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下滑,人均GDP增长滞后!加拿大越混越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0日 7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70125 阅读
23 评论
温哥华港湾

加拿大目前的发展似乎差强人意,连美国主流媒体都不怎看好。

华尔街日报:加拿大正游离七国集团外

最近,美国著名报刊《华尔街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表示,加拿大在领导能力、经济、国防占比等方面的表现,让人怀疑其已经游离在七国集团之外。

社论认为,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不是一个领导者。正如全球事务专家伊恩•布雷默在其著作《Every Nation for Itself》中所言,领导者拥有协调跨国问题的杠杆,拥有财富和权力,可以说服其他国家采取他们本不会追求的行动。它支付其他国家负担不起的账单,并提供其他人不愿支付的服务。在一个又一个问题上,它制定国际议程。然而,加拿大做出这些事情似乎遥不可及。

缺乏领导力的部分原因在于,这十年多来加拿大经济增长疲软,让其逐步远离世界经济重要参与者的角色。只有当经济复苏为重建我们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提供所需的资金,并且拥有经济重量使其他国家渴望进入我们的市场时,加拿大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恢复其地位。

社论还提到,在七国集团中,加拿大的国防支出垫底。这让人质疑加拿大是否仍愿意承担七国集团成员的责任。

然而,加拿大受到的限制不仅仅是由于其相对较小的人口和经济,还受到一种“加拿大人不思大事”的心态所束缚,正如艺术历史学家芭芭拉•道奇所说。如今,加拿大追求的是友善和进步,而不是伟大或强大。

社论引用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2021年向国防部长发出的任务书,其中将“建立一个包容和多元的国防团队,努力打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摆脱骚扰、歧视、性行为不端和暴力”确定为首要任务。

社论暗示,不解决上述问题,加拿大应该坐在“小孩子”那一桌,而不是“成年人”那一桌。

《华尔街日报》得出结论,如果加拿大不想扮演那个角色,那么七国集团应该考虑寻找替代者。

TD Economics:加拿大生活水平下滑 人均GDP增长滞后

抛开领导力、国防等方面不说,上述社论所提及的加拿大经济现状,不无道理。

道明经济研究公司(TD Economics)的一份新报告称,加拿大看似经济从疫情中强劲复苏的事实,实际上掩盖了发达经济体生活水平表现不佳的情况。

道明银行经济学家 Marc Ercolao 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等于经济繁荣。”

从表面上看,加拿大的经济增长看起来很健康。“强劲”的移民和人口增长帮助推动了疫情后经济活动的快速复苏,特别是消费和房地产市场。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加拿大增加了105万人,其中约96%的增长是由于国际移民。这是加拿大历史上首次单年人口增长超过 100 万人。

这一增长使得加拿大保持了G7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国家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为2.7%,这样的速度将使加拿大人口在大约26年内翻一番。

到2023年6月16日,加拿大总人口已突破4000万人。

然而,Ercolao 说,“虽然 GDP 总量是一回事,但生活水平是另一回事,当加拿大的经济表现根据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进行调整时,它所揭示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世界舞台上,以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加拿大是少数几个尚未恢复疫情前生活水平的发达经济体之一。

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在过去三个季度出现萎缩,道明银行预测,该指标将持续萎缩,直至 2024 年底。

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在 2060 年之前,加拿大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垫底。

Ercolao 表示,20 世纪 80 年代初,加拿大的人均 GDP 比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高出近 4,000 美元,但到 2000 年,这一优势几乎消失。那一年美国的人均GDP超过加拿大 8,000 美元以上。

自 2014-2015 年石油危机以来,“加拿大的表现每况愈下”,每年仅上涨0.4%,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长率为 1.4%。

Ercolao 表示,问题的核心是生产率下降,这是加拿大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他指出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几个因素。

其中包括过去八年对建筑、机械和知识产权的商业投资“乏善可陈”,以及研发支出的长期下降导致了“创新差距”。

Ercolao 说,“过去20年来,加拿大的研发投资一直在下降,而其他七国集团国家的研发投资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21 年,加拿大的研发支出约占 GDP 的 1.7%,是美国份额的一半,并且低于大多数其他国家。

加拿大经济还包含相对较多的小公司,这些公司的出口和投资往往少于大公司。他说,低效的监管和税收政策是阻碍生产力和创新的其他因素。

有些省份的情况会好一些。由于能源部门的支出,石油资源丰富的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的人均 GDP 水平最高。

但自上个十年的石油危机以及该行业从大型项目和投资转向以来,它们的地位也一直在下滑。

Ercolao 说,“不幸的是,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加拿大人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好转的迹象。”

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引起注意,是因为生产力问题被新工人涌入带来的增长所掩盖,但 Ercolao 表示, “越来越难以忽视加拿大与其它主要经济体之间不断扩大的实际人均 GDP 差距。”

不过,从202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的人均GDP中,除了美国、澳洲和部分北欧发达国家所占据的第一档(高于6万美元)之外,加拿大仍处于第二档(5万至6万美元区间),在七国集团中仅次于美国。

高房价压垮加拿大民众

工资增长水平,远不及飙升的物价,特别是房价(租金),着实让加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不少。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的数据,截至 2023年6月,全国房屋平均价格达到 709,218元。更离谱的是温哥华,房屋均价已达1,203,000元。在温哥华,要置业,所需的最低年收入已达235,650元。

房价的高涨,亦带动了租金疯狂上升。

渥太华智库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CCPA)分析涵盖了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776 个社区,计算出人们每周工作 40 小时必须赚多少钱才能支付不超过其收入30% 的住房费用,而住房费用是他们收入的 30%,称为“租金工资”。

根据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的说法,支付的费用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导致住房 “负担不起” 。

数据显示,除了魁北克省的三个城市以外,其他34个城市均负担不起住房,温哥华、多伦多最为离谱。

如果一个人想住在温哥华普通的一居室公寓,按租金不超收入的 30%的标准,则需要每小时赚取32 加元;要住得起两居室,一个人每小时必须挣 43 加元。

这两种情况,都是最低工资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即使是一居室公寓,也必须有两个人拿着最低工资才能住得起一居室公寓。

同样,多伦多住一居室公寓,需每小时赚取33加元;住两居室,则需每小时赚取40加元。

或许,这只是危言耸听,但正如文中所提及,当经济出现问题、民众生活水平下滑时,政府不应选择忽视,应该动动脑筋,作出对策了。

o
ontariopage
1 楼
美国难民,香港难民,欧洲难民,加上三个月就涌入30多万的移民,多伦多人多的特么的车子开的比自行车还慢。有钱的,没钱的都往里面死命涌,卧槽,这是好呢还是坏呢?
l
lovepark1
2 楼
看看海外多惨 还是我厉害国最厉害 [2评]
斯文的地主
3 楼
海外再惨 也要继续大批大批移民进入美国! 每年大批大批移民来美国,野狗眼里的中国那么的独裁 居然不禁止,你说奇怪不?哈哈哈 移民美国 绿卡 和换护照的不计其数!每次对华收紧签证 中国还抗议 你说奇怪不?? 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越多 中国越强大,科技进步越快 你说不可思议不? 移民美国人数越多 中国越强大 你说气人不?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
D
Drakecat
4 楼
加拿大沦为三流国家
d
diss2
5 楼
看来还是不能说你洋主子不是 你们洋奴不高兴啊 [1评]
l
lovepark1
6 楼
: 不敢说 听说他们总理叫禁评 [1评]
o
ontariopage
7 楼
全是欧洲和香港难民,全往加拿大跑,卧槽,受不了了
C
CCPCC
8 楼
斯文的地主 我本周末 在东京 你在哪里 来东京吧 我请你吃饭 比你那牢饭肯定好吃
无畏
9 楼
加拿大房市崩盘
B
Bigdaddy
10 楼
看样子日本水深火热完了下一个是加拿大
a
assvenger
11 楼
的确,他立法禁止评论绿教。
脸皮10厚
12 楼
傻逼日本好,全家火葬场
灯塔路
13 楼
所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正走在集体崩溃的路上
R
RM
14 楼
这照片开HDR拍照的吧,拍得像随便PS的一样,人像是贴上去的
T
TCVD
15 楼
长远来看,移民对加拿大这种国家是好事,当然了,阿拉伯人除外。
R
Riordan
16 楼
加拿大本就是三流国家,哈
w
wjb2009
17 楼
不是一般的差,除了小土豆那张嘴和他的悲催的8年
l
laohu667
18 楼
左逼不死,灾难不已。
G
Griller
19 楼
在加拿大的华人是可以帮助当地发展的更好的,发挥华人的聪明才智和领导力。愿意帮助,追求真和善良,而不是英美流行的伪善hypocrite文化。带领自己的家庭,华人社区发展的更好,有能力了以后,带动更多的社区,让更多的加拿大人受益。 这有更大的可能是更成功的思维方式。
真是太烦人
20 楼
除了卖原材料,啥都不行。居然还学南边国家,忙于什么难民和无数多的彩虹,即没饭吃了,也要扯上乌克兰向题。SB土豆,祸害无穷。
l
lovepark1
21 楼
啊 怎么能禁止评论绿教? 应该统统禁止, 最好别上外网。
吃斋念佛大灰狼
22 楼
加拿大人都去啃土豆。
脸皮10厚
23 楼
傻逼日本好,全家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