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尚未找到!东航坠机关键信息为何要靠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22日 11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69817 阅读
22 评论
无相财经

东航坠机事件惹人关注。

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披露,飞机失事前有一些反常的事件发生,其中在巡航的时候,瞬间下降2万多英尺,期间还有一次短暂的拉起过程。

这引发了国内外不少飞机专业人士的猜测:这到底是飞机故障,还是人为,还是天气原因造成的?

不过,和马航事件一样,猜测终究是猜测,马航就是因为没找到黑匣子,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要想获取真实信息,关键还是要看黑匣子!

什么是“黑匣子”,为什么探究飞机坠毁的真相,都要寻找黑匣子?

所谓的黑匣子,其实就是飞机的飞行记录仪。

虽然名为“黑匣子”,但它实际的颜色为橘红色,以求显眼,便于寻找。

有些黑匣子外壳,还会贴有反光条以便更容易被寻获,并写有“FLIGHT RECORDER, DO NOT OPEN”(飞行记录仪,请勿开启)。

它通常会装置在飞机的机尾上,因为往往在发生空难的时候,机尾相对受损程度较低。

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是在1953年,由澳大利亚的戴维·沃伦博士发明出来的。

由于当时飞行器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空难的发生率远比现在高。

空难的发生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

飞行员和乘客几乎会同时遇难,而且来不及报警记录。

这让调查事故原因的工作,非常困难。

为了搞清楚空难发生的原因,并向调查人员提供飞机出事故前各系统的运作情况。

戴维·沃伦利用黑匣子,来记录飞机失事瞬间和失事前一段时间里,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的工作情况等。

比如,驾驶舱的通话记录,就能帮助人们发现事故的原因,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

第一代的黑匣子,可保持4个小时的语音和飞行数据资料。

但黑匣子刚推出的时候,澳大利亚航空界是非常排斥的。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认为“这种设备并没太大用处”。

于是沃伦就开始寻求海外的支持。

1958年,一名英国航空官员看到沃伦的发明后,同意资助其在英国生产“黑匣子”。

危机往往能促进人们的反思。

因为之前数起空难的原因不明,沃伦的“黑匣子”火了。

到了196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发生一次空难后,政府果断下达命令,要求所有民用和军用飞机上都要安装黑匣子。

澳大利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黑匣子在全球航空业都得到了普遍运用,几乎成为了全世界所有飞机上的标准设备。

20多年前,挪威的领空内有一架军用飞机突然发生爆炸,飞机坠毁,飞行员身亡。

挪威政府指出,这是一架苏联的军用侦察机,于是向苏联提出抗议。

苏联刚开始拒不承认,说是谣言。

后来,挪威找到了飞机上的黑匣子,并把数据公之于众。

这时,苏联在铁证面前,只好认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黑匣子功能也日益强大,能记录飞机的信息越来越多。

一种是记录飞机飞行资料的。

包括但不限于:

空中飞行速度、高度、航向、发动机推力资料、俯仰与滚动资料等一系列参数。

还有一种是记录声音通话资料的。

包括但不限于:

飞行员的通话,正、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机组员对乘客的广播,以及驾驶舱内各种声音(引擎声、警报声)。

记录的时间约2小时,录完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

若发生空难,之前的两个小时会被完整保留,并持续发出讯号,直到断电为止。

这个电能用多久呢?

通常是30天。

也就是说,在飞机发生空难后,有30天找到黑匣子的黄金时间。

一般民航客机上都会同时安装两个黑匣子。一个记数据、一个记语音。

很多人会担心,飞机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会不会爆炸,把黑匣子给烧了。

这倒不必太过担心。

一般黑匣子的外部材质为钛钢金属,可以抵抗强力撞击。

根据美国民航局的规定,其必须能忍受在1090°C的火焰中燃烧30分钟,承受3米重达230千克的铁块击中,同时,还必须能承受海底6000米的水压。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记录器内的存储器遭到电流或磁场破坏,黑匣子也有相当的抗外界电流、磁场的防护能力。

不过,尽管有重重保护。

黑匣子被摔坏的情况还是会发生。

据统计,在1970~2009年,大型民用航空器在公海坠毁的36起事故中,有9起未找到黑匣子。

而在陆地坠毁的飞机中黑匣子的存活率,则为82%,不是100%。

那么东航这次遇难飞机的黑匣子,会被找到吗?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飞机黑匣子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际民航标准。

2012年,我国成功研制了抗飞机高速坠毁的黑匣子,超出美国TSO-C124b标准要求。

且具备可遇难抛放,水上漂浮、无线电功能。

其内置的北斗卫星定位信标,更是可以在坠毁后立即定位,向地面指挥中心发送报警和定位数据,性能优于通用的国际救援卫星系统。

据悉,在事故发生后,政府已经在第一时间出动无人机和数百人前往搜救。

不过,坠落的地方是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只有一条小路能进入,大型救援装备进不去。

在现场,能发现少量飞机残骸,而关键的“黑匣子”暂时还没有发现……

一些救援人员介绍,由于飞机坠毁现场在山林间,这会增加黑匣子搜寻的难度。

生命无价。

航空安全,必须要做到绝对安全。

近日的一场民航探讨会上,民航局的财务司司长熊艳华指出:

相较疫情前,航空公司的负债规模增长超过30%,机场超过40%,“疫情衍生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安全投入和保障能力下降。”

希望通过这次事故,能让各地民航可以切实提高安全风险意识,确保国人飞行的绝对安全!

戒律暗牧
1 楼
其实我很好奇,现在网络技术真的不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吗?还是有什么其它考虑,或者原因,所以可为而不为
居霄瞰尘
2 楼
能公布跟空管的最后通话记录吗?
n
neophoenix
3 楼
朱卫民推杆那次也是俯冲,也是两分钟,但那个如果是20年前的故障,早该解决了,如果是自杀另说,朱推杆也是少数的没啥尸体,但因为是坠河,陆地上总该有椅子碎片和灰吧
工作学习
4 楼
要深挖,冲击力那么大,地里呢
s
silentfire
5 楼
卫星通讯现在价格还是很高吧,这数据要求带宽应该还是不小的
傻事了然
6 楼
: 主要还是没有制定这个飞行器标准吧。
c
chlinux
7 楼
不是有黑匣子信标吗?
n
neophoenix
8 楼
Sriwijaya Air Flight 182 坠海,最后是58人身份确定 朱卫民推杆,坠河 最后6人身份确定 这次如果最后找不到人,不可想象
忍者不忍
9 楼
: 估计可以,除非是安全考量。另外一个,黑匣子也完全可以发射信号更容易让找到。飞机基本上任何改动都很慢,各种审批,数十年,现在网络技术要应用在飞机安全层面估计要等很久以后了。
F
FDM001
10 楼
成本考虑,这项服务需要卫星支持,全寿命成本远大于黑匣子(反正是必备的)
暴风雪来了
11 楼
非常同意,飞机高速俯冲,就像钻地炸弹一样,估计是在浮土下面。 等清理完表面,开始挖掘时会有发现。
e
et2003
12 楼
基本都碎了。在100平米范围,黑匣子还会自己发信号。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到现在一个人也没有运出来。惨烈。。
飞翔的鱼头
13 楼
这种随意污蔑驾驶员的行径太恶劣了, 波音出事, 居然还要把黑匣子送去波音,这明显就有问题,为什么不能把黑匣子数据做成通用的,随便都可以解读,这他妈就是波音心里有鬼。
郁闷中
14 楼
ACARS,CDPLC,ADS-B/ADS-C都可以实时传送信息,这架飞机是15年交付的,所以设备一应俱全,信息主要靠VHF基站传输,信息量有限主要是因为带宽的问题。但是在偏远的山区基站估计也不多。 如果没有VHF基站,飞机会自动转成SATCOM,就是卫星通信,带宽更低,但是基本的信息还是有不少的。 这些信息航空公司和空管都可以收到。 就看公不公布了。就像现在的飞机和空管的通话,看看什么时候公布吧。
X
XiaoMaiMa
15 楼
强国甩锅是很有经验的,不过这个锅可能有点难度。
郁闷中
16 楼
是CPDLC,刚才打错了。。。
o
owl
17 楼
有个说法是民用航空安全性的进步都是一起起事故在推动的。 利润当头,其它的东西没有压力不强迫执行的话,资本家是不会自觉去做的。
不渴而饮
18 楼
从今以后,中国境内注册的民航客机必须安装国产黑匣子作为备份。
英国流氓
19 楼
東方航空昆明飛廣州MU5735高空墜落,專家稱垂直墜落罕見;爆料東航曾做過這件事,驚人內幕!【江峰漫談20220321第459期】 https://youtu.be/UYujhlQWatU
X
XiaoMaiMa
20 楼
这黑盒子不会比马航370更难找吧?除非有人不让找。
o
onlyEU
21 楼
信息不透明必然造成谣言,猜测满天飞。
怪石嶙峋
22 楼
黑匣子的设计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找到的。怎么现在就有专家说难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