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北上广的中产有点惨 辛苦半生回到起点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7日 14点10分 PT
  返回列表
62170 阅读
24 评论
秋日么么茶

题图:《钢的琴》

1

我来自北方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从小到大,我的目标明确且唯一:努力学习,考上高中,再考大学。考到外地去,考到大城市去。

因为据说在大城市,分数线很低,学生读书很轻松,每天参加各种活动。学校实行素质教育,教的是音乐,艺术,人文这类课程,而且在《十六岁的花季》里,男生女生竟然大大方方地一起聊天,根本不忌讳。这着实让我羡慕。

相比之下,人家才是面向21世纪的学生,哪像我们,一天到晚傻读书,连托福,GRE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后来来上海读了大学,发现传言基本属实。大一时有天晚上无聊,一个上海本地同学开始给女生宿舍打骚扰电话,用日语。女生被搞得莫名其妙,我们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才感受到差距,人家已经能用日语开玩笑了,我们学了六年英语嘴都张不开。

这更加让我坚定了四年后的目标——我吃过的苦,不能让下一代再吃一遍。我确实没出生在罗马,但我的孩子可以从小就在罗马享受。

于是毕业后我留在了上海工作,扎根这里,如愿成了上海人的家长。

我错了,我猜到了前头,却没猜中结局:

罗马的路还是那么宽,人却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堵车了。

2

我刚工作时,印象很清楚,单位里都是说上海话的。这让我很痛苦,因为我基本听不懂。

幸亏我勤学苦练,每天看《老娘舅》和《红茶馆》,才在半年内突飞猛进,达到了电话里对方听不出我是外地人的程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当年上海还是以本地人居多的。后来慢慢地,单位里听到的上海话越来越少了,普通话甚至是英语变成了工作语言。

导致我偶尔听到上海话,还挺亲切。

从上海话的应用程度,可以看出上海是个好地方,来上海闯荡并且安家的外地人一年比一年多。

于是问题出现了。

这些外地人中,相当一部分和我一样,都是通过高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留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子的。大家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变成所谓的中产。

我们是过去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受益者,但也因此打上了思想钢印,形成了路径依赖。在我们眼里,人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

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3

关键在于,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

先不说在今天,好大学和好工作之间还能不能划等号,单单这第一步,考个好高中,已经让无数家长头疼不已。

又或者说,别说考个好高中了,能上高中就足够谢天谢地。

中产们当年是千军万马过高考那根独木桥,他们的下一代还没走到高考,中考那根更窄,人更多的独木桥已经横在了眼前。

有一次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告诫我们,经统计,学生家长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是95%。

但是他们的孩子上高中的比例却只有50%,也就是必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本科家长,他们的孩子没法上高中,更别提参加高考了。

任何一个家长都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

怎么办?只能卷起来。晚上学到11点,周末辗转于各个辅导班,不对,现在没有了,辗转于iPad里的各个教学app。

我小时候拼命逃离的题海,现在主动把孩子扔进去让她畅游,最好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别停。

可卷来卷去,结果呢?

4

上面这张图是北京海淀今年中考的分数分布图。通常我们会认为应该是金字塔结构,也就是高分少,低分多。但这张图太惨烈了,是个蘑菇云分布,大多数学生成绩都集中在顶部,分差非常小。

换句话说,家长们正在用尽所有资源,帮助学生去冲刺那50%。

难怪上次同学聚会,连上海本地同学都认同,说如今的孩子比他们那时更难了。

这和我曾经的梦想相差太多。

我以为留在上海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上个车。结果车上早就挤满了人,还在想办法把车门焊死,不让车外的人进来,甚至车内也在打架,想踹下去几个人好让车里别那么挤。

所以我说北上广的中产们有点惨,他们是孩子的时候,爸妈躺平,现在成了爸妈,孩子又躺平了。

合着从头到尾,只有自己在奋力拼搏,还没什么好结果。

5

无奈之下,只有降低期望,调整心态。

去年春天出不了小区,我们一堆家长聚在一起聊天。一个说亲戚的孩子考上合肥的某个大学,另一个表示质疑,说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啊。更多的家长立刻说,不错啦,能考上大学已经很好了。

但有时心中也难免不平衡。

上次去菜市场买菜,经常光顾的那个大姐说下周就收摊了,孩子考上四川大学,她要送孩子去上学。

我说那你没白辛苦啊,她说嗐,我也从来没管过,都是孩子自己学的。

我想起我们家为了多玩一会iPad每天和我斗智斗勇的那位,一瞬间很心塞。

有时候心一狠,索性啥都不管拉倒。焦躁个毛,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只是陪伴孩子长大,越到成年,他们越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轨迹,这些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而我们迟早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背景,更该在自己的人生阶段里好好生活。

真要担心未来,那就想办法多赚点钱,万一孩子书读不好还能给他多留点钱傍个身。

所谓鸡娃不如鸡自己,不管为了谁,还是得继续拼搏啊。

你说这届中产多倒霉。小时候努力学习,现在还要努力不敢停,一路兜兜转转三十年,终于又回到起点。

B
BTY2684
1 楼
土著的话还好,估计来打拼但还没安顿下来的会辛苦些
老虎爱小米
2 楼
活在中国你们不偷着乐?
西
西湖散人
3 楼
中产? 只是过得稍微好点的韭菜而已 工资高一点 待遇好一点 自封中产? 你们和在工地的民工从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2评]
崩世光景
4 楼
说的对,只有有房子没贷款才算中产
曾祖爷爷
5 楼
m
markhammer
6 楼
除了中日韩还有哪些国家的人民都往大城市里挤?
a
abpro168
7 楼
双减政策好丫好,就是好, 一夜回到文革前!啊哈哈😂😂😂
苏浩
8 楼
所以說呢,當年蔡奇驅逐低端人口其實是為了他們好。
a
azkaban
9 楼
这说明中国的分配制度是合理的,你拼命卷能得到的是一个入场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不努力就算有能力别人都很难看到。 韭菜们总是幻想着自己是一颗有能力的韭菜,概率是有的,只是不高。 [1评]
s
skyfall
10 楼
a
azkaban
11 楼
工资高一点,待遇好一点还不够?对大部分人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吃货百分百
12 楼
小心扯到鸡巴毛 [1评]
a
azkaban
13 楼
不用给你们多少好处,就能让你们努力,很高明,一点都不扯。
k
kkk_kk
14 楼
这几天这种以第一视角的软文好多,所以,最近台湾又发生了什么事?
糖桔喝得
15 楼
我在北上广都有亲戚,他们都是土著中产吧!感觉广州的亲戚好过一点,毕竟广州的房价没有那么变态。而上海北京的亲戚因为买房的缘故都是灰头土脸的,广州的亲戚可以开着车全国跑着玩,京沪的亲戚为还房贷必须拼命,等到房贷还完自己身体又垮了。我觉得我的亲戚可能就是中国一线城市中产的缩影吧!
a
abc868
16 楼
惨的只是十四亿无脑中国逼!
金三
17 楼
中国人矿好日在后头。
j
jiaqi0930
18 楼
所以 一个好儿女 不如有个好爹妈
f
frank1818
19 楼
深深共青作者的最后那段痛苦描述。本人也是个学霸,但孩子怎么就那么不爱学习呢,一心想着玩。
品春风
20 楼
偷着乐吧中国韭菜们,你们的聪明才智配得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镰刀。
r
roygreat
21 楼
娶妻娶色了
r
roygreat
22 楼
美国汽车工人就算中产了
平和である
23 楼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又走进风雨……
C
Cuisiner
24 楼
中产惨?那低产呢,可以躺平吃国家的穷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