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年,备受关注的武汉“绝命毒师”案再审改判。2024年12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改判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该案历时10年,5次审理、2次改判,此次再审判决实现罪名、刑期“双改”,表明了中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武汉“绝命毒师”案,又称张正波等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该案系国内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张正波因其系某高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特殊身份,被称为武汉“绝命毒师”。
2015年6月,武汉海关缉私局会同湖北公安禁毒部门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张正波等人制贩毒品案件。经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张正波伙同杨朝辉、冯静、鲍俊喜等人,共制贩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110余千克。2017年3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对涉案的4名被告人作出判决,判处张正波无期徒刑。2018年4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2019年6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判决的刑期均有所减少,其中张正波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23年5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撤销此前的涉毒罪名,改判为非法经营罪,判处张正波有期徒刑11年,刑期进一步减少,审判结果出现实质性反转,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有媒体以《武汉“绝命毒师”案终审“脱毒”,四被告人改判非法经营罪》进行报道。
2024年12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改判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实现罪名、刑期“双改”。
“依法办案、依法纠错是依法治国在司法办案中的具体体现。”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胡耀先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该案经过多次审理体现出司法的严谨、慎重,“司法办案是运用证据重构过往案件事实的过程,关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事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达成一致、体现客观公正、实现司法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据介绍,原二审判决混淆了毒品与药品的概念,将毒品犯罪混同于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虽然上文中的涉案物质看起来“高深莫测”,但事实上张正波伙同他人制贩的物质属于中国列管的麻精药品,这类毒品被称为第三代毒品,也叫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类物质也属于该类物质。
“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简称‘列管麻精药品’)。需注意,‘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只是法律对列管物质统称的概念,而非‘药品’的种类划分,其中很多物质并不具有‘药品’的基本法定特征。”胡耀先介绍,“其次,列管麻精药品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管制渠道流通,即依法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统称‘使用’)。非法使用的是毒品;依法使用的是药品(医疗用途)、教具(教学用途)或样品(科研用途)”。胡耀先表示,从广义理解,可以说所有精神活性物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药用价值”,但如此理解不具有法律、规则层面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更容易混淆视听,成为诡辩、规避法律责任的借口。
此外,“‘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通过改变列管麻精药品的化学结构,以修饰、伪装分子结构的方式规避列管,但仍保持甚至会增强其成瘾性的‘新的’精神活性物质,其成瘾性、毒害性甚至可以达到传统毒品的几十倍、几百倍、上千倍。”胡耀先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说,涉案人员均具化工背景,对涉案物质性质和国家管制政策的认知理应高于普通民众。对毒品危害——恶之根源,张正波等人应当是明知的。
张正波案件历时10年,5次审理、2次改判,此次再审判决实现罪名、刑期“双改”,表明了中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有力震慑了毒品犯罪。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局二级巡视员于海斌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张正波这起个案展示出中国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行动来打击毒品犯罪。
“中国历史上曾深受毒品危害,对毒品问题有着切肤之痛,中国政府一直秉承坚决惩治毒品犯罪的态度,依法严厉禁毒,特别是针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中国率先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了整类列管,成为全球首个采取此类措施的国家,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为推动全球禁毒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于海斌说。
此外,于海斌还表示,中国在禁毒领域的大国担当和积极参与全球毒品治理的立场不仅体现在国内严格的禁毒行动上,还体现在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和共同应对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禁毒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保护国际社会免受毒品危害
历时10年,备受关注的武汉“绝命毒师”案再审改判。2024年12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改判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该案历时10年,5次审理、2次改判,此次再审判决实现罪名、刑期“双改”,表明了中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和主张。
武汉“绝命毒师”案,又称张正波等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该案系国内涉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张正波因其系某高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特殊身份,被称为武汉“绝命毒师”。
2015年6月,武汉海关缉私局会同湖北公安禁毒部门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张正波等人制贩毒品案件。经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张正波伙同杨朝辉、冯静、鲍俊喜等人,共制贩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110余千克。2017年3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对涉案的4名被告人作出判决,判处张正波无期徒刑。2018年4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2019年6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判决的刑期均有所减少,其中张正波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23年5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撤销此前的涉毒罪名,改判为非法经营罪,判处张正波有期徒刑11年,刑期进一步减少,审判结果出现实质性反转,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有媒体以《武汉“绝命毒师”案终审“脱毒”,四被告人改判非法经营罪》进行报道。
2024年12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判决,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改判张正波有期徒刑15年,实现罪名、刑期“双改”。
“依法办案、依法纠错是依法治国在司法办案中的具体体现。”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胡耀先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该案经过多次审理体现出司法的严谨、慎重,“司法办案是运用证据重构过往案件事实的过程,关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事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达成一致、体现客观公正、实现司法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据介绍,原二审判决混淆了毒品与药品的概念,将毒品犯罪混同于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虽然上文中的涉案物质看起来“高深莫测”,但事实上张正波伙同他人制贩的物质属于中国列管的麻精药品,这类毒品被称为第三代毒品,也叫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类物质也属于该类物质。
“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简称‘列管麻精药品’)。需注意,‘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只是法律对列管物质统称的概念,而非‘药品’的种类划分,其中很多物质并不具有‘药品’的基本法定特征。”胡耀先介绍,“其次,列管麻精药品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管制渠道流通,即依法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统称‘使用’)。非法使用的是毒品;依法使用的是药品(医疗用途)、教具(教学用途)或样品(科研用途)”。胡耀先表示,从广义理解,可以说所有精神活性物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药用价值”,但如此理解不具有法律、规则层面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更容易混淆视听,成为诡辩、规避法律责任的借口。
此外,“‘新精神活性物质’是指通过改变列管麻精药品的化学结构,以修饰、伪装分子结构的方式规避列管,但仍保持甚至会增强其成瘾性的‘新的’精神活性物质,其成瘾性、毒害性甚至可以达到传统毒品的几十倍、几百倍、上千倍。”胡耀先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说,涉案人员均具化工背景,对涉案物质性质和国家管制政策的认知理应高于普通民众。对毒品危害——恶之根源,张正波等人应当是明知的。
张正波案件历时10年,5次审理、2次改判,此次再审判决实现罪名、刑期“双改”,表明了中国厉行禁毒的一贯立场,有力震慑了毒品犯罪。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局二级巡视员于海斌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张正波这起个案展示出中国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行动来打击毒品犯罪。
“中国历史上曾深受毒品危害,对毒品问题有着切肤之痛,中国政府一直秉承坚决惩治毒品犯罪的态度,依法严厉禁毒,特别是针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中国率先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了整类列管,成为全球首个采取此类措施的国家,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为推动全球禁毒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于海斌说。
此外,于海斌还表示,中国在禁毒领域的大国担当和积极参与全球毒品治理的立场不仅体现在国内严格的禁毒行动上,还体现在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和共同应对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加强禁毒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保护国际社会免受毒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