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回港上市跌7% 中概股“退美回港”投下阴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2月8日 17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61904 阅读
22 评论
BBC

中国社交媒体巨头微博,周三(12月8日)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即破发,收盘下跌7.18%。

随着中美关系交恶,过去十年来赴美上市的大量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回港二次上市”,甚至“退美回港”。

与此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双重监管压力下,曾经是国际市场“香饽饽”的中概股估值也在不断下降。

微博的争议

2014年4月微博登陆美股纳斯达克,7年后的今天,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微博最早是一种产品形态的名称,对标美国的推特(Twitter)。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彼时中文互联网上还有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在微博这个产品赛道上竞逐。

新浪微博逐渐脱颖而出,并在2014年4月成功赴美上市,这也宣告这场竞逐的结束,其他巨头纷纷关闭自家微博产品。“微博”也成为新浪微博的特指。

微博登陆美股四年后,估值登顶,2018年2月股价达到142美元,估值320亿美元。此后三年多,震荡下跌,目前已经腰斩,在76美元徘徊。

在资本层面,微博面临营收规模小的困局,相比快手、抖音等新兴社媒平台,微博的用户数差不多,但营收只有其几分之一。

微博同时面临不小的监管压力。

根据微博去年4月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的公告,一个国资背景实体获得了微博1%的股份,并有权任命一名董事。

这种监管模式,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2014年2月,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把在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另行制定。

此外,其招股书显示,微博背后的大股东为新浪公司(持股44.4%)和阿里巴巴(持股29.6%)。

因为这层关系,阿里巴巴对微博的影响力,受到中文互联网舆论的诟病。

今年7月,阿里巴巴女员工举报“男上司性侵且被包庇”,卷入舆论漩涡的阿里巴巴,又因为采取“微博删帖”、“删微博热搜”等应对举措受到舆论抨击。

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踏浪青年”评论称,“舆论爆发之慢,让公众对阿里是否进行了公关操作,再次产生怀疑”;“国家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资本绝不能控制媒体,而微博作为中国当下事实上的新闻基础设施,更不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舆论的工具”。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阿里巴巴2014年在纽约上市,规模达250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

中概股估值走低

作为在美国上市已经七年的“中概股”,微博也面临两国地缘政治张力的挤压。

“中概股”,全称为中国概念股,是对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统称。

1993年7月,上海石化(Sinopec)作为试点企业成为第一个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交易的中国国企,至2005年,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仅36家,总市值2600亿美元左右,仅占美股总市值的1%。

过去15年,赴美上市的企业数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中国概念”也从最初的噱头转变为投资者所重视的价值投资。如很多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后的股值都大大超过首次公开招募股时的估值。目前美国股市中最大的中国公司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时,公司估值为217.67亿美元,现在到了5056亿美元,是原来的25倍。

然而,中美“脱钩”论甚嚣尘上,两国关系也日趋紧张,摆在所有中概股面前的现实是——中美两国同时竖起监管的高墙。

去年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就全票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这被认为是对在美上市中概股的“一记狠招”,该法要求企业上市三年内需要向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提供审计底稿,否则可能会被强制退市。

通常而言,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要经过PCAOB审计。不过,这项规定与中国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公司进行审计过程中,将可获取公司的各类资料,并形成审计工作记录,这些材料被称为审计底稿。

中国多项法律法规明确,审计底稿等档案应当存放在境内,且不得违反相关规定擅自使用任何手段技术传递给境外机构或者个人。理由是涉及到国家机密、信息安全和国家主权。

如果PCAOB要对某家中国公司进行审查,需要得到中国监管层的同意,合作进行审查。事实上,2013年,中美的证券监管机构就此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 即便如此,PCAOB能获取的审计底稿也极其有限,无法达到对所有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管。

阻碍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监管的国家不止中国一个,但考虑到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在美上市公司的数量,中概股公司成为美国该委员会不满的焦点。今年四月,PCAOB公布阻碍财务审计公司向该委员会提供审计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单中,超过90%为中国公司,其他公司来自包括法国、比利时等国。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生效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夹在两国监管层冲突之中。摆在他们眼前的选择,要么退市,另寻他地上市;要么转换审计事务所,接受美国方面审计;或者接受中美两层审计,推高审计成本。

与此同时,中国也颁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这一办法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应对信息安全领域挑战的措施。比如,滴滴出行因为其涉及用户和地图数据,而被认为信息安全不过关,在低调赴美上市150多天后,在中国监管层的压力下,宣布“退美回港”上市。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滴滴出行六月底在美国纽约证券上市三天后,中国对该公司进行安全审查。

回流大潮

科技公司从美股回流港股,已成风潮。港交所也抓住机会,改革机制,积极迎接中概股“回流”。

回流的原因与当初科技企业选择美国的原因如出一辙。当年多数企业赴美,一方面因为美国股市对科技创新企业偏爱,给出较高估值,同时美国股市成熟度高,市场开放,带来绝佳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门槛较高,比如要求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等,对于新兴模式的科技公司而言,达到这些要求比较难;港股也有诸如“同股同权”的要求,对科技企业限制较多。

目前,港股和A股都有所松动,港交所修改规则, 允许“同股不同权”,成功吸引小米公司等在港上市。同时,提供便利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地点,甚至宣布允许在第二地上市公司列入恒生指数。A股市场则在上海设立科创板,也允许同股不同权,取消一系列上市门槛,实施注册制。

美股的问题却进一步凸显,中概股主要市场大多集中在中国,美股投资者不如本土投资者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倾向给出更低估值;以及不断恶化的中美关系和不断收紧的监管措施。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概股公司的回流。

中概股公司采取选项为:仍保留在美国上市,同时开启在香港二次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已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此外,具备在港二次上市资格的中概股公司还有34家,其中不少已启动流程。这些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后,有可能逐步提高在香港的交易规模,最终从美股退市。还有公司则直接选择私有化,从美股退市,然后择地再次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原本每年的首次公开募股水平与纽交所旗鼓相当,如果30余家中概股公司回流香港,将带来超过5000亿美元的资金,强化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安邦智库认为,过去20年中概股模式是中美之间战略合作下双方默契的产物,那么现在中美之间竞争格局日益清晰的情况下,过去存在的灰色空间和默契空间都会被不断压缩,双方边际会更加清晰和明确。这种边界实际上就是地缘实力的边界。换句话说,未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已经没有“末班车”可言,中概股的回归,可能不仅仅是企业主动的选择,更是市场格局变化的必然出路。

专捉害虫
1 楼
微博回港上市跌7% 中概股“退美回港”投下阴影。。 。。。。 所以说,中概股的腰斩完全是混账政府的一系列混账政策造成的,与美国政府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分为二好
2 楼
应该是担心非经济因素对公司营运的影响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
人心在
3 楼
必然。中国已经是投资高风险地区 政府强迫公司进行各种作假,能不是高风险吗
g
gaotyuan3
4 楼
facebook没有从美国退市。 前一段跌了5%, 这笔账算谁头上? 哈哈
一人分饰两角
5 楼
现在微博就是一粪坑,一群。和人工智能在自嗨。我认识的人没有微博的活跃用户。
g
gaotyuan3
6 楼
“所以说,中概股的腰斩完全是混账政府的一系列混账政策造成的,与美国政府没有半毛钱关系“ 、 、 哈哈 美国政府还要领这个荣誉呢, 结果变得跟美国政府一毛钱关系没有, 你让他费了这么半天劲 情何以堪呢?
j
jeffinvade
7 楼
美国政府打压中企,情理之中. 中国政府也打压中企,唉.
j
jeffinvade
8 楼
苹果
r
roygreat
9 楼
美股投资者不如本土投资者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倾向给出更低估值...比如瑞幸?
a
aegeanboat
10 楼
为什么不去北京交易所上市?
b
bluetop
11 楼
笑翻。 文中说“”如果30余家中概股公司回流香港,将带来超过5000亿美元的资金 ” 5000亿美金从哪里来,国内贡献吗?搞笑,在港股上市后,国外的会千里迢迢去港交买股票。喷饭。
关注者
12 楼
反正钱都是中共的,涨跌有什么关系
x
xc2004cn
13 楼
怪不得BBC越来越差,就这认知。。
飞龙大祭司
14 楼
现在谁还敢没事就发微博发微信,一不小心说了什么转发个什么就进局子了。
中国就是民主国家
15 楼
哈哈,开始脱钩了吧
s
sunlight8
16 楼
一切都有政治水份,後果难测,不碰為好,
北鬥王
17 楼
Errrrrrrrrr 、逼逼西、 一天就決定一切?果不其然腦残霉體
b
bc007
18 楼
中国概念股回港上市,直接的结果就是香港证交所超过纽约证交所。 惊喜不惊喜??
b
bc007
19 楼
轮子瞎哔哔。 滴滴是中国政府要他们在美国下市的。 轮子还高兴呢! 中国和美国脱钩。 美国想再挂钩,妄想!!
路人丫
20 楼
呵呵。。。上市得有人买才行啊,谁去港交所买中概股?港民吗?好像他们现在也不怎么有钱了? 大陆股民,有着各种的限制,土共还担心资金外逃。中概股卖给谁呢? 这脱钩可是重重打击了党朝融资的能力。口交部才一再抗议。
生命的异意
21 楼
收割这帮吃里扒外的绝对正确
野鼠缉毒
22 楼
中概股会在危机时刻成为美国威胁中国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