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月经羞辱更可怕,是中国人的“单身羞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3日 19点2分 PT
  返回列表
61560 阅读
15 评论
Sir电影

头发、月经、怀孕......最近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中国女性再次集体被推上风口浪尖。Sir正好看到一部新上线的纪录片——《剩女》(Leftover Women),它追问一个对于女性可能更遥远的词:幸福。

但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更基础的问题——当谈论“女性”的时候,我们谈的究竟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

美国公共广播频道(PBS)制作,豆瓣8.0,三个女人的故事,试图重新定义我们对“女性”的看法。

坦白说,话题不新鲜,聚焦中国大龄单身女性所面对的压力,讲述她们在抵抗与妥协间的挣扎。

但形式,却在细微处命中现实的症结。

看上去平和客观的镜头,实际上,不断在个体与集体间反复掂量。

01

开场即态度。

几位女性通过蒙太奇,展现出出奇的一致。

在镜前精心装扮:

很明显,纪录片在刻意抹平女主角之间的区别。

不断出现的共同标签。

地点:北京。国际大都市,中国人梦想起飞的超大基地,必定也面临着最极端的生存压力。婚恋?想必只能随便应付了。

年龄:30岁上下。一个催婚压力最大的临界点。

身份:高知。三位女主都经济独立,且拥有高于平均水准的生活水平。

以上种种,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角色模型:“剩女”。

这是一个看起来就极其“不正确”的词。塑造群体,搏得同情,本应是我们想象中这部纪录片效率最高的做法。

但它没有。接下来的所有内容,都在“自我打脸”。通过深入三位女主,它一步一步瓦解自己亲手建立的剩女模型。

02

女主1:华梅(音译),34岁,律师。

你绝对想不到一个平时在法庭上能言善辩的律师,在镜头中会遇到怎样的沉默。

公园相亲角,她的职业瞬间成为攻击对象。

替儿子择偶的大妈上来就是一顿输出。

逻辑清晰,无法反驳:“要是我跟你吵架,你一下就搬出个民法啊,刑法啊什么的来跟我吵,我能吵得过你吗?”

华梅没有放弃。想继续了解,但大妈直接赶客:“咱不谈了好吗,我害怕。”

华梅万万没想到,十年寒窗,今天败在大妈的“段子”下。

都知道,律师是很会吵架的。但律师这一身份,竟让她失去了吵架的机会。

没完。大妈是过路人,错过也未必是坏事。

回到家里,压力更大。父亲是不在乎女儿的职业,但他在意的,是“女儿”这一身份。

“我哪怕生的都是女儿,都比你们儿子强。”

表面是夸奖,但Sir却仍听出一丝不甘。如果她不比男儿强,那是不是也不如一个别人的儿子?

但这也算还好的,家里最可怕的是谁?七大姑八大姨。她们的集火点,是自己臆想的“不婚主义”:

“不结婚,再幸福都不是幸福。”

“不结婚的女人,都是不正常的。”

“你就是读书读傻了。”

……

甚至不惜拿出苦肉计。

“从小到大你要什么都给你,高考上了大学家里砸锅卖铁都让你上,爸爸天天在地里累死累活,为的什么?还不是为的养你!”

华梅只能挠头,落荒而逃。她依然没放弃。会不会,真的能找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找到幸福?

于是低下身段去相亲。

一个山东大哥,本来相谈甚欢。

“山东的?我也是山东的。你山东哪里?”

“滨州的?哎我妈呀,我也是滨州的。”

以为老乡比较好商量,结果对方一来就说:

“结了婚,我要占主导地位,当然不是绝对的,大家说话一半一半重要,只不过,我是一大半重要的那个。”

华梅越听越心寒。原来,即使谈婚论嫁,对方第一件事不是了解自己,而是提防着她身上过于强势的可能。

对啊,30多岁,职业律师,至今没嫁——那肯定很强势。

在这接连的徒劳中,有一个镜头最让Sir动容。

华梅每相亲一次前,都会先做一次美容。她期待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等待有缘人的欣赏。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

这种失望从何而来?

她一次次试图呈现自己完整而丰富的个体,但坐在对面的人,无论路人、相亲对象、亲人,却总以集体的眼光先入为主。

最后,华梅泣涕涟涟:

“难道我不结婚,就是没价值的了么?”

Sir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失落。

但许多人可能都没看清这“价值”背后隐藏的逻辑——价值不取决于你是否结婚,而是,你是否“归顺”。

03

女主2:徐梅(音译),28岁,交通大学毕业。

北京户口,电台工作,有车有房,钻石级别的婚恋资本,更何况她没有生活焦虑,要求不高。但“吊诡”的事儿照样发生。

在相亲会上相着一个公务员,英国海归,北京工作。在一般人眼里,也是个钻石王老五。对方也看上她了,一聊挺合适。

但聊着聊着,聊没了。

原因是什么,纪录片没说。但明眼人都懂——一聊户口,准得破功。

徐梅的出身,成了她的“纸枷锁”。

父母希望女儿延续自己的社会坐标,用社会学家的话说,就是主动地参与“阶层固化”。

女儿是北京人,就得嫁给北京男人。

“北京户口”,是父母能够想象到最好的安全感。

徐梅成为一个苦不堪言的“妈宝女”。

躲不过这样一个千古难题:你选的丈夫,到底是你喜欢的,还是你的家庭喜欢的?

她向心理调解员哭诉:自己从小就是被妈妈控制得太严格了。

掌控程度多大?80%-90%。

她举了一个例子:就在相亲这段期间,她和妈妈有一次在车里吵架,妈妈直接摔车门离开。

女儿从小到大,妈妈都用这样的方法来对付。

每当女儿要向母亲说道理,仔细看妈妈的微表情,嘴角上斜一脸不屑。

一看就知道是难对付的狠角色。

再说,对方不跟你说了。

这时候,徐梅的所有成就都不重要了。

名牌大学、体面工作、开朗的性格……这一切,在妈妈看来,都抵不过一直以来让这个家庭安身立命的三个字:北京人。

能怪母亲吗?

徐梅的妈妈,也在怕。她怕女儿不幸福是真心的。更怕的是,女儿不能成为自己幸福认知的一部分。

当爱仅仅以一种权力的形式被“下达”时,家庭就形成被刻板规则运行的“机器”,哪怕这种规则听起来,叫做“幸福”。

04

女主3,比较特别。

可以说,她就是符合所有“标准”的人。

已婚,跟随丈夫,放弃自己原有职业来到广州,重新开始;且生了孩子,一家美满。

主题不是“剩女”吗?

她是被曾经的自己“剩下”的。片中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妥协”——为婚姻妥协、为家庭妥协、为不再坚持的自己妥协。

而她真正选择妥协的原因,是年龄。

蔡琦(音译),因为她比丈夫年纪大,所以始终害怕对方不接受自己。

妥协似乎是她表达感恩的方式。

但她跟上面两位女主角是矛盾的吗?Sir觉得并不。

在为大学生作分享的时候,她语气平静——承认自己的生活没有婚前“有趣”,但她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幸福”的。

看到没,即使已经身在那个达到幸福标准的群体,但她并没有吹嘘那必然的幸福感,而是保持对个人感受的坦诚。

这也是Sir欣赏《中国剩女》的地方,它没有挥舞旗帜,没有党同伐异。

放下那些唾手可得的情绪武器,真正关注每一个挣扎中的人物的生活轨迹,唤醒纯粹的个体尊重。

比起我们国内那些所谓的“婚恋真人秀”呢?两者区别在哪?

以集体的思维平息人的痛苦,只会让我们不断把痛苦施加于更弱势,更无法发声的群体。

而尊重“人”,才是真正共情的基础。

电影结尾两个细节很温暖:

农村出身,与家人不合的华梅,最终选择离开北京,去法国深造。课堂上,她专心听讲记笔记。下课后,踩着自行车游荡在绿意盎然的校园。

此时的她,一身轻松,满脸笑容,不像一个34岁的“剩女”,而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

与此对比的,是她农村老家,破门上贴着一对春联。写的是:家居黄金地,人在幸福中。

两个画面,一个优雅,一个俗世。

但它们都对应着同样的真理:幸福到底在哪?

它不是达成某种完美标准后人群给你的嘉许,它是对每一个负重前行的人的奖赏。

李大愣
1 楼
农民意识很难根除
允魂
2 楼
你要说男的不好找我还相信,女的...而且只要不早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想结婚了,不得不结婚的确实只是农村思维而已,笔者又开始以偏概全
开心天才
3 楼
女权婊群死全家
尖头辣椒
4 楼
没人操,也是痛苦
铗归来
5 楼
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
我爹是乡长
6 楼
攀比制造了中国90%的剩女,然而在一群大龄傻b老娘们加入攀比大军的同时,自己连他妈镜子都不照
这个秋天
7 楼
人类就是矫情,明明就是交配繁衍,硬要加上这么多限制。结果都不爽
p
peterwan
8 楼
几年前同事20多整天疯玩,现在30多也是愁嫁了
起个什么呢
9 楼
活到这个年纪还还不出个自我,可悲,可笑。
u
ukwlux
10 楼
呵呵,张曼玉
b
billyc
11 楼
畸形的婚恋观
破笔头
12 楼
北京户口本身就是隐形福利,价值多少平头老百姓自会衡量
l
linzuo3898
13 楼
不挑三拣四,遇到一个可以的差不多的就嫁了吧!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理想对象!
移动硬盘
14 楼
黄瓜挺好的,至少不骂人不分财产,用完还能吃。
皇军这边走
15 楼
东亚文化的攀比和往上嫁,社会零福利不利于独身养老,还有市井农村的势利小心眼,剩女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