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实录:有人30刀弑妻 有人被妻子送精神病院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4月27日 7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66526 阅读
7 评论
皮皮电影

在人们的一般认知里,“精神病”这三个字就是危险和疯狂的代名词。

尤其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常常把“变态”“杀人犯”和精神病患者联系起来。

比如《神探》里办案时常陷入癫狂状态,甚至割下自己耳朵的天才神探。

比如《惊魂记》里穿着母亲的衣服、手持凶器、面孔扭曲的杀手诺曼;

比如《致命ID》里分裂成多个人格,彼此间互相残杀的连环杀手;

长期以来,精神病人这种“恐怖、怪异”的形象,不断在人们心里深化。

以至于让人难以正视这一病患群体的存在。

精神病患的真实生存状态,引起了资深纪录片导演马莉的注意。

2014年,马莉来到东北的一家精神病院。

她和医院负责人、病患家属甚至每一个病人进行沟通,获得了可以在这里自由拍摄的权利。

随后的一年半时间,她用镜头,实地记录下了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

2017年,马莉将200多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为长达5个小时的纪录长片《囚》。

这部作品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好评,在评分网站至今仍保持着9.1的高分。

五个小时看下来,皮哥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残酷,生猛。

在这部片子里,你会看到医院不仅是治疗精神病人的场所。

更像一个巨大的“收容所”,甚至一个被默许的“囚牢”。

而当我们走近这些“奇怪的人”。

他们“封锁”的一面,也得以没有遮掩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01

“有的时候,得超越道德与法律,这样人才能活得开心。”

他叫小傅,是一名躁狂症患者,在精神病院已经呆了一月有余。

和很多常见的精神病人不同,小傅始终不吵不闹。

他就像个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静静坐在一旁看着其他病人的喧闹。

从言谈举止上看,小傅完全是个正常人:不急不躁,会讲道理,似乎能一直保持清醒和理智。

比如当护士问他,如果你爱人来看你,准备怎么办?

小傅的思路非常明确:

首先他要问清楚妻子为什么把他送进来;

其次要妻子帮他办出院手续,尽快离开这里。

小傅对“精神病”这三个字非常避讳。

他觉得自己除了有点胸闷外,没什么别的毛病,更别提是精神病。

从表面上来看,小傅的生活应该是挺幸福的。

工作稳定,回到家还有妻儿陪伴,没有什么金钱上的压力,在很多人眼里已经算得上“人生赢家”了。

但小傅偏偏不是愿意庸庸碌碌一辈子的人,他有自己的打算。

对于现实他有着清晰的认知。

就像他说的,80%的小职员构成了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也让其他20%的人,有了打破现状、去尝试其他可能性的机会。

在他看来,自己就是那20%中的一员。

小傅不止一次提到领导如何对他进行压榨,如何对他冷落不重视。

他不想再任由领导摆布,想离职自己去创业。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钱可以支撑自己这么做。

无奈之下,他萌生了一个念头:

如果他找每个认识的人借一万,这样一圈借下来,自己创业的资金就有着落了。

这个想法一旦形成,便一发不可收拾。

小傅真的开始筹备起来。

常常打电话到半夜三更,不上班的时候,就坐飞机到处寻找合适的项目。

小傅的狂热遭到了妻子的反对。

她希望自己的丈夫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够了,而不是不顾一切去冒险。

妻子的态度,让正值狂热的小傅非常不满。

他开始转而从其他女人那里得到支持,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在他看来,“有的时候,得超越道德与法律,这样人才能活得开心。”

小傅觉得自己受到了太多束缚。

他想抛弃世俗的看法,活得更潇洒、更自由。

在他看来,目前的住院方式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他不想像案板上的鱼一样任人宰割,因为自己根本就没病。

但在他看到医院关于自己躁狂症的诊断后,“坚信自己没病”的想法开始动摇。

话多,爱联想,自我评价高,精力过旺……

躁狂症的这些症状,都和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一一对应。

小傅从这时候开始相信自己确实有病。

他回想这几年的很多表现,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正常”。

但他很惊讶自己什么时候得了这个病。

爱面子的他,还倔强地补充了一句,“肯定不是年轻的时候就有的。”

说完,小傅望着窗外,眼神中流露着难以言明的失落与迷茫。

02

“使劲闭,闭上眼睡一觉,醒了就好了。”

这个男孩面无表情,如同被点了穴一般,一动不动。

他是精神病院里,年龄最小的患者。

据医生诊断,男孩得的是“失魂症”。

一天到晚目光无神地盯着天花板,一句话也不说,就像丢了魂一般。

医生对男孩的病情一时间也束手无策。

只有陪伴在一旁的母亲,一直在给儿子加油鼓劲:

“使劲闭,闭上眼睡一觉,醒了就好了。”

但男孩每一次闭上眼睛后,又会不受控制地睁开。

有时候还会坐起来瞪大双眼盯着母亲的衣服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但在某些时候,男孩也会表现出一些自主意识,比如自言自语说,自己治不好了。

比如他也会流露出孩子的天性,挪动身子想要在母亲身上靠一下,感受来自母亲的温暖。

但这些有意识的表达太过短暂。

大多数时间,男孩都只能干瞪着眼,就像被抽掉灵魂一般,自我意识像是被困在另一个世界。

男孩很乖巧,他心里清楚母亲的辛苦和不易。

所以他会跪在病床上跟母亲说,“对不起,儿子得了病”,表达自己的愧疚。

母亲心里从没抱怨过什么,看着如此懂事的儿子,她更多的是心疼和难受。

她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是不是因为太老实了,想得太多,自己关心得也不够?

好在这个“失了魂”的男孩,没有忘记对亲情的需求。

他还记得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对母亲的感恩。

实在睡不着了,他就会趴在母亲腿上睡觉。

那句“妈妈,我爱你”的真情告白,是对母亲最好的抚慰。

03

“说出来以后,我就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他是一个中医按摩师。

31岁,至今仍然单身。

相比于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眼神呆滞、无神。

他的眼神却一直散发着光彩,流露着历经世事的清醒与洒脱。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年轻人,在此之前有着何等疯狂的人生经历。

和很多孩子不同。

他在初二那年辍学,之后又因为抢劫被关进少管所。

直到20岁那年,他才重新回到社会。

在他看来,自己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的源头,就是自己的单亲家庭。

在他小的时候,父亲由于情感纠纷,被人捅死。

母亲再嫁后,继父对他冷眼相看,动辄就拳脚相加。

他从未在家庭中,感受过一丝温暖。

从少管所回到社会后,他参加了中医按摩的职业培训,此后他在这一行做了十几年。

原本以为会安稳地度过余生。

但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行当里,他见识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肮脏和黑暗。

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沾染了嫖赌的恶习,精神状态变得极其糟糕。

据他所说,那几年是他距离死亡最近的日子。

后来他下决心改掉了这些恶习,不久后他又毅然辞去按摩师的工作,去做义工。

虽然做义工没有工资,但有免费吃住。

而且他可以通过帮助别人,来缓解内心的负罪感。

但那些积压在心里的痛苦回忆,始终让他不堪重负。

他也找不到人可以倾诉。

久而久之,不堪精神折磨的他,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里,他终于找到了可以畅谈的对象——

那些同样生活不如意,在医院里无所事事的病友们,让他可以一吐为快。

少时的经历,让他对家庭和婚姻充满恐惧,让他难以拥有正常的生活。

但潜意识里,他又渴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庭,可以去信赖和依靠。

在这种纠结与痛苦中,他把心灵寄托于“宗教”。

尽管他连“佛”是什么也不清楚,但念几句“阿弥陀佛”,能让他睡得更踏实。

坐在病床上,他看着窗外的天空,感谢上天能够给他机会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

“说出来以后,我就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说话间,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流下了眼泪。

这些泪水,既是与过去的告别,也满怀对未来的期望。

04

“咱们是不是外星人,所以那些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得到?”

这个双手被绑在床上的年轻人,是一个无法安定下来的“性冲动者”。

绝大多数时候,他的身体一直不受控制地左摇右晃。

似乎他的体内有另一个人在操控他。

表面上看,他不属于传统认知里的“疯子”。

比如当医生问他想不想出院,他很认真地回答说:

“想回家,然后再找份工作。”

完全是正常人的思维。

但当医生问他,到了外面,看见女人,你怎么办?

他毫不犹豫地说“往上上呗”。

在“性”这方面,他似乎失去了人类正常的自控能力。

他能听到肚子里有声音和他说话。

这个声音,促使他一看到女性就躁动不安,有种想要扑过去的冲动。

精神病院里,像他这样因为幻听引起精神紊乱的患者,并不在少数。

比如这个说话慢条斯理、看起来非常沉稳的病人,他来到这里的原因,也是因为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

但和那个年轻人不同。

他有严重的被害妄想症,总觉得有人在监视他,想要害他。

就像那天他听到脑子里有声音告诉他,外面有俩坏人和他妻子是同伙。

如果不杀了她,外面的人就会闯进来杀了自己。

在这个声音的驱使下,他拿起菜刀朝着妻子砍了30多刀,然后就被送到了这里。

脑子里的声音,让他备受折磨。

他分不清,他听到的声音,哪些是真实,哪些又是幻觉。

即便是晚上睡觉,他也不敢脱衣服。

因为一脱衣服,那些声音,就会在他耳边萦绕,和他对话,让他难以入眠。

但在精神病院里,他遇到了和他有着类似遭遇的病友。

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他的心情也慢慢舒展开了。

他甚至在和别人讨论时突发奇想:

“咱们是不是外星人,所以那些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得到?”

说到这里,他不禁兴奋起来。

就像是个爱幻想的孩子,猜测着关于自己身份的可能。

05

“这些精神病患者,真的都有病吗?”

287分钟,近5个小时,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挑战着观众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很多人在看完后,都萌生出了一个巨大的疑问:

“这些精神病患者,真的都有病吗?”

因为他们的很多经历和遭遇,很多“正常人”也深有感触。

比如小傅,他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原因,是源自事业和生活的诸般不顺。

老板的刁难,创业的压力,家人的不理解,都是导火索。

而这些困境,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正常人”所处的现实生活呢?

俯瞰整个精神病院里,和小傅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不少人也是因为受不了老板的压榨,他人的指摘,让头脑中的理智在某一时刻绷断。

有人更是在精神病院的住院生活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耿直讨人嫌”。

想要好好生活,就不能当出头鸟,而是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对一些人来说,精神病院也是他们的乌托邦。

因为在这里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人。

他们不用承受其他人的异样眼光,不用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

这正是马莉选择花这么大功夫,拍这个题材的原因。

不是因为猎奇,也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只是因为一个理由:

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无奈,也应该拥有选择的权利。

其实早在2012年,国家就已经颁布了《精神卫生法》。

其中指出,只要对他人和自身不构成安全威胁的,可以自愿选择住院或是居家疗养。

但即便法律已经明文规定,也难以抵挡社会既有认知造成的强烈偏见。

一方面,由于医学对一些精神疾病的定义模糊不清,可能会造成难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病。

比如片中医生们对于小傅病情的谈话。

即便是资历最深的大夫,也直言对“躁狂症”的具体表现,很难进行明确的判断。

那么这种情况需不需要住院治疗,需不需要强行控制其人身自由?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恐慌,以及精神病患者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让很多人对这一群体,持有完全排斥的态度。

比如小傅的父母,在得知儿子得病住院的消息后,不仅没来医院,甚至连电话都没打过。

当小傅向父母提出想回家过一段时间的要求时,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邻居不接受。

他们完全不想牵扯其中。

因为害怕邻居说三道四,害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像小傅父母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很多病患家庭担心病人会“犯病”,扰乱正常的家庭生活,成为他人谈资的话柄。

因此他们把得病的家人送进精神病院,斩断病人和外界的一切关联,去阻断流言蜚语的困扰。

为了治愈病人,病患家庭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这让精神病患者成为每个家庭的难以承受之痛。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可以承担这种消耗?

即便是能够治愈,病人能否正常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和其他人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些问题,无论是法律还是伦理道德都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无论如何,精神病患者不应该被一味丑恶和贬低,不应该被丢在精神病院放任自流。

事实上,“精神病患者”并非少数群体。

据调查,我国大约有2.3亿人患有精神疾病。

和一般认知里的精神病不同,医学中认定的精神类疾病有多达400种。

比如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酒瘾症等我们非常熟悉的症状,都被划入精神类疾病的范畴。

也就是说,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在精神方面存在问题。

所以,对于精神方面疾病的折磨,即使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但越来越多人能够感同身受。

所有的疾病,都需要关怀而非冷漠与无视,对于如今已经变得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言更是如此。

这也是《囚》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不仅是对这一群体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所有“自以为正常”的世人的警醒。

W
Wuyueshanren
1 楼
幸福☺️的厲害👍牆國
三分法
2 楼
楼下就是留园网精神病~
W
Wuyueshanren
3 楼
三連任的才有精神病
s
skyfall
4 楼
真正的精神病定于一尊。
e
edison2k3
5 楼
灯搭国每天街上都能见到这些精神病
脸皮10厚
6 楼
傻逼日本🗾好,全家火葬场
邓波
7 楼
有些类似抑郁症等可以在外面得到有效治疗,吃药看心理医生互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