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静悄悄”地走了 当年这本著作震撼学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1月3日 18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45836 阅读
23 评论
猛哥



图自网络,违侵删

1

金庸忌日才过,李泽厚在大洋彼岸去世。他们不会想到以这种方式相逢吧。都是不世出的人物,且有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三年前,《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嘱李泽厚为金庸写几句。悼文不长,却完全偏离了路数。

但我没有什好说的。他高寿,他离世安详,他生活幸福,有华人处即有金庸迷,世所罕有,人生如此,应该十分完满了,所以我无话可说。

我不是金庸迷,他的小说也只读过一部半,一部是《连城诀》 ( 中篇 ) ,觉得极好,过瘾,吸引人,记得是等汽车时赶紧读毕的,另一部是著名的《射雕英雄传》 我看了一大半,没能读完,所以我没资格也无法谈论。

在香港时,他请我还有好些人吃过饭,我记得和他太太赌酒,喝了许多,其他几乎全不记得了。但有件事却至今未忘,九十年代初我出国,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打天下,得一美国客座教席, 虽努力教学,但并不稳定,路过香港时,他知道我的情况,便邀我去其家,赠我六千美金。

这当然是好意,但我心想如此巨人,出手为何如此小气,当时我还正接济国内堂妹寄出工资中的三千美元,我既应约登门拜访,岂能以六千元作乞丐对待,于是婉言而坚决地谢绝了。他当时很感惊讶。聊天后,我告辞时,他一直非常客气地送我至其山上别墅的大门以外。

此事除同往的耀明兄和再复知道外,我未向任何人提过,因对他对我这均属小事,不足言及,今日赞歌漫天、备极哀荣之际,既无话可说,就说出来,算作不合调的悼念吧,因虽出手不够大方,但他毕竟是一番好意呀。



死者为大,撰文如斯,似太不近人情,难怪在金庸迷中炸锅了。

李泽厚,1980 年代中国思想界的领军人,居然以这种方式重归公众视野。老一辈惊觉原来他还在呀,新一辈则诧异此人是何方神圣。

几多尴尬,几多唏嘘。

2

李泽厚的不懂人情世故,并非造作,早已有之。这是他给亲炙弟子赵士林著述写的序言。



甚有意思。

很巧,今日,李泽厚去世的消息就是赵士林最早发出。

赵士林此举不知是否忤逆了恩师意愿。

2012 年,李泽厚与刘绪源对谈时,自称 " 有四个静悄悄 "。

静悄悄地写——一生从没报过什么计划、项目、课题,出书或发表文章之前从不对人说。

静悄悄地读——我有一群静悄悄的认真的读者,这是我最高兴的。

静悄悄地活——近十年,我的 " 三不 "(不讲演,不开会,不上电视)基本上执行了。十年中,也有两次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 " 座谈 ",像是演讲,实际还是杂七杂八地回答问题。采访去年太多了一点,今年大都婉谢了。

静悄悄地死——我死的时候除了家里人,没人会知道。我说过,对弟、妹,病重也不报,报病重有什么意思?牵累别人挂念,干吗?静悄悄地健康地活好,然后静悄悄地迅速地死掉。当然,这也纯属个性,我非常欣赏、赞同别人热热闹闹地活着、死去。我不参加对自己的祝寿活动,但愿意参加或欣赏别人的祝寿活动。

李泽厚到底是没能静悄悄的死,除了家人,受其启蒙的人都在缅怀。

但是,李泽厚的死归根到底还是静悄悄,今日舆情之寡淡,哪配得上一个时代符号。

3

茨威格说:" 我尝试回顾那些发生在不同年代和地域间的群星闪耀的时刻——我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像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李泽厚的横空出世就是这般时刻。"80 年代的每个学生宿舍里,总能翻检出《美的历程》。"

易中天从武大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期间读到两本书,一本是李泽厚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另一本是历史学者黄仁宇的历史专著《万历十五年》。

多年后,易中天对记者说:" 当时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学术著作是这样写?…… 然后我就开始准备改变。"

难怪易中天被震撼了。试举几例: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进。

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可捉摸,那种超群秩伦、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让位于更为平易近人、更为通俗易懂、更为工整规矩的世俗风度。…… 拿颜字说吧,颜以楷书最为标准 , 它 " 稳实而利民用 ", 本就吸取了当时民间抄写书法 , 日后终于成为宋代印刷体的张本。

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不提思想原创性,单单这优美的文本足让人跪服。

李泽厚去美国讲演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称赞他:" 每一代人总要有几个人,钱钟书那一代有他,而你这一代有你。"

尽管李泽厚表示," 受宠若惊,连说三个不敢当。" 但在他心中,"(钱钟书)读了那么多的书,却只得了许多零碎成果。"

他坦承:" 有人说我已在美学上远超朱光潜,哲学上远超冯友兰。我心里倾向接受,口头却连说不敢,我还没想清这到底是我的谦虚还是虚伪。"

听起来狂得没边儿,但他自称,我非狂者,狷者而已。

他还自称,我没有那么多故事,一生简单平凡," 书就是人,人就是书。"

4

狂也罢,狷也罢。俱往矣。

2011 年 ,北京大学举办 "80 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 " 的学术研讨会。钱理群对李泽厚的历史价值作出了这样的评判," 回顾这几十年,我们现在能举出来全局性影响的也就是李泽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又过去十年,李泽厚去世。可放眼四顾,现在能举出来全局性影响的也依旧是李泽厚。

钱理群及他的同行者们已垂垂老矣,没人再去思考为什么。思想家们纷纷退场。

时代的必然?还是时代的悲剧?

不知李泽厚怎么看。倒是 2010 年,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论述疫情及全球化的一段文字,值得琢磨。

我一直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总趋势,因为全球化首先是经济一体化,但是疫情有可能让全球化推迟二三十年。但对人类历史来说,这二三十年算什么呢,人类几百万年了,有文明的历史已经四五千年了,这二三十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算不了什么。

风物长宜放眼量。没什么可沮丧和哀叹。 总有一天,后人会重读李泽厚。

令胡冲
1 楼
没看过李泽厚的书或文章。
j
joetheplumber
2 楼
李泽厚是中共建政后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 哲学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他是思想界的一面旗帜。
常态
3 楼
显然对全球化的评论反映了这个事在他的认知范围以外。
东方明月-
4 楼
一路走好。
w
wamay
5 楼
八十年代的一代大家,因言远走,悲哀,可惜了。 RIP
云之岚
6 楼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一个人。看看他写的那些序!
希望和兴旺
7 楼
九十年代,6千美金很少吗? 不过人有地位了,谦虚也好,虚伪也罢,都可以大声说出来,大家只会觉得他率直可爱。 文中举的文章例子,文字确实很美,洗炼。文中举的文章例子,心胸确实也不咋地。
c
czhz
8 楼
楼下的几个就别吹大陆的八十年代了。欧美的八十年代可谓辉煌,台湾也有罗大佑,白先勇等一批重量级。大陆有什么,崔健的一无所有?那也是抄人家的曲子。李所在的所谓思想界,更是一帮望文生义地搬运西方新名词的装货,既不精旧学,也不通外文,毫无根底的一群芦苇草,照着中译本阔谈世界。
远方的湖
9 楼
对这位老先生的印象不太好。主要是年青时自命不凡,拉大旗做虎皮,乘时代东风大批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宗白华、朱光潜。 读过他的访谈,确实读书不少,中国历史知识丰富,但有点爱炫耀并且从不认错,一个从不认错的人能有什么学术成果应该是可想而知的。他的学术生涯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体系的建树。 他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应该是门外汉,专业的哲学呢?是“人活着”和“吃饭哲学”;他解释:”人活着不就是要吃饭嘛。“,和”我思故我在“一比,也不怎么样。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饭也不是为了活着。人活着是一个客观存在,只能想着该怎么活,能否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活着,就要想想活着的目的,就有了哲学的思考...... 对这位老先生也有两点值得赞赏的地方:一是对康德比较欣赏;再一个是曾经主持引进国外一系列美学名著,也许是想弥补年青时这方面的浅薄。(26/08/2020)
远方的湖
10 楼
一路走好!
瓜妹
11 楼
异族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美国大多混得比较艰难。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来美国
B
ButterflyGarden
12 楼
记得央视当年拍《施琅大将军》,为了政治目的不惜美化汉奸。有人去问李泽厚,他的回答:” 第一,伦理价值有绝对性;第二,我反对盲目歌颂满清;第三,对施琅我持否定态度。“ 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是个有风骨的人。
追求永生
13 楼
六千美元嫌少,这事体现人品的严重缺陷。只是客观分析,不是攻击二人中的任何一位。 嫌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之前李对金有厚恩吗?没有得到期待的汇报?这是挟恩图报,令人反感。 如果友情赞助,这是白吃饸饹还嫌碗小,贪心不足。 如果不近人情,无动于衷,说明这人冷血。 只有不好意思白得好处而拒绝才算合理,或者收下心怀感恩最正常。 大家可以自己看这事,不吹不黑就好。
血刀老祖
14 楼
当代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
b
boypalm
15 楼
此人绝对不是善良的人!!
唐铁嘴
16 楼
读过"批判哲学的批判",很感谢有这本介绍康德哲学的中文著作. 后来找到郑昕对康德哲学讲述,感觉还是郑昕说的透彻些.
b
beepee
17 楼
他跟金庸应该没什么交情,只是慕名拜访,这么写说明他不是什么善类
j
joetheplumber
18 楼
和先生有过几次接触, 知道他为人迂阔, 看了文中提到的两件事, 也不禁愕然。不过一个思想家留给世界的是他的著作和思想, 不是八卦。
白云蓝天
19 楼
《连城诀》是金庸小说中接近最无趣的一部。《射雕英雄传》也不怎么样,李泽厚没有看金庸写得最好几部,实在没有资格评论金庸。金庸长于情节编造,短于人物塑造,《连城诀》相对比较写实,所以也就是显得比较无趣。
新手一位
20 楼
现代的人,都是标准化教育体系批量生产出来的劳动力,有价值的是劳动力,思想是没有意义的,独立的思想更加没有价值。既然是批量生产出来的,就有着一致的人生目标,挣钱。 哲学,人文历史,现在还有人感兴趣吗?
c
czhz
21 楼
楼下的joetheplumber, 印证其人品的白纸黑字是八卦?
M
Michelle北美1
22 楼
他的代表作不是厚黑学吗?。我在大陆的时候好学了一阵子。后来来到北美, 开始觉得这里的人傻了吧唧的。 不用厚也不用黑。多少年了也没用机会说谎。活了一个天方地正坦坦荡荡像一个侠士似的。
M
Michelle北美1
23 楼
我记错了。厚黑学是李宗吾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