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直击医院排长队:这样的流程合理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5日 19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7476 阅读
18 评论
新华网

最近,呼吸道疾病提前进入高发季,一些医院挤满了高烧、咳嗽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引发全国人民关注。看病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环节是什么?不光是对疾病和不确定性的担心,不少人都在漫长的排队等待过程中更加煎熬。新华社记者乌梦达、侠克在多个三甲医院采访,他们发现,“看病三分钟、排队三小时”的背后,不光有换季疾病高发期患者增多等客观因素,就诊流程的不合理设计也是让看病群众久候的重要原因。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们问:“看病缴费能否'码'上办?”

在新华网评发表过后,他们给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发来文章,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在现场 | 记者直击医院排长队:这样的流程合理吗?

(一)

“一次看病跑断腿,看病三分钟,排队三小时”。

我们近期在多个三甲医院采访,许多群众来诉苦:“这要是再赶上就诊高峰,总共在医院的时间恐怕要耗掉一整天。”

侠克(左二)在采访中。

来到医院,取号要排队,就诊要等叫号,好不容易等到进了诊室,和医生说不了几句话,开完检查单子,就要去排队缴费。而后,好不容易找到了预约检查的窗口,也要排队预约。

等把所有检查都做完,拿了结果找医生开药,还要再次排队缴费。你以为都结束了?并没有,还要排队取药!

有人可能觉得不过如此?要知道,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如果当天的医疗程序没有完成,次日需要继续检查,有的医疗机构还会要求患者重新挂号、重新缴费,所有的流程还要再走一遍……

当众多患者的遭遇经历重复出现,我们开始思考,这样的流程合理吗?

通过长期采访,我们认为,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使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便捷的进程中,一定能让就诊环节更加优化、更加便捷。

医疗服务的初衷就是以人为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减少反复排队,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正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体现。

(二)

近期,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致使多家儿科专科医疗机构人满为患、一号难求。

许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甚至要等到凌晨才看完。期间不断反复排队缴费、预约、检查,漫长的等待让孩子家长的心情愈发焦灼。

一些现场的景象让人深受触动:一位家长带孩子来看病,输液室摩肩接踵,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为了腾出一块空间让孩子好好输液,家长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许多家长让孩子躺在了露营手推车里,拉杆上挂吊瓶,这样的操作几乎成了没有座位的“最佳选择”。

来源:工人日报

一位家长介绍,家里两个孩子轮流发烧,近两个月几乎没有去过学校,最近孩子还出现了叠加感染的情况,本来有所恢复,现在又烧了,经过检测孩子是流感和支原体叠加。

“跑了好几次医院,都跑出经验了,最影响心情的就是排队。这几个月实在是太难了。”

在他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无奈……

(三)

这样的情况不只是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较多的时候才出现,在其他综合医院里,尤其在腿脚不便或是老年人较多的科室,反复排队缴费的情况让许多病患和家属觉得是在经历一场“拉练”。

有一次早上去某三甲医院采访,在门诊大厅,一位腿部功能障碍的患者,独自坐着轮椅在机器前排队,而后又拿着单子去预约并作相应的检查。

当我们忙完了一上午的采访,下楼准备离开时,从药房窗口前的队伍中再次看到了他的身影。

更加便捷流畅、能够让患者“少走几步”的就诊流程,在科技与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的今天,显得刻不容缓。

(四)

工作期间,我们采访过一些创新就诊流程的医疗机构。比如,在北京的石景山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医疗机构,他们通过“先诊疗、后付费”的方式优化诊疗流程,有效缓解了患者挂号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的“三长”困境。

不仅如此,医院还将“一老一小”等缴费不便的人群纳入信用医疗服务范畴,患者本人授信额度可用于亲属就医。

据试点医院统计,患者使用信用医疗服务最高可节省60%在院时间。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样的经验在北京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复制成型。

群众前来就医可真正实现“一次就诊、一次缴费”,免除了在挂号、检查、检验、取药等环节重复排队缴费的现象。

这样的就诊流程,省去了多次“跑腿”缴费的时间,患者更加从容,尤其是对那些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群体,这样的就诊方式,让医疗原本的温度浸润其中。

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当下,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这种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修复身体机能的渴望,更是对全方位、高质量的就医体验提出更多期待。

于是,我们写下一篇《新华网评:看病缴费能否“码”上办?》。我们说,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并非真的没办法。希望将部分医院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

(五)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永无止境”。

医疗服务“向前一步”,患者就能少走几步。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关怀,真正把老百姓的期许当作改革前进的方向。

走出医院,和同事通过网约车平台打了辆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直接下车,司机并没有过问车费,而是熟练地直接开走接了下一单。

走进单位的我们也共同感叹和期盼着,像这样便捷的体验能够尽快在全国的医院实现……

责任编辑:孙源熙

E
Ewq123ewq
1 楼
共匪国三假医院是垄断机构,新华社记者直击个鸡巴!
c
carmensandiego
2 楼
新华社这种反华媒体早就该被取缔了
独孤苍狼
3 楼
问题是一个多发性的流行性感冒、肺炎,就不能在小医院、社区医院看吗? 非得跑到三甲医院去看?
独孤苍狼
4 楼
对于这样的普通流行病,三甲医院也应该提高挂号费(诊费)来分流一些病人,让他们到社区医院或者普通医院去看诊。 [1评]
N
NBC111
5 楼
新华社记者直击医院排长队:这样的流程合理吗? ================== 在中國不合理就是合理 一個垃圾國家能期望什麼???????????
刁太大
6 楼
避重就轻,明明是拿号等两天,说成排队三小时。
乱世狗熊
7 楼
周 庭 ! 我 爱 你 ! !
月光光3838
8 楼
疫情生活在中國就是偷着樂,所以做人不要太囂張,說話不要太過頭,人在做,天在看
s
sophrosyne
9 楼
: 我儿子反复感冒转肺炎,实践证明社区医院真的不治病
金三
10 楼
中国人矿真好玩儿,五毛粉红,站好队,一二三,我自豪,哈哈。
s
sophrosyne
11 楼
排队看医生这个免不了,排队配药这个也免不了,排队付药费这个可以弄一排自助刷卡机;最好是做成手机app
不想沉默
12 楼
一个病毒性感冒,在家吃感冒药就好的情况来医院排队挤兑医疗资源。也就是中国治疗费用太低,如果在其他国家分分钟全部在家好好休养自愈
r
raymond68
13 楼
...
牛皮方糖
14 楼
恶意看病,先隔离再拘留!
W
Washington001
15 楼
如果感冒没有转化成肺炎,或者感冒发烧只是3、4天就不应该看任何医生。不仅浪费资源,并且一点用都没有。
w
wasabi20071127
16 楼
这和全民核算一个道理,不阳那就给你做成阳!
w
wilburwang
17 楼
在国外没条件去医院,新加坡医院根本不收walk in,你以为是大家头脑开明不想去吗?那么理智为啥儿童医院永远爆满,急救室平均等待时间5小时,还不是没办法只能成年人自己找诊所拿点药熬,小孩子金贵点去医院排。反复感冒会不会转肺炎是社区医院能处理的?
w
wilburwang
18 楼
你这逻辑:如果胸口疼头疼肚子疼没有确诊癌症就找社区医院开止疼药,或者不是连续疼半个月就不该看医生。尼玛不看医生怎么知道是感冒还是肺炎?国外呆久了不明白中国医疗资源多么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