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校长曹院士论文造假事件”完全剖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9日 0点48分 PT
  返回列表
73386 阅读
34 评论
毕导

最近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出40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数据图有PS痕迹。

曹院士是免疫学大牛,在全世界的学术地位都极高!但学术界是一个特别容不得造假的地方。这一锤下去,半个科研圈都惊得信仰崩溃了。

微博网民一开始喷曹院士骗子,再喷南开药丸,后来质疑曹的这个院士头衔估计也是骗来的。

但我坦率地说,大部分网友一不知道曹院士是谁,二吃不懂学术瓜,喷得很不理性。今天请允许我以我浅薄的学术水平,在此详细分析一下曹院士的前前后后。

01 事件的时间线

事情起源于11月14日,美国生医领域学术打假专业户Elizabeth Bik在推上表示,发现某中国大牛的论文图片有问题。她讲得很隐晦,没有点名。

随后我国打假专业户方舟子直接点名:此人是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

方在推里只配了4张图,并没有指明18篇论文是哪18篇。在国内传得最多那条微博就是方舟子的机器人小号,但我看这种阴阳怪气挺不爽的。

什么“创下世界纪录”、“墙内禁止报道”、“硕士研究气功”,净胡扯。人家硕士课题是《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气功的事我们后面会单说。

Elisabeth将她对曹院士数据的质疑陆续发在了论文评审网站PubPeer上。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PubPeer是啥。

论文发表的流程是:科研人员做实验-写paper-投给学术期刊-审稿通过-发表。一旦正式发表,就向全世界公开了你的科研成果。

但如果你觉得其他人的成果有问题,你就可以在PubPeer上质疑他的paper。大家都可以在这讨论,作者也可以回应。

Elisabeth一口气质疑了47篇,从2003年质疑到2019年,从水刊质疑到Science和Nature子刊,问题主要包括:

有些地方两次实验结果图像竟然完全一致!好比你说你画了两幅画,竟然每个细节都一毛一样,那我只能认为你是复印的,不可能是画的;

同一个实验图中,把部分点复制粘贴了一下,就变成了新图,这属于瞎编数据;

有些图有增添、删减的PS痕迹;

还有些是纯学术提问,这不属于我们本次关注的学术道德范畴。

论文都分为Introduction /Experiment /Results & discussion /Conclusion四部分。学术伦理要求每个科研人员都必须真实地做实验,真实地记录原始数据和图像,然后再把原始数据处理成图表,最终形成自己的成果。绝对不允许自己凭空捏造数据,否则你就是在欺骗全世界了。

但曹院士的很多paper显然捏造数据了。比如下面圈出来的几坨点,这么复杂的图居然能长得一毛一样!目测一个图是实验做的,另一个图部分是凭空P的,这就是造假实锤,跟玩连连看似的。

下面圈出来的那两大坨,也是一毛一样,目测就是复制粘贴,基本没得洗。

还有个比较扯的,他们把其中一个图转了个角度以为别人就不认识了,这种造假下次得注意不要这么明显。

曹院士昨天给出了回应:“我现在刚到上海实验室,要把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关注这个事情,查完了,我会给大家一个回复。”

昨天夜里,我发现曹院士在PubPeer上亲自下场回复了。

大概意思是:Bik博士,那些paper的确是我发的。我已经把这件事列为最高优先级,仔细检查我们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如果调查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会和期刊合作处理。但我对我们成果的有效性、重现性充满信心!我的确监督疏忽,这没有任何借口。我将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在推进科学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也会做得更好。

看起来很有自信的样子。吃瓜群众既然想要吃这口科学的瓜,就要学会如何科学地吃瓜。鲁迅先生说过,学术瓜得吃第一手的。下面我们就去pubpeer上看看,曹院士被锤的文章究竟有多大的问题,曹本人要负多大责任。

02 就事论事,仔细分析

(1)锤他的Elisabeth是什么人?

Elisabeth是微生物和免疫领域的博士,早年在斯坦福搞了15年科研,2016年辞职专门搞学术打假[1]。

她2016年还发过一篇paper[2],专门吐槽了生物医学领域普遍有改数据的陋习,“不当图像复制(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她还专门讲过国家与数据造假之间的关系:中国、印度的paper出问题的比例高,法德日美比较低。虽然很丢脸,但也没办法,就像我们平时做科研的时候碰到三哥的paper肯定都是绕着走的。

(2)曹院士的锤有多实?

先说结论:挺实的。

我上pubpeer统计了目前全部被锤的paper,记录了期刊名、发表年份、被质疑的问题、曹组同学的回应。展示如下:

一共被质疑了54篇,其中Elisabeth对学术不端质疑了47篇,主要质疑原因是一图多用和改动图片,也就是疑似把其中一张图的数据用在了其他的图里,以为别人看不出来,或者是把数据图进行了裁剪和修饰。

目前有5篇得到了曹院士或他的学生的解答,其余42篇还没下文。

我们来抽几个案例给大家说明。

比如这篇《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2014年的Science。在Supplementary里的俩图对比后发现,竟然有部分点是完全重合了!

两次实验密密麻麻的数据点居然能重叠,那真是见鬼了。可能因为是Science,曹院士昨天夜里2点亲自回复了质疑,表示虚了,这是我搞错了,我们检查了原始数据,画了个新的图。

再像这篇《HSP70L1-mediated intracellular priming of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induces more potent CTL response against cancer》,2018年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这刊是Nature旗下,去年8分。讽刺的是,曹院士是它的主编。

Elisabeth的质疑十分直接,你这俩长一样,显然P图了。

这篇paper的一作出来回应了,表示我躺平认错,的确就是复制错了!我们会联系编辑更正数据的。话说这刊主编不就是你老板吗!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质疑被曹组完美解决的。

​比如这篇《Type I IFN inhibits innate IL-10 production in macrophages through histone deacetylase 11 by downregulating microRNA-145》,2013年的Journal of immunology,5分。Elisabeth认为框住的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一作Li Lin出现,一波原始数据直接甩出,并耐心解释了为啥它们就是长得像。

Elisabeth听完表示服气。

还有的paper,Elisabeth在这没有质疑任何学术造假,而是单纯问了个学术问题。比如这篇《K3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Zap70 by Nrdp1 controls CD8(+) T cell activation》,2015年的Nature Immunology。

结果被不知道哪来的网友很不客气地怼了一楼

在《Platelets promote allergic asthma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CD154》这篇里,Elisabeth质疑两个图长得太像了。

此时出现了两个路过群众,表示这俩图压根不像,你不要逮着一篇质疑一篇。

截至目前,大部分质疑都还没有给出解释。

(3)曹院士要负多大的责任?

首先,改数据是实锤的。曹组的人再怎么解释搞错了、复制错了都很虚无。因为显然不是简单的意外出错,而是主观意愿上的修改。

这些paper曹院士都是通讯作者。在论文中,“第一作者”意思是做实验写论文的那个学生,“通讯作者”意思是导师。你手下博士生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学术不端,导师肯定是要背锅的。

但其实根据我搞科研的经验,曹院士肯定不会亲自动手或者授意。院士在中国就是一个大山头的存在,当了院士后都不会亲自搞科研了,而是管着手下很多小老板,小老板具体负责带博士。

以曹的学术地位,真没必要改数据,大概率是小老板所为。

其次,修改的数据很可能不影响paper的核心观点,审稿人乍一看也看不出来问题,于是曹组的人用P图蒙混过关。

40多篇出问题,说明整个组的风气从曹院士带头往下都坏了。要说曹院士对手下人P图不知情,我是不相信的。从2003年这种陋习就被默许保留到了现在,曹院士这个锅得好好锤。

(4)南开大学要负责任吗?

不,和南开一点关系都没有。曹是2017年去南开当的校长,目前被锤的所有paper的通讯单位都是第二军医大学,南开纯躺枪。网友们不要乱黑南开!

不过我听说南开学子对他的评价还蛮正面的。如果粉丝中有南开的可以分享一下对校长的感想……

03 曹院士这个人水不水?

(1)履历不水,甚至是极其天才

曹雪涛生于1964年,17岁在第二军医大学读本科,22岁读硕,师从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26岁硕士答辩,在场所有专家看了他论文后拍案叫绝,纷纷表示你这水平都可以博士毕业了!

于是曹院士一举完成了26岁硕士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这种骚操作。这是真本事。

此后人生继续跟开了挂一样。28岁曹雪涛被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不止是中国的院士,在中科院的官网介绍中,曹同时是美德法英四个国家的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学术水平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

他的学术之路,也的确是一篇一篇paper发出来的。他发表过200+篇paper,总被引1万+次,是2018年Els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CNS大满贯。他要是骗子,CNS编委难道全都没看出来?

曹雪涛98年当杰青,2000年当长江,03年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973首席,05年评院士,医学免疫学的教材就是他编的。

所以我认为,曹院士的水平是大牛无疑,虽然学术污点是抹不掉了。除非他真是一路骗出来这么多paper,那我科研信念是真要崩塌了。

(2)他早年搞气功研究是黑点?

这次除了被质疑论文P图外,曹院士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气功的论文也被扒出来嘲讽。

说实话,我觉得背锅的主要是那个时代。

那时候全国都在兴气功热,国内可能有1亿人都在练气功,钱学森也搞,还牵头搞。在1986年的时候,成立了气功研究学会,钱学森就是名誉理事长。

热火朝天练气功的中国人

所以这篇论文应该就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那年曹25岁,正在读研,跟着老板做了篇骗人的水文。我们倒也不必就此把曹院士的学术水平钉死在气功上。

(3)这么多论文造假,他的院士也有水分?

这个我觉得得摆事实。PubPeer上他被质疑的47篇论文中有10篇是2005年评院士前发表的。

所以评院士之前的paper也的确出现了学术不端嫌疑,说明评院士之前就已经有掺假了。

我周围认识曹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是:能力强,人品好。总之我倾向于认为,曹院士是牛逼科学家,但手下带的人多了,学术伦理渐渐恶化,带出了P图的恶劣风气。

04 科研环境的水化

这件事让我感到很痛心,但我作为一个水博想结合我自身的感受冒昧讲讲当今的科研环境。

坦率地说,我感觉灌水难度是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生医里面的玄学因素实在太多了,P个图根本看不出来。还有些科研人员,会先想好结论,再强行把数据往结论上做。

所以前有韩春雨NgAgo无法重复,后有李红良猴子实验数据争议,总之是门很玄的东西。

但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

你今天制了个样,准备烘干打红外。结果1700的羰基峰很漂亮,但样品没烘干净,3000以上有水包!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用基线把水峰P掉咯,反正不影响我的核心结论。

你对材料进行了modification,理论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于是你约了AFM。结果样品还是很粗糙!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怎么办?当然是精心挑一个光滑的地方拍AFM咯,我的理论不可能出错。

你改进了一种反应物,理论上能把表面的Nodule结构变成Sphere结构,你兴奋地送了SEM。结果发现只找到了3个Sphere。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那当然是强行拍一个Sphere宣布改进成功咯。

是啊!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谁知道呢?我做了十次实验,挑好的三次取平均加个Error bar有什么问题?我只不过是个水文混毕业的!老板看不出来,审稿人又不可能重复我的实验,谁管我啊!

每一步都这样,科研还搞个屁。现在中国硕博圈子里划水的人不要太多,大家都只想着灌水毕业。你说我们要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贡献?抱歉,博士工资一千五,青椒竞争那么苦,反正要转计算机,要做贡献你第一。

曹院士的问题,只是是近年来科研界急功近利,以高档论文,以项目经费论英雄,博士压力极大而导致不良结果的缩影。

然而时代越难,越要警惕。

我小时背过一句话,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科研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粒沙子。如果19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伟大的两朵乌云,而21世纪的大厦是倾覆于豆腐渣工程,就太讽刺了。

希望曹院士早日公布自查结果,希望科研工作者们引以为戒,与你我共勉。

C
ColdFire
1 楼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要搞垮我们的科研
c
charmant
2 楼
学点日本人、自杀去吧!
9
9od
3 楼
造假就有钱和基金拿,暗示一下手下就行,老人家不容易啊!
没有错
4 楼
国内高校确实造假严重,政治能力高于学术能力,这不是什么秘密了
工作学习2
5 楼
洗地文,一个堂堂院士,在论文中出现造假,还堂而皇之的不辞职。可见脸皮之厚。试问中国就没有不造假的,人品好的,没造过假的来替代他了吗?如果有,请辞职,如果没有,此学科请关门解散,不送!
X
XXyourOO
6 楼
请问,在中国,科研和国足,是两大国耻项目,对么?
万发
7 楼
行家
秦文
8 楼
这叫那些踏实做科研的情何以堪
s
sutter
9 楼
恶心! 只要对党衷心,造不造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t
targer
10 楼
这面相就是一个肥头大耳的酒肉之徒,和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没有半点关系。
b
brightfish
11 楼
我靠,这种被人石锤了的还有人帮忙洗地,大陆造假真是没救了。以前还在读PhD时候,同组的师兄弟就说不要被国人的paper给忽悠了,试验结果基本都是不靠谱的,看来现在还是这样,可能更差。如果通讯作者不承担所有责任,而是让写文章的小喽罗替死,大陆至少生物领域的研究是没法让人相信的。
B
BlueTX
12 楼
见过另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校长,直接翻译国外文章,连图表,公式都是直接拷贝,然后作为自己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发文章专利。居然靠这个“发明”一路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发明奖
金三
13 楼
初二博士认为曹院士论文没造假。因为上面有汉语拼音。
d
demo
14 楼
其实学术造假的事情很简单,零容忍,一撸到底,学术生涯结束,可惜现在的中国没有这样的魄力,‘人才难得’,制定规则的要么自己也有屎要么是玩政治的,根本不觉得这是大问题。当整体都认识到作假远远比没能力还糟糕,学术空气才能真正净化。
1
123paul
15 楼
发现个问题,只要是骂曹院士骂华为鸿蒙一定是汉奸、洋奴
t
toupi
16 楼
赶紧撤了,一篇出问题,还有个借口。40多篇,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愛国賊
17 楼
造假大国
工作学习2
18 楼
说的挺对的,所以国内就这个氛围环境潜规则的体制,就不要成天抱怨没有顶尖华人科学家为党国贡献了。两弹一星的时候学术氛围还算正派,现在是越来乌烟瘴气了。是规则制定者的问题。
a
angelkilier
19 楼
科研造假其实是常态。借用留园某反科学典型所引用柳叶刀主编的话,“一半以上的的发表论文都涉及造假”。 不过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去伪存真的过程。即便造假的论文被发表,迟早也会被抓出来。引用数量和时间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存在问题的论文。因此这不是我们否定各种科学期刊的存在价值的理由。
浪淘沙的强哥
20 楼
辞职??? 这在公铲邪教里是最陌生的词了 花不少钱买的 为什么要辞职?
浪淘沙的强哥
21 楼
挂一漏万
走马读人
22 楼
我的發表被剔除,請對比剩下的二文, 是成功示範 還是殘羹剩飯: https://linguist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8914/if-there-is-a-pattern-to-chinese-characters
U
UCF
23 楼
现代的学术氛围已经越来越不好,象牙塔已经像商店,越出名的人,组越大,关系乱七八糟的越多,很难独善其身,中美都一样,一查一个准。把那些诺奖得主的论文都仔细重做一遍,十个有九个造过假,但是老板却十之八九不知道。没办法。
走马读人
24 楼
-- 我的解密已經更上層樓, 他們還未跟上我的潮流.
走马读人
25 楼
-- 漢字是解開拼音字秘的法寶 試看將來環球必定漢字盛行
走马读人
26 楼
-- 和洋人交手了一下,他們輸不起."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绝物也" 我的書視頻網上保留,這個高出一頭.
学术大湿
27 楼
说的容易,你知道你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动了多少人的饭碗吗。利益集团怎么可能去自宫呢
古久先生
28 楼
无论曹本人是否故意造假, 曹应该负担全部责任,因为他是PI、通讯作者。他所拥有的荣誉(国内外几个院士头衔)、基金、成果需要重新评估,他的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评价是否有造假。 现在生物医学研究已经成了科研造假、灌水的重点灾区了。 https://www.theguardian.com/higher-education-network/2013/oct/04/open-access-journals-fake-pap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aug/10/predatory-publishers-the-journals-who-churn-out-fake-science
走马读人
29 楼
-- 責任 responsibility, 義務 duty is better 1st match
读者0
30 楼
不全怪院士。现在的研究环境很坏。做一个研究,简单说,就是解决一问题。原本简单的事,弄的非常复杂。什么nature, science的,你nature一个,给你多少多少钱(当然,有钱后,你可以在北京或上海炒房),nature两个,除了给钱,还给院士什么的权力,既永远有人给你钱。这样环境,大家必然想方设法,弄几个nature什么的。
走马读人
31 楼
-- 嗯 踐踏我的人,一不理解,二怕丟錢.
X
X00X
32 楼
这地都有人出来洗? 此文作者明明想洗舔,但是实在太难舔干净,结果就阴阳怪气的洗舔 先是攻击方舟子 然后避重就轻的拿点推特评论来反驳 然后强调曹做假以前是天才,放他一马 最后帮南开大学摔锅 这种人比作假还恶心!!!
金马门前
33 楼
你没看此人的头衔?党委副书记 说明此人是党棍,那里是做学问的学者
大裤子
34 楼
要是日本人被这么抓到的话,就算不自杀谢罪,也会辞职回家了。
推翻共党
35 楼
洗地的来了。准备雇几个农民工背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