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正在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打算法战争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9日 15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78844 阅读
27 评论
队长手记

这可能是人类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以来,智能算法首次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据华盛顿邮报称,美国正在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打算法战争。大家应该还记得,在俄乌战争的早期,大量的俄军中高级将领被乌军海马斯斩首。其中,就有一家美国人脸识别公司收集了俄罗斯境内的海量照片,为乌军提供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支持。

乌军无人机只要拍下俄军将领的脸传回后方,对照识别就能认定身份,从而对其实施精准斩首。在战斗中,乌军射杀俄军士兵后,也可以用人脸识别迅速认证死者的身份,扒出死者的家庭信息,再把死者被击毙的消息用短信发给死者家属。

这种行为很恶心,很不人道。但是,对俄罗斯境内的俄军父母而言,当她发现她儿子战死的消息不是俄军传来的,而是乌军传来的,这能在后方制造恐慌,扰乱俄罗斯的民心,增加普京政府的舆论压力。这既是打肉体歼灭战,也是打舆论战,打心理战。

在这些精准大数据的背后,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持。

而今,美国对乌克兰提升算法支持,计划将俄乌实战全面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具体的做法是,把俄军每天的进攻路线,大炮方位、兵营位置、行军方式,炮弹落点、打击目标等所有的行为,全部输入计算机。

如此一来,俄军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行为,都成为了美国计算机中的记忆点。这是非常恐怖的。

这意味着,俄军的行动在极大程度上,对乌军是单向透明的。乌军能够提前预知俄军的行动,而俄军却无法预知乌军的行动。这种单向信息透明,让乌军对俄军形成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这能极大地增强乌军的战斗力。

队长简单地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俄军的营连级指挥官将面临巨大的战术创造力。如果你是一个营连级指挥官,你对乌军发起第一次攻击后,你的攻击路线,攻击策略,主要攻击目标,派遣的武器数量,动用了多少火炮,火炮的位置在哪里,火炮发射了多少炮弹,美军都会记录下来。

等你第二次发起攻击时,如果你还是原来的战术,原来的路线,原来的进攻策略,在原来的位置,那你完蛋了。你不仅攻不下乌军阵地,还会被乌军伏击,派出去的士兵很容易成为炮灰。

你必须改变战术。但作为基层的营连级指挥官,战术的创造力跟得上计算机吗?美国军方后台的计算机可以实战模拟,精确推演,为乌军寻找最佳的防御反击策略。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就公开吐槽过:“俄军的战术固定,笨拙,他们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发起冲锋和进攻,丢下一片尸体后,撤回,如此循环往复,只会死越来越多的人。”

要减少伤亡率,提高作战效率,俄军的指挥官需要不断地变换战术思路,这对一个人的思维习惯、行为规律和战术思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俄军的战斗效率将面临巨大阻碍。假设你是一个俄军炮兵,你的战斗任务会无形地增大。你不能守在一个阵地,你必须打完一炮,就立马转换阵地。你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在大炮转移上,只有少量的时间可以安全地开炮。否则,美国可以利用大数据和反炮位侦测雷达迅速锁定你,让你完蛋。

另外,俄军每天的开炮数量都被美军记录在案,计算机能随时随地分析俄军的弹药消耗量,预估俄军的弹药库存量,计算俄军的高强度打击大约能维持多久,为乌军的反击提供数据支持。

第三,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拟俄军的进攻行为,寻找俄军的进攻弱点。大家会发现,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是一波一波的,小而精的。美国为了消耗俄军,不会一次性为乌克兰提供大规模的先进武器。美国总是根据俄乌战场实况中俄军所表现出来的弱点,为乌军提供最关键的武器装备。

如早期提供大规模的小型自杀式无人机,紧接着提供海马斯火箭炮,再提供悍马装甲战车、T-72主战坦克以及最新提供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美军一点一点地增强乌军,让乌军不会溃败,也让俄军不能速胜。这种精准军援的背后,离不开精准情报和海量数据的支撑。

M2布雷德利装甲战车的到来,填补了乌军步坦协同作战中的薄弱环节。即,步兵缺乏装甲防护,坦克能突进的地方,步兵跟不上。有了M2布雷德利装甲战车,乌军就能更好地实施步坦协同作战。

这些很小的战术细节都被美国所牢牢掌握,美国的添油战术做到了无缝衔接,其目的是一点一点地把俄军耗死。

大家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算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用技术了。它在俄乌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也就能理解,美国禁止英伟达对中国出口A100和H100两款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的原因了。

算法实战的时代已经来了。大国之争,比拼算法、算力,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g
googlebot
1 楼
美国实验武器,步兵战车无法进攻,乌军还是炮灰
传播爱与光
2 楼
支持得好。白皮相互撕逼,白炮灰死得越多,白寡妇在黄鸡巴床上叫得越欢畅!哈哈哈
s
sw1799
3 楼
靠!打来打去,不是大毛死,就是二毛死!见鬼的战争!
居霄瞰尘
4 楼
抛开这“算法战争”有没有吹的成份不提,俄军这炮火准备后,步兵冲锋,跟一战二战的打法没啥区别啊。俄罗斯那么多军事院校,又有海外作战经验,等着真打起来规模化战争,就这两把刷子,还是拿人命往里填。
深圳足球
5 楼
W
Wuyueshanren
6 楼
美國🇺🇸好
爱吃花生
7 楼
美国威武!
吃斋念佛大灰狼
8 楼
乌克兰以一己之力要拖垮俄罗斯,美国总能找到铁杆的小朋友,中国真得好好学学。
脸皮10厚
9 楼
干死日本!
裘千手
10 楼
配图差劲,应该美国拳头中伸出一只小手乌克兰国旗尖刀型,对着俄罗斯拳头。
E
Edmondon
11 楼
SB自媒体,乌军有这么大的信息优势早就把普金斩首了
b
boom
12 楼
傻逼媒体 美国这么牛逼 自己就下场了 俄罗斯有的是实力陪乌克兰玩,等着美国动手了 ,美国这次不死也得残废
一尘大师
13 楼
“就有一家美国人脸识别公司收集了俄罗斯境内的海量照片” 咋收集的? 还不是靠推特,脸熟这些美国社交媒体 这下知道为什么美国禁止中国的社交软件了吧 美国人在干什么? 邪恶啊 [1评]
不说假话
14 楼
根本性原因在于独裁者压根儿就把韭菜当成一次性人矿而已,哪有一丝一毫的动力无研发追求己方零死亡率的算法战争?!
不说假话
15 楼
开战后能把在中国独享推特的腐败分子一举歼灭十四亿华人全部点赞!!!
不说假话
16 楼
眼瞎吗?!开战伊始直到现在你爹川特勒敢去前线视察哪怕是一次了吗?!反观泽连斯基人家是N次!
p
peterwan
17 楼
乌军一战成名,主掌中国不无可能
不说假话
18 楼
傻逼,欧洲列强们开始援助西方坦克了!
l
lyy
19 楼
[url=https://ibb.co/zRBb2B8][/url]
l
lanjian45
20 楼
野蛮落后的老毛子,1个世纪没有长进
B
Bnm8
21 楼
被击毙的消息用短信发给死者家属。这种行为很恶心,很不人道。 俄爹普京最人道。
雪中悍刀行
22 楼
吹的太过了。死亡士兵的个人数据从哪儿来的,俄罗斯国家统计局还是国防部给的。难道所有的死亡士兵都用脸书? [1评]
x
xxlm
23 楼
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大数据早把你身份扒了个干净。这就是为啥中国要求苹果谷歌在中国设置服务器,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说字节威胁国家安全。
哄哄如此
24 楼
美国又再吹牛逼了, 上次吹的牛逼把老毛子忽悠瘸了,搞了个狗屁营战术群,战术打的是不错,结果战略就没有人手了。
全通
25 楼
用得着出动大数据吗? 不过确实是意想不到的地方: 上海国家警察数据库包含近十亿条姓名、生日、地址、身份证和身份证照片信息。 任何人花点钱就可以买到…..
s
snake1101
26 楼
五毛賤畜又在造謠甩鍋了 2022年9月5日羅馬尼亞的歐洲議會議員Cristian Terheş對莫德納公司執行長Stéphane Bancel質詢會議錄影 https://multimedia.europarl.europa.eu/en/webstreaming/special-committee-on-covid-19-pandemic_20220905-1500-COMMITTEE-COVI 莫德納執行長Stéphane Bancel在會議17:34:13至17:37:30處有回覆羅馬尼亞議員。 針對「新冠疫情在2019年12月爆發,為何莫德納2017年已展開疫苗測試」的質疑,Stéphane Bancel表示,莫德納自2015年以來,就一直對所有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但當然不是針對新冠病毒,因為當時這個病毒並不存在,莫德納試驗的疫苗是針對流感、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及大流行性流感病毒株。(英文原文:The vaccine that we tested before is what I mentioned to one of your colleagues, in my previous set of answers, which is, since 2015, we have been doing clinical trial with all vaccines. This is not of course against SARS-coV-2 because the virus did not exist. It was against flu, RSV, and also pandemic flu strains.) 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周彥宏表示,mRNA技術早在2010至2012年間就已開始研發,針對基因治療與疫苗兩大用途,而莫德納公司算是最早投入的一批,研究能量累積已久。 周彥宏表示,莫德納一開始以動物試驗為主,直到2016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進行一期臨床試驗;雖然一期臨床試驗的有效性不錯,但由於受試人數不多,無法確定安全性,因此當時莫德納並未接續進行二、三期試驗。直到2019、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FDA才對莫德納開放綠燈。 周彥宏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3月11日才真正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同月,莫德納就已經展開臨床一期人體試驗,這是因為原物料、製程均齊備才有辦法做到。 周彥宏說明,流感、RSV與新冠病毒都是感染呼吸道的病毒,但不同屬。基於先前累積的學習經驗,莫德納能夠快速確定劑量,例如莫德納新冠疫苗中使用的佐劑(LNP),也是根據2016、2017年的經驗去調整修正;此外,莫德納在原物料準備、製程、法規等各方面也都已具備能力,才有辦法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快速投入疫苗研發生產。
h
hongyeua
27 楼
乌克兰论持久战!只要战损比合适,战术战略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