的重大利益。这不只是贸易和经济利益,还包括了在安全和执法事务上的长期合作。”
如果这个法案通过,叶刘淑仪本人可能会成为被制裁对象,对此她表示:“我可能在名单上。我是行政会议成员。但我一点都不担心。如果不给我签证,那我就不去美国,我在美国没有可以冻结的资产,而尽我最大的力量来服务这个城市是最重要的。”
香港民众14日晚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敦促美国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美国国会参议员克鲁兹要出席集会。对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取消与克鲁兹议员会面,宣布参选区议会选举的香港电台主持人谭得志说:“中国和习近平是林郑月娥的老板,这就是为什么她拒绝与美国国会议员见面,我们早就明白这一点。但这对香港不利。 林郑月娥和香港政府要与中国合作,也要与美国合作,他们必须知道如何与大国打交道,我觉得现在香港政府不懂得如何与两个大国周旋。林郑月娥和香港政府只会听习近平的话。”
另外一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霍利也来到香港视察情况,他在推特上登出一段在香港立法会录制的视频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都与香港站在一起。他还承诺要在国会努力推动《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通过。
香港民众14日晚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他们高呼“通过法案,拯救香港”的口号,促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民主女神”被推倒泼漆 示威者盼美法案助攻
周一 (10月14日) 接近中午时刻,推特上传出“香港民主女神”塑像遭不明人士泼红漆并推倒损毁的消息。
数十名抗议者在周六夜间,冒雨将名为“香港民主女神”(Lady Liberty HK) 的塑像摸黑搬运到位于九龙半岛、海拔近500米的狮子山上,让其在破晓时分现身。
塑像展现的是一位女性示威者,一手执“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黑旗,一手拿伞,带着头盔。该像自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首次现身后,多次以快闪方式现身在不同的集会上。
林郑与美议员过招
在克鲁兹向媒体透露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取消两人的会面后,林郑月娥周日 (10月13日) 晚间透过发言人发布声明,表示克鲁兹称香港示威者过去5个月来进行非暴力示威的说法简直“ 莫名其妙”,她也重申,媒体报导已清楚显示反政府示威者过去几个月在香港多次进行暴力且蓄意破坏的行为。 声明写道:“虽然我们尊重外国政治人物的言论自由,但我们相信言论应该建立在事实上。 ”
而克鲁兹周六会晤了香港示威代表,除了表示支持他们持续以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诉求外,也呼吁示威者必须自己评估暴力手段所带来的后果。 他说:“中国政府希望香港示威渐趋暴力,因为这样他们便能将示威者的行为定义成恐怖行动,而非支持民主的示威者试图捍卫人权。 ”
美国会望大比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美国国会预计本周开始审议两个与香港示威相关的法案,包含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 相关日程显示美国国会最快周三 (10月16日) 能针对法案进行表决。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主要让美国政府有权制裁打压香港人权的官员,而《保护香港法案》则是禁止美国出口非致命人群控制武器到香港。
克鲁兹周六 (10月12日) 表示,他预计美国国会会以大打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可能签署该法案。 该法案不但获得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Nancy Pelosi) 的公开支持,共和党与民主党不少议员也陆续公开表示美国应该针对香港的议题采取行动。
周一 (10月14日) 晚上,香港中环将举行一场大型集会,呼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该活动已取得警方的不反对通知书,也成为香港实施《禁蒙面法》后第一个获批准的公众集会。 据了解,美国参议员克鲁兹与霍利 (Josh Hawley)可能在该集会发言。
周日抗争遍地开花
香港抗议人士周日(10月13日)在网上发起“18区开花”行动,表达对一周前开始实施的《禁蒙面法》的不满。下午,各区大型商场集结了不少蒙面示威者,包括沙田、大埔、荃湾、屯门、太古等地。示威者一开始在室内唱示威歌曲《愿荣光归香港》和呼喊“香港人反抗”等口号。但是不久后,开始有人移师马路上堵路,以及破坏被指与北京关系密切的商店。
下午在观塘港铁站,一名黑衣人行近一名防暴警员,用利器刺向他的脖子。事发时现场有大量记者,综合片段所见,该名黑衣人没有戴口罩,并随即被警员制服拘捕。受伤警员的脖子流血但仍然清醒,地上有少量血迹。警方表示在现场拘捕两人,该警员本来是奉命到观塘站处理刑事毁坏案。有报导指事发之前,数名黑衣示威者尝试拉起已关闭的观塘站铁闸。
而在沙田,有警员举起真枪指着正在堵路的示威者,他没有开枪,随后上警车离开。有人向沙田港铁站轨道投掷杂物。港铁关闭多个车站。部分示威者在大埔向警员放蟑螂和蜘蛛。入夜后,一群示威者向旺角警署连续投掷多枚汽油弹,警署外的水马和路面起火,警方称汽油弹总数有二十多枚。
另外警方的声明表示,一辆警车行经弥敦道(旺角)时,警车附近突然传出爆炸声。明报报导,怀疑爆炸的位置是在一个花槽,现场遗下疑似手机和电池残骸,不过警方暂未提供更多详情。
36人受伤 医生被捕
警方13日采取快速抓捕策略,较少出现与示威者对峙的场面。警方至少在包括荃湾、沙田和屯门在内的三个区使用了催泪弹,也曾经在未展示警告旗帜的情况下发射弹药。
由下午到晚上,全港各区有多人被拘捕,其中一人是将军澳医院的医生。网上片段显示,他在事发前戴着口罩拍摄现场情况,暂未确定被捕原因,将军澳医院有医护人员发起在周一(10月14日)静坐以示声援。
“私了”的情况也继续在街头上演。在将军澳,有怀疑持不同政见的男子与示威者争执,后来被袭击头破血流。截至晚上十一时,医院管理局公布总共有36人受伤送院,当中3人情况严重。
港府在深夜发表声明,称“对蒙面暴徒再次在全港多区施暴施袭表示极度愤慨”。声明指出,暴徒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安宁,必须予以强烈谴责。政府发言人指出,暴徒明显针对袭击警员,对警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行为令人发指,警方定必全力追究。当局呼吁参与和平示威的市民与暴徒划清界线,维护香港法治的核心价值。
周六开始的香港“银发族”在警察总署前48小时静坐行动周日继续。这些较为年长的市民此次行动旨在表明对年轻示威者,特别是对被警方拘捕者的声援支持。静坐将持续到周一下午。
美国国会两院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前夕,许多香港民众周一在中环参加集会,敦促美国尽快通过相关法案。本周三,港首林政月娥将发表《施政报告》,她已率先"放风",公布了一些惠民措施。
本周一(10月14日),有不少港民走上街头,在中环遮打花园参加"香港人权法造势大会",声援美国国会预计本周审议的与香港示威相关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两个法案。
根据香港电台报道,一些示威者身穿黑衣,也有人戴上口罩,现场有抗议者高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等等口号,亦有人举着美国国旗挥动。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主要让美国政府有权制裁打压香港人权的官员,而《保护香港法案》则是禁止美国出口非致命人群控制武器到香港。美国参议院克鲁兹周六 (10月12日) 表示,他预计美国国会会以大打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可能签署该法案。
惊现自制炸弹
美联社报道,港警本周一表示,发现有人制造遥控爆炸装置。"联合早报"援引香港爆炸品处理课警司李展超表示,该枚自制炸弹置放于弥敦道与快富街交界花槽,当时有防暴警员到场清理路障时,在警车不足两米距离发生爆炸及传出巨响。
根据"香港01"报道,香港警务处副处长邓炳强指出,这是警方首次发现土制炸弹,针对的是警员。
此外,林政月娥将在本周三发表《施政报告》,讲述政府未来一年的施政重点,这也引起外界关注。"香港01"指出,建制派人士纷纷为政府出谋献策,以民生政策缓解政治纷争。林郑月娥为 "施政报告""放风"时,表明将会"派钱"纾解民困,包括出巨资帮助旧楼业主维修楼宇,电梯和加强消防设备等等。根据中国媒体新浪新闻报道,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已经透露,新《施政报告》将是一份"不一样、不因循、不守旧",以改善民生为主轴的施政报告,以新思维及政治勇气,致力处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香港民众集会呼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香港民众10月14日在中环遮打花园举行集会,呼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参加这次“香港人权民主法案集气大会”的人数远超预期,组织者估计有十几万人,记者所见7点半左右遮打花园已挤得水泄不通,人群聚集到了遮打花园周边的好几个街区。
很多人举着美国国旗,高呼“通过法案,光复香港”,以及 “解散警队,刻不容缓”,“香港人,反抗”等口号。
一位示威者说:“现在全世界是时候要作出反应了,因为这不仅是为香港,而且是为了全世界而战,是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战斗。这正是美国代表的价值。”
许多示威者戴着口罩或面具,虽然这次集会是禁蒙面法后第一个得到警方不反对通知书的集会,但按照禁蒙面法,这些戴口罩或蒙面的示威者有可能被逮捕。
在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星期一表示对集会人士促请美国国会通过涉港草案表示遗憾。香港政府的发言人说,外国议会不应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
美国国会众议院预计在本星期三在院会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香港民主人士:我们需要美国支持
香港6月开始的反送中运动要求国际社会支持的呼声很高,特别是抗议示威民众多次敦促美国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民主对于国际社会有什么样的诉求。
10月14日宣布参加香港观塘区议会选举的香港人民力量副主席谭得志表示,美国的支持很重要。他说:“香港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国际支持,包括美国。因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影响着香港的抗争运动。”
香港著名歌手、社运人士何韵诗13日在纽约一个撑香港集会上呼吁美国人民给自己所在选区的国会议员写信,支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通过。她表示:“ 香港的抗争不仅仅是为了香港,而是为自由、民主与人权等普世价值而战。我们希望你们和香港一起,加入反共反集权的抗争。”
美国政界,特别是国会许多两党参众议员都对香港市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运动表达强烈支持。而美国也常常被北京指责是反送中运动的“幕后黑手”。
美国前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不久前在华盛顿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指责美国是幕后黑手毫无道理。他说:“我们似乎被困在当中,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部门向香港人所做的解释是美国的黑手在操纵局势,并且造成了目前的危机。这完全违背了事实。”
不过卜睿哲也提醒人们要寻求“温和”的解决办法:“我们做的任何事如果显得我们似乎站在抗议者一边,那么只会有助于证实中国宣传所说的我们在试图推动颜色革命。我们可能会处于国家安全或价值观决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这么做。。。。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佳的方式是鼓励那些希望达成温和解决方式的人要思考什么是好的结局,鼓励那些对温和解决办法有抵触但没有断然决绝的人要重新加以审视;或者帮助建立香港现在急需的相互信任。”
美国国会目前在讨论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受到香港亲中建制派人士的反对。香港新民党主席、立法会议员兼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我认为它很有可能会通过,因为这完全是政治手段,一直以来都有年度报告,而今后报告的措辞将会加强,确保对(香港)自治地位的认证。至于是否会实施制裁,这将取决于行政部门,国务院、商务部和其他部门。我认为他们足够成熟,了解到如果他们取消对香港的不同待遇,将会牵涉到美国的重大利益。这不只是贸易和经济利益,还包括了在安全和执法事务上的长期合作。”
如果这个法案通过,叶刘淑仪本人可能会成为被制裁对象,对此她表示:“我可能在名单上。我是行政会议成员。但我一点都不担心。如果不给我签证,那我就不去美国,我在美国没有可以冻结的资产,而尽我最大的力量来服务这个城市是最重要的。”
香港民众14日晚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敦促美国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美国国会参议员克鲁兹要出席集会。对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取消与克鲁兹议员会面,宣布参选区议会选举的香港电台主持人谭得志说:“中国和习近平是林郑月娥的老板,这就是为什么她拒绝与美国国会议员见面,我们早就明白这一点。但这对香港不利。 林郑月娥和香港政府要与中国合作,也要与美国合作,他们必须知道如何与大国打交道,我觉得现在香港政府不懂得如何与两个大国周旋。林郑月娥和香港政府只会听习近平的话。”
另外一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霍利也来到香港视察情况,他在推特上登出一段在香港立法会录制的视频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都与香港站在一起。他还承诺要在国会努力推动《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通过。
香港民众14日晚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他们高呼“通过法案,拯救香港”的口号,促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民主女神”被推倒泼漆 示威者盼美法案助攻
周一 (10月14日) 接近中午时刻,推特上传出“香港民主女神”塑像遭不明人士泼红漆并推倒损毁的消息。
数十名抗议者在周六夜间,冒雨将名为“香港民主女神”(Lady Liberty HK) 的塑像摸黑搬运到位于九龙半岛、海拔近500米的狮子山上,让其在破晓时分现身。
塑像展现的是一位女性示威者,一手执“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黑旗,一手拿伞,带着头盔。该像自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首次现身后,多次以快闪方式现身在不同的集会上。
林郑与美议员过招
在克鲁兹向媒体透露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取消两人的会面后,林郑月娥周日 (10月13日) 晚间透过发言人发布声明,表示克鲁兹称香港示威者过去5个月来进行非暴力示威的说法简直“ 莫名其妙”,她也重申,媒体报导已清楚显示反政府示威者过去几个月在香港多次进行暴力且蓄意破坏的行为。 声明写道:“虽然我们尊重外国政治人物的言论自由,但我们相信言论应该建立在事实上。 ”
而克鲁兹周六会晤了香港示威代表,除了表示支持他们持续以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诉求外,也呼吁示威者必须自己评估暴力手段所带来的后果。 他说:“中国政府希望香港示威渐趋暴力,因为这样他们便能将示威者的行为定义成恐怖行动,而非支持民主的示威者试图捍卫人权。 ”
美国会望大比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美国国会预计本周开始审议两个与香港示威相关的法案,包含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 相关日程显示美国国会最快周三 (10月16日) 能针对法案进行表决。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主要让美国政府有权制裁打压香港人权的官员,而《保护香港法案》则是禁止美国出口非致命人群控制武器到香港。
克鲁兹周六 (10月12日) 表示,他预计美国国会会以大打数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可能签署该法案。 该法案不但获得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Nancy Pelosi) 的公开支持,共和党与民主党不少议员也陆续公开表示美国应该针对香港的议题采取行动。
周一 (10月14日) 晚上,香港中环将举行一场大型集会,呼吁美国国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该活动已取得警方的不反对通知书,也成为香港实施《禁蒙面法》后第一个获批准的公众集会。 据了解,美国参议员克鲁兹与霍利 (Josh Hawley)可能在该集会发言。
周日抗争遍地开花
香港抗议人士周日(10月13日)在网上发起“18区开花”行动,表达对一周前开始实施的《禁蒙面法》的不满。下午,各区大型商场集结了不少蒙面示威者,包括沙田、大埔、荃湾、屯门、太古等地。示威者一开始在室内唱示威歌曲《愿荣光归香港》和呼喊“香港人反抗”等口号。但是不久后,开始有人移师马路上堵路,以及破坏被指与北京关系密切的商店。
下午在观塘港铁站,一名黑衣人行近一名防暴警员,用利器刺向他的脖子。事发时现场有大量记者,综合片段所见,该名黑衣人没有戴口罩,并随即被警员制服拘捕。受伤警员的脖子流血但仍然清醒,地上有少量血迹。警方表示在现场拘捕两人,该警员本来是奉命到观塘站处理刑事毁坏案。有报导指事发之前,数名黑衣示威者尝试拉起已关闭的观塘站铁闸。
而在沙田,有警员举起真枪指着正在堵路的示威者,他没有开枪,随后上警车离开。有人向沙田港铁站轨道投掷杂物。港铁关闭多个车站。部分示威者在大埔向警员放蟑螂和蜘蛛。入夜后,一群示威者向旺角警署连续投掷多枚汽油弹,警署外的水马和路面起火,警方称汽油弹总数有二十多枚。
另外警方的声明表示,一辆警车行经弥敦道(旺角)时,警车附近突然传出爆炸声。明报报导,怀疑爆炸的位置是在一个花槽,现场遗下疑似手机和电池残骸,不过警方暂未提供更多详情。
36人受伤 医生被捕
警方13日采取快速抓捕策略,较少出现与示威者对峙的场面。警方至少在包括荃湾、沙田和屯门在内的三个区使用了催泪弹,也曾经在未展示警告旗帜的情况下发射弹药。
由下午到晚上,全港各区有多人被拘捕,其中一人是将军澳医院的医生。网上片段显示,他在事发前戴着口罩拍摄现场情况,暂未确定被捕原因,将军澳医院有医护人员发起在周一(10月14日)静坐以示声援。
“私了”的情况也继续在街头上演。在将军澳,有怀疑持不同政见的男子与示威者争执,后来被袭击头破血流。截至晚上十一时,医院管理局公布总共有36人受伤送院,当中3人情况严重。
港府在深夜发表声明,称“对蒙面暴徒再次在全港多区施暴施袭表示极度愤慨”。声明指出,暴徒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安宁,必须予以强烈谴责。政府发言人指出,暴徒明显针对袭击警员,对警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行为令人发指,警方定必全力追究。当局呼吁参与和平示威的市民与暴徒划清界线,维护香港法治的核心价值。
周六开始的香港“银发族”在警察总署前48小时静坐行动周日继续。这些较为年长的市民此次行动旨在表明对年轻示威者,特别是对被警方拘捕者的声援支持。静坐将持续到周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