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昨天,英国的确诊感染人数达到了5018人,死亡人数也新增至240人。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看着这个周末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新增迅速拔高、重症患者、死亡病例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英国的卫生部门也是捏着一把汗:
意大利如今的情况,可能就是英国过几周的情形。
面对必然来临的新冠爆发期,这个周末NHS也在努力准备着,想要在疫情高峰来临前提高收治病患的能力。
鲍里斯也在一边呼吁大家遵守隔离措施,一边强调“平缓疫情发展曲线”的重要性。
但从NHS的现状和专业人士的预测来看,英国政府做的这一切,似乎还是不够...
【如今的意大利,就是两周后的英国?】
英国媒体对比了一下死亡人数的曲线,按照21号的数据,英国的新冠死亡人数达到了233人。
这个数字,和3月7日的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是一样的。
考虑到英国采取的防疫措施一开始比较放松,有很多人说:
现在的英国,就是两周前的意大利。
那两周后的英国,就会是现在的意大利,甚至更糟糕。
这样的预判不是没有依据的。
根据几个国家之间疫情发展趋势的对比统计,英国的疫情发展速度甚至比意大利还要迅猛:
下图中,是各个国家在各自的疫情爆发开始后,感染人数的统计。
可以看到,上升最缓慢的,是日本和美国(这可能和美国前期没采取大范围主动筛查的策略有关)
现在的英国(绿色线),则比当初的意大利(蓝色线)发展还要迅猛。
按照这样的推算,两周后,英国的疫情爆发情况可能就和现在的意大利一样,甚至更严重。
来自伦敦大学的教授Francois Balloux也预测,英国的疫情发展情况会和意大利非常相似,只是意大利北部的疫情要比英国的情况提前两到三周。
但这并不是人们变得沮丧的理由。
他强调,虽然严厉的隔离措施并不能阻止疫情爆发,但保持隔离措施是让医疗系统有可能抵抗疫情的最重要的条件。
意大利已经因为新增死亡病例太多,丧葬业超负荷了,社会各界所遭到的打击也让人痛心。
而英国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如果出现了,社会各界做好准备了吗…
【新的疫情爆发曲线:疫情还会死灰复燃?】
无论是通过对比意大利,还是通过数据分析,英国疫情传播开来后,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就看爆发什么是后来,来了政府医疗系统有没有能力应对。
现在的鲍里斯虽然公布了一系列隔离政策,但和之前一样的是,他还是在反复重审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压平疫情曲线”,避免NHS因为突然的爆发而崩溃。
他在之前的发布会上说到:
“我们仅仅落后意大利两到三周。意大利人拥有一流的医疗保健系统,然而,他们的医护人员已经完全被需求所淹没了。
除非我们共同行动,做出勇敢的决定、全国一起努力延缓一起发展,那么我们的NHS也可能会和意大利一样,被疫情爆发击倒。”
根据之前的模型计算,疫情在英国传播开后,如果什么控制措施都不做,感染的人数将会在四月底、五月初达到巅峰,之后下降,也就是下图中红色的线条;
而NHS潜在能够扩容的最大收治能力水平,就是图中白色虚线所展示的部分。
政府对疫情控制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让这个红色的曲线变得平缓,延迟高峰期的到来,最好拖到夏季时,避免流感季,也就是变成蓝色曲线那样。
同时,最快速度扩容NHS医院的救治容量。 这样就可以在夏季高峰到来之前,让医院能够收治所有的病患。
这样一来,让需要治疗的新冠患者的数量,能够一直保持在NHS收治能力水平线之下, 减少死亡人数,降低死亡率。
但这个只是理想状况下的模型,
事实证明,
确诊患者增长的速度,大于之前的估计。
而NHS医院扩容的速度,却一直跟不上。
呼吸机,医生都短缺....
这样的做法现在看来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
英国政府后来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和积极的抗疫策略,关闭学校,全国上下开始社交隔离。
根据新的防控策略,帝国理工大学建立了新的模型。
也就是下图所示:
第一,NHS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合作,提高了收治能力,也就是图中的白色虚线,比这周之前提高了一个水平。
第二,和之前的推算相似: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什么隔离都不做,感染人数将会如同红色曲线所示,在四月达到巅峰,大大超出NHS的收治能力,届时大概会有50万人因为得不到检查和救治而死亡;
如果按照上周的原计划,进行有限度的隔离,那爆发情况就会和蓝色曲线所示,高峰期在5月来临,会有大概25万人因为得不到检查和救治死亡。
第三,也就是新计划采取后的疫情发展。
如果采取更严格的隔离政策,也就是关闭学校、所有人都进行社交隔离,那新冠感染发展曲线将会和绿色的线条所示那样:
在四月达到最高峰期,但同时提高了NHS的医疗收治能力后,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总数在NHS可以应付的范围内。
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五月达到一个最低点。
但是,随后随着感染人数下降、如果隔离政策的结束,疫情有可能死灰复燃,再次超过NHS的收治水平,并在11月达到巅峰。
但是目前来看,因为关闭学校,关闭商店之类的社交隔离措施才从这周五才开始实施。要能看到实际的控制效果还需要2-3周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上图绿线所述,英国的确诊人数再未来的2-3周里,依旧会飞速上涨。
同时,这个模型也是在警告一个新的风险:
如果隔离措施不能够长期执行,那就算短期内感染人数能够得到控制,之后隔离措施结束,疫苗还没有推广前,疫情还是会大爆发。
政府和民众能否接受长期隔离措施带来的影响?如果不能,再次大爆发后大家又该怎么应对呢?
这不仅是值得英国政府思考的问题,也是困扰着所有受疫情影响国家的问题。
【感染新冠会让人失去味觉嗅觉?】
最近几天,英国媒体对新冠病程发展的介绍也比较多。
从之前各个国家的分享研究数据来看,对于感染者而言,感染后的七天之内,都可能是轻症状况。
而第七天时则是一个“分水岭”:
85%的患者因为年轻或者抵抗力较强,症状开始减轻或者消失。
但对另外15%的而言,7天左右他们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的迹象,伴有持续的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蓝。
之后再过一天可能发展到急性呼吸急促综合症,如果没有得到缓解,第十天时就要进入重症监护室了。
之后到底是经过治疗,在平均22天的住院时间结束后出院;还是症状恶化,在平均18.5天的治疗抢救后死亡,就看个人的情况了。
目前,英国最年轻的新冠死亡患者是41岁。所以,这真的不是一个“只对老年人有威胁”的疾病。做好隔离措施,对自己对家人都太重要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英国疫情发现是:新冠可能会让人失去味觉和嗅觉。
根据之前确诊感染的英国卫生部副部长Nadine Dorries所说,感染了新冠后,她失去了味觉和嗅觉。完全闻不出来、唱不出来食物的味道,吃东西、喝东西只有冷热的差别,喝水放不放茶包也没区别了。
失去喝茶的乐趣,对英国人来说也是很难习惯了。
通常病毒引起的感冒会让人对味道的敏感度降低,但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新冠对患者味觉、嗅觉的影响到底会持续多久。
但是,根据这些数据,英国耳鼻喉科协会提醒大众,感染新冠的症状指标,可能不仅仅是发烧、咳嗽,也可能是嗅觉、味觉的丧失。
现阶段的“无症状感染者”们,如果出现了味觉嗅觉不灵敏的症状,可能就要引起警惕了,必要时最好进行自我隔离了。
英国耳鼻喉科的首席顾问之一Nirmal Kumarm还特意提醒年轻的人:
“在年轻的患者中,新冠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等。但他们可能只是失去了嗅觉或者味觉,这可能表明病毒停留在了鼻腔内。”
NHS系统里有两名耳鼻喉科的医生,就是在接触了无症状的感染者后,被感染了新冠,目前正在接受重症监护。
【NHS 4500退休护士和医生重返火线!但还远远不够】
疫情传播快,前期症状不明显,这些问题都让人们对NHS的应对能力非常担忧。
周五时,英国卫生部长向过去三年内退休或离职的NHS医护人员发出号召:呼吁他们有可能的话都回到岗位上,增援NHS应对危机。
在这样的呼声发出48小时后,目前已经有4000多名护士、500多名医生申请回到NHS的岗位。
不过,如果爆发期来临,这个增援力量显然还不够,因此卫生部长Hancock也还在继续号召医务人员回到岗位:“为了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国家需要您!”
根据之前的统计,过去三年内从NHS离开或者退休的医务人员大概有5.5万人。他们是否愿意响应号召回到一线,决定权在他们自身,政府也无法强制安排。
所以,除了号召他们, NHS也在想办法从社会其他途径组织人手。
比如,英格兰地区的NHS已经和一些私立医院达成了协议,确保这些私立医院从下周开始,为NHS提供更多的床位、呼吸机以及医护人员。
据说,这是NHS和私立医院之间一笔“史无前例的大交易”。
把志愿回到一线的医生护士、私立医院的增派人手、资源都算上,英国现在有将近2万名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加入到了NHS抗击新冠的队伍中。
另外,相比之前还增加了8000多张病床、1200多台呼吸机。在大爆发还没有正式来临前,他们还可以协助NHS处理其他紧急手术和治疗,提高之后的新冠重症收治能力。
不过,参考之前他国的疫情情形,现在英国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还是不够的,NHS还在试图从一切可能的地方整合资源。
通风机厂家、吸尘器厂家、甚至车企都在和政府合作,改造生产线,加急生产呼吸机,应对新冠爆发。
甚至连英国的兽医们也开始在帮忙了:
英国首席兽医Chrisine Middlemiss已经给全国每一位注册的兽医写信,希望他们反馈各自所处机构的呼吸设备清单,看看有没有可能提供给NHS的设备。
在过去,还从来没见过英国的兽医被要求给人类患者提供医疗设备…真的是资源紧缺,什么方法都要试一试了。
看得出来,过去这个星期NHS在竭尽所能扩大他们的收治能力, 但是,即便如此,现在NHS的员工们还是处于医疗资源紧缺的状态。
被迫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缺乏个人防护服,让处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感到非常恐惧。
让人迷惑的是, 来自伦敦圣乔治医院安的心脏病专家Lisa Anderson透露,英国政府更改了医务人员的防护标准:
新的NHS医护指导认为,医务人员如果不是与确诊的患者有接触,或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工作,就不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那样穿防护服和护目镜。
这也就是说,既然提供不了充足的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那就改掉原有的规定,让医护人员们可以不用必须穿戴这些防护设备…
但是,确诊患者的过程可能需要24小时到48小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的医务人员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接触到潜在的感染者呢??
医疗防护资源不足,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医务人员们就处在更加高危的环境中,承受更高的感染风险,这影响的也不只是他们自己:大部分其他非相关科室的医生们,现在还是在正常地上下班坐地铁回家、接触家人的。
如果他们在医院时不小心接触了尚未确诊的患者后感染了,会直接地把病毒带回家中,那家里人等的隔离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很多人过去几天都在指责NHS对必备医疗物资的准备不足。
而NHS的后勤部门昨天也回应了:他们之后会放松对防护服供应链的限制,删除某些防护产品上的管理环节,简化订购的过程。
简单说,就是让防护产品快速供给一线。
但这样简化流程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及时地把防护设备提供给一线的医务人员,还要看接下来的情况。
【隔空庆祝母亲节:不让她受感染就是最好的祝福】
另外,考虑到今天也是英国的母亲节,按照原来的情况,很多人都会去探望母亲,带妈妈出门一起吃饭等等。
但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庆祝的方式就需要改改了。
Boris也呼吁大家隔空庆祝母亲节。
“我知道每个人这时候最大的本能都是亲自见见母亲,一起吃饭,向她们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我担心,母亲节这一天,我们能够给予母亲最好的礼物,除了感谢,就是使她们免于遭受被感染的风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她,或者和她视频。但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尤其是如果您的母亲年龄较大体质较弱,那么所有的接触都可能让她感染新冠的风险增高。”
不过,话虽如此,还是有人选择在母亲节去探望寡居的母亲:可能相比增加母亲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更害怕母亲孤独、无依无靠吧。
希望英国到昨天晚上还在疯狂开趴梯的那部分年轻人,能够意识到,接受隔离和社交限制,不仅仅是保护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父母、长辈等等。
毕竟,要能成功抗击新冠,最重要的还是采取必要的公共措施,限制病毒在人们之间的传播。
这一点需要所有英国民众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希望接下来的英国,情况会好一点吧…
相关报道:英式防疫到底有什么问题?
近期,欧洲疫情告急,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关店、封锁边境、取消赛事、停课停业等紧急措施。但英国果然是脱欧的英国,剑走偏锋,不但不采取以上这些强硬措施,不停课,不停集会,连轻症都不给核酸检测了,只是要求任何有症状的人自行在家隔离7天,老年人则建议在家待4个月左右,然后就是勤洗手。
乍一看,这也叫防疫的话,说好听点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说难听点,简直就是不战而败,全面投降。
好在英国的决策依据的是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而公共卫生专家们有很多直面公众的讨论、讲解、访谈,等等。根据这些可得的信息,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的防疫政策到底有什么问题?
先说一下应对疫病的基本防疫思路:
1、消灭病毒。寻找到传染源头,消灭或者阻断传染源;并且找到每一个受感染者,隔离、治疗,等到他们完全康复或死亡,这个病毒就绝种了,从此高枕无忧。
2、群体免疫。如果群体中有2/3或以上的人产生了抗体,不管病毒是否在自然界被消灭,因为R0(基本再生数)小于1,将不会爆发传染病,也就不会产生公共健康危机了。需要注意的是,群体免疫首先是一种科学事实的陈述,类似于“如果一个人得了新冠肺炎后康复,那他就会产生抗体”的陈述,而并非就是希望谁谁去染病或不染病。
如果采用第一种防疫思路,那么最好是在疫病爆发的初期,病例局限于一地或数地,源头可查,感染人数有限,就有可能全部消灭。但是,如果病毒已经扩散开了,尤其如新冠病毒,目前已成为了Pandemic,全球大流行,扩散到了1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遍布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要想消灭的话,则意味着需要找到每一个感染者,无论他/她在世界上哪个角落。否则,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进入没有免疫保护的人群之中,条件合适的话,就如干柴烈火,很快又成燎原之势。
我们可以看到,17年前的SARS,虽然不能确切知道病毒是怎么消失的,但大致是第一种情况,即人类通过努力,在自然界消灭了SARS病毒。这与SARS病毒的一些特性相关,比如适中的R0(约2.5左右)、怕热、死亡率高、症状明显(高热和呼吸道症状)、无症状时不传染,等等,因此在北半球夏天来临的时候,SARS病毒突然就消失了。
但新冠病毒却大不相同,R0值高得多(普遍认为在3以上,也有估算为6以上的)、不是非常怕热、而且现在已经传到了南半球(南半球正在变冷进入秋冬季)、死亡率比SARS低、症状不明显且多样化、无症状也传染,等等。因此,结合病毒的特性和传播的现状,公共卫生学家们经过评估,认为消灭病毒的防疫思路已不可能,也不可取,唯一让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停下来的可能性是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即让大多数人获得康复后的抗体,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工免疫,即注射疫苗,现在我们注射的各种传染病疫苗就是这样的原理;另一种就是从古到今每次瘟疫爆发的自然方式,如果染病的人足够多,康复后获得抗体的人比例足够大,那么只要病毒没有大的变异,就不会在同一个群体中再爆发了。
现在新冠病毒的疫苗还没有,理论上可以严防死守拖时间,拖到疫苗问世。但疫苗最快也要12-18个月以后才能大规模使用,虽然很快会进行临床试验,实验真正要完成还早得很。而社会要停摆全民隔离12个月以上,也是不现实的。病毒没搞定,人先饿死了。某个国家或地区(或某个重要的大城市)能够做到的全民隔离或近似全民隔离时期,大概也就最多1-2个月。
如果疫苗一年后才能派上用处,而人们又只能隔离1-2个月,那照病毒R0超过3,几乎3天确诊人数翻一倍的现实,10-11个月之间,早就把大多数人都过一遍了。
那人类还能做什么呢?如下图所示,如英国首先鲍里斯所言,拖延(delay)而已。
按照自然进程,则如图中蓝线所示,曲线将会非常陡峭,在高峰期间,同时患病的人数将大大超出医疗资源(图中水平虚线)的负荷,1月下旬2月中上旬的武汉,2月底至今的伊朗,和3月初至今的意大利北部的情况就会重演,大量病人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特别是ICU病床亟缺。而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把曲线拉平,时间拉长,如图中红线所示,始终处于医疗资源的负荷以下,那么患者的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生存机会就会大很多。
事实上,直到这一步,据我所见,无论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的公卫专家或建模专家,都是没有争议的,他们谈的都是要把曲线从陡峭变为平缓。争议在于,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做到这点?
好了,下面才是重点,英国人的措施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要求70岁以上的老人独自在家隔离4个月,亲朋好友都不要去拜访,社区会给予相应服务,躲开最危险的爆发高峰;但不怎么管束年轻人。实际上也就是重点保护脆弱的人群即老人。
至于年轻人,染病后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99%以上都可以无需住院就自愈。虽然专家们并没有明确主张主动染病获得抗体,但年轻人如果要自己出去浪,那也没什么了不起,而且可能还有好处。等到老人闭关4个月出来,周围大多是轻症或无症状痊愈的年轻人,这就形成了保护老人的屏障。
同时,现在的医疗资源还比较充裕,可以削峰填谷,错峰染病,先把新增病例多放一点出来,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情况真的迅速恶化,工具箱里还有更严厉的手段控制新增的病例。
可见,比起被动封锁,英国人目前是有一点主动进攻的意味。但他们并不认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封城封国是错误的,因为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已经接近爆发的峰值了,如果英国处于同样的情况,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而他们从现实考虑,封城封国只能封一次,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作为最后大杀器,不能轻易动用,要真正爆发时或爆发前夕用上才有最好效果,现在还没有那么紧急,他们会随着时间线的推移一步步安排。(最新的消息是,首相鲍里斯表示光洗手已经不够了,建议居家办公,无事不出门)类似的,他们认为武汉封城也是必要的,但武汉封城的目的不是消灭病毒,也是延缓感染速度。
整体说来,英国防疫计划虽然初看来相当不合情理,但仍然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逻辑严密,并非是拍脑袋的产物,更不是缴械投降,听之任之。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全社会付出的代价应该是相对较少的。
但是不是这套计划就没有问题了呢?并不尽然。他们所有的推演都建立在一些重要的数据之上,如果这些数据错误,则会产生变数。比如,他们认定,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只要在家待7天就行了,不需要检测,不需要去医院,7天之后几乎就没有了传染性。
但如果实际上很多轻症不是真的轻症,只是发病时症状轻微,过7天后就转为重症,仍然会给医疗系统带来相当的压力;或者,7天以后虽然没有转为重症,但传染性不减,出门一次染一大片;或者,大量轻症者没有自觉居家隔离,导致传播很快加速;另外,他们通过已有病例计算的R0和潜伏期等数据估算英国还有4周左右准备时间,这期间他们可以新增床位和呼吸机,但如果感染数远超计划,时间就会更加紧迫了。
有人说,赞同英国的计划就是否认武汉的封城和“应收尽收”的政策,这显然是断章取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timing(时机),相应的时机做相应的事,英国现在还有时间,所以可以稍微表现一点主动性,即使错了,也有纠错的窗口期。而武汉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截止昨天,英国的确诊感染人数达到了5018人,死亡人数也新增至240人。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看着这个周末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新增迅速拔高、重症患者、死亡病例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英国的卫生部门也是捏着一把汗:
意大利如今的情况,可能就是英国过几周的情形。
面对必然来临的新冠爆发期,这个周末NHS也在努力准备着,想要在疫情高峰来临前提高收治病患的能力。
鲍里斯也在一边呼吁大家遵守隔离措施,一边强调“平缓疫情发展曲线”的重要性。
但从NHS的现状和专业人士的预测来看,英国政府做的这一切,似乎还是不够...
【如今的意大利,就是两周后的英国?】
英国媒体对比了一下死亡人数的曲线,按照21号的数据,英国的新冠死亡人数达到了233人。
这个数字,和3月7日的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是一样的。
考虑到英国采取的防疫措施一开始比较放松,有很多人说:
现在的英国,就是两周前的意大利。
那两周后的英国,就会是现在的意大利,甚至更糟糕。
这样的预判不是没有依据的。
根据几个国家之间疫情发展趋势的对比统计,英国的疫情发展速度甚至比意大利还要迅猛:
下图中,是各个国家在各自的疫情爆发开始后,感染人数的统计。
可以看到,上升最缓慢的,是日本和美国(这可能和美国前期没采取大范围主动筛查的策略有关)
现在的英国(绿色线),则比当初的意大利(蓝色线)发展还要迅猛。
按照这样的推算,两周后,英国的疫情爆发情况可能就和现在的意大利一样,甚至更严重。
来自伦敦大学的教授Francois Balloux也预测,英国的疫情发展情况会和意大利非常相似,只是意大利北部的疫情要比英国的情况提前两到三周。
但这并不是人们变得沮丧的理由。
他强调,虽然严厉的隔离措施并不能阻止疫情爆发,但保持隔离措施是让医疗系统有可能抵抗疫情的最重要的条件。
意大利已经因为新增死亡病例太多,丧葬业超负荷了,社会各界所遭到的打击也让人痛心。
而英国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如果出现了,社会各界做好准备了吗…
【新的疫情爆发曲线:疫情还会死灰复燃?】
无论是通过对比意大利,还是通过数据分析,英国疫情传播开来后,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就看爆发什么是后来,来了政府医疗系统有没有能力应对。
现在的鲍里斯虽然公布了一系列隔离政策,但和之前一样的是,他还是在反复重审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压平疫情曲线”,避免NHS因为突然的爆发而崩溃。
他在之前的发布会上说到:
“我们仅仅落后意大利两到三周。意大利人拥有一流的医疗保健系统,然而,他们的医护人员已经完全被需求所淹没了。
除非我们共同行动,做出勇敢的决定、全国一起努力延缓一起发展,那么我们的NHS也可能会和意大利一样,被疫情爆发击倒。”
根据之前的模型计算,疫情在英国传播开后,如果什么控制措施都不做,感染的人数将会在四月底、五月初达到巅峰,之后下降,也就是下图中红色的线条;
而NHS潜在能够扩容的最大收治能力水平,就是图中白色虚线所展示的部分。
政府对疫情控制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让这个红色的曲线变得平缓,延迟高峰期的到来,最好拖到夏季时,避免流感季,也就是变成蓝色曲线那样。
同时,最快速度扩容NHS医院的救治容量。 这样就可以在夏季高峰到来之前,让医院能够收治所有的病患。
这样一来,让需要治疗的新冠患者的数量,能够一直保持在NHS收治能力水平线之下, 减少死亡人数,降低死亡率。
但这个只是理想状况下的模型,
事实证明,
确诊患者增长的速度,大于之前的估计。
而NHS医院扩容的速度,却一直跟不上。
呼吸机,医生都短缺....
这样的做法现在看来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
英国政府后来政府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和积极的抗疫策略,关闭学校,全国上下开始社交隔离。
根据新的防控策略,帝国理工大学建立了新的模型。
也就是下图所示:
第一,NHS通过一系列政策和合作,提高了收治能力,也就是图中的白色虚线,比这周之前提高了一个水平。
第二,和之前的推算相似: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什么隔离都不做,感染人数将会如同红色曲线所示,在四月达到巅峰,大大超出NHS的收治能力,届时大概会有50万人因为得不到检查和救治而死亡;
如果按照上周的原计划,进行有限度的隔离,那爆发情况就会和蓝色曲线所示,高峰期在5月来临,会有大概25万人因为得不到检查和救治死亡。
第三,也就是新计划采取后的疫情发展。
如果采取更严格的隔离政策,也就是关闭学校、所有人都进行社交隔离,那新冠感染发展曲线将会和绿色的线条所示那样:
在四月达到最高峰期,但同时提高了NHS的医疗收治能力后,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总数在NHS可以应付的范围内。
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五月达到一个最低点。
但是,随后随着感染人数下降、如果隔离政策的结束,疫情有可能死灰复燃,再次超过NHS的收治水平,并在11月达到巅峰。
但是目前来看,因为关闭学校,关闭商店之类的社交隔离措施才从这周五才开始实施。要能看到实际的控制效果还需要2-3周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上图绿线所述,英国的确诊人数再未来的2-3周里,依旧会飞速上涨。
同时,这个模型也是在警告一个新的风险:
如果隔离措施不能够长期执行,那就算短期内感染人数能够得到控制,之后隔离措施结束,疫苗还没有推广前,疫情还是会大爆发。
政府和民众能否接受长期隔离措施带来的影响?如果不能,再次大爆发后大家又该怎么应对呢?
这不仅是值得英国政府思考的问题,也是困扰着所有受疫情影响国家的问题。
【感染新冠会让人失去味觉嗅觉?】
最近几天,英国媒体对新冠病程发展的介绍也比较多。
从之前各个国家的分享研究数据来看,对于感染者而言,感染后的七天之内,都可能是轻症状况。
而第七天时则是一个“分水岭”:
85%的患者因为年轻或者抵抗力较强,症状开始减轻或者消失。
但对另外15%的而言,7天左右他们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的迹象,伴有持续的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蓝。
之后再过一天可能发展到急性呼吸急促综合症,如果没有得到缓解,第十天时就要进入重症监护室了。
之后到底是经过治疗,在平均22天的住院时间结束后出院;还是症状恶化,在平均18.5天的治疗抢救后死亡,就看个人的情况了。
目前,英国最年轻的新冠死亡患者是41岁。所以,这真的不是一个“只对老年人有威胁”的疾病。做好隔离措施,对自己对家人都太重要了。
一个值得注意的英国疫情发现是:新冠可能会让人失去味觉和嗅觉。
根据之前确诊感染的英国卫生部副部长Nadine Dorries所说,感染了新冠后,她失去了味觉和嗅觉。完全闻不出来、唱不出来食物的味道,吃东西、喝东西只有冷热的差别,喝水放不放茶包也没区别了。
失去喝茶的乐趣,对英国人来说也是很难习惯了。
通常病毒引起的感冒会让人对味道的敏感度降低,但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新冠对患者味觉、嗅觉的影响到底会持续多久。
但是,根据这些数据,英国耳鼻喉科协会提醒大众,感染新冠的症状指标,可能不仅仅是发烧、咳嗽,也可能是嗅觉、味觉的丧失。
现阶段的“无症状感染者”们,如果出现了味觉嗅觉不灵敏的症状,可能就要引起警惕了,必要时最好进行自我隔离了。
英国耳鼻喉科的首席顾问之一Nirmal Kumarm还特意提醒年轻的人:
“在年轻的患者中,新冠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等。但他们可能只是失去了嗅觉或者味觉,这可能表明病毒停留在了鼻腔内。”
NHS系统里有两名耳鼻喉科的医生,就是在接触了无症状的感染者后,被感染了新冠,目前正在接受重症监护。
【NHS 4500退休护士和医生重返火线!但还远远不够】
疫情传播快,前期症状不明显,这些问题都让人们对NHS的应对能力非常担忧。
周五时,英国卫生部长向过去三年内退休或离职的NHS医护人员发出号召:呼吁他们有可能的话都回到岗位上,增援NHS应对危机。
在这样的呼声发出48小时后,目前已经有4000多名护士、500多名医生申请回到NHS的岗位。
不过,如果爆发期来临,这个增援力量显然还不够,因此卫生部长Hancock也还在继续号召医务人员回到岗位:“为了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国家需要您!”
根据之前的统计,过去三年内从NHS离开或者退休的医务人员大概有5.5万人。他们是否愿意响应号召回到一线,决定权在他们自身,政府也无法强制安排。
所以,除了号召他们, NHS也在想办法从社会其他途径组织人手。
比如,英格兰地区的NHS已经和一些私立医院达成了协议,确保这些私立医院从下周开始,为NHS提供更多的床位、呼吸机以及医护人员。
据说,这是NHS和私立医院之间一笔“史无前例的大交易”。
把志愿回到一线的医生护士、私立医院的增派人手、资源都算上,英国现在有将近2万名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加入到了NHS抗击新冠的队伍中。
另外,相比之前还增加了8000多张病床、1200多台呼吸机。在大爆发还没有正式来临前,他们还可以协助NHS处理其他紧急手术和治疗,提高之后的新冠重症收治能力。
不过,参考之前他国的疫情情形,现在英国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还是不够的,NHS还在试图从一切可能的地方整合资源。
通风机厂家、吸尘器厂家、甚至车企都在和政府合作,改造生产线,加急生产呼吸机,应对新冠爆发。
甚至连英国的兽医们也开始在帮忙了:
英国首席兽医Chrisine Middlemiss已经给全国每一位注册的兽医写信,希望他们反馈各自所处机构的呼吸设备清单,看看有没有可能提供给NHS的设备。
在过去,还从来没见过英国的兽医被要求给人类患者提供医疗设备…真的是资源紧缺,什么方法都要试一试了。
看得出来,过去这个星期NHS在竭尽所能扩大他们的收治能力, 但是,即便如此,现在NHS的员工们还是处于医疗资源紧缺的状态。
被迫重复使用一次性物品,缺乏个人防护服,让处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感到非常恐惧。
让人迷惑的是, 来自伦敦圣乔治医院安的心脏病专家Lisa Anderson透露,英国政府更改了医务人员的防护标准:
新的NHS医护指导认为,医务人员如果不是与确诊的患者有接触,或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工作,就不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那样穿防护服和护目镜。
这也就是说,既然提供不了充足的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那就改掉原有的规定,让医护人员们可以不用必须穿戴这些防护设备…
但是,确诊患者的过程可能需要24小时到48小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的医务人员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接触到潜在的感染者呢??
医疗防护资源不足,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医务人员们就处在更加高危的环境中,承受更高的感染风险,这影响的也不只是他们自己:大部分其他非相关科室的医生们,现在还是在正常地上下班坐地铁回家、接触家人的。
如果他们在医院时不小心接触了尚未确诊的患者后感染了,会直接地把病毒带回家中,那家里人等的隔离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很多人过去几天都在指责NHS对必备医疗物资的准备不足。
而NHS的后勤部门昨天也回应了:他们之后会放松对防护服供应链的限制,删除某些防护产品上的管理环节,简化订购的过程。
简单说,就是让防护产品快速供给一线。
但这样简化流程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及时地把防护设备提供给一线的医务人员,还要看接下来的情况。
【隔空庆祝母亲节:不让她受感染就是最好的祝福】
另外,考虑到今天也是英国的母亲节,按照原来的情况,很多人都会去探望母亲,带妈妈出门一起吃饭等等。
但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庆祝的方式就需要改改了。
Boris也呼吁大家隔空庆祝母亲节。
“我知道每个人这时候最大的本能都是亲自见见母亲,一起吃饭,向她们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我担心,母亲节这一天,我们能够给予母亲最好的礼物,除了感谢,就是使她们免于遭受被感染的风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给她,或者和她视频。但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尤其是如果您的母亲年龄较大体质较弱,那么所有的接触都可能让她感染新冠的风险增高。”
不过,话虽如此,还是有人选择在母亲节去探望寡居的母亲:可能相比增加母亲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更害怕母亲孤独、无依无靠吧。
希望英国到昨天晚上还在疯狂开趴梯的那部分年轻人,能够意识到,接受隔离和社交限制,不仅仅是保护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父母、长辈等等。
毕竟,要能成功抗击新冠,最重要的还是采取必要的公共措施,限制病毒在人们之间的传播。
这一点需要所有英国民众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希望接下来的英国,情况会好一点吧…
相关报道:英式防疫到底有什么问题?
近期,欧洲疫情告急,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关店、封锁边境、取消赛事、停课停业等紧急措施。但英国果然是脱欧的英国,剑走偏锋,不但不采取以上这些强硬措施,不停课,不停集会,连轻症都不给核酸检测了,只是要求任何有症状的人自行在家隔离7天,老年人则建议在家待4个月左右,然后就是勤洗手。
乍一看,这也叫防疫的话,说好听点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说难听点,简直就是不战而败,全面投降。
好在英国的决策依据的是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而公共卫生专家们有很多直面公众的讨论、讲解、访谈,等等。根据这些可得的信息,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的防疫政策到底有什么问题?
先说一下应对疫病的基本防疫思路:
1、消灭病毒。寻找到传染源头,消灭或者阻断传染源;并且找到每一个受感染者,隔离、治疗,等到他们完全康复或死亡,这个病毒就绝种了,从此高枕无忧。
2、群体免疫。如果群体中有2/3或以上的人产生了抗体,不管病毒是否在自然界被消灭,因为R0(基本再生数)小于1,将不会爆发传染病,也就不会产生公共健康危机了。需要注意的是,群体免疫首先是一种科学事实的陈述,类似于“如果一个人得了新冠肺炎后康复,那他就会产生抗体”的陈述,而并非就是希望谁谁去染病或不染病。
如果采用第一种防疫思路,那么最好是在疫病爆发的初期,病例局限于一地或数地,源头可查,感染人数有限,就有可能全部消灭。但是,如果病毒已经扩散开了,尤其如新冠病毒,目前已成为了Pandemic,全球大流行,扩散到了1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遍布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要想消灭的话,则意味着需要找到每一个感染者,无论他/她在世界上哪个角落。否则,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进入没有免疫保护的人群之中,条件合适的话,就如干柴烈火,很快又成燎原之势。
我们可以看到,17年前的SARS,虽然不能确切知道病毒是怎么消失的,但大致是第一种情况,即人类通过努力,在自然界消灭了SARS病毒。这与SARS病毒的一些特性相关,比如适中的R0(约2.5左右)、怕热、死亡率高、症状明显(高热和呼吸道症状)、无症状时不传染,等等,因此在北半球夏天来临的时候,SARS病毒突然就消失了。
但新冠病毒却大不相同,R0值高得多(普遍认为在3以上,也有估算为6以上的)、不是非常怕热、而且现在已经传到了南半球(南半球正在变冷进入秋冬季)、死亡率比SARS低、症状不明显且多样化、无症状也传染,等等。因此,结合病毒的特性和传播的现状,公共卫生学家们经过评估,认为消灭病毒的防疫思路已不可能,也不可取,唯一让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停下来的可能性是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即让大多数人获得康复后的抗体,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工免疫,即注射疫苗,现在我们注射的各种传染病疫苗就是这样的原理;另一种就是从古到今每次瘟疫爆发的自然方式,如果染病的人足够多,康复后获得抗体的人比例足够大,那么只要病毒没有大的变异,就不会在同一个群体中再爆发了。
现在新冠病毒的疫苗还没有,理论上可以严防死守拖时间,拖到疫苗问世。但疫苗最快也要12-18个月以后才能大规模使用,虽然很快会进行临床试验,实验真正要完成还早得很。而社会要停摆全民隔离12个月以上,也是不现实的。病毒没搞定,人先饿死了。某个国家或地区(或某个重要的大城市)能够做到的全民隔离或近似全民隔离时期,大概也就最多1-2个月。
如果疫苗一年后才能派上用处,而人们又只能隔离1-2个月,那照病毒R0超过3,几乎3天确诊人数翻一倍的现实,10-11个月之间,早就把大多数人都过一遍了。
那人类还能做什么呢?如下图所示,如英国首先鲍里斯所言,拖延(delay)而已。
按照自然进程,则如图中蓝线所示,曲线将会非常陡峭,在高峰期间,同时患病的人数将大大超出医疗资源(图中水平虚线)的负荷,1月下旬2月中上旬的武汉,2月底至今的伊朗,和3月初至今的意大利北部的情况就会重演,大量病人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特别是ICU病床亟缺。而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把曲线拉平,时间拉长,如图中红线所示,始终处于医疗资源的负荷以下,那么患者的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生存机会就会大很多。
事实上,直到这一步,据我所见,无论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的公卫专家或建模专家,都是没有争议的,他们谈的都是要把曲线从陡峭变为平缓。争议在于,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做到这点?
好了,下面才是重点,英国人的措施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要求70岁以上的老人独自在家隔离4个月,亲朋好友都不要去拜访,社区会给予相应服务,躲开最危险的爆发高峰;但不怎么管束年轻人。实际上也就是重点保护脆弱的人群即老人。
至于年轻人,染病后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99%以上都可以无需住院就自愈。虽然专家们并没有明确主张主动染病获得抗体,但年轻人如果要自己出去浪,那也没什么了不起,而且可能还有好处。等到老人闭关4个月出来,周围大多是轻症或无症状痊愈的年轻人,这就形成了保护老人的屏障。
同时,现在的医疗资源还比较充裕,可以削峰填谷,错峰染病,先把新增病例多放一点出来,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情况真的迅速恶化,工具箱里还有更严厉的手段控制新增的病例。
可见,比起被动封锁,英国人目前是有一点主动进攻的意味。但他们并不认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封城封国是错误的,因为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已经接近爆发的峰值了,如果英国处于同样的情况,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而他们从现实考虑,封城封国只能封一次,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作为最后大杀器,不能轻易动用,要真正爆发时或爆发前夕用上才有最好效果,现在还没有那么紧急,他们会随着时间线的推移一步步安排。(最新的消息是,首相鲍里斯表示光洗手已经不够了,建议居家办公,无事不出门)类似的,他们认为武汉封城也是必要的,但武汉封城的目的不是消灭病毒,也是延缓感染速度。
整体说来,英国防疫计划虽然初看来相当不合情理,但仍然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逻辑严密,并非是拍脑袋的产物,更不是缴械投降,听之任之。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全社会付出的代价应该是相对较少的。
但是不是这套计划就没有问题了呢?并不尽然。他们所有的推演都建立在一些重要的数据之上,如果这些数据错误,则会产生变数。比如,他们认定,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只要在家待7天就行了,不需要检测,不需要去医院,7天之后几乎就没有了传染性。
但如果实际上很多轻症不是真的轻症,只是发病时症状轻微,过7天后就转为重症,仍然会给医疗系统带来相当的压力;或者,7天以后虽然没有转为重症,但传染性不减,出门一次染一大片;或者,大量轻症者没有自觉居家隔离,导致传播很快加速;另外,他们通过已有病例计算的R0和潜伏期等数据估算英国还有4周左右准备时间,这期间他们可以新增床位和呼吸机,但如果感染数远超计划,时间就会更加紧迫了。
有人说,赞同英国的计划就是否认武汉的封城和“应收尽收”的政策,这显然是断章取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timing(时机),相应的时机做相应的事,英国现在还有时间,所以可以稍微表现一点主动性,即使错了,也有纠错的窗口期。而武汉则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