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30日报道,智利总统皮涅拉刚刚电视讲话宣布取消11月和12月分别将在首都圣地亚哥举办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被奉为“新自由主义”发展范例的智利,经过数日来的骚乱后,决定取消将于该国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0月30日消息,智利总统皮涅拉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了上述消息。
此番取消会议的决定是由于国内日渐暴力的示威游行。
皮涅拉表示,目前智利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重建公共秩序,并保证民众安全与社会和平,同时推动相关议程以回应公众诉求。他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但是也是基于共识的明智。”
在决定公布前,皮涅拉提到,已与多位外国领导人通话,提前将取消决定告知。
被问及取消访问智利一事时,白宫发言人表示,“我们并不知情。我会搞清楚的。”
按照原计划,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将分别于11月和12月在该国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根据官网信息可知,此次会议主题为“联通人民、塑造未来”,将重点讨论数字经济、区域互联互通以及女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智利总统宣布取消APEC,图自央视新闻
骚乱背后的“智利模式”之殇
智利国内骚乱最初由于当局小幅加价首都地铁票,很快扩展成民众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广泛抗议。智利政府上周将“紧急状态”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
尽管皮涅拉履行了重新组阁承诺,但此举并没有平息该国街头的暴力示威。示威者于28日重返街头,并要求总统本人辞职。根据智利官方28日最新数据,示威活动已经造成至少20人死亡。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崔守军表示,智利作为拉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典范,突然陷入混乱令人震惊,而在混乱背后可以发现智利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的深刻的结构性问题。
智利28日再次爆发骚乱,视频截图
为智利带来繁荣的“智利模式”并没有超出新自由主义的范畴,是一种追随西方新自由主义理念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私有化、市场化、民主化和自由化。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智利模式”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政府只需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然而,智利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没有真正清除社会积弊和提升社会平等;一方面,“智利模式”未能摆脱新自由主义导致的社会不平等通病;另一方面,完全追随华盛顿共识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作为后发国家缺少政府有效的指导,在产业结构上没能摆脱“资源诅咒”。
崔守军指出,民生永远是最大的政治,“智利模式”最大的弊病在于没有处理好发展问题。从根本上看,智利并没有摆脱“拉美病”的痼疾,其看似光鲜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摆脱“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窘境。
中美经贸协议无法在两国元首会晤时签署?中方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在10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一名美国政府高官称,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可能无法如预期的那样,在中美元首智利会晤时签署,但这并不意味着协议破裂。中方是否预期在智利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耿爽表示,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建议你向主管部门询问。
我这里可以再重申一下我们的原则立场,关于中美经贸问题,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3轮高级别磋商中,中美双方在部分协议磋商上取得实质性进展。25日,双方牵头人进行了通话,同意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双方牵头人将于近期再次通话,在此期间两国工作层将持续抓紧磋商。我们希望双方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找到妥善解决经贸问题的办法。
农产品采购再现争执,美中阶段性贸易协定恐延期
美中两国国旗
据了解美中贸易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说,美中谈判又遇到障碍。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北京做出承诺购买大批美国农产品,而北京予以拒绝。
路透社说,美国行政部门的一位官员10月29日星期二表示,在11月中旬智利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候,美中双方可能不会在“第一阶段”协定上签字。
特朗普一直公开讲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的金额会多达500亿美元,超过贸易战之前年购买量的两倍多。
美国官员还在继续争取让北京做出这一进口承诺,而北京方面却却犹豫不决,而且也不愿意对这笔采购计划提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中国的说法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购买。
路透社引述中国一家国企官员的话说:“中国不想买很多人们不需要或者在没有需求的时候进行采购。”
这位官员还说,如果美国农产品“以密集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市场恐怕很难消化。” 他表示,中国农产品过剩会严重影响国内价格,“破坏供需平衡”。
中国不愿做出承诺的另一个原因是,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面积爆发,大幅度减少了中国对黄豆的需求。而黄豆是一个主要猪饲料,同时也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数量最大的一项农产品。
中国农产品买家有国家也有民营企业,他们主要是从价格最低的卖家那里购买。中国方面认为,如果它承诺购买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这就需要国家干预。这就违背了美国在当前贸易战中向中国提出的一项核心要求。
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目前担任克罗尔风险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的尼科尔·兰姆-赫尔(Nicole Lamb-Hale)说:“讽刺的是,中国拒绝买单,反而说‘我们希望由市场决定。’”
兰姆-赫尔表示,特朗普要求中国采购庞大数量的农产品是扭曲市场的做法。而北京告诉华盛顿,这样是行不通的。
白宫发言人在回答美国要求中国购买数额庞大的农产品是否有违美国对自由贸易的长期立场问题的时候回应说:“总统的主张一向都很清楚,他要求(中国)进行能够进行真正的结构性改革,从而带来实际的、可以核实的和能够落实的成果,从而让两国之间的贸易更加公平,市场更加高效,繁荣继续发展。”
最近几周,投资人预期中国将大举购买美国大豆,美国的豆价随之大幅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转向巴西,采购了很大数量的大豆。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30日报道,智利总统皮涅拉刚刚电视讲话宣布取消11月和12月分别将在首都圣地亚哥举办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被奉为“新自由主义”发展范例的智利,经过数日来的骚乱后,决定取消将于该国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0月30日消息,智利总统皮涅拉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了上述消息。
此番取消会议的决定是由于国内日渐暴力的示威游行。
皮涅拉表示,目前智利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重建公共秩序,并保证民众安全与社会和平,同时推动相关议程以回应公众诉求。他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但是也是基于共识的明智。”
在决定公布前,皮涅拉提到,已与多位外国领导人通话,提前将取消决定告知。
被问及取消访问智利一事时,白宫发言人表示,“我们并不知情。我会搞清楚的。”
按照原计划,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气候大会将分别于11月和12月在该国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根据官网信息可知,此次会议主题为“联通人民、塑造未来”,将重点讨论数字经济、区域互联互通以及女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智利总统宣布取消APEC,图自央视新闻
骚乱背后的“智利模式”之殇
智利国内骚乱最初由于当局小幅加价首都地铁票,很快扩展成民众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广泛抗议。智利政府上周将“紧急状态”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
尽管皮涅拉履行了重新组阁承诺,但此举并没有平息该国街头的暴力示威。示威者于28日重返街头,并要求总统本人辞职。根据智利官方28日最新数据,示威活动已经造成至少20人死亡。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崔守军表示,智利作为拉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典范,突然陷入混乱令人震惊,而在混乱背后可以发现智利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的深刻的结构性问题。
智利28日再次爆发骚乱,视频截图
为智利带来繁荣的“智利模式”并没有超出新自由主义的范畴,是一种追随西方新自由主义理念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私有化、市场化、民主化和自由化。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智利模式”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政府只需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然而,智利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没有真正清除社会积弊和提升社会平等;一方面,“智利模式”未能摆脱新自由主义导致的社会不平等通病;另一方面,完全追随华盛顿共识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作为后发国家缺少政府有效的指导,在产业结构上没能摆脱“资源诅咒”。
崔守军指出,民生永远是最大的政治,“智利模式”最大的弊病在于没有处理好发展问题。从根本上看,智利并没有摆脱“拉美病”的痼疾,其看似光鲜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摆脱“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窘境。
中美经贸协议无法在两国元首会晤时签署?中方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在10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一名美国政府高官称,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可能无法如预期的那样,在中美元首智利会晤时签署,但这并不意味着协议破裂。中方是否预期在智利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耿爽表示,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建议你向主管部门询问。
我这里可以再重申一下我们的原则立场,关于中美经贸问题,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3轮高级别磋商中,中美双方在部分协议磋商上取得实质性进展。25日,双方牵头人进行了通话,同意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双方牵头人将于近期再次通话,在此期间两国工作层将持续抓紧磋商。我们希望双方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找到妥善解决经贸问题的办法。
农产品采购再现争执,美中阶段性贸易协定恐延期
美中两国国旗
据了解美中贸易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说,美中谈判又遇到障碍。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北京做出承诺购买大批美国农产品,而北京予以拒绝。
路透社说,美国行政部门的一位官员10月29日星期二表示,在11月中旬智利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候,美中双方可能不会在“第一阶段”协定上签字。
特朗普一直公开讲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的金额会多达500亿美元,超过贸易战之前年购买量的两倍多。
美国官员还在继续争取让北京做出这一进口承诺,而北京方面却却犹豫不决,而且也不愿意对这笔采购计划提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中国的说法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购买。
路透社引述中国一家国企官员的话说:“中国不想买很多人们不需要或者在没有需求的时候进行采购。”
这位官员还说,如果美国农产品“以密集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市场恐怕很难消化。” 他表示,中国农产品过剩会严重影响国内价格,“破坏供需平衡”。
中国不愿做出承诺的另一个原因是,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面积爆发,大幅度减少了中国对黄豆的需求。而黄豆是一个主要猪饲料,同时也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数量最大的一项农产品。
中国农产品买家有国家也有民营企业,他们主要是从价格最低的卖家那里购买。中国方面认为,如果它承诺购买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这就需要国家干预。这就违背了美国在当前贸易战中向中国提出的一项核心要求。
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目前担任克罗尔风险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的尼科尔·兰姆-赫尔(Nicole Lamb-Hale)说:“讽刺的是,中国拒绝买单,反而说‘我们希望由市场决定。’”
兰姆-赫尔表示,特朗普要求中国采购庞大数量的农产品是扭曲市场的做法。而北京告诉华盛顿,这样是行不通的。
白宫发言人在回答美国要求中国购买数额庞大的农产品是否有违美国对自由贸易的长期立场问题的时候回应说:“总统的主张一向都很清楚,他要求(中国)进行能够进行真正的结构性改革,从而带来实际的、可以核实的和能够落实的成果,从而让两国之间的贸易更加公平,市场更加高效,繁荣继续发展。”
最近几周,投资人预期中国将大举购买美国大豆,美国的豆价随之大幅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转向巴西,采购了很大数量的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