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公开下水,在当时曾引起巨量关注,甚至之后官方对福建舰下一步舾装、海试的简单报道,也获得不少讨论。而在整整一年后的今天,福建舰既无海试消息,也无相关动态,甚至连飞行甲板上显眼且有些难看的施工棚,都处于未拆除状态,不禁让外界有些担忧。
▲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的黑色施工棚很引人瞩目
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下水,并于2018年5月13日首次出海海试,期间间隔一年零17天。以其为参照,福建舰应该在近期开始海试,但外界至今并未观察到相关动作,因此才引起焦虑。毕竟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虽然技术先进、理论效能巨大,但属于绝对尖端的全新技术。就连航母建造、使用经验异常丰富,拥有现今最强悍、最完整蒸汽弹射器发展路线的美国海军,都在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再加上国内在福建舰下水后,就很少报道福建舰动态,不得不让外界为福建舰发展揪心。不过,就目前来说,福建舰尚未达到需要外界担心的程度,或者说,目前福建舰表现出的状态,距离出现“严重问题”还很遥远。
▲山东舰从下水到海试甚至服役的时间很短
且不论因为故障缠身,建造、海试周期漫长的美国海军新一代“福特”号航母。即使是一共建造10艘,熟得不能再熟的“尼米兹”级,其最后一艘“布什”号也是在2006年10月下水,2008年8月开始海试,期间间隔1年零10个月。考虑到当时造船厂已经有前9艘同型航母的建造经验,整个流程可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在10万吨弹射航母的天然技术压力下,其耗费的时间依然相当可观。福建舰虽然吨位比“布什”号略小,但其是同型舰中的第一艘,技术积累非常欠缺,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如果以最保守的态度估计,那么福建舰从下水到海试间隔的时间,与“布什”号持平,甚至略高一点,在两年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
▲“布什”号作为“尼米兹”级10号舰技术非常成熟
当然,以这些年国内在军用造舰领域的表现来看,应该不至于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大连造船厂当年建造山东舰时,其实也只有之前改造辽宁舰的一些经验,后者作为苏联时代的航母,说对前者发展没有裨益是不可能的,但要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也不太对。只能说,当时国内造船工业的实力,确实达到了建造6万吨滑跃航母的水平,辽宁舰的购入和改造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如今国内在航母领域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复杂的福建舰海试准备时间,应该也只比山东舰多一些而已。因此,理性推测一下,福建舰在下水后一年零两个月到六个月期间,也就是今年8月到12月开始海试的可能性最大。
▲辽宁舰其实起到的是催化剂作用
至于很吸人眼球的另一个问题——福建舰甲板上的黑色施工棚,其拆除时间应该要更晚一些,大概要等到明年2月到6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磁弹射器安装特性和海试流程来决定的。福建舰的黑色施工棚,是其电磁弹射器安装、调试期间的保护装置,外界看到的其实仅仅是最外层,效果最简单的防雨、防尘层。由于电磁弹射装置超高的安装精度要求,以及对海水、盐雾高度敏感的特性,在安装时施工棚内设有极为严密的防护体系,一层层叠加起来,就变成了外界看到的大型黑色施工棚形状。这个东西就像空军的灰色涂装一样,有点丑,但是很实用。而想要看不到这个施工棚,自然是需要三条电磁弹射器安装、调试完毕,准备测试弹射装备的可用性才行,这一般是海试第二阶段的任务。
▲航母海试初期需要测试究竟能不能高速跑起来
具体来说,海试第一阶段主要测试航母动力以及其他主系统,把航母开起来动一动,看看舰载设备在这种状态下是否会出现问题。对于电磁弹射器来说,就是先看看航母跑起来之后,其安装精度、使用状态是否出现不合理的变化(下水后码头系泊期间,已经测试了海浪冲刷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问题或者经过调试、修正后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即在航母行进期间测试舰载设备的工作状态。
换句话说,在航母跑起来、电磁弹射器不工作时没问题的前提下,再测试后者在航母运动时的工作情况,并一一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时施工棚自然不会保留。鉴于第一阶段往往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因此才会推测福建舰施工棚要等到明年才会消失。
▲歼-15应该会在海试阶段配合电磁弹射器测试
航母海试,甚至大型装备的测试,本质上就是一个小心翼翼提高装备工作状态的过程,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测试条件也是一步步接近实战。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些国家能够一一解决,甚至是快速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这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不菲的项目费用),而有的国家无法解决,或者只能通过引入进口装备、长时间拖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最终使得项目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国内近些年在民用造船、军用造舰领域表现上佳,在电磁储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很雄厚,再加上建造、测试山东舰的良好表现,福建舰的海试准备和具体进程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只是没有外界期待的那么迅速,目前还需再耐心等一等。
2022年6月17日,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公开下水,在当时曾引起巨量关注,甚至之后官方对福建舰下一步舾装、海试的简单报道,也获得不少讨论。而在整整一年后的今天,福建舰既无海试消息,也无相关动态,甚至连飞行甲板上显眼且有些难看的施工棚,都处于未拆除状态,不禁让外界有些担忧。
▲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的黑色施工棚很引人瞩目
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下水,并于2018年5月13日首次出海海试,期间间隔一年零17天。以其为参照,福建舰应该在近期开始海试,但外界至今并未观察到相关动作,因此才引起焦虑。毕竟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虽然技术先进、理论效能巨大,但属于绝对尖端的全新技术。就连航母建造、使用经验异常丰富,拥有现今最强悍、最完整蒸汽弹射器发展路线的美国海军,都在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再加上国内在福建舰下水后,就很少报道福建舰动态,不得不让外界为福建舰发展揪心。不过,就目前来说,福建舰尚未达到需要外界担心的程度,或者说,目前福建舰表现出的状态,距离出现“严重问题”还很遥远。
▲山东舰从下水到海试甚至服役的时间很短
且不论因为故障缠身,建造、海试周期漫长的美国海军新一代“福特”号航母。即使是一共建造10艘,熟得不能再熟的“尼米兹”级,其最后一艘“布什”号也是在2006年10月下水,2008年8月开始海试,期间间隔1年零10个月。考虑到当时造船厂已经有前9艘同型航母的建造经验,整个流程可以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在10万吨弹射航母的天然技术压力下,其耗费的时间依然相当可观。福建舰虽然吨位比“布什”号略小,但其是同型舰中的第一艘,技术积累非常欠缺,出现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如果以最保守的态度估计,那么福建舰从下水到海试间隔的时间,与“布什”号持平,甚至略高一点,在两年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
▲“布什”号作为“尼米兹”级10号舰技术非常成熟
当然,以这些年国内在军用造舰领域的表现来看,应该不至于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大连造船厂当年建造山东舰时,其实也只有之前改造辽宁舰的一些经验,后者作为苏联时代的航母,说对前者发展没有裨益是不可能的,但要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也不太对。只能说,当时国内造船工业的实力,确实达到了建造6万吨滑跃航母的水平,辽宁舰的购入和改造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如今国内在航母领域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更复杂的福建舰海试准备时间,应该也只比山东舰多一些而已。因此,理性推测一下,福建舰在下水后一年零两个月到六个月期间,也就是今年8月到12月开始海试的可能性最大。
▲辽宁舰其实起到的是催化剂作用
至于很吸人眼球的另一个问题——福建舰甲板上的黑色施工棚,其拆除时间应该要更晚一些,大概要等到明年2月到6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磁弹射器安装特性和海试流程来决定的。福建舰的黑色施工棚,是其电磁弹射器安装、调试期间的保护装置,外界看到的其实仅仅是最外层,效果最简单的防雨、防尘层。由于电磁弹射装置超高的安装精度要求,以及对海水、盐雾高度敏感的特性,在安装时施工棚内设有极为严密的防护体系,一层层叠加起来,就变成了外界看到的大型黑色施工棚形状。这个东西就像空军的灰色涂装一样,有点丑,但是很实用。而想要看不到这个施工棚,自然是需要三条电磁弹射器安装、调试完毕,准备测试弹射装备的可用性才行,这一般是海试第二阶段的任务。
▲航母海试初期需要测试究竟能不能高速跑起来
具体来说,海试第一阶段主要测试航母动力以及其他主系统,把航母开起来动一动,看看舰载设备在这种状态下是否会出现问题。对于电磁弹射器来说,就是先看看航母跑起来之后,其安装精度、使用状态是否出现不合理的变化(下水后码头系泊期间,已经测试了海浪冲刷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问题或者经过调试、修正后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即在航母行进期间测试舰载设备的工作状态。
换句话说,在航母跑起来、电磁弹射器不工作时没问题的前提下,再测试后者在航母运动时的工作情况,并一一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时施工棚自然不会保留。鉴于第一阶段往往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因此才会推测福建舰施工棚要等到明年才会消失。
▲歼-15应该会在海试阶段配合电磁弹射器测试
航母海试,甚至大型装备的测试,本质上就是一个小心翼翼提高装备工作状态的过程,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测试条件也是一步步接近实战。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些国家能够一一解决,甚至是快速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这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不菲的项目费用),而有的国家无法解决,或者只能通过引入进口装备、长时间拖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最终使得项目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国内近些年在民用造船、军用造舰领域表现上佳,在电磁储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很雄厚,再加上建造、测试山东舰的良好表现,福建舰的海试准备和具体进程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只是没有外界期待的那么迅速,目前还需再耐心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