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还有比《白雪公主》更烂的经典改编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6日 15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70918 阅读
26 评论
海上客

尽管在选角期间就被大家疯狂吐槽过一轮了,但真的等它上映了,人们还是没想到它居然让全球观众“瞳孔地震”了N遍。

不说你知道吗,迪士尼花巨资十年磨一剑的经典改编电影《白雪公主》3月21日在全球正式上映了。

尽管在选角期间就被大家疯狂吐槽过一轮了,但真的等它上映了,人们还是没想到它居然让全球观众“瞳孔地震”了N遍。

还一举刷新了近年来烂片的惨烈战绩——

豆瓣4.0、烂番茄41%、IMDb 1.5分(满分10分)的“死亡三连”,91%观众怒打1分。

IMDb 1.5分(满分10分)

这绝对是迪士尼百年历史上最惨烈的滑铁卢。

除了评分惨不忍睹,票房也是扑街扑得一塌糊涂。北美本土首周末票房只有4300万美元,欧洲多国也创下迪士尼真人电影最低。在中国,上映11天只有829万元票房。难怪大家都没去贡献票房!

《白雪公主》电影海报

截至4月1日,《白雪公主》的全球总票房也才刚刚突破1亿美元,预测总票房在2.15亿至2.35亿美元之间。

据环球网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美国“截止日”网站等多家外媒报道,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自上映以来深陷票房与口碑双重危机,行业预测显示,这部影片最终可能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迪士尼近年最失败的真人改编电影之一。

“截止日”网站称,截至4月1日,该片全球票房仅1.43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贡献约3600万美元,海外市场1.07亿美元。这一成绩远低于迪士尼预期,甚至不及2019年同样被视为“扑街”的《小飞象》真人版(全球票房3.5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影片次周北美票房暴跌66%,收入仅1420万美元,跌幅远超同类影片。

若按当前趋势推算,《白雪公主》最终全球票房或定格2.25亿美元,然而其总成本却高达4.1亿美元,包括2.7亿美元制作费(因好莱坞大罢工和英国片场火灾延误导致超支)、1.11亿美元全球营销费用,以及2900万美元其他支出。即使计入后续流媒体和衍生品收入,亏损仍难以避免。

即便按照50%的分成比例计算,也就能够收回1亿美元的投资,大概率要亏损2.5亿美元,也就是18亿元人民币,这惨烈程度大概只能和最近的美股相提比论了吧!

也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全网罕见地团结一致、心无旁骛地喷一部电影怎么能够如此离谱!

离谱行为大赏

《白雪公主》剧照

女主角瑞秋·齐格勒肤色偏黑,实际上是拉丁裔。但这只能算是这部电影中最不起眼的槽点。

原著中白雪公主的名字来源于“皮肤如雪”。编剧们为了圆这个情节,解释为“白雪”指“暴风雪中出生的婴儿”,而非肤色。

《白雪公主》选角令人颇多吐槽之处

一边是黑皮肤、且造型极度拉胯的拉丁裔混血演员瑞秋·齐格勒;一边是女神盖尔·加朵。怎么让魔镜说白雪公主是最漂亮呢?魔镜强行上价值,给出的解释是“心灵美”,所以白雪公主最美。难怪网友评论魔镜是个病态的骗子。

但这都不算离谱的情节。

原作中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是纯洁而梦幻的。而在真人版里,王子直接变成了一个小偷,而且是个带着七个跟班的盗贼头目。

偷土豆的小偷成了公主的另一半

作为一名偷土豆的小偷,未经允许强吻昏迷的公主,是将强盗特性演绎到底还是为了职场晋升牺牲自我?

更夸张的是,新版白雪公主被塑造成“独立女战士”,不再等待王子拯救,而是梦想成为登上权力巅峰的领导者,原版经典歌曲《有一天我的王子会来》被替换为女权主义歌曲《等一个愿望》。

而且在森林里,七个小矮人全程沦为公主的打工仔,被白雪公主指挥干家务、修房子,白雪公主自己一点活都不干,还真是领导力爆棚。

既然都独立大女主了,为啥还需要在小偷的“真爱之吻”中被唤醒?难道不该是她去拯救小偷于水火之中?

貌美如花的皇后明明全方位碾压白雪公主,却因为心灵不够美就被士兵策反了。这都是什么毒苹果?

最终白雪公主获胜的方式,竟然是念出士兵们的名字,用美丽的心灵“感化”了他们。这样一堆充满bug、幼稚到家的剧情设计,显然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戏外两位女演员还在不断加戏

戏里胡编乱造的情节让观众愤怒,戏外两位女演员还在不断加戏。

瑞秋·齐格勒曾经公开吐槽原版动画过时,还称王子是“跟踪狂”。这些出格的言论已经引发人们的抵制情绪。

而在电影上映前,她还深陷一起“歧视亚裔”的舆论漩涡。当时,一位亚裔博主礼貌询问是否能够合影,瑞秋不仅白眼相对,还以极其嫌弃的态度拒绝,那眼神和动作写满了厌恶。博主走开之后,在远处拍摄,她还指使助理上前威胁,要求停止拍摄。

另一边,她对白人博主却态度亲和,合影交流丝滑对接。如此双标,让观众怒不可遏。时间曝光后,瑞秋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反而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竖中指的照片,配文“尊重女性”,试图用这种荒谬的方式回应大众对她的质疑。这样一个黑化的白雪公主,怎么能够让人爱得起来?

另外,加朵公开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也为影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让迪士尼直接将影片的洛杉矶首映礼缩减规模,大幅削减记者名额,仅保留摄影师和剧组人员。

在特效方面,这部斥巨资打造的电影也粗糙得让人震惊。满满的塑料感,森林如同廉价的布景,毫无生机与美感,完全没有童话世界应有的梦幻与瑰丽。

CG效果下的“魔法生物”

为了避免对侏儒群体的冒犯,七个小矮人改为“魔法生物”,用CG动画代替真人出镜,结果不仅剥夺了侏儒群体的工作机会,引发他们的不满,而且呈现出的效果十分割裂,让他们和真人演员的表演格格不入,让人分分钟尴尬得出戏。

美国“政治正确”何时休?

白雪公主的大嘴被人吐槽可以一口气吞下十个毒苹果

近年来,好莱坞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迎合特定群体,在电影中强行塞入各种所谓的“正确”元素,却忽略了电影的核心永远是说好故事。

《小美人鱼》《哈利·波特》等影视剧纷纷起用黑人演员,《永恒族》为了多元而多元,角色设定混乱,剧情不知所云的不在少数。这些电影看似在追求平等与包容,实际上是将电影变成了一场场政治作秀。

本来,迪士尼的真人版改编是为了“重塑经典”。但这次的《白雪公主》完全就是一次失败的“创新”——既不尊重原作,又无法取悦现代观众。

两位女主演戏外也争议不断

经典IP的改编,需要更细腻的处理方式。它可以是对传统叙事的颠覆,也可以是对现代价值的呼应,但必须建立在尊重观众情感的基础之上,不能“为了改而改”。毕竟电影的首要使命是讲好故事。

迪士尼影业负责人大卫·格林鲍姆坦言,未来经典动画改编需更注重创新而非“复刻”,如《黑白魔女库伊拉》的朋克风格就是成功案例。观众对“政治正确”的疲劳与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正迫使迪士尼重新审视创作方向。“截止日”网站总结称,年轻明星在社交媒体畅所欲言的时代,片方必须更谨慎平衡表达与商业利益,“这场1.15亿美元的昂贵教训,或许将改写好莱坞的IP开发规则”。

m
marshalchen
1 楼
黑雪公主。黑X公主。别管了,保证有黑的地方就行。
L
LLC
2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j
jman
3 楼
这个电影为了迎合特定群体,那就让特定群体去看看吧,我们非特定群体,就不用看了。
重大进展
4 楼
左逼+政治正确可以摧毁一切.
南方来风
5 楼
以后会有的,等着瞧! [1评]
南方来风
6 楼
下一次是米老鼠和唐老鸭变成雌性,最后搞垮种族同性恋。
j
jianxin17
7 楼
黑雪姬
z
zhulitmac
8 楼
配上黑马王子
笔明明
9 楼
大饼脸
h
hho0we9m
10 楼
WOKE IS SICK!
随意岁月
11 楼
肥菲的花木兰,敢晒晒票房吗,被中国人尊称为刘老师的天才北影少女 [1评]
m
msi
12 楼
迪士尼也该倒闭了吧
电光石火
13 楼
在说白雪公主,你何必喷花木兰。为喷中国而喷。花木兰在美国主流负面消息并不多。而这个白雪公主被美国主流骂到狗血淋头。
l
las
14 楼
口大食世界。
e
eizeiz
15 楼
油汰+黑猩猩 毁掉一切
糖桔喝得
16 楼
印度大嘴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奇遇。
俺样
17 楼
还好吧?不尊重原著而已,当个新故事看就好了。日本的《西游记》里唐僧都能是女的,中国刚上映的《哪吒》,不也把哪吒塑造成一励志少年么?这之前,养了一个祸害、才会叫“生了个哪吒”。
j
jacques7777
18 楼
这样的片子在豆瓣4.0!?果然大家都说在豆瓣,外国片自动加2.5分,国产片自动减2.5分。
j
jacques7777
19 楼
花木兰的大电影是美国片,出品和制作的都是美国公司,俩主角美国人,俩配角新加坡人,甚至对白也是全英语,和中国没半毛钱关系。
s
sutter
20 楼
竟然还有一亿的票房,也是挺不可思议的。这片子看了trailer就知道是个大烂片。
8
8341
21 楼
这种女人白给我上都提不起性趣
O
Omeagego2003
22 楼
应该多是不白的看。
z
zhangjiakou
23 楼
城中村都不会有她一席之地,更别提当公主了。谁给的自信?一个南美洲的歧视亚洲的,怎么想的呢
腾蛇棒
24 楼
上次看一位留园网友说的经典: 这个女人有7个amigo, 她的货纯度高 像白雪一样白 , 所以叫白雪公主, 这样就合理多了。 长那肏性 还歧视华裔 , 白给都不上 , 真不是瞎话
x
xiaoyuyu604
25 楼
迪斯尼已经废了。好好作你的儿童节目,非要参与所谓的政治正确。
初吻给了烟、
26 楼
可能是我见过最丑的白雪公主,童年的画面正在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