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华女生被同事性侵事件,依然在发酵中。
经过一波三折的爆料后,3月13日,受害女生在网上发布短视频回应说:
距离自己上次回应已经过去一周了,还是没有等到前公司对公众的道歉和承诺整改的态度,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了。
无不让人感叹,在蚂蚁与大象之间,蚂蚁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大象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和舆论拿捏得死死的。
只不过好好梳理下这件事,你会发现,与其说这是一件事,还不如说是个现象,一个职场上畸形的潜规则。
这事的开端,来自于这个女生的自揭伤疤。
她爆料的名字叫“雪糕今天拉了吗”,我们就暂且称呼她为“雪糕”吧。
雪糕是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去年7月被国内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招为了实习生。
这家公司很有名,在行业算是龙头老大,市值千亿。
可刚实习满十天,雪糕就差点被HR徐某性侵了。
徐某是北京本地人,97年出生,在公司主要负责招人、新人接待和团建等事宜。
所以,自从雪糕来了以后,徐某就经常以团建为由邀请她外出,但每次雪糕都以“工作繁忙”和“不爱社交”拒绝了。
直到8月6号那天,是个星期六,雪糕所住宿舍恰好要装修烟雾报警器,徐某正好发来邀约短信,雪糕就赴约了。
谁知,白天都还好好的徐某,晚上却偷偷潜入了她的房间,试图对她进行性侵。
重要的是,当时徐某还有女友。
好在,雪糕机敏,在和徐某斗智斗勇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凌晨时分等来了警察,并把录音交给了警察。
警察当场就把徐某抓了,并刑事拘留。
雪糕为了不影响工作,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依然准时去公司上班。
没想到,这也恰好给了徐某家人可乘之机。
徐某的妈妈和女友在听说他被抓了之后,就跑到雪糕的公司多次对他进行骚扰,还试图抢她的手机并毁灭证据。
02
看到徐某家人如此疯狂,雪糕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不影响同事们的工作,就想联系公司“反骚扰政策”负责人,但却发现自己因为职位的原因根本无权进行通话。
她只好写了一封正式的诉求信发给了部门的几位HR,希望能得到公司对这件事的重视。
在信中她一共提了5点诉求。
可对方却只响应了她1、4、5条诉求,对于向全体员工通报徐某的恶劣行为和公司的处理结果、查明徐某背后是否有保护伞却没了下文。
每次雪糕去问后续结果,总会被对方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公司是出于对这件事的谨慎态度,毕竟当时这件事还没有一个法律上的最终定论。
那确实情有可原。
雪糕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没有咄咄逼人。
好在,因证据充分,又是人赃并获,事发3个月后的双十一,法院就对徐某进行了宣判。
在判决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
被告人徐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
这件事终于板上钉钉,按理说,公司也有充足的理由来响应雪糕的诉求。
可接下来公司的操作,却让雪糕惊掉了下巴。
公司不但没有响应她的诉求,还在她进行转正答辩后决定“不予录用”。
而“不予录用”的理由,并不是她的工作表现不好,甚至工作能力不行。
据雪糕自述,她从来没有在实习期间请过一天假,每天都是最晚一个下班,并且业绩非常突出,所负责的产品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甚至还被公司CEO亲自展示。
但HR给出的理由却是:
你是一个有风险的人,会影响公司形象。
这一点,她完全无法接受。
难道因为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力,向公司提出合理地诉求,就成了一个“高风险”的人吗?还因此被拒之门外?
更让人讽刺的是,从这家公司对待差点被性侵女员工的态度上,也足见他们对类似事情一贯的态度。
那特别强调的“对违法犯罪、各类性骚扰零容忍”和成立的内部反骚扰部门,不就是个笑话吗?
只不过,面对这头巨象,小如蚂蚁的雪糕,还是在完成负责的项目后离职了。
但越想越不对劲地雪糕觉得,工作可以重找,自己却不能隐忍不语。
才有了网上这篇自揭伤疤的帖子。
03
很快,在发帖后不久,雪糕的遭遇就上了热搜,她也收到了不少任职和离职女生发来的私信,纷纷表示自己也曾遭遇了职场性骚扰,并支持雪糕为此发声。
其中,雪糕还说,自己入职第一个月,就曾听说所在的楼层工区里有3起性骚扰事件。
但很多女性最后的结局和她一样,被公司主动劝退。
而那些骚扰者,依旧还在公司照常上下班。
可就在事情引发巨大舆论关注后,公司的“情况说明”才姗姗来迟。
只是这篇没有一点诚意的说明,连大家最关心的辞退原因都没提一个字,甚至还写错了雪糕离职的时间。
这不免让大家对公司承诺“全面调查”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这样低级的错误,也让雪糕觉得是公司有意把舆论方向转移到其他地方。
比如,明明可以只说事发时间,却偏偏要点明“周六”;
比如,明明可以只说企图性侵这件事,却偏偏要说“约其外出后”……
这似乎会让人觉得,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并不是上班时间,还有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为了避免误会,雪糕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还对网友的质疑进行了一一回复。
她说,自己和徐某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还附上了整件事的事间线。
并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承认在以往的职场性骚扰事件中存在忽视和不当处理的情况,并为此真诚道歉;
大力整改职场风气,完善公司反骚扰政策。
但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有一位自称和她同一个团队,也没有转正成功的实习生却爆料称,雪糕说的并不全是真相。
而且,对她的观点一一进行了驳斥。
到底这起纠纷的真相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请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但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雪糕的确被同事性侵未遂;
雪糕的确没有得到公司对此事明确的态度;
该公司在事件发酵后公开的情况说明,也的确不能让人信服。
所以,综上所述,这件事最让我唏嘘的地方,并不是女性遭遇了职场性骚扰,也不是某些键盘侠口中的“受害者有罪论”。
而是女性在遭遇了职场性骚扰后求助无门,甚至把受害女性当作“高风险”人群,不予留用,这种畸形的用人制度。
04
能够把自己的伤疤揭开,提醒公司其他女同事警惕这种行为,已经是一种大义和壮举了。
但没想到公司摸棱两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实在让人心寒。
而且,这还不是一家小公司,是在行业内名声赫赫的大公司、龙头企业,难道连这点企业文化都没有吗?难道连这点大公司的格局和气度都没有吗?
还记得在公司声明里最后那段话,这样写道:
弄容忍任何违法犯罪与性骚扰行为,对收到的每一起举报事件都会进行彻底调查,并对查实的不合规行为会进行坚决处理。我们也呼吁尊重和保护女性的工作权益,坚决杜绝职场性骚扰行为。
那你到是这样去做啊!
结果,在事情都发酵了一周,犯罪事实也很清楚的情况下,公司依然没有表态,更没有给受害者和公众一个交代。
也许就像雪糕在最近回应视频里,说的那样:
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了。
的确,很多公司都觉得舆论事件应该弱化处理,时间总会让人们忘记自己当初做了什么。
可为何同为大公司,有些却倒在了时代的洪流里,有些却激流勇进不畏风浪,成为上百年屹立不倒的企业呢?
核心就是“企业文化”。
蒸蒸日上的时候,它也许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人人都高枕无忧,歌舞升平。
虎落平阳的时候,它就是一把利剑,最终会刺向谁,就看你的核心价值观了。
还记得2016年顺丰小哥因不小心划伤小轿车,被车主掌掴的新闻吗?
当时在网上疯传,大家都为小哥打抱不平。
顺丰集团第一时间公开表态。
不但谴责了打人者恶劣的行为,还坚决表示:
不原谅、不调解,会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
随后,顺丰老总王卫,也在朋友圈声明:
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看看,这句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的句子,在那一刻读上去怎么就这么崇高和高大呢?
这也让其他企业家,纷纷为被打的顺丰小哥站台。
其中,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就发文称:
我出修车的钱,包含他开出租车的时间损失费,一分钱也不少他的。
附带一个合理的要求,把他打快递小哥的每一巴掌打回去。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你能想象吗?
如果被打的快递小哥,背后没有顺丰集团的撑腰,那他的后果会有多么的难堪?
如果被打的快递小哥,背后的企业没有一个保护弱者的文化,那他的遭遇会让多少同仁心寒?
在关键时刻,谁还会舍生取义?谁还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所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格局一下就拉开了,企业家与企业家的度量也一下拉开了。
这也许就是富豪与土豪之间的差距吧!
01
清华女生被同事性侵事件,依然在发酵中。
经过一波三折的爆料后,3月13日,受害女生在网上发布短视频回应说:
距离自己上次回应已经过去一周了,还是没有等到前公司对公众的道歉和承诺整改的态度,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了。
无不让人感叹,在蚂蚁与大象之间,蚂蚁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大象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和舆论拿捏得死死的。
只不过好好梳理下这件事,你会发现,与其说这是一件事,还不如说是个现象,一个职场上畸形的潜规则。
这事的开端,来自于这个女生的自揭伤疤。
她爆料的名字叫“雪糕今天拉了吗”,我们就暂且称呼她为“雪糕”吧。
雪糕是清华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去年7月被国内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招为了实习生。
这家公司很有名,在行业算是龙头老大,市值千亿。
可刚实习满十天,雪糕就差点被HR徐某性侵了。
徐某是北京本地人,97年出生,在公司主要负责招人、新人接待和团建等事宜。
所以,自从雪糕来了以后,徐某就经常以团建为由邀请她外出,但每次雪糕都以“工作繁忙”和“不爱社交”拒绝了。
直到8月6号那天,是个星期六,雪糕所住宿舍恰好要装修烟雾报警器,徐某正好发来邀约短信,雪糕就赴约了。
谁知,白天都还好好的徐某,晚上却偷偷潜入了她的房间,试图对她进行性侵。
重要的是,当时徐某还有女友。
好在,雪糕机敏,在和徐某斗智斗勇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凌晨时分等来了警察,并把录音交给了警察。
警察当场就把徐某抓了,并刑事拘留。
雪糕为了不影响工作,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依然准时去公司上班。
没想到,这也恰好给了徐某家人可乘之机。
徐某的妈妈和女友在听说他被抓了之后,就跑到雪糕的公司多次对他进行骚扰,还试图抢她的手机并毁灭证据。
02
看到徐某家人如此疯狂,雪糕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不影响同事们的工作,就想联系公司“反骚扰政策”负责人,但却发现自己因为职位的原因根本无权进行通话。
她只好写了一封正式的诉求信发给了部门的几位HR,希望能得到公司对这件事的重视。
在信中她一共提了5点诉求。
可对方却只响应了她1、4、5条诉求,对于向全体员工通报徐某的恶劣行为和公司的处理结果、查明徐某背后是否有保护伞却没了下文。
每次雪糕去问后续结果,总会被对方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公司是出于对这件事的谨慎态度,毕竟当时这件事还没有一个法律上的最终定论。
那确实情有可原。
雪糕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没有咄咄逼人。
好在,因证据充分,又是人赃并获,事发3个月后的双十一,法院就对徐某进行了宣判。
在判决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
被告人徐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
这件事终于板上钉钉,按理说,公司也有充足的理由来响应雪糕的诉求。
可接下来公司的操作,却让雪糕惊掉了下巴。
公司不但没有响应她的诉求,还在她进行转正答辩后决定“不予录用”。
而“不予录用”的理由,并不是她的工作表现不好,甚至工作能力不行。
据雪糕自述,她从来没有在实习期间请过一天假,每天都是最晚一个下班,并且业绩非常突出,所负责的产品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甚至还被公司CEO亲自展示。
但HR给出的理由却是:
你是一个有风险的人,会影响公司形象。
这一点,她完全无法接受。
难道因为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力,向公司提出合理地诉求,就成了一个“高风险”的人吗?还因此被拒之门外?
更让人讽刺的是,从这家公司对待差点被性侵女员工的态度上,也足见他们对类似事情一贯的态度。
那特别强调的“对违法犯罪、各类性骚扰零容忍”和成立的内部反骚扰部门,不就是个笑话吗?
只不过,面对这头巨象,小如蚂蚁的雪糕,还是在完成负责的项目后离职了。
但越想越不对劲地雪糕觉得,工作可以重找,自己却不能隐忍不语。
才有了网上这篇自揭伤疤的帖子。
03
很快,在发帖后不久,雪糕的遭遇就上了热搜,她也收到了不少任职和离职女生发来的私信,纷纷表示自己也曾遭遇了职场性骚扰,并支持雪糕为此发声。
其中,雪糕还说,自己入职第一个月,就曾听说所在的楼层工区里有3起性骚扰事件。
但很多女性最后的结局和她一样,被公司主动劝退。
而那些骚扰者,依旧还在公司照常上下班。
可就在事情引发巨大舆论关注后,公司的“情况说明”才姗姗来迟。
只是这篇没有一点诚意的说明,连大家最关心的辞退原因都没提一个字,甚至还写错了雪糕离职的时间。
这不免让大家对公司承诺“全面调查”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这样低级的错误,也让雪糕觉得是公司有意把舆论方向转移到其他地方。
比如,明明可以只说事发时间,却偏偏要点明“周六”;
比如,明明可以只说企图性侵这件事,却偏偏要说“约其外出后”……
这似乎会让人觉得,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并不是上班时间,还有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为了避免误会,雪糕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还对网友的质疑进行了一一回复。
她说,自己和徐某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还附上了整件事的事间线。
并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承认在以往的职场性骚扰事件中存在忽视和不当处理的情况,并为此真诚道歉;
大力整改职场风气,完善公司反骚扰政策。
但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有一位自称和她同一个团队,也没有转正成功的实习生却爆料称,雪糕说的并不全是真相。
而且,对她的观点一一进行了驳斥。
到底这起纠纷的真相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请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但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雪糕的确被同事性侵未遂;
雪糕的确没有得到公司对此事明确的态度;
该公司在事件发酵后公开的情况说明,也的确不能让人信服。
所以,综上所述,这件事最让我唏嘘的地方,并不是女性遭遇了职场性骚扰,也不是某些键盘侠口中的“受害者有罪论”。
而是女性在遭遇了职场性骚扰后求助无门,甚至把受害女性当作“高风险”人群,不予留用,这种畸形的用人制度。
04
能够把自己的伤疤揭开,提醒公司其他女同事警惕这种行为,已经是一种大义和壮举了。
但没想到公司摸棱两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实在让人心寒。
而且,这还不是一家小公司,是在行业内名声赫赫的大公司、龙头企业,难道连这点企业文化都没有吗?难道连这点大公司的格局和气度都没有吗?
还记得在公司声明里最后那段话,这样写道:
弄容忍任何违法犯罪与性骚扰行为,对收到的每一起举报事件都会进行彻底调查,并对查实的不合规行为会进行坚决处理。我们也呼吁尊重和保护女性的工作权益,坚决杜绝职场性骚扰行为。
那你到是这样去做啊!
结果,在事情都发酵了一周,犯罪事实也很清楚的情况下,公司依然没有表态,更没有给受害者和公众一个交代。
也许就像雪糕在最近回应视频里,说的那样:
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了。
的确,很多公司都觉得舆论事件应该弱化处理,时间总会让人们忘记自己当初做了什么。
可为何同为大公司,有些却倒在了时代的洪流里,有些却激流勇进不畏风浪,成为上百年屹立不倒的企业呢?
核心就是“企业文化”。
蒸蒸日上的时候,它也许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人人都高枕无忧,歌舞升平。
虎落平阳的时候,它就是一把利剑,最终会刺向谁,就看你的核心价值观了。
还记得2016年顺丰小哥因不小心划伤小轿车,被车主掌掴的新闻吗?
当时在网上疯传,大家都为小哥打抱不平。
顺丰集团第一时间公开表态。
不但谴责了打人者恶劣的行为,还坚决表示:
不原谅、不调解,会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
随后,顺丰老总王卫,也在朋友圈声明:
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看看,这句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的句子,在那一刻读上去怎么就这么崇高和高大呢?
这也让其他企业家,纷纷为被打的顺丰小哥站台。
其中,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就发文称:
我出修车的钱,包含他开出租车的时间损失费,一分钱也不少他的。
附带一个合理的要求,把他打快递小哥的每一巴掌打回去。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你能想象吗?
如果被打的快递小哥,背后没有顺丰集团的撑腰,那他的后果会有多么的难堪?
如果被打的快递小哥,背后的企业没有一个保护弱者的文化,那他的遭遇会让多少同仁心寒?
在关键时刻,谁还会舍生取义?谁还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所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格局一下就拉开了,企业家与企业家的度量也一下拉开了。
这也许就是富豪与土豪之间的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