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飞起来!“鬼才”设计师惊艳全球:想要这种地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9日 10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0868 阅读
11 评论
Pinterest优选

2020年迪拜世博会已决定推迟到2021,但各国的场馆设计并不会更改。主办国阿联酋的场馆也依然是早已定下的状似“国鸟”猎鹰的造型。▼

而它的设计师就是自带话题的卡拉特拉瓦,一个执着于让建筑“飞呀”▼

“飞呀”▼

“我的骄傲乱动”的设计师。▼

‍还记得之前每次写鬼才建筑师,

大家都会在评论区热议的“结构师想锤爆建筑师”的说法么?▼

这位卡拉特拉瓦就不必有这种担忧。因为本人是结构+建筑双担,大佬不仅不用担心挨揍,还因此收获了一批结构系的迷弟迷妹。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建筑师做出天马行空的设计,结构师负责理性地将这份设计变成可施工的方案。)

自30岁成立工作室之后,可自建自改还高产的卡拉特拉瓦,就在二师们为了信念不断battle的大背景下,过上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至于30岁之前?那是“大魔王养成记”。1951年7月28日生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属于“别人家的孩子”。中小学接受美术教育,本科读建筑,硕士读城市规划,博士读土木工程结构,这些经历直接导致这个人30岁毕业准备单干时俨然一个全能的建筑天才。

然而天才难为无米之炊,一直到3年后,陆续有甲方找上门的卡拉特拉瓦才终于有了第一个落地作品:阳台。▼

无处安放的才华乍然遇上开闸,卡拉特拉瓦只想高歌一曲“来呀造作啊”。(不是)此后30多年,创作欲井喷的他,不负众望地展示了一波又一波“变态后爆发”:瑞士Pfalkeller画廊“张嘴大鲸鱼”,▼

西班牙索菲亚王后艺术歌剧院

“武士头盔”,▼

巴西里约热内卢明日博物馆“变身臂甲”,▼

西班牙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天文馆“银河之眼”……▼

眼睛是可以睁开、闭上的

大开大合的招式,无一不显示着建筑师妄图掀翻世界的决心,《西部世界3》正因为这种未来感,直接在他的建筑下取景拍摄。

 但“狂野派”之所以躁动,不仅仅是因为憋坏了,更多的是因为他就喜欢设计会动的建筑。(毕竟技能点太多)正如他最出名的作品《花式起飞》系列: 密尔沃基美术馆

普通的百叶窗开闭▼

卡拉特拉瓦的百叶窗开闭▼

这是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一座以动态结构辅助形成的状似“海鸟”的建筑。▼

卡拉特拉瓦特意把遮阳的百叶窗做成翅膀的形状,当日光不断变化,通体全白的美术馆,就会像扑腾翅膀的大白鸟一样柔美壮观。

阳光透过“骨骼间隙”倾斜而下,

被纯白的内部装修反射。入目的干净敞亮使人愉悦。

而鸟的对面,正是湛蓝大海。从建筑内部往外看,一线天的宽阔海景尽收眼底;

从空中俯看,挥动翅膀的海鸟与大海又相映成辉。

 科技创新大厦

作为佛罗里达州理工大学新校区的第一幢建筑,科技创新大厦需要包含教室、会议礼堂、研究实验室、办公楼域等功能分区,但在外形上,卡拉特拉瓦将其规整地拼成了一条大“飞鱼”。

同样是利用百叶窗模仿成翅膀的创意,但校园大厦的要比美术馆的更板直一些,

调节方式也更多样:可以是绷直翅膀的滑翔状;▼

可以是常规的扑腾翅膀状,▼

后者在展开时有点睛之笔:

通过时间差造成最后有几扇叶子延迟关闭,为整个伸展状态添了一丝灵动,没那么死板。▼

从远处看,这幢三面环水的建筑有呼吸,对阳光敏感,仿佛是一个生命体。

与水中的倒影相接,它又像一颗闪亮的“知识星球”,包容、绽放、夺目。

世贸中心交通枢纽 建立于911遗址上的世贸中心交通枢纽,在枯燥的摩天大楼中,宛如一只张开翅膀的巨大白鸽,即将起飞。▼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卡拉特拉瓦曾看到的一幅“儿童放飞小鸟”的画作。他将那一瞬间的“善”定格下来,留在了这个曾带给无数人伤痛的地方。 

2016年,CNN将它评为9大新地标之一。此后日复一日,有越来越多人在这里中转、出发、或抵达。

充足的光线,亮堂的纯白建筑,拥有驱逐阴霾、给人安定的力量,建筑师对人的关切就这样布满个个角落。

 在卡拉特拉瓦的“马良之笔”下,爱德华的剪刀手可以交叉;▼

西班牙塞尔维亚科威特馆

尖头高跟鞋在江面旋转起舞,那么优雅;▼

布宜诺斯艾利斯蓬德拉女桥 

从锐角变成钝角的竖琴,也能高雅地立于水面……▼

西班牙阿拉米罗大桥

通过对力与结构的掌握,结合感性想象力与理性分析能力,卡拉特拉瓦尝试过了许多建筑师无法想象的设计:怎么让建筑动起来?

德国恩斯廷斯仓库

如何保持力的平衡,使建筑不会倾倒?……

巴塞罗那蒙特惠奇山通讯塔

近40年一直为呆板建筑赋予趣味与生命力,成了这位“鬼才”设计师不变的人生轨迹。

瑞士圣加伦紧急服务中心

也许追梦人真的不会老吧。就像他19、29岁时能将所有热情投注于喜欢的专业,拼命地学习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到了69岁,他也依然能在奇思妙想中打滚,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作品。

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卡拉特拉瓦翻新屋顶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其实反过来也一样。越是折腾越体现这个人生猛地活着,雕刻时光的人也会被岁月铭记。

h
human
1 楼
这种可动的建筑维护成本一定很大吧。。感觉有点华而不实。
j
jiang1962
2 楼
结构设计配合建筑设计。 不过材料工艺是在过去百年一点点提高改进的。 当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大胆。
中国岩
3 楼
为啥在中国就只有大裤衩这样的设计。。。。
裘千手
4 楼
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必要,浪费资源
f
fibre
5 楼
看这个人的面相就知道是销售高手
d
dreiberg
6 楼
都是些啥几把玩意!
燕超尘
7 楼
这个人一定喜欢飞翔的翅膀
百川雲
8 楼
金玉其表、有這種必要嗎?
药监
9 楼
啥时候密尔沃基在海边了??
E
EOS
10 楼
钱花够了啥都是可能的,这么大的活动结构,过几年就成了摆设,坏了没法修!重建或者不用(2选一))
l
lanjian45
11 楼
成本怎么样?好看真是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