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除了黏糊糊的高温,还有什么让人心烦?
最烦人的莫过于听见蚊子的嗡嗡声。
人类把对蚊子的厌恶刻在了基因里,不论何时都会忍不住出手。
为了消灭蚊子,人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中国广州沙仔岛有个蚊子工厂,实验人员培育出“不孕不育”的雄蚊子放到野外,它们与雌蚊子交配后产下的卵就无法孵化。
比尔·盖茨也曾投资400万美元研究转基因雄蚊子,让它们的后代因为基因问题无法长到成年。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蚊子大军每年依旧如期而至。
今年4月,上海就已经有监测显示今年蚊虫密度将略高于往年,上海市爱卫办开始呼吁市民注意防蚊、灭蚊。
根据鲸参谋电商数据显示,今年3月防蚊防虫产品在天猫上的月销量达到21万件,环比增长约285%;月销额将近514万元,环比增长275%。
除了蚊香、花露水,还冒出了千奇八怪的驱蚊、灭蚊产品。
比如超声波驱蚊,号称能发出只有蚊子能听到的超声波,破坏其神经中枢,从而起到驱蚊效果。
甚至还有驱蚊APP,手机扬声器发出蚊子天敌的声音频率,让蚊子知难而退。
为什么每年都要费劲地推陈出新呢?
因为驱蚊灭蚊的生意,并不好做。
“高颜值+高科技”驱蚊灭蚊
把年轻人狠狠拿捏了
最好的驱蚊神器,是把招蚊子的好朋友绑在身边。
可惜好朋友也不可能24小时与你待在一起。
驱蚊产品就显出重要性了。
但是,传统产品慢慢地不受待见。蚊香的烟雾,不好闻还有害身体,对小孩的危害尤其大,对猫的毒性也很大。电蚊香的功效则会随着使用时长逐渐减弱,半夜可能又会被蚊子吵醒。
因此,驱蚊企业不断推新品的第一个动力,就是要与时俱进,跟上新需求,解决新痛点。
安全、环保、长效,成了检验驱蚊产品质量的新标准。
有的厂家推出防蚊虫凝胶,号称只要开盖放在需要驱蚊的地方,就能用气味赶走蚊子。
同时,他们还经常会强调这是提取自植物精油或香料,“绿色纯天然无污染”。
比起“化学”驱蚊,“物理”灭蚊看起来更绿色安全。
最常见的有灭蚊灯,主要通过发出蚊子喜欢的灯光和气味,吸引蚊子靠近,再通过瞬时高压或风扇风干,一击毙命。
天猫上有个月销1万+的灭蚊灯,宣称能针对不同蚊子释放全波段光波,诱杀中国34个省的蚊蝇。
这样看起来,驱蚊、灭蚊的产品已经很全能了。
但消费者不会一成不变,需求可能变化,消费可能升级,所以创新其实永无止境。
就像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除了绿色、安全,他们对驱蚊产品还有两个明显需求:颜值和便利。
颜值即正义,年轻人驱蚊也要优雅。
比如润本,曾经在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在天猫平台拿下蚊香液销售额冠军,就有不少跨界联名。
2021年,润本和“国家宝藏”合作,把驱蚊液做出了国宝风;2022年,它又联名“小刘鸭”,推出精油贴、精油扣和精油手环等系列。
另外更常见的奥特曼、宝可梦等IP,也被融入到众多驱蚊产品里,老少通杀。
图源小红书
爱美的年轻人也是嫌麻烦的用户群体,产品一定要便利,简单又强大。
于是,能随身携带的驱蚊贴、防蚊手环、防蚊手表应运而生。
按照商家的说法,贴上、戴上后,你就是行走的蚊香。
在第二季《爸爸去哪儿》,就能看到多多和贝儿戴了类似的产品。
除了能随时携带,便利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智能。
榄菊曾和天猫精灵联合推出过一款电热蚊香液,用户通过APP就能控制蚊香液的开关、查询余量以及当前使用状态。
更有“智能感”的是超声波驱蚊,无化学药剂、无辐射,虽然售价低至三四十元,但据说一键开启,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就能让蚊虫勿近。有广告语写道:“睡觉前在床头放一个,在附近形成驱蚊屏障。”
不过集齐了颜值、智能、性价比的新产品,如果真的好用,用它们的恐怕就不只是年轻人了。
被吹上天的网红驱蚊灭蚊产品,
真比得过蚊香、花露水?
新驱蚊产品的出现,也不全是用户需求变化的结果。
这其中,也离不开品牌商家的推波助澜。
比如上文提到的润本,2013年才成立,但它选择婴童护理和精油产品切入,很快获得宝妈们的青睐。
今年4月,在淘宝天猫驱蚊液单品销量榜中,润本的一款驱蚊水以11.4万件的成绩夺冠,这款产品的宣传点就是以“0酒精,0香精,0防腐剂”为主。
后来同行们群起效仿,专为婴幼儿驱蚊的细分市场迅速壮大。
这就是驱蚊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第二个动力。
它们都希望能在有潜力的细分市场里,种小小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6%,预计2024年将达120.06亿元。而调查显示,儿童适用型驱蚊用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72%,增速快多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近年兴起的户外驱蚊市场。
据观研天下数据整理,由于户外出行的兴起,可携带驱蚊产品预计2019至2024年复合增速为16.4%。
所以越来越多品牌杀到户外驱蚊的细分市场。
例如超威有新型驱蚊喷雾,白茶+青桔的香气让不少女性户外玩家沦陷。
甚至连做防晒生意的蕉下,都来分一杯羹。
去年它推出过一款“小手雷”,身上的网红气质一如既往,把驱蚊水设计成了手雷模样,呼吁粉丝到户外“炸”蚊子。
然而,驱蚊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有时却并没有为细分人群带来更好的体验。
蕉下的“小手雷”,推出没多久就下架了。
根据我国规定,凡是有驱蚊、防蚊功效的产品都归到农药产品范畴,而有人爆料“小手雷”是无证产品,儿童使用有风险。
也因为驱蚊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农药”,不少“母婴专用”、“植物环保”的宣传也都涉及虚假宣传。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驱蚊产品没有婴幼儿或孕妇使用的等级。家长为婴幼儿防蚊,最安全的方式是拿起蚊拍、支起蚊帐。
至于那些被商家吹上天的便捷又智能的产品,有些连基本的功效都不达标。
2018年8月,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随机购买了50款产品,包括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扣等。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驱蚊效果都很差,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严重不符。
前不久,《消费者报道》也对一些新兴驱蚊产品做了研究性测试。
实验人员戴上驱蚊手环、防护扣,或是贴上精油贴后,再把手伸进满是蚊子的箱子里,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叮了一手的包。
更离谱的是,他们打开驱蚊APP后,有的蚊子直接落到手机上,根本不怕……
变着花样出新品的背后,
驱蚊企业也很无奈
创新、求变,有锐意进取的成分,很多时候也有焦虑的缘故。
有媒体声称,在电商平台上随意搜索“防蚊贴”、“防蚊凝胶”等产品,月销量靠前的店铺都在万件以上,而其制作成本不过小几毛。言下之意,这似乎是一门暴利的生意。
事实上,驱蚊和灭蚊更像是一门苦逼的生意。
最明显的一个苦逼之处,是它们的销售周期基本只有夏秋两季。
这导致企业经常不敢开足马力生产。2019年,上市公司“朝云”的广东番禺基地,电热蚊香液和电热蚊香片的生产线,其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51.91%和20.77%。
同时也导致它们大都要进行多元化布局。朝云现在的重点,是宠物护理产品;六神花露水背后的上海家化,护肤品类则早成了它的第一大业务。
朝云旗下的宠物粮食品牌“倔强嘴巴”
但更苦逼的是来自同行的竞争。
刀哥在企查查搜索“蚊香”,出现了6400多家企业。
这是一个相当内卷的市场,也是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的市场。
所以哪怕是家喻户晓的六神花露水,都在加大力度地搞年轻化营销,想把自己变成网红。比如签约华晨宇做品牌代言人;冠名综艺《明日之子》;还和大白兔、肯德基、安踏等等做过联名。
除了营销,为了活下去或活得更好,驱蚊企业也必须推陈出新,打破产品同质化的局面,吸引更多人群。
为此,大型的驱蚊企业在研发上几乎都不敢放松。
背靠立白集团的超威,专门建立实验室持续开发驱蚊产品。
福建的金鹿,坚持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用于研发。
以“灭蟑神器”闻名的德国拜耳,也在砸钱研发驱蚊产品。今年4月,它的驱蚊水甚至超越六神,成为抖音平台的驱蚊喷雾&花露水品牌榜第一位。
不少企业也都建有“蚊子工厂”“蚊子实验室”,知己知彼。
比如cokit植气专研,为了灭蚊,养了26年的蚊子。
研发人员亲身试验产品,不被蚊子叮咬,新品才算过关。
不想被同行落下,就必须拼研发,不断推陈出新。
更何况,蚊子在进化,企业也很难一直吃老本。
对于普通人来说,和蚊子的斗争同样没有终点。
它们多卷一卷,研发更靠谱的产品,你我或许就能少被叮一叮了。
夏天到了,除了黏糊糊的高温,还有什么让人心烦?
最烦人的莫过于听见蚊子的嗡嗡声。
人类把对蚊子的厌恶刻在了基因里,不论何时都会忍不住出手。
为了消灭蚊子,人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中国广州沙仔岛有个蚊子工厂,实验人员培育出“不孕不育”的雄蚊子放到野外,它们与雌蚊子交配后产下的卵就无法孵化。
比尔·盖茨也曾投资400万美元研究转基因雄蚊子,让它们的后代因为基因问题无法长到成年。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蚊子大军每年依旧如期而至。
今年4月,上海就已经有监测显示今年蚊虫密度将略高于往年,上海市爱卫办开始呼吁市民注意防蚊、灭蚊。
根据鲸参谋电商数据显示,今年3月防蚊防虫产品在天猫上的月销量达到21万件,环比增长约285%;月销额将近514万元,环比增长275%。
除了蚊香、花露水,还冒出了千奇八怪的驱蚊、灭蚊产品。
比如超声波驱蚊,号称能发出只有蚊子能听到的超声波,破坏其神经中枢,从而起到驱蚊效果。
甚至还有驱蚊APP,手机扬声器发出蚊子天敌的声音频率,让蚊子知难而退。
为什么每年都要费劲地推陈出新呢?
因为驱蚊灭蚊的生意,并不好做。
“高颜值+高科技”驱蚊灭蚊
把年轻人狠狠拿捏了
最好的驱蚊神器,是把招蚊子的好朋友绑在身边。
可惜好朋友也不可能24小时与你待在一起。
驱蚊产品就显出重要性了。
但是,传统产品慢慢地不受待见。蚊香的烟雾,不好闻还有害身体,对小孩的危害尤其大,对猫的毒性也很大。电蚊香的功效则会随着使用时长逐渐减弱,半夜可能又会被蚊子吵醒。
因此,驱蚊企业不断推新品的第一个动力,就是要与时俱进,跟上新需求,解决新痛点。
安全、环保、长效,成了检验驱蚊产品质量的新标准。
有的厂家推出防蚊虫凝胶,号称只要开盖放在需要驱蚊的地方,就能用气味赶走蚊子。
同时,他们还经常会强调这是提取自植物精油或香料,“绿色纯天然无污染”。
比起“化学”驱蚊,“物理”灭蚊看起来更绿色安全。
最常见的有灭蚊灯,主要通过发出蚊子喜欢的灯光和气味,吸引蚊子靠近,再通过瞬时高压或风扇风干,一击毙命。
天猫上有个月销1万+的灭蚊灯,宣称能针对不同蚊子释放全波段光波,诱杀中国34个省的蚊蝇。
这样看起来,驱蚊、灭蚊的产品已经很全能了。
但消费者不会一成不变,需求可能变化,消费可能升级,所以创新其实永无止境。
就像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除了绿色、安全,他们对驱蚊产品还有两个明显需求:颜值和便利。
颜值即正义,年轻人驱蚊也要优雅。
比如润本,曾经在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在天猫平台拿下蚊香液销售额冠军,就有不少跨界联名。
2021年,润本和“国家宝藏”合作,把驱蚊液做出了国宝风;2022年,它又联名“小刘鸭”,推出精油贴、精油扣和精油手环等系列。
另外更常见的奥特曼、宝可梦等IP,也被融入到众多驱蚊产品里,老少通杀。
图源小红书
爱美的年轻人也是嫌麻烦的用户群体,产品一定要便利,简单又强大。
于是,能随身携带的驱蚊贴、防蚊手环、防蚊手表应运而生。
按照商家的说法,贴上、戴上后,你就是行走的蚊香。
图源小红书
在第二季《爸爸去哪儿》,就能看到多多和贝儿戴了类似的产品。
除了能随时携带,便利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智能。
榄菊曾和天猫精灵联合推出过一款电热蚊香液,用户通过APP就能控制蚊香液的开关、查询余量以及当前使用状态。
更有“智能感”的是超声波驱蚊,无化学药剂、无辐射,虽然售价低至三四十元,但据说一键开启,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就能让蚊虫勿近。有广告语写道:“睡觉前在床头放一个,在附近形成驱蚊屏障。”
不过集齐了颜值、智能、性价比的新产品,如果真的好用,用它们的恐怕就不只是年轻人了。
被吹上天的网红驱蚊灭蚊产品,
真比得过蚊香、花露水?
新驱蚊产品的出现,也不全是用户需求变化的结果。
这其中,也离不开品牌商家的推波助澜。
比如上文提到的润本,2013年才成立,但它选择婴童护理和精油产品切入,很快获得宝妈们的青睐。
今年4月,在淘宝天猫驱蚊液单品销量榜中,润本的一款驱蚊水以11.4万件的成绩夺冠,这款产品的宣传点就是以“0酒精,0香精,0防腐剂”为主。
后来同行们群起效仿,专为婴幼儿驱蚊的细分市场迅速壮大。
这就是驱蚊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第二个动力。
它们都希望能在有潜力的细分市场里,种小小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6%,预计2024年将达120.06亿元。而调查显示,儿童适用型驱蚊用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72%,增速快多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近年兴起的户外驱蚊市场。
据观研天下数据整理,由于户外出行的兴起,可携带驱蚊产品预计2019至2024年复合增速为16.4%。
所以越来越多品牌杀到户外驱蚊的细分市场。
例如超威有新型驱蚊喷雾,白茶+青桔的香气让不少女性户外玩家沦陷。
甚至连做防晒生意的蕉下,都来分一杯羹。
去年它推出过一款“小手雷”,身上的网红气质一如既往,把驱蚊水设计成了手雷模样,呼吁粉丝到户外“炸”蚊子。
然而,驱蚊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有时却并没有为细分人群带来更好的体验。
蕉下的“小手雷”,推出没多久就下架了。
根据我国规定,凡是有驱蚊、防蚊功效的产品都归到农药产品范畴,而有人爆料“小手雷”是无证产品,儿童使用有风险。
也因为驱蚊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农药”,不少“母婴专用”、“植物环保”的宣传也都涉及虚假宣传。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驱蚊产品没有婴幼儿或孕妇使用的等级。家长为婴幼儿防蚊,最安全的方式是拿起蚊拍、支起蚊帐。
图源小红书
至于那些被商家吹上天的便捷又智能的产品,有些连基本的功效都不达标。
2018年8月,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随机购买了50款产品,包括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扣等。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驱蚊效果都很差,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严重不符。
前不久,《消费者报道》也对一些新兴驱蚊产品做了研究性测试。
实验人员戴上驱蚊手环、防护扣,或是贴上精油贴后,再把手伸进满是蚊子的箱子里,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叮了一手的包。
更离谱的是,他们打开驱蚊APP后,有的蚊子直接落到手机上,根本不怕……
变着花样出新品的背后,
驱蚊企业也很无奈
创新、求变,有锐意进取的成分,很多时候也有焦虑的缘故。
有媒体声称,在电商平台上随意搜索“防蚊贴”、“防蚊凝胶”等产品,月销量靠前的店铺都在万件以上,而其制作成本不过小几毛。言下之意,这似乎是一门暴利的生意。
事实上,驱蚊和灭蚊更像是一门苦逼的生意。
最明显的一个苦逼之处,是它们的销售周期基本只有夏秋两季。
这导致企业经常不敢开足马力生产。2019年,上市公司“朝云”的广东番禺基地,电热蚊香液和电热蚊香片的生产线,其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51.91%和20.77%。
同时也导致它们大都要进行多元化布局。朝云现在的重点,是宠物护理产品;六神花露水背后的上海家化,护肤品类则早成了它的第一大业务。
朝云旗下的宠物粮食品牌“倔强嘴巴”
但更苦逼的是来自同行的竞争。
刀哥在企查查搜索“蚊香”,出现了6400多家企业。
这是一个相当内卷的市场,也是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的市场。
所以哪怕是家喻户晓的六神花露水,都在加大力度地搞年轻化营销,想把自己变成网红。比如签约华晨宇做品牌代言人;冠名综艺《明日之子》;还和大白兔、肯德基、安踏等等做过联名。
除了营销,为了活下去或活得更好,驱蚊企业也必须推陈出新,打破产品同质化的局面,吸引更多人群。
为此,大型的驱蚊企业在研发上几乎都不敢放松。
背靠立白集团的超威,专门建立实验室持续开发驱蚊产品。
福建的金鹿,坚持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用于研发。
以“灭蟑神器”闻名的德国拜耳,也在砸钱研发驱蚊产品。今年4月,它的驱蚊水甚至超越六神,成为抖音平台的驱蚊喷雾&花露水品牌榜第一位。
不少企业也都建有“蚊子工厂”“蚊子实验室”,知己知彼。
比如cokit植气专研,为了灭蚊,养了26年的蚊子。
研发人员亲身试验产品,不被蚊子叮咬,新品才算过关。
不想被同行落下,就必须拼研发,不断推陈出新。
更何况,蚊子在进化,企业也很难一直吃老本。
对于普通人来说,和蚊子的斗争同样没有终点。
它们多卷一卷,研发更靠谱的产品,你我或许就能少被叮一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