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脑洞大开的“爆改”,享受自然才是惬意生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13日 9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59324 阅读
2 评论
尖叫设计

让人向往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模样?是灯火通明的城市里热闹的烟火气,还是山水田园之间的慢生活?

今天介绍的这个百年老宅,虽然没有让人高呼脑洞大开的“爆改故事”,但却藏着让人倍感安心的诗意生活。

而西方人爱吃的鳕鱼、鲔鱼、旗鱼以及鲑鱼之类,内部构造更接近哺乳动物,当它们被制成鱼排后,无论在形态和口感上皆向牛排与猪排靠拢。

麦秆雕塑家的房子

没有繁华的高楼大厦和随处可见的便利店,但也没有水泄不通的上班高峰和网红店里排不完的队。

5年前,麦秆雕塑艺术家Tomoko Sakaki和家人一起,住进了日本神奈川县大山中这座有110年“高龄”的古朴老宅里。

由于受到芬兰传统麦秆编织(Hinmeri)的启发,Tomoko成为了一个麦秆雕塑艺术家。

Hinmeri在北欧有很古老的历史渊源。这个词语的含义来源于“天堂”,其制作原料麦秆在芬兰被视为太阳孕育生机的象征。

在北欧的圣诞节——被称为“Joulu”这一天,人们会一同庆祝“光的回归”,期待漫长的黑夜即将离去。在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大家会用麦秆制作的装饰物Hinmeri作为供奉,感受来自天堂的光,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丰收,喜悦,以及温暖。

简单的麦秆经过编织,从单一到平面再到立体,最终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不仅是工作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除了制作技法外,Tomoko对12世纪的人们就能创造出如此精妙的艺术感到十分好奇,跨越时间、国界和时代的无声艺术语言,让她迷上了这种独特的麦秆雕塑。

对于历史感的偏爱,同样也体现在她对居住环境的态度上。

对于房子,她认为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的“爆改”。

一方面保留建筑的历史感与残旧感,另外又通过自己喜欢的装饰注入新鲜的活力以及艺术气息,才是最舒服最惬意的生活方式。

与110岁老宅的奇遇

Tomoko与这栋百岁老宅的结缘过程十分奇妙。

她曾经把理想中房子的样子做成了一组照片墙,好友看后告诉她,这里有一栋十分符合她要求的房子。

看房时,虽然Tomoko很喜欢这样的古朴风格,但超高的“房龄”还是让她有所犹豫。

正准备离开,一块木头掉落在了她脚边。Tomoko觉得这一刻,仿佛是这栋房子在对她挽留。

冥冥中,她觉得自己要为这栋房子做些什么。于是她成为了这栋房子的新主人。

上一任屋主只是偶尔来这里居住,所以大多数房间已经闲置多年。这些房间里的窗户关了太久,在风吹日晒雨淋之下已难以使用,而且还堆积着许多垃圾。 住进来之前,她带上一家子花了不少时间来刷窗子,清垃圾搞卫生,开窗通风。经过了好一阵子忙碌才能入住。

从1907年至今,经过多次转手,让这栋房子里充满了几代人的生活痕迹,也让它的室内风格与传统的日式相比有些不同。

曾有一个美国人在这里居住了20年之久,所以在装修时采取了很多西方的元素。

虽然房子的外观是日本传统风格,但内部的一些部分采用了西式风格,独特的文化融合感也是吸引Tomoko的原因之一。

厨房地板采用塑料瓷砖,而工作台的高度略高于日本标准尺寸。浴室也采用西式设计,门口有一个敞开的、高耸的天花板。

房子的存储系统也是在日本没有的。之前客厅的壁龛上,前屋主还摆放了很有特色的木炉子,而现在这里变成了Tomoko摆放自己收藏的空间。

虽然原来还想做保留房屋特色的基础上做一些其他小改变,但这里实在有太多有待修缮的地方了。

屋顶最初是用蓝色防水布覆盖的,现在它被改成了更耐用的橄榄色。甚至在起风的日子,Tomoko和丈夫不得不爬上屋顶重新修理防水布。

但这些小插曲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住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的惬意与幸福。

平淡的生活也可以是一首诗

每天清早,Tomoko都会起床冥想一段时间。

安静的山林和房间内木质的气息,能够帮助她集中精神。作为将麦秆雕塑带入日本的第一人,她时常会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自己静静思考这一艺术形式的更多创造可能和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结束了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后,Tomoko会暂时切换自己的身份。从一个热爱创作的艺术家变身为一个耐心细致的好妈妈。

在院子里挑选已经成熟的食材,给家人准备一顿可口又健康的早饭,然后把女儿送去学校。

结束了忙碌的大清早之后,Tomoko习惯洗个澡放松自己。

穿上材质轻便又自然的衣服,赤脚在院子里奔跑。感受自然的旋律带给生活的神奇魔力,消除忙碌带来的疲惫,从土地中汲取到力量。

除了户外生机勃勃的小院子,房屋内也随处可见绿植与矿石,搭配上以原木材质为主的家具,整个家像把大自然搬入了室内。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我的灵感源泉。我经常在旅途或路边接电话时会搜集素材。石头、树木、植物......尤其是当我看到一些种子的形状时,灵感就会浮现出来。”

在这样不断地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Tomoko还开始尝试用更多的自然介质去表现自己关于自然、关于艺术的思考。

比较多见的是一些木雕作品,Tomoko想借此表达纯粹而原始的自然诗意。

由于家里的工作室没有安装照明,所以工作始于日出,也止于日落。虽然偶尔会有一些不便,但Tomoko并不想改变这样的状态。

她自称是跟着太阳的节奏一起工作,而从古至今人类都是如此劳作。这样独特又规律的生活让她感到每天都充满了生命力。

得益于有一个古董商丈夫,所以房间内经常还会保存一些特别的货物。经过Tomoko的一番摆放,这些风格迥异的老物件看起来别有味道。

还有各种奇特的小物,松果、海玻璃、小小的头骨……都成为了岁月里最美的装饰,和整栋屋子带给人的感觉完美契合。

Tomoko很庆幸自己能遇到这么一栋隐藏在山间的宝藏。

“绿色的植物总是第一时间进入我的眼睛。我可以感觉到我的呼吸都变得简单直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节奏。此刻我真切的感觉到遇到了理想中的房子。”

她和丈夫都认为,他们能时常感受到这栋房子独特的灵性,并常常为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妙时刻。

漏雨了就补一补,窗框坏了可以修一修。

Tomoko就这样和这座百岁老宅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己最爱的生活,沉浸在最喜欢的艺术与自然里。

谁说遇到老房子,“爆改”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呢?

学会接受空间的独特,享受自然的状态,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选择。

巴黎朋客
1 楼
《陋室铭》
走马读人
2 楼
文字爆改脑洞大开 解密英漢快意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