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爆火 他们却哭了!多少东北老铁一生难求的际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7日 20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80852 阅读
32 评论
黄汉城财经

什么?冰雪节还能放假?

来源:新华社

不是传统节假日,不是自然灾害引发的停工停学,哈尔滨竟然在1月5日全民公休1天过冰雪节!相当于这周只用上3天班。

宠完游客宠自己人,难怪哈尔滨自己都说,“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知道的是在哈尔滨,不知道的还以为到北欧了。

跟着热点整新活元旦之前,哈尔滨就整了不少大活,这里不细说了,可以回看之前的文章《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出现了!哈尔滨背后,真的有高人》

在微博上,一则由媒体西部决策创建的投票显示,参与投票的76%的网友认为尔滨爆火是因为“城市的态度”。

来源:微博

哈尔滨的爆火的确不是偶然。1月2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向央视新闻透露,哈尔滨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诚的付出总会有回报。

根据哈尔滨文旅公布的数据,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文旅市场持续火爆,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3天60亿,这么看好像也不怪尔滨的恋爱脑了。

不仅如此,一个哈尔滨,还能直接把东北相关的旅游公司股价带飞——长白山,一连吃下四个涨停板;大连圣亚,也是连涨三天,吓得前者跑出来发了个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们要冷静一点。

在A股怎么都扶不起的今天,这样的景象极为难得。唯有真诚得人心!

不仅仅是真金白银全都往东北跑了,这座城市在舆论上,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来源:微博

不仅攻占了各大平台,就连抖音热搜榜的第一条也是“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这一词条,吸引了6285.4万人观看。

来源:抖音

毕竟,光是率先接受甜豆腐脑这件事,就让整个北方目瞪口呆!

接下来,可就到东北人的破防时刻了,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独在家乡为异客”。

烤红薯的大爷更是一条龙服务,红薯掰开,给个勺子就可以挖着吃。

来源:抖音

南方人则表示,南方也没有这个服务的,过了啊。

来源:抖音

当地的劳斯莱斯车主们,在车门上贴着“接南方小土豆”的标志,扯着大嗓门免费拉客,光是每天的油费都要一千多。但是,东北人不怕冷,自己走吧。

来源:潇湘晨报、中国蓝新闻

街上发放的免费暖宝宝也优先拒绝本地人。

也难怪,不少东北人开始模仿南方小土豆,穿上了浅色羽绒服,头戴毛茸茸的帽子,细声细语说起了话。结果一开口就露馅了,还疑惑道“我也妹有口音啊。”

哈尔滨还紧跟着热点整新活,自己建了“冰马俑”;还在松花江畔制作了3000平方米的“黑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黑龙江共青团

街上请来了牵着驯鹿的鄂伦春族,据说他们上一次出山还是乾隆时期;白狐也开始拍照营业;东北虎变成了“咪咪”,主打一个反差。

来源:抖音

哈工大成了景区,全面开放校园参观,贴心给出了参观攻略。要知道,之前就算是校友都要预约才能进入。

不用预约、不限名额,校内小巴士免费坐,还新建造了14850平方米的冰场供游玩。航天博物馆、导弹、运载火箭模型都被搬了出来......

来源:微博

也难怪黑龙江IP的网友能说出“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毕竟,哈工大就在家边上都没让进去,这次竟然成景区了。

来源:抖音

不止向辽宁借了两只凤凰,从内蒙古请来了骆驼,据说,哈尔滨还把沈阳一千多位搓澡大姨都被借走了。

来源:新闻晨报、VISTA看天下

大姨也没想到,干这行还得出差。

来源:抖音

活生生上演了“一省谈对象,三省七拼八凑来支援。”

每天一个新活不重样,东北人的幽默感在这次发挥的淋漓尽致。

各地文旅局都不得不佩服地说一句,“哈尔滨,牛!”

卷的不止是行动,更是心意这次旅游热,不仅仅拉高了整个东北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上限,更顺带帮助哈尔滨完善了城市治理。

这几天,这座城市一手抓旅游,一手抓民生,忙的好不乐乎,连本地人都“沾光”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

游客们人还没落地,行李箱就已经享受了贵宾待遇,轻拿轻放仿佛是在搬鸡蛋。这让曾经行李箱被摔掉轮子的人相看无言。

居民们看了一辈子的破公交站牌,在小土豆们吐槽过后,一夜之间变得崭新,不知道方便了多少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因为怕小土豆们磕着碰着,就连中央大街都铺上了地毯,以后下雪下雨,老人小孩走过这条街,再也不用担心会摔跤了。

来源:抖音

原来他知道下雪之后楼梯滑啊?那我这些年在地下通道摔的屁墩儿算什么?

来源:抖音

倔强的东北人则表示,留一半别铺地毯,我们不习惯(生气)。

来源:抖音

甚至中央大街死沉的挡风帘都扎起了辫子,行人无需伸手用力推开即可通行。

来源:抖音

哈尔滨文旅部也坦言,会认真看视频下方的评论,从而不断地完善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次赚钱的机遇,更是城市发展的一大契机——政府层面发力,提高办事水平和服务意识,把全国各地的游客们都服务好的同时,本地市民们从中受益,也才更有意愿投身于这座伟大的城市。

这是一个可以运行下去的正向循环。

来源:央视新闻

正是这样偷偷用功的哈尔滨,把周围的邻居们都卷起来了,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东三省的服务水平。

毕竟,对于新晋顶流,哈尔滨的邻居们可都急坏了,希望把这“泼天的富贵”分一分。

这周与尔滨一起火爆全网的,莫过于来自广西南宁的11位小砂糖橘,东北网友口中的“砂糖橘殿下”。

来源:抖音

这个研学团中的小朋友们,穿着亮眼的橘色衣服,在雪地里撒欢儿。

警车护送、哈工大学生陪玩、消防员叔叔抱着......无论走到哪里,路人都会帮忙清点人数,家长可别太放心!

来源:央视新闻、极光新闻

毕竟,这要是丢一个,东北的雪都得筛一遍,东北虎都得拎出来做三遍胃镜。

来源:抖音

漠河文旅也不甘示弱,开展了“小砂糖橘游学北极消防站”的直播,吸引了上千万人次观看。

来源:抖音

要知道,漠河消防可是等砂糖橘们等得花儿都谢了,第一天的直播就被林业局截胡,白白堆了个迎接的雪人。

来源:抖音

据说,砂糖橘们之后要到长白山、延吉和长春,这行程还没开启呢,吉林就忙起来了。

吉林文体局局长亲自邀约,滑雪、雾凇、温泉、漂流等项目都统统安排上。

来源:抖音

沈阳文旅局长更是明目张胆地在线截胡广西小“砂糖橘”们,欢迎他们在回家途中到沈阳看一看,同时也欢迎云南的“小菌子”、四川“小熊猫”还有各地的小宝贝们到沈阳玩!

来源:微博 星视频

广西也不甘示弱,送出200吨的水果,包括3车砂糖橘、8车沃柑,感谢东北老铁们对“小砂糖橘”的照顾。

黑龙江二话不说,回赠广西10万盒蔓越莓。

来源:抖音

各地卷起来,卷的不止是行动,更是心意。

这个冬天,“冰雪”消融。

南北沟通更加频繁,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逐渐瓦解,遥远的距离被跨越,情谊更相通。

振兴东北,回归家乡别看哈尔滨今年风光无限,往年的心酸又有谁知道?最先火出圈的冰雪大世界,上演了热火朝天的万人雪地蹦迪。

来源:抖音

台下人满为患,与2022年最凄惨的时候无人问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源:抖音

面对网上“季节性网红”的嘲讽,冰雪大世界的主持人左右哥直言:“难过、心酸呐。”

来源:哈尔滨日报

在冷清中默默坚持了多年的冰雪大世界,从未停办,它的努力在今年终于被看到。

只不过,这种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如愿以偿,多少还带着一丝悲凉的色彩。

在我们之前文章的评论区里,不少东北老少哽咽着留下大段大段真情实感的文字,看得人感慨万千。

只是囿于公众号受限,只能放出一百条,所以很多都雪藏在后台,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位于江苏的网友“海阔天空”一大早看得热泪盈眶,他写道:

虽然大家嘴上常常调侃家乡的种种不堪,可内心深处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更好,愿哈尔滨的火成为东北重新振兴的开始!

一个话不多的年轻人敲下几个字,却道尽了无奈:

哈尔滨人在厦门,好想家。

这位身处河北的网友“平安永福”说道,“我出生在黑河,那里有美丽的五大连池,四十多年没回去了,今年夏天,一定要带着孙子回去看看。”

这是东北老一辈人内心深处的执念——让孙辈们看看,他们引以为傲的家乡。

可能单看留言你还没有感觉,但不管是年少打拼的青年,还是出走半生的老人,亦或是在他乡出生的孙辈,这里每一则留言IP都来自全国各地,也就是说,背后都藏着一个有家归不得的游子。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东北人都“苦大仇深”,也有人乐意用热诚化解来自外界的冷钉子。

评论区有其他地区的网友认为“哈尔滨太冷,不想去,还是海岛对我有吸引力。”

有在海南的哈尔滨人热心地回复,“来海南吧,我接待你。”

无论是冰雪大世界的退票事件,还是哈尔滨人爽朗大方的回复,都体现了这个地方宽容、真诚的底色。

东北网友们为何如此卖力地宣传自己的城市?普通的哈尔滨市民为什么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比之淄博的父老乡亲们还卖力?一个黑龙江火了,为什么全省上下跟着出力,就连吉吉、辽辽、蒙蒙也跟着高兴?

这条视频的解释正中人心:

不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东北,更是为了振兴东北。希望我们的亲朋好友都不用漂泊在外,早点回家。我们自己的家很好呀!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来源:抖音

这则视频下方的评论是,“振兴东北,以后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就不用远走他乡了。”

来源:抖音

他们的心愿很简单,只是能够不用背井离乡,世世代代在外面讨生活,不用隐藏自己的口音,试图融入他乡。而是能够在养育自己的地方自豪地生长,能够跟孙辈骄傲地介绍这片美丽的黑土地——

这里有冰雪天地;这里有最热情的老乡;这里有政通人和;

最关键是,这里是孕育他们长大的地方。

如此寻常的愿望,却是许多东北人一生难求的际遇。

或许,只有城市振兴这一条路,才能让家庭团圆,让魂归乡土。

憨厚熊
1 楼
又是网红一窝蜂
化外小民
2 楼
年底,去欧洲和美国滑雪容易被抢劫,去日本滑雪容易遇地震。还是去东北吧!
h
halo2
3 楼
尔滨,这次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d
dopi
4 楼
还记得淄博烧烤吗?现在啥样了?
低层群众
5 楼
以后每年冬天,南方小土豆会想起哈尔滨的冰雪节,带上家人一起去东北玩雪,建议东北做一个中国版的冰雪奇缘!
吃斋念佛大灰狼
6 楼
哈尔滨挺会拉客。
k
kmrddecade
7 楼
服务好,游客自然心甘情愿花钱
j
jjjohnson
8 楼
老铁稳👍双击666
罗牛山
9 楼
你问淄博现在怎么样了,我没去过也可以回答你:市容市貌比以前好了,出差路过的人都会吃顿烧烤,全国人民都知道淄博人热情好客 对淄博人高看一眼,淄博市领导被中央肯定、3年5年就进山东省常委、对他自己打造的淄博更多资源倾斜。这些不够吗?
n
netcamel
10 楼
喜欢去这样环境的地方去旅游, 希望越来越好!
元芳您说说看
11 楼
打造网红旅游 主攻内循环 媒体造势 还是缺钱
积恶成习
12 楼
意淫程度,已经到了无脸可要了
s
sixporka
13 楼
在国内搞宣发的,不好好利用抖音拍段子,微博炒流量,那是真赶不上时代了。不过相应的,流量骗子的成本也很低。
g
gdby
14 楼
内循环,挺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中国人搞中国人的钱,关外国人屁事!就像嫖娼,不抓钱进小姐口袋,抓钱进公安口袋,所以抓不抓都是利国利民。
f
frank1818
15 楼
我给反贼出道题:三天旅游收益60亿,和月收入2000,你们能不能把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解释解释。
大地阳光
16 楼
挺好的
大地阳光
17 楼
阁下不知道冬天是室外烧烤的淡季吗?
f
fterrydog
18 楼
当年日本皇军来的时候 他们也是这么热情欢迎 张大烟的东北军也是这德性 因为这是骨子里的东面变不了了 哈哈
y
yorkgrass
19 楼
你打算让淄博靠烧烤发家不成?火一把热一把,城市就能好一点就可以了,这个谁也没指望火一辈子吧?难不成你指望春天哈尔滨还有冰灯不成?
g
givetome
20 楼
好事111
异客
21 楼
就好奇 门帘弄那样还有啥效果 直接在了不一样吗
俺样
22 楼
继续鼓吹。吹完三亚吹淄博,接着再吹哈尔滨。接下来该是炒作哈尔滨的楼房了吧:静音窗,全供暖,免费赠送两车位。
俺样
23 楼
你是在睁着眼瞎编么?淄博市领导三五年进山东省常委?
发棵游
24 楼
东北官场实在是不见五指, 直接就是晚明的穿越了, 什么时候改善了, 什么时候投资过山海关了, 什么时候东北才真正复兴! 尔滨这波爆火背后是一个南方来的老大许勤,在深圳开过眼光的。
谁主沉浮?
25 楼
有自然资源,有季节性资源,怎么能和光吃喝比? 如果淄博有独一无二的资源,就不会昙花一现。 哈尔滨的“炒作“是建立在自己家资源之上的,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谁主沉浮?
26 楼
好事需要推波助澜。
谁主沉浮?
27 楼
是啊,只要东北搞好服务,冬天的天然资源就是财富
谁主沉浮?
28 楼
冬季消费,方兴未艾
谁主沉浮?
29 楼
淄博尽力了,但是确实是自然资源不够,这个是天生的,没办法。 就算没有持续火爆,但是肯定比过去的淄博好,有进步
谁主沉浮?
30 楼
是这么个理!明白人!
谁主沉浮?
31 楼
能。 我收入1500,冰雪节60亿盛况中我摆摊挣了500,晚上无聊,又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花了200操了你妈两遍,最后给你妈小费100,说好下次还指名她。。。 最后兜里剩下1700。。。
谁主沉浮?
32 楼
所以东北借此机会搞好旅游,尤其是冬季游学,游研旅游,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