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政府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这已经是德国政府第N次明确表示拒绝了。
回顾俄乌开战这几年来,美英法陆续为乌克兰援助了数百枚远程攻击弹药,并多次对俄罗斯部队的后勤补给和指挥据点造成毁伤,这其中英法联合研制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甚至一度摧毁俄军舰艇,并对桥梁和指挥中心完成打击。但是面对俄军在兵力和装备数量上的优势,已经停产的“风暴阴影”根本不够消耗的,为此英法今年重启了该导弹的生产线,可见库存有多紧张。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包括“风暴阴影”在内的远程武器战果累累,迫使俄方投入大量资源防空,因此乌克兰多次向德国索求与“风暴阴影”功能类似的“金牛座”巡航导弹,这都3年了,队友的导弹都要复产了,德国竟然还能把持得住。
▲“金牛座”巡航导弹
根据德国官方宣传,“金牛座”机载空射距离可以达到500公里,理论上能够从基辅打到莫斯科,当然了,实际在面临电子对抗和大量防空系统的情况下,巡航导弹是不可能达到理论效果的。即便如此,“金牛座”弹头拥有比“风暴阴影”更高的装药量,双极穿透设计能应对种类更多的防护结构,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显然是比“风暴阴影”更让俄军头疼的存在。
▲“金牛座”巡航导弹基本参数
德国拒绝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这么多次,倒不是因为德国人抠门。实际上如果各位有关注西方援乌的武器装备,应该还记得德国提供过“爱国者”防空系统,豹2坦克、火箭炮、装甲车和各类武器弹药,数以千计的中短程攻击与侦查型无人机等各类装备,论价值没有100亿也有80亿欧元了,但是这些全部都是防御或者短距离进攻型装备,唯一一次援助远程弹药,是今年新总理上台后才签署的型号未知的远程导弹。即便换了个更激进的总理,“金牛座”也没有端上这场交易桌,作为已经停产的导弹,不太可能在复产前提供“数百枚”之多,德国还不至于傻到如此消耗自己高端武器的库存。
▲“豹2”主战坦克
德国这几年对俄乌的摇摆实在是太明显——一边拒绝为乌克兰提供远程精确攻击型武器,一边又大量提供防御型和中近距离攻击型武器。这些做法虽然对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增加了诸多阻力,但是也没有直接对俄本土和高价值军事据点产生威胁。战前德国的天然气进口就大量依赖俄罗斯,现在只能高价买二手的,俄乌战争迟早要结束,不管是俄罗斯吞并乌克兰还是谈判议和,德国和俄罗斯将来还要做贸易,真把俄罗斯打急眼了,将来日子可不好过啊。但是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压力在,远程武器不愿意给,那其他武器就只能多给些了。
▲北溪管道被毁,德国天然气价格飙升
我们纵览德国这些年的政策,就不难发现他其实一直以来都试图一碗水端平,但是这碗水总是端的颤颤巍巍不怎么稳当。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问基辅期间,别看援助了那么多武器弹药,针对乌克兰提出的加入北约一事,朔尔茨沿用二十国峰会上模糊的说法,等于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属于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德国近年来对中国的政策也是如此。中国作为一个仍在增长的庞大经济体,高端制造业已经开始挤压德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左有美国施压,右有欧盟堵截,德国不可能开放市场或者搞公平的竞争,前几年的时候曾削减中远集团的对德国企业的收购数额;计划减少半导体制造中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停止向中国发放优惠贷款;排除中国企业的5G体系等。
▲中远集团收购德国汉堡港的股份由35%限制为24.99%
但是德国政府清晰的知道完全与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两国早已成为数额巨大的贸易对象,供应链盘根错节分割不开,所以很多限制性的政策并没有走极端,留有一定的缓和空间。2024年则表现出了一系列对中友好的态度。在欧盟强加关税的情况下,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坚持认为欧盟对中国汽车的反倾销政策是不合理的,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其实能够迫使老牌车企对电动汽车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后续不得不放开中国对德投资的审查力度,吸引外资缓解经济压力。
德国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经济政治已经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绑在一起,不可能无视欧盟政策和美国的压力,限制与中国的贸易;作为北约成员国,援乌又不能停;大量能源被俄罗斯把握在手里,不敢提供强力的武器装备;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份额巨大,关键资源互相依赖,脱钩成本难以承受。被各方势力拉扯的德国,接下来的几年还是得这么拧巴着过。
近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政府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这已经是德国政府第N次明确表示拒绝了。
回顾俄乌开战这几年来,美英法陆续为乌克兰援助了数百枚远程攻击弹药,并多次对俄罗斯部队的后勤补给和指挥据点造成毁伤,这其中英法联合研制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甚至一度摧毁俄军舰艇,并对桥梁和指挥中心完成打击。但是面对俄军在兵力和装备数量上的优势,已经停产的“风暴阴影”根本不够消耗的,为此英法今年重启了该导弹的生产线,可见库存有多紧张。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包括“风暴阴影”在内的远程武器战果累累,迫使俄方投入大量资源防空,因此乌克兰多次向德国索求与“风暴阴影”功能类似的“金牛座”巡航导弹,这都3年了,队友的导弹都要复产了,德国竟然还能把持得住。
▲“金牛座”巡航导弹
根据德国官方宣传,“金牛座”机载空射距离可以达到500公里,理论上能够从基辅打到莫斯科,当然了,实际在面临电子对抗和大量防空系统的情况下,巡航导弹是不可能达到理论效果的。即便如此,“金牛座”弹头拥有比“风暴阴影”更高的装药量,双极穿透设计能应对种类更多的防护结构,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显然是比“风暴阴影”更让俄军头疼的存在。
▲“金牛座”巡航导弹基本参数
德国拒绝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这么多次,倒不是因为德国人抠门。实际上如果各位有关注西方援乌的武器装备,应该还记得德国提供过“爱国者”防空系统,豹2坦克、火箭炮、装甲车和各类武器弹药,数以千计的中短程攻击与侦查型无人机等各类装备,论价值没有100亿也有80亿欧元了,但是这些全部都是防御或者短距离进攻型装备,唯一一次援助远程弹药,是今年新总理上台后才签署的型号未知的远程导弹。即便换了个更激进的总理,“金牛座”也没有端上这场交易桌,作为已经停产的导弹,不太可能在复产前提供“数百枚”之多,德国还不至于傻到如此消耗自己高端武器的库存。
▲“豹2”主战坦克
德国这几年对俄乌的摇摆实在是太明显——一边拒绝为乌克兰提供远程精确攻击型武器,一边又大量提供防御型和中近距离攻击型武器。这些做法虽然对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增加了诸多阻力,但是也没有直接对俄本土和高价值军事据点产生威胁。战前德国的天然气进口就大量依赖俄罗斯,现在只能高价买二手的,俄乌战争迟早要结束,不管是俄罗斯吞并乌克兰还是谈判议和,德国和俄罗斯将来还要做贸易,真把俄罗斯打急眼了,将来日子可不好过啊。但是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压力在,远程武器不愿意给,那其他武器就只能多给些了。
▲北溪管道被毁,德国天然气价格飙升
我们纵览德国这些年的政策,就不难发现他其实一直以来都试图一碗水端平,但是这碗水总是端的颤颤巍巍不怎么稳当。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问基辅期间,别看援助了那么多武器弹药,针对乌克兰提出的加入北约一事,朔尔茨沿用二十国峰会上模糊的说法,等于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属于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德国近年来对中国的政策也是如此。中国作为一个仍在增长的庞大经济体,高端制造业已经开始挤压德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左有美国施压,右有欧盟堵截,德国不可能开放市场或者搞公平的竞争,前几年的时候曾削减中远集团的对德国企业的收购数额;计划减少半导体制造中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停止向中国发放优惠贷款;排除中国企业的5G体系等。
▲中远集团收购德国汉堡港的股份由35%限制为24.99%
但是德国政府清晰的知道完全与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两国早已成为数额巨大的贸易对象,供应链盘根错节分割不开,所以很多限制性的政策并没有走极端,留有一定的缓和空间。2024年则表现出了一系列对中友好的态度。在欧盟强加关税的情况下,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坚持认为欧盟对中国汽车的反倾销政策是不合理的,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其实能够迫使老牌车企对电动汽车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后续不得不放开中国对德投资的审查力度,吸引外资缓解经济压力。
德国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经济政治已经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绑在一起,不可能无视欧盟政策和美国的压力,限制与中国的贸易;作为北约成员国,援乌又不能停;大量能源被俄罗斯把握在手里,不敢提供强力的武器装备;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份额巨大,关键资源互相依赖,脱钩成本难以承受。被各方势力拉扯的德国,接下来的几年还是得这么拧巴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