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当保姆 丢了谁的脸?不被捆绑的人生 无数可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5月30日 18点56分 PT
  返回列表
60205 阅读
11 评论
当时我就震惊了

“一个硕士,放着高薪工作不做,非要跑去当保姆,怎么想的?!”“估计是疯了吧。”

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说,以上是看到这份简历后的第一反应。

与人们固有印象中的“保姆阿姨”不同,这位刘阿姨看起来年纪轻轻,硕士学历,拥有两门外语技能,还曾有海外工作的经历。

在门槛较低的家政圈,几乎可以说是最强简历。

于是这件事很快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们不小的争议,比如对平台故意“炒作”的质疑。

以及对刘阿姨的指责或惋惜,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大材小用的做法,高材生当保姆大可不必。

而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刘阿姨倒是不怎么在意。

她在采访中表示:从事家政行业并不丢人,只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对人生规划负责的一种态度。

刘阿姨原名刘双,32岁,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读了7年,专业是法语。

刘双的就业起点很高,刚毕业就进了国内一家知名通讯公司,因为专业对口,后来她又被调去非洲几内亚做客户经理。

对于那几年的经历,她表示是自己人生中的财富,因为要在陌生的环境做好工作,不仅要考验韧劲,对于沟通和记忆力也有极高的要求。

那时刘双的收入是年薪30万,远比大部分同龄人要高得多。

然而到了2016年,她却突然选择了回国。

因为要结婚生子,刘双从非洲回到公司的深圳总部。

可于她而言,深圳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了,处于对今后的发展和孩子教育上的考虑,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和丈夫一起去到了杭州。

在那之后,她换过几次工作,考虑过销售,也做过早教老师,但最后都因为发展前景的原因辞掉了。

正当刘双在不断试验自己的职业适配度时,一次保洁让她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那是她无意中约的一次保洁服务,来的是一个年轻姑娘,90后。

在姑娘保洁的过程中,刘双观察到,她对于瓶子的摆放颇有研究。

因为自己平时也喜欢收纳,于是就问对方这其中有什么秘诀,两人就此聊起了收纳问题。

随后在姑娘的介绍下,刘双了解到现在家政业的情况——时间自由,收入不菲,如今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丰富,家政显然是一门朝阳产业。

这次对话成为了刘双入行的契机。

她试着注册了家政平台的服务账号,开启作为保姆“刘阿姨”的职业生涯,于是也就有了本篇刚开始那份简历,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争议。

刘双说,关于她做的这个决定,其实不止是网友们不理解,连她的母亲都曾极力反对过。

毕竟对于老一辈儿的人来说,他们对保姆、家政这些词的印象,还停留在“伺候人”、“佣人”的阶段。

身为父母自然是难以理解,孩子辛辛苦苦上了那么多年学,为什么要找这么一份“不体面”的活儿。

不过幸运的是,刘双最终还是说服了母亲,丈夫也对此鼎力支持,让她可以没有负担的在家政业“大展拳脚”。

硕士身份的加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悟力,有早教经验并且能够和孩子双语交流……

因为有这些技能傍身,刘双很快在“保姆”圈脱颖而出。

尽管现在还处于培训阶段,但已经有不少客户对她抛出了橄榄枝,薪资方面给的也都比较满意。

据她透露,目前谈的几家都是朝九晚五,双休,月薪2万元以上;负责照顾孩子,不包含家务收纳。

从工作内容看,刘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姆”,更像是“私人教师”。

她不需要负责客户家里的日常杂物管理和清洁,而是注重对孩子的启蒙培养与陪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

而这也是刘双在家政业中嗅到的商机。

选择家政只是她迈出的第一步,后期她将更多向收纳师方向发展,希望最终能把这些经验用于创业,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团队。

至于那些依旧表示不解,还要横加指责的人……谁管他呢,反正刘双不管。

“我觉得学历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想要去做的事。”

事实上像刘双这样拥有高学历,却不局限于职业偏见的人还有很多。

正如家政平台的受访人所说,如今这类(服务业)群体不断在变化,也更加年轻化。

求职人的学历从最初的低门槛,到如今逐步提升,“降维”求职早已不是稀罕事,这些我们从往年的新闻中也能窥到一二:

早在2003年,北大状元陆步轩在长安街卖猪肉的新闻,就曾一度成为热议话题,人们都骂他“北大屠夫”、“母校之耻”。

甚至有许多媒体添油加醋,从他的经历延伸出“读书无用论”,舆论压力一度令陆步轩陷入人生低谷。

“北大毕业还不是照样卖猪肉?”

可如今再看,陆步轩早已完成“逆袭”,身价数十亿。

与陆步轩做了同样选择的张晓勇,戴着理科状元的光环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物业保安。

张晓勇说,自己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当梦想和现实发生激烈碰击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安于现状。

诸如此类的讯息近几年更是曝光频繁——

211重点大学毕业的张进小哥,毕业后选择去做快递员。

高学历小哥宋煜材当了外卖骑手,但也不只是一个外卖骑手。

他会在下班后去路边唱歌,会记下一些好玩儿的备注名比如“迪丽冷巴”,然后兴致勃勃地讲给其他人听。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一个职业,或许要和一个人捆绑一生。

而一个人的学历,往往代表着工作是否足够“体面”。

可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面子似乎早已不再那么重要——尤其在生存面前。

这个社会是多元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

“摊牌了,我不装了,快乐,钱多,自由的职业,就是好职业。”

读书是一个成长过程,它并不能绑架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是为了活在他人的期待和羡慕中。

不被捆绑的人生,才会有无数种可能。

震动党中央
1 楼
国外做阿姨,行价五个月12万RMB,香不香?
w
wandoujia
2 楼
知识改变命运 是最大谎言。 有关系就没关系 没关系就有关系。 这才是全球公用的道理。
B
Bostonleo
3 楼
中国缺乏私人教师!有的小孩需要因才施教!
l
lyudmila
4 楼
是开始带风向? 父母小区有一个皮匠大爷。他和父亲说,是儿子在这个大学读书,所以在学校这里摆个摊陪读也赚一点钱。一个月7000人民币。儿子马上毕业了,现在找工作,行情4000–5000不等,目前还没有找到。但是他觉得当白领还是比他摆摊好。
o
owya
5 楼
有偏见的人都是受封建旧社会阶级尊卑的影响,如今年轻人应该不怎么会这样认为,做自己喜欢的又可以养家糊口就好,不要管别人看法,人生是活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加油。
抬头看天
6 楼
面子当头,苦海无边。
g
gdby
7 楼
是渣子在哪儿都可以发慌。
催你明白交粑粑
8 楼
要养活自己,扯那么多高大上干屁。
E
Everything413
9 楼
https://youtu.be/EbksBb27_sA 女硕士保姆
真话难听
10 楼
保姆总是下人。
任艾嘉
11 楼
媒体不要过分渲染,女博士可以做任何生意无可厚非,其实这背后很多原因,但也不排除反应中国人存在一些有钱中产交的智商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