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为什么西方大学越来越不擅长提高生产力?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4日 7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87750 阅读
33 评论
观察者网

“他们总是在生产一些没人知道该如何运用的知识。”

近几十年来,大学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机构聘用的研究人员已经从1980年的400万人增长到1500万人左右。这些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大约是过去的五倍。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快速扩张遵循了合理的经济原则。大学本应该产出更多思想和科研领域的突破,能够应用在商业活动、政府决策与普通人的生活中。新产生的创意被置于公共领域,所有人都能引用。因此,理论上来说,大学应该是生产力提升的绝佳动力。

然而,现实中,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西方)生产力提升的速度却在放缓。上世纪50到60年代,西方富裕国家工人的每小时产出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十年里,每年增长1%已经成为常态。即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浪潮推动下,生产力的增速依然疲软,根据粗略估计,现在是每年不到1%,这对经济增长来说是个坏消息。阿希瑟·阿罗拉(Ashish Arora)、莎隆·贝伦松(Sharon Belenzon)等五位经济学家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大学的高速扩张与富裕国家生产力的停滞可能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要了解其中缘由,应先回顾历史。二战结束后,高等教育在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一般。企业承担了更多实现科研突破的责任:在1950年代的美国,企业在科研上的时间投入是大学的四倍。当时,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AT&T)与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等企业既注重商业盈利,也重视学术科研。在1960年代,杜邦(DuPont)化学公司的研发部门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论文要比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加起来还多。贝尔实验室(Bell Labs)曾经隶属AT&T公司旗下,那里有十多位研究人员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巨型企业实验室的出现部分源于美国严厉的反垄断法。这些法律往往令某家公司很难购买另一家公司的发明成果。因此,企业别无选择,只能靠自己去开发创意。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美国限制竞争政策的放松,企业实验室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落幕。与此同时,大学科研的发展让许多老板们相信,他们不再需要自己砸钱搞研发了。如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与大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能够与历史上的杜邦公司相媲美。

阿罗拉先生与他的同事们发表的论文,以及2019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作者略有不同)均提出了一个微妙但杀伤力极大的建议:在实际提高生产率这方面,过去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科研模式要胜过新时代以大学为主导的模式。这些作者引用了大量数据,从博士学位数量统计到对参考文献的分析等。为了确定公共科学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采用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变化。

原文提及论文中,关于美国40年多来大学理工科论文发表等数据的统计 图自:《公共科学对企业科研的影响》 The Effect of Public Science on Corporate R&D.

总的来说,他们的结论是,在若干年内,公共机构取得的科研突破“很少或根本没有引发行业资深企业的回应”。大学实验室里的天才大脑们可能会发表一篇又一篇精彩的论文,推动学科前沿的发展。然而,这些对企业自身的科研发表、专利申请数量或科学家雇佣人数往往没有产生影响,唯一例外的是生命科学领域。这反过来表明,大学对整个经济层面的生产力提升影响很小。

为什么企业如今很难利用大学产生的创意?企业实验室的消失是部分原因,那里曾经是思想家与实干家紧密配合的乐土。20世纪40年代的贝尔实验室拥有一支由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足以应对开发晶体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理论与实践问题。现在,这种跨学科专业知识的运用已经基本消失了。

另一部分原因同大学有关。摆脱了企业界大老板的需求,大学科研工作现在更偏重满足科研怪才们的好奇心,或者是提高论文被引次数,而不是探索能够改变世界或赚大钱的技术突破。适度地“为了科研而科研”并非坏事:有些科学领域的突破,比如青霉素的发现,几乎要归功于一场意外。但如果每个人都在争论那些浪费时间却没有实际价值的话题,经济发展就会受影响。

当高等教育机构确实产出了与现实世界更相关的研究成果时,其后果反而令人担忧。论文作者们发现,随着大学培养出更多新毕业的博士生,企业似乎认为发明新东西比过去更加容易。然而大学申请的专利却产生了抵消效应,导致企业减少自己的专利注册。这可能是由于已经入场的企业担心来自大学科研机构衍生品的竞争,所以减少对该领域的研发投入。虽然没有人了解这些相互对立的影响该如何平衡,但论文作者们指出,如今企业每年注册的专利数量净减少了1.5%。换句话说,投入到公共科研机构上的大量财政资源,有可能导致整个西方富裕世界的企业创新能力下降。

如果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你没有赚大钱?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和企业界之间的合作会变得更加有利可图。更严格的限制竞争政策会强迫企业表现得更像二战结束后的时期,加强对内部的研发投入。如今是企业的研究人员,而不是大学,正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创新:在一部分案例中,企业实验室已经从废墟中重新崛起。不过,到了某个时刻,政府必须要回答更棘手的问题。在一个经济增长乏力的世界里,为大学提供如此丰厚的公共资源似乎是一种缺乏正当性的奢侈。

(原文于2月5日发布在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原标题:“大学正越来越不擅长提高生产力。” Universities are failing to boost economic growth.)

X
XXyourOO
1 楼
《经济学人》上估计每年要发表很多文章,党媒罗威纳犬“观察者网”拿着🔍千挑万选,找出了这么一篇给中国人看。。。。。。估计“观察者网”那些御用笔杆子用的关键字搜索策略是:西方 | 美国 | 欧美 | 欧洲 | 阴谋 | 失败 | 破产 | 衰退 | 暴跌 | 不满 | 抗议 | 失业 按这些关键词从几千篇文章里先过滤出那么五、六篇,然后再简单看一下标题和摘要确实是他们想要的,然后就作为“世界比较乱套 风景中国独好!”的铁证,拿出来了!这种玩法,美阴,法广,德牲,自由亚洲也都这么玩的,谁也不比谁清白,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别批判谁!
a
abc868
2 楼
经济学人:为什么习近平思想越来越擅长提高风景这片毒好!
l
lids
3 楼
以前直接抢殖民地赚钱多方便,现在靠自己卷赚钱多累?
s
skyfall
4 楼
习猪的女儿在美帝大学留学,对万恶的西方大学最有发言权。 [1评]
顽童在线
5 楼
这大外宣也真是个超级傻逼,一个要饭的指责富豪不会赚钱,还有更可笑的没有了? [1评]
m
mrp
6 楼
早就回国了你还在想她呢
牛皮方糖
7 楼
因为文科生越来越多了,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整个西方洋溢着垂死沮丧的氛围
f
flow
8 楼
你可能没有仔细看,是英国的一个杂志叫“经济学人”的文章。 [1评]
顽童在线
9 楼
来自观察者网,你觉得观察者网会忠实的转新闻吗?断章取义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斯文的地主
10 楼
我们都要感恩共产党! 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 是中国共产党 统一了中国 解放了台湾省! . 我是海外华人 我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 . .
大刘刘
11 楼
这个就是扯淡了。 就以这次AI ,深度网络神经学习算法,不就是加拿大一个大学的几个教授首先提出的吗。如果哪个算法没有发明出来,现在的AI 可能会和前几十年一样,根本无人问津。
d
dingding6
12 楼
西方大学沉醉于自己评比自己,乐在其中。西方经济年年衰退,关它们何事。
j
jujubi
13 楼
西方大学不擅长提高生产力??放狗屁!!! [2评]
斯文的地主
14 楼
一年不如一年 特别是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衰落! . 中国怎么会崛起 那都是踩着美国人的脑袋上去的! 美国一年不如一年 ,中国加速前进! . 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政府充满信心! . . . .
w
wilburwang
15 楼
火药是谁发明的,如果没有发明出来哪来的热兵器,现在的战争还在长矛盾牌。所以呢?加拿大大学的教授等于加拿大人吗?有加拿大这人种吗?又是哪里的移民呢?讲英语还是法语呢?是印度裔还是土耳其裔呢?天天找爹真他妈下贱
w
wilburwang
16 楼
看看美国港口的效率,比50年前还低,技术没丝毫进步人倒是更懒了 [1评]
刘霍珲
17 楼
何必"觉得"? 原文在此, 自己读好了(如果你懂英文的话):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24/02/05/universities-are-failing-to-boost-economic-growth
神马东南西
18 楼
笑鼠,只有996的社会才提高生产力,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出了名的996……
j
jpeagle
19 楼
美国在二战前主要还是偏应用,企业可以承担。科学的研究主要从欧洲拿过来。 二战后,当美国也承担起科学研究的担子后,人才被逐渐吸引到了大学。 企业自研面临更多的挑战和竞争。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脱节。
j
jujubi
20 楼
: 哈哈,美国人的确有资本更懒,因为工作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了。用不了几年,美国人的工作效率远超墙国。
老粉黑
21 楼
都22世纪了,还生产力,墙国韭菜生产力高,看看墙国一副倒霉催的。 观察者网,傻逼网站。
雁过留言机
22 楼
新闻来源: 观察者网
l
lanjian45
23 楼
西方媒体警醒自己反躬自问的,给观察者等大外宣拿来YY,还有人当真,也是醉了。 [1评]
B
BOBOLI
24 楼
西方反躬自问,那你们咋还在舔屁眼啊
S
Stellung
25 楼
狗粮说,白人老爷你是无敌的!不信你暴走揍我,我不但不还手,而且还给你点赞!
射刁英雄
26 楼
知识并无革命性地突破,一直炒旧饭。新冠打开居家工作的大门,效率高了还是低了,是天堂还是地狱,时间会有评判。 [1评]
j
jujubi
27 楼
傻逼啊,你知道为什么最近硅谷科技公司大量裁员?是因为很多工作已经可以用人工智能替代了,这一趋势将来会越来越扩大到各行各业,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多来梦
28 楼
但是这种大企业实验室在中国却得到长足发展并很见效。比如华为和百度以及比亚迪的研发中心
媚眼瞟瞟
29 楼
李克强博士论文: "论如何消灭农民"
m
mnztme_111i8j
30 楼
>>> miaclubxxx . pics
s
sikrnq_0ihoir
31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z
zazluy_yt2y6u
32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纵横捭阖
33 楼
傻子农民中国政府专家要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生产力国家?😮😮😮 足可以证明中国人被二傻子农民活活统治成为脑残国民。 西方国家早已把工厂生产这个环境污染环节拿到亚洲落后国家去了,人工费低污染物减少是主要原因,只有德国和日本保留一部分高精尖加工工厂。西方国家主要是资金投放设计研发开发市场这些环节。 观察者报是代表中国外宣的机构,主要文章就像个傻子农民一样的落后思维方式,太她妈low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