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俄罗斯正考虑放弃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关于俄罗斯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退役一事,在俄罗斯海军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有俄专家疾呼,俄罗斯必须要有航空母舰。除开发舰载版苏-75外,俄海军还可从中国引进歼-35舰载隐身战斗机与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在俄专家眼中,认为此举颇为可行,原因在于歼-35与空警-600极具发展前景,还能根据俄海军装备需求进行改装。
2018年4月,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俄罗斯将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开展现代化改造,相关作业会在位于摩尔曼斯克的第35海军修船厂进行,该项目耗资约500~600亿卢布(约合8.87~10亿美元)。时任俄防长尤里·鲍里索夫也给出明确时间线,表示上述改造作业将在2020年完成,至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则会在次年重新投入使用。
不过,随后库舰就悲催了,随着3次事故的相继发生,加之俄乌冲突爆发,该舰的前景愈发渺茫,最终俄《消息报》曝出了“考虑放弃”的结论。航母尚且如此艰难,俄舰载战斗机部队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俄军目前装备有苏-33“侧卫D”与米格-29KR/KUBR两款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其中苏-33与苏-25UTG舰载教练机部署在第279舰载机航空团,米格-29KR/KUBR则归第100舰载机航空团所有。
苏-33舰载机曾被寄予厚望,该机还对中国歼-15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时过境迁,在航电配置、机载武器等领域,苏-33不仅严重落后于歼-15,就连素来不被看好的米格-29,也要比其强不少。当然这么说也不代表米格-29KR/KUBR就能过关,考虑到俄罗斯已经停止发展“支点”系列战斗机,从而造成米格-29KR/KUBR终究还是逃不过日渐消亡的命运。
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伊利亚·克拉姆尼克强调,从长远而言,俄罗斯海军必须要有航空母舰,否则一切作战行动都无法摆脱岸基航空兵的支持,海军也就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同时他指出,苏-33舰载机已经没有改进价值(丝毫未提米格-29KR/KUBR),所以除了将希望寄托在舰载版苏-75身上以外,还可以考虑从中国采购歼-35隐身舰载机与空警-600预警机。
歼-35是中国首款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能够遂行包括防空、拦截、攻击、支援以及伙伴加油等各项作战任务。该机更侧重于防空与拦截能力,实战中将主要作为空优战机用于制空作战。歼-15总设计师孙聪曾透露,歼-35在高度隐身化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化性能,在网络化交战过程中始终能先敌一步。
空警-600在中国海军装备和作战体系中,不仅要承担早期预警任务,而且还是情报汇集中心与作战指挥中心,地位极其重要。未来空警-600还将会像美海军E-2D那样,通过加装固定式受油装置,提高作战半径与任务时间,使该机综合作战效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就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自身来讲,购买并装备歼-35隐身舰载机与空警-600预警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歼-35能够使其俄海军的航空装备技术代际跃升,从原来的第四代早期直接跨入到第五代,而且远比目前八字还没一撇的舰载版苏-75要靠谱得多。空警-600预警机的价值更高,首先俄罗斯海军将会拥有与美国E-2D类似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实现了苏联海军的遗愿。其次是俄军工联合体再也不用饱受苏联“遗产”的毒害,毕竟安-71与安-88舰载机纯属“科技树”被点弯的产物。
那么,俄罗斯海军会如愿吗?恐怕非常难。暂且不提俄罗斯海军那点预算经费,俄罗斯海军现有的作战体系存在诸多短板,此外俄罗斯大大小小的军工院所与生产企业也绝不会答应。理由非常简单,如果引进了歼-35与空警-600,将会对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的发展及相关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深受军工利益集团影响的俄罗斯高层决策者们也始终坚持此类看法。再加上俄罗斯那些敏感的自尊心,俄几乎不可能购买歼-35与空警-600。
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俄罗斯海军的兴衰变迁。冷战结束距今才不过34年,俄海军航母和舰载机都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最讽刺的是,俄政府时至今日都在采取“鸵鸟”政策。反观中国海军在高速发展之中,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们在航母与舰载机研制及运用方面已彻底摆脱了苏联技术路径的桎梏,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海军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且持续的进步,一举跨入了全球超强海军行列。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俄罗斯正考虑放弃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关于俄罗斯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退役一事,在俄罗斯海军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有俄专家疾呼,俄罗斯必须要有航空母舰。除开发舰载版苏-75外,俄海军还可从中国引进歼-35舰载隐身战斗机与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在俄专家眼中,认为此举颇为可行,原因在于歼-35与空警-600极具发展前景,还能根据俄海军装备需求进行改装。
2018年4月,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俄罗斯将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开展现代化改造,相关作业会在位于摩尔曼斯克的第35海军修船厂进行,该项目耗资约500~600亿卢布(约合8.87~10亿美元)。时任俄防长尤里·鲍里索夫也给出明确时间线,表示上述改造作业将在2020年完成,至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则会在次年重新投入使用。
不过,随后库舰就悲催了,随着3次事故的相继发生,加之俄乌冲突爆发,该舰的前景愈发渺茫,最终俄《消息报》曝出了“考虑放弃”的结论。航母尚且如此艰难,俄舰载战斗机部队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俄军目前装备有苏-33“侧卫D”与米格-29KR/KUBR两款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其中苏-33与苏-25UTG舰载教练机部署在第279舰载机航空团,米格-29KR/KUBR则归第100舰载机航空团所有。
苏-33舰载机曾被寄予厚望,该机还对中国歼-15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时过境迁,在航电配置、机载武器等领域,苏-33不仅严重落后于歼-15,就连素来不被看好的米格-29,也要比其强不少。当然这么说也不代表米格-29KR/KUBR就能过关,考虑到俄罗斯已经停止发展“支点”系列战斗机,从而造成米格-29KR/KUBR终究还是逃不过日渐消亡的命运。
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伊利亚·克拉姆尼克强调,从长远而言,俄罗斯海军必须要有航空母舰,否则一切作战行动都无法摆脱岸基航空兵的支持,海军也就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同时他指出,苏-33舰载机已经没有改进价值(丝毫未提米格-29KR/KUBR),所以除了将希望寄托在舰载版苏-75身上以外,还可以考虑从中国采购歼-35隐身舰载机与空警-600预警机。
歼-35是中国首款第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能够遂行包括防空、拦截、攻击、支援以及伙伴加油等各项作战任务。该机更侧重于防空与拦截能力,实战中将主要作为空优战机用于制空作战。歼-15总设计师孙聪曾透露,歼-35在高度隐身化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化性能,在网络化交战过程中始终能先敌一步。
空警-600在中国海军装备和作战体系中,不仅要承担早期预警任务,而且还是情报汇集中心与作战指挥中心,地位极其重要。未来空警-600还将会像美海军E-2D那样,通过加装固定式受油装置,提高作战半径与任务时间,使该机综合作战效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就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自身来讲,购买并装备歼-35隐身舰载机与空警-600预警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歼-35能够使其俄海军的航空装备技术代际跃升,从原来的第四代早期直接跨入到第五代,而且远比目前八字还没一撇的舰载版苏-75要靠谱得多。空警-600预警机的价值更高,首先俄罗斯海军将会拥有与美国E-2D类似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实现了苏联海军的遗愿。其次是俄军工联合体再也不用饱受苏联“遗产”的毒害,毕竟安-71与安-88舰载机纯属“科技树”被点弯的产物。
那么,俄罗斯海军会如愿吗?恐怕非常难。暂且不提俄罗斯海军那点预算经费,俄罗斯海军现有的作战体系存在诸多短板,此外俄罗斯大大小小的军工院所与生产企业也绝不会答应。理由非常简单,如果引进了歼-35与空警-600,将会对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的发展及相关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深受军工利益集团影响的俄罗斯高层决策者们也始终坚持此类看法。再加上俄罗斯那些敏感的自尊心,俄几乎不可能购买歼-35与空警-600。
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俄罗斯海军的兴衰变迁。冷战结束距今才不过34年,俄海军航母和舰载机都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最讽刺的是,俄政府时至今日都在采取“鸵鸟”政策。反观中国海军在高速发展之中,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们在航母与舰载机研制及运用方面已彻底摆脱了苏联技术路径的桎梏,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海军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且持续的进步,一举跨入了全球超强海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