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度政府对于最近的中印藏南冲突问题一直避而不谈,但印度政府越是沉默,一些印度媒体就越是喜欢上蹿下跳给自己找存在感,不断刊登文章夸耀印度士兵的强大,并贬低解放军的战斗力,以此来塑造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强大”。
根据印度防务新闻的报道,印度陆军前前北方陆军指挥官DS Hooda中将对印媒表示,因为印军的强大,解放军士兵已经开始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解放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患上了“和平病”。在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一旦面临战争考验,那么解放军士兵就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躁等心理问题。
而印度士兵不同,尤其是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度士兵,不仅拥有长期在高海拔情况下驻扎的经验,而且拥有在克什米尔等地区的作战经验,实战经验远非解放军可以比拟。印度陆军前第14军司令拉克什夏尔马中将表示,目前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解放军此前主要在靠近城市的平原地区驻扎。当突然换房到气温达到零下50多度的高海拔地区,并且面对着作战压力时,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反,因为和巴基斯坦在锡雅琴冰川长期对峙,所以印度士兵有4年的高原作战经验以及一套完整的高原作战培训系统。印军的这套高原作战培训系统是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内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中国才刚刚开始在这方面开始起步,在短短2-3年的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套能够和印军媲美的高原作战培训系统。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至少25%的解放军士兵患有“和平病”,这对于解放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印媒认为解放军战士有“和平病”的主要原因,是《解放军报》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部分官兵在紧张的作战训练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部队需要学会适应这种压力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是一生出来就能够很好适应战场和作战训练。结果到了印媒这里,就被抹黑成了有“和平病”。
而香港《南华早报》也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表示为了缓解解放军战士在训练中出现的焦虑情绪,解放军相关部门推出了咨询服务、定期评估和课程,以帮助部队应对任务压力和作战压力。
印媒最后还给自己加戏,表示解放军之所以会在中印边境地区快速轮换部队,就是因为大量解放军士兵无法适应高海拔和极寒环境,需要经常进行后送医疗和护理。而印度士兵因为适应能力更强,所以能够在中印边境的极端地区长期部署。
印媒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很有问题的,首先来说下所谓的“实战经验”。实际上,早在印媒之前就有不少美国媒体一直在鼓吹解放军自1979年之后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没有实战经验无法以武力手段统一台湾。说到底,就是想要通过舆论手段来贬低解放军的真实作战能力。按照他们的逻辑,那么目前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应该在非洲,因为那地儿基本上就没有停打过。
根据美国陆军的作战经验,实战经验虽然对于提升战斗力能够有帮助,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作战环境下所需要的作战技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适应雨林作战的部队并不一定就能够适应山地作战。想要打赢战争并在作战中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伤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战前为部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
美军的欧文堡训练中心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一支美军部队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参战但是又被委派了海外作战任务,那么就会被拉到欧文堡训练中心和里面的“红军”部队过过招。曾经有从伊拉克战场打了好几年“治安战”的美军部队认为自己实战经验丰富,打算在欧文堡训练中心虐一下“红军”,结果反被按在地上好一顿摩擦。这也证明了详细的战前计划、详实的战前训练完全能够抵消掉一部分所谓的实战经验。
解放军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也同样承担着这么一个角色,这几年五大战区陆军部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到朱日和训练基地和里面的“专业蓝军”过过招。事实证明,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实很好地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
而印军这几年所谓的实战经验实际上根本不能够看,以2019年印度主动空袭巴基斯坦为例,在巴基斯坦方面事先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12架印军幻影2000战斗机携带的精确制导炸弹竟然全部炸偏了目标。而在第二天的空中较量中,印度空军更是有一架米格-21Bis战斗机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
有意思的是,根据巴基斯坦战略智库获得的印度机密文件显示,在第二天的空战中,印度空军负责进行佯攻的第51中队出现了大规模的畏战行为,几十名飞行员以米格-21Bis战斗机性能不足为理由拒绝出战。最终只有5架米格-21Bis升空,3架掉头飞往印度境内,一架抛弃自己的长机撤退,剩下最后一架米格-21Bis战斗机成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活靶子。
印度陆军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印媒口中印军完善的高原部署经验完全不存在。几年前的中印边境对峙期间,印军后勤甚至无法保障前线印军御寒衣物的正常供给,前线印军一度出现被冻伤、冻死的情况。印军不得不紧急从美国等西方国家采购了一批御寒衣物才避免更大规模灾难的出现。
至于前线部队的定期轮换,实际上这并不是解放军无法保障前线部队,而是这本身就是保证战斗力的一种手段。就算是美军也会定期轮换部队,以保证各支作战部队能够有效保持战斗力。印军之所以没有像解放军一样定期进行轮换,不是印军不想,而是印军的运输系统完全无法做到这种事,前线印军只能在中印边境硬撑。
未来战争对于无人作战装备的运用将会进一步提升,在这方面解放军就做得很好。不仅研发了大量的无人作战装备,并且部队装备比例也不低。如果有机会的话,解放军倒是能够让印军体会下他们所谓的实战经验在我们的现代化作战体系面前有没有用
虽然印度政府对于最近的中印藏南冲突问题一直避而不谈,但印度政府越是沉默,一些印度媒体就越是喜欢上蹿下跳给自己找存在感,不断刊登文章夸耀印度士兵的强大,并贬低解放军的战斗力,以此来塑造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强大”。
根据印度防务新闻的报道,印度陆军前前北方陆军指挥官DS Hooda中将对印媒表示,因为印军的强大,解放军士兵已经开始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解放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患上了“和平病”。在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一旦面临战争考验,那么解放军士兵就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躁等心理问题。
而印度士兵不同,尤其是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度士兵,不仅拥有长期在高海拔情况下驻扎的经验,而且拥有在克什米尔等地区的作战经验,实战经验远非解放军可以比拟。印度陆军前第14军司令拉克什夏尔马中将表示,目前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解放军此前主要在靠近城市的平原地区驻扎。当突然换房到气温达到零下50多度的高海拔地区,并且面对着作战压力时,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反,因为和巴基斯坦在锡雅琴冰川长期对峙,所以印度士兵有4年的高原作战经验以及一套完整的高原作战培训系统。印军的这套高原作战培训系统是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内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中国才刚刚开始在这方面开始起步,在短短2-3年的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起一套能够和印军媲美的高原作战培训系统。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至少25%的解放军士兵患有“和平病”,这对于解放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印媒认为解放军战士有“和平病”的主要原因,是《解放军报》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部分官兵在紧张的作战训练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部队需要学会适应这种压力才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是一生出来就能够很好适应战场和作战训练。结果到了印媒这里,就被抹黑成了有“和平病”。
而香港《南华早报》也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表示为了缓解解放军战士在训练中出现的焦虑情绪,解放军相关部门推出了咨询服务、定期评估和课程,以帮助部队应对任务压力和作战压力。
印媒最后还给自己加戏,表示解放军之所以会在中印边境地区快速轮换部队,就是因为大量解放军士兵无法适应高海拔和极寒环境,需要经常进行后送医疗和护理。而印度士兵因为适应能力更强,所以能够在中印边境的极端地区长期部署。
印媒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很有问题的,首先来说下所谓的“实战经验”。实际上,早在印媒之前就有不少美国媒体一直在鼓吹解放军自1979年之后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没有实战经验无法以武力手段统一台湾。说到底,就是想要通过舆论手段来贬低解放军的真实作战能力。按照他们的逻辑,那么目前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应该在非洲,因为那地儿基本上就没有停打过。
根据美国陆军的作战经验,实战经验虽然对于提升战斗力能够有帮助,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作战环境下所需要的作战技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适应雨林作战的部队并不一定就能够适应山地作战。想要打赢战争并在作战中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伤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战前为部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
美军的欧文堡训练中心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一支美军部队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参战但是又被委派了海外作战任务,那么就会被拉到欧文堡训练中心和里面的“红军”部队过过招。曾经有从伊拉克战场打了好几年“治安战”的美军部队认为自己实战经验丰富,打算在欧文堡训练中心虐一下“红军”,结果反被按在地上好一顿摩擦。这也证明了详细的战前计划、详实的战前训练完全能够抵消掉一部分所谓的实战经验。
解放军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也同样承担着这么一个角色,这几年五大战区陆军部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到朱日和训练基地和里面的“专业蓝军”过过招。事实证明,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实很好地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
而印军这几年所谓的实战经验实际上根本不能够看,以2019年印度主动空袭巴基斯坦为例,在巴基斯坦方面事先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12架印军幻影2000战斗机携带的精确制导炸弹竟然全部炸偏了目标。而在第二天的空中较量中,印度空军更是有一架米格-21Bis战斗机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
有意思的是,根据巴基斯坦战略智库获得的印度机密文件显示,在第二天的空战中,印度空军负责进行佯攻的第51中队出现了大规模的畏战行为,几十名飞行员以米格-21Bis战斗机性能不足为理由拒绝出战。最终只有5架米格-21Bis升空,3架掉头飞往印度境内,一架抛弃自己的长机撤退,剩下最后一架米格-21Bis战斗机成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活靶子。
印度陆军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印媒口中印军完善的高原部署经验完全不存在。几年前的中印边境对峙期间,印军后勤甚至无法保障前线印军御寒衣物的正常供给,前线印军一度出现被冻伤、冻死的情况。印军不得不紧急从美国等西方国家采购了一批御寒衣物才避免更大规模灾难的出现。
至于前线部队的定期轮换,实际上这并不是解放军无法保障前线部队,而是这本身就是保证战斗力的一种手段。就算是美军也会定期轮换部队,以保证各支作战部队能够有效保持战斗力。印军之所以没有像解放军一样定期进行轮换,不是印军不想,而是印军的运输系统完全无法做到这种事,前线印军只能在中印边境硬撑。
未来战争对于无人作战装备的运用将会进一步提升,在这方面解放军就做得很好。不仅研发了大量的无人作战装备,并且部队装备比例也不低。如果有机会的话,解放军倒是能够让印军体会下他们所谓的实战经验在我们的现代化作战体系面前有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