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传楼上,挖野菜感染,奥密克戎更危险了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4日 6点49分 PT
  返回列表
70337 阅读
22 评论
红星新闻

近日,气溶胶传播再次引起关注,台儿庄、宁波官方皆发布通知,提醒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

4月10日,宁波疾控中心发布通报,宁波一病例乘车时,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后被感染,同时间段内另有两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经研判可能为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4月12日,台儿庄区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紧急提醒,台儿庄某居民到户外某处挖野菜时,与一无症状感染者在同处停留后被感染,两人均未戴口罩,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宁波市疾控中心通告称,加强对公共服务业和建筑工地、公共交通等人群密集地的防控。台儿庄区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则发布紧急提示,呼吁居民出门佩戴口罩。

4月13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室外空气稀释大,远距离气溶胶传播非常罕见,在台儿庄的例子中,两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离得近,不排除发生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钱华表示,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大大增强,在疫情高位运行的地区,更加推荐佩戴N95口罩。同时,要注意手部消毒、开窗通风。

奥密克戎引发的气溶胶传播变得更厉害了吗?

专家:室外远距离传播罕见,奥密克戎之下更加推荐N95口罩和开窗通风

奥密克戎引发的气溶胶传播变得更厉害了吗?

香港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室内空气和流体力学专家李玉国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在物理传播途径上没有质的变化,至少没有观察到10多米的楼与楼之间的传播。其传播能力的增强可能更多源于其生物特性的变化。

李玉国指出,新冠病毒室外传播的风险很低,这个风险也与是否有太阳、室外空气分层等情况有关。理论上,奥密克戎的近距离室外传播风险有所增加。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华也指出,室外空气稀释大,远距离气溶胶传播非常罕见,在台儿庄的例子中,两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离得近,不排除发生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在本轮以奥密克戎为主的疫情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其病毒携带数量高,传播风险大。2022年1月,《瑞士医学周刊》发表的一项针对奥密克戎的气溶胶传播风险的研究显示,相比于此前毒株,奥密克戎的感染者中出现“超级传播者”的可能性更大,每20个感染者或每10个感染者中就会出现1例“超级传播者”。此外,由于传染性更强,医用口罩对于奥密克戎病毒传播的阻断作用更弱,尤其是气溶胶传播。在很多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的情况下,通过佩戴医用口罩即可防止野生毒株与德尔塔毒株的传播,而奥密克戎毒株则很难被预防。

对此,钱华表示,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大大增强,在疫情高位运行的地区,更加推荐佩戴N95口罩。同时,要注意手部消毒、开窗通风,但面对室外相对密闭空间(如天井,半天井)的窗户不开。

李玉国表示,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增加了4-5倍,室内比以前更危险了。他之前推荐的是室内每人每秒8-10升的通风量,如今这个数字要相应倍增,可能超过机械通风能力,这就更加显示了开窗通风的重要性。

北京疾控中心论文显示:有酒店或发生楼上楼下垂直传播

专家称奥密克戎垂直传播的风险可能升高

4月11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北京疾控中心的研究,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一病例可能是在隔离酒店隔离时,通过卫生间通风管道的气溶胶传播被其楼下确诊病例所感染的。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了其他传染来源,并且通风管道内壁深部环境标本核酸阳性,且与两个房间内病例的病毒核苷酸相似度为100%。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老旧,通风管道上下相通,通风管道口敞开。

这一北京隔离酒店的垂直传播让人想到了2003年非典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的楼层垂直传播。李玉国正是当时通过实地测量证实气溶胶垂直传播的研究者。

李玉国表示,垂直建筑中,来自厕所和洗脸盆的废水排出时,会在排污管道内产生气溶胶,即含粪便、尿液和口鼻分泌液的雾化物。烟囱效应则解释了管道气溶胶的远距离传输。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

▲污水排放产生气溶胶,烟囱效应引起气流垂直向上输送气溶胶 图据论文

李玉国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截至2022年1月,奥密克戎疫情爆发之前,他已在香港、广州等地观察到15起高层建筑中与管道气溶胶有关的聚集性疫情。他的团队用气体示踪测了其中6个。

李玉国、钱华和钟南山院士以及广东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合著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广州2020年一栋高层建筑中发生的聚集性疫情,也支持了粪便-气溶胶传播理论。

李玉国表示,在奥密克戎之前,垂直传播发生的概率很低,在1%左右,但此次香港疫情,多座大楼在围封之后发生继续传播,提示垂直传播的风险升高。

此外,楼内的新冠病毒也可能会通过门窗通风产生水平的气溶胶传播。李玉国团队一篇尚未发表的对香港公屋禄泉楼疫情的研究显示,在确诊病例公寓直接下风方向的公寓,门窗打开时间多20%时,其屋内的病毒气溶胶浓度将增加2倍。该大楼的楼层平面布局与隔离酒店类似,为隔离酒店中的传播提供了可能的解释。文章建议采取正压和足够的通风。

该研究认为,由此可见,气溶胶传播在楼内、尤其是密闭度高的楼内易通过多种渠道发生。

如何防止排污水管传播?

专家:保证卫生间地漏水封

李玉国十分担忧排污水管造成的气溶胶传播。在洗手盆吐痰、刷牙漱口时,含有新冠病毒的唾液会跟随水流进入竖管,这很难杜绝。

“东亚人的卫生习惯,经统计有25%的人会向公共厕所洗手盆吐痰。那么,要尽量不吐,最好是吐到纸巾,拿塑料袋包起来,同时要注意口腔清洁。”李玉国说。

钱华表示,在很多商用建筑中,管道井、排风管道、污水管道各自独立,但垂直联通的,需要维护和排查。设计合格的排风管是把风往外抽的,并有止回阀防止回流。

对于防止居住建筑楼内楼间感染,钱华指出,一般家庭的卫生间出风口是各自独立的,但污水管道是相连的,因此有造成垂直传播的风险。他建议,要保证卫生间地漏水封。

“每日将下水的地漏,尤其是不常用的地漏,注上水,S弯头存水可以防止气流传播。不常用的地漏注上水可以进行封堵(如使用塑料袋灌水扎紧,放在地漏上封堵,使用时打开即可),减少水封蒸发避免水封变干失效。如果厕所闻到不是自家的异味,要特别小心检查通道,很可能某个下水道没有S弯头,或者S弯头水已经干了。”

y
yuba
1 楼
悲剧了
z
zwwdplay
2 楼
在家隔离无法杜绝感染传播,气溶胶可以从楼道排污管道,浴室排风管道传播。 之前机场酒店隔离,武汉疫情的时候都有感染先例,都是在上下楼层之间传播的。
落三级
3 楼
既然如此,趁早批准国外更有疗效的疫苗,口服药。
r
radae
4 楼
居住人口太密集了,而且很多高层通风不好,甚至城市里整体通风都不好
a
abpro168
5 楼
看来封城还需加强! 封门封窗封下水道!
雅痞士
6 楼
奥密克戎传染非常快,虽然单位感染者致死率不高,但是架不住传染的人多啊,整体来看,致死的人数并不少,并不是“大号流感”。
江南来者
7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V
VBO
8 楼
扯几把蛋
江南来者
9 楼
批准辉瑞疫苗,那就甭想了,习包子开庆功会,奖励国产疫苗研发,还满世界送科兴,再进口信使疫苗,那是打习包子的脸
s
samsam
10 楼
两个字,神经病
翻墙是犯法的
11 楼
复读机又出现了。问题是谁做决定啊?
E
EdwardsWilson
12 楼
知识点: 全球华人泥腿子期盼斗地主! 同时期盼华人泥腿子地区斗地主法早日出台! . 现在当前首要就是共同富裕,全球华人期盼早日共产共妻斗地主! 我们泥腿子最爱斗地主! 我们泥腿子最爱住地主家的大瓦房! 我们泥腿子最爱地主家的大闺女,大奶二奶三奶N奶! . 这就是华人泥腿子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全球华人泥腿子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 . 全球华人支持习近平! 全球华人泥腿子期盼斗地主! 中华民族统一伟大!
w
wang68p2003
13 楼
这作业要抄到何年何月
一人分饰两角
14 楼
集中N次测核酸都没被禁止,可见没这么玄乎。
t
tasgary
15 楼
习包子大战流感
虎虎琥
16 楼
本来不会传染的,现在被封了,反而悲剧了。
f
flow
17 楼
这个以前在SARS的时候在香港淘大花园发生过,从洗手间的下水出来的。
s
smile
18 楼
普通外科口罩也挡不住,欧美早有测试了
R
RM
19 楼
疫苗没卵用,看韩国
s
sunrisefull
20 楼
在严厉的清零政策下,什么奇怪的传染方式都可以找出来。
s
sunrisefull
21 楼
说它是唐吉坷德那都是高看了它。
s
sunrisefull
22 楼
因为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估计只能一直抄下去了,直到新冠病毒重新命名,不叫新冠为止。对武汉发生的新冠都魔怔了,当时就跑到世界屋脊中国唯一的一片净土去避疫,求保佑去了。得到的启示是新冠不灭不出国门,远离人群自我封闭。这就是动态清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