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生协会党组书记:人口负增长对中国影响有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20日 19点2分 PT
  返回列表
50317 阅读
24 评论
人民政协报

作者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75亿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2022年末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最近60年多年来我国人口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是我国人口增速放缓的一个客观必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三者关系的相对结果,随着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迁移人口之间的变动,人口规模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规律。人口负增长并不可怕,全球来看,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已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人口负增长,还有一些人口大国比如印度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不可避免的经历人口负增长。而且我国的人口规模巨大的人口负增长,人口减少的体量相对于总人口而言,还是相对微弱的,既不会根本性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更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妥善处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关系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人口负增长的显著特征。14亿人口规模的巨大体量决定了我国人口负增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人口负增长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人口过程,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口负增长现象,但是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推动实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的针对性,就可以避免人口规模下降过快,避免人口结构过度失衡,实现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长期均衡。

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限

我国人口负增长是世界经济体量第二大国的人口负增长,是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人口负增长,是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的人口负增长,这就决定了我国人口负增长具有经济总量大、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科技互补性强等新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是我们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有利因素。尽管我国人口总量呈现负增长,但是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却在不断强化。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模型测算显示,“十四五”时期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不断提高。15-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女性将分别从2020年的10.96年、10.53年,提高到2035年为12.72年、12.66年。尽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但是由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在2035年前仍持续增加,2020年、2035年分别为97.96亿人年、100.76亿人年。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50年,中国总体的人力资源水平还在不断上升。如果按照2020年的人口当量计算,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到2050年中国总的人力资源当量相当于17亿人口,高于目前的14亿。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深度融合,客观上成为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有利因素。当前,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脑科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革命不仅可以在体力上替代和辅助人类,而且还可以在脑力上替代和辅助人类,进一步解放人类的手和大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科技革命可以为我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科技环境。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现平稳的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是我国人口变迁的重要转变。尽管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可能还会出现正增长,但是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或难以根本扭转。因此需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积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努力避免剧烈的人口负增长,积极实现平稳的人口负增长。

要优化新时期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要深入研究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影响,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生育友好评估指标体系,跟进评估人口负增长时期的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效果,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探索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与职工平等协商,灵活使用假期,提供育儿支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做好扶助关怀工作。

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倡导“修身齐家、孝老爱亲、适龄婚育、家庭和睦”的家庭发展理念,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持续推进婚俗改革,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n
newbigman
1 楼
中国中位数年龄(Median Age): 2022 年 38.4岁; 2035 年 (半年前的估计是) 45岁; 2050年 (半年前的估计是) 大于50岁. 现在看是要远高于50岁了 (因为新生儿比预计的要少很多。) 嗯, 中位数年龄大于50岁, 为世界第一。 我们又一次再创辉煌! ******chinausfocus***/society-culture/beijing-you-have-a-problem#:~:text=If%20China%20continues%20along%20its,will%20be%20over
蓝靛厂
2 楼
饭碗都快没了还在这胡沁呢
杀猪小哥
3 楼
想怎么描就怎么描,永远都是赢
群众之声
4 楼
个人认为人口平稳负增长不是断崖式负增长对中国是好事。
九荣
5 楼
看看中国人均生产值就知道人口下降根本不是问题。中国生产效率很低,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I
InNorthTexas
6 楼
生的没用, 死的不算。
G
GenSecDiao
7 楼
减少就是减少,说什么负增长
j
johniewalker
8 楼
不必反驳他,只要一条“请君入瓮”就够: 人口下跌后年轻人越来越少,支撑退休者社保的工作人口降低,变成平均一点几个劳动者纳社保税养活一个退休者。把这个“寄生书记”的社保,设定为中国劳动者平均缴纳的社保金 X 1.x, 他每月就这点儿社保钱,就足矣。
n
newbigman
9 楼
楼下说的对! 人口平稳负增长不是断崖式负增长对中国是好事。 但我们是不是断崖式负增长哪? 我国在2016年还有1786万新生儿, 到2022年就降到900多万。 短短六年生育率下降近50%。(请注意: 这还是我们开始鼓励生育后的结果! ---中国2015年底开放二胎, 生育率基本没变, 2021年开放三胎,生育率下降! )
b
baydad
10 楼
什么都能说成是好事。如果真的那么好,中国就不会花那么大劲催大家多生。 中国的一个问题是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地方财政也是。 现在的房子按国内的一些专家说,已经过剩了。如果人口减少,那对房地产是灾难性打击。 而且人口的减少挺快的。 去年还增长几十万。加起来一年就减少了一百多万。 希望疫情过去,人们又开始多生一些吧。 国家应该出政策。TT要一百元一个。希望大家都用。 生一个以上的话,国家补贴一直到18岁。
b
baydad
11 楼
希望大家都用。 = 希望大家都不用。 ===== 罪过。这是破坏国家多生孩子的国策啊。????
W
Wuweixiao
12 楼
还没下课?
不好吃懒做
13 楼
Very good so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still needs to work hard to control Chinese population.
主要看评论
14 楼
只要皇上万寿无疆,低端人口再少也是祖国的福气。
泥川
15 楼
中国GDP世界第二,而中国人均GDP世界排73。再大的数,被14亿人一分,就成了个小数。中国现在要是有6亿人,人均GDP就是3万美元,和西班牙相似,世界能排到40位。 如果不仅国富,还要民富,人口必须减少。换句话,人口减少是民富的必要条件。不要民富则已,要民富,必减人口,要减人口,必老龄化。 老龄化是民富的必要条件。有困难,deal with it! 没什么可哭喊的。
破棉袄
16 楼
只要习总掌舵,其他的影响都是有限的,呵呵
j
jinjiaodw
17 楼
你确认人口6亿,GDP还是世界第二? 要这逻辑,人口只剩下一亿,人均就18万美元了;人口只剩下1千万,人均就180万美元了,厉害国真厉害了 ************************************************************ 中国GDP世界第二,而中国人均GDP世界排73。再大的数,被14亿人一分,就成了个小数。中国现在要是有6亿人,人均GDP就是3万美元,和西班牙相似,世界能排到40位。 如果不仅国富,还要民富,人口必须减少。换句话,人口减少是民富的必要条件。不要民富则已,要民富,必减人口,要减人口,必老龄化。 老龄化是民富的必要条件。有困难,deal with it! 没什么可哭喊的。
正人堂主
18 楼
其实计划生育并不只能计划少生,也可以计划多生。
西
西岸-影
19 楼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不过就是涉及到一代人,这一代人产生的劳动力缺乏,是不难通过引进东南亚移民实现的,尤其是在RECP环境下都不需要真正引进移民,把劳力密集产业移到东南亚就是了,反正是同一个市场,而且是依赖中国经济体的市场,也就等于是中国经济的延伸。 一代人以后,如果不再需要了,改变政策就是了。中国并不是移民国家,因此在移民问题上空间是有的。如今连日本都因为老龄化开始引进南亚移民,连人种都不同,中国引进东南亚人口不是什么大不了或者很难实现的事情。只要在这一代人时间里东南亚的平均生活水平低于中国就有机会。中国南方发达省份引进越南人用在农业上,已经很多年了,规模不大就是了。 一个事实必须看到,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是粮食和能源,是经济最大成本,都是与人口规模直接有关的。人口多需要更多住房,就需要更多进口铁矿石发展建筑钢铁,人口多生产的汽车也就多,环境污染就更严重,这些都是经济成本。而人口数量降低,经济成本就降低,经济效率自然升高,经济发展就有更好的环境。 人口与资源可得性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而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你是否认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一回事,而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个概念不应该难理解。
西
西岸-影
20 楼
说到底这事情不就是关于劳动力的问题么,俗话怎么说的来着,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 全球化环境下,资本跟着市场走,技术和劳力跟着资本走,只要能维持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就不愁资本进入。 而中国的人口再少,比如到了五六亿,在类似的发展程度下,形成的消费市场能比美国或者欧盟小吗?
泥川
21 楼
你确认人口6亿,GDP还是世界第二?--jinjiaodw ------------------------------------------------------------- 完全可以做到。据人民日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43%和12%。中国只要把生产率提高那么一点,就绝对没有问题。美国不过3亿人,GDP第一。中国难道永远赶不上美国的一半。 兵在精而不在多。淝水之战,苻坚80万军队,被东晋8万精兵击败。中国是人多,能量都用在内耗上。 再说,GDP已不靠人多。现在,农场拖拉机已经自动驾驶了,用不了多久,大量工作将被机器,AI所取代。那时,不是工作缺人,而是人缺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人多会变成大麻烦。
F
FollowNature
22 楼
党员带头生。每个党员多生一个就多生八千万。
s
speedway
23 楼
经济增长绝不可能一直依靠人口增长.
H
HighEnd
24 楼
川 发表评论于 2023-01-20 14:03:41 你确认人口6亿,GDP还是世界第二?--jinjiaodw ------------------------------------------------------------- 完全可以做到。据人民日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43%和12%。中国只要把生产率提高那么一点,就绝对没有问题。美国不过3亿人,GDP第一。中国难道永远赶不上美国的一半。 —— 你想的太簡單了,價格優勢很快就會喪失,外資逃離,自動化工廠不一定非得建在中國,中國自己的自動化不能很快填補,GDP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