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瞌睡10000次!为护崽 企鹅进化出打盹天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2日 21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68131 阅读
7 评论
英国那些事儿

日常生活中,人们打瞌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开会,上下班通勤,甚至看电视,都有可能陷入这样的短暂睡眠。

这样碎片化的睡眠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舒服,甚至是一种折磨。

可谁能想到,这样的打瞌睡方式,却是某种动物的日常天赋技能。

最近,法国里昂科学家公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

生活在南极的帽带企鹅,平均每天打瞌睡的次数超过10000次,每次睡着不超过4秒,堪称动物界的“打瞌睡之王”…

(帽带企鹅成为“打瞌睡之王”)

帽带企鹅又称警官企鹅,因脖子底下有一道像警官的帽带一样的黑色条纹而得名。

它们的栖息地遍布南极大陆和周边岛屿,数量上千万,是企鹅家族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之一。

(帽带企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观察帽带企鹅的生活习性,当时就有研究者注意到,比起其他企鹅,帽带企鹅似乎总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然而,他们却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昏昏欲睡”的帽带企鹅)

直到2019年12月,法国里昂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组织了一个研究团队,对乔治王岛上的帽带企鹅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给14只企鹅身上植入了电极,用于记录帽带企鹅大脑和肌肉活动,还同时配置了连接GPS的功能,方便定位企鹅的活动范围。

(身上安装了电极设备的帽带企鹅)

再配合上多个摄像机的拍摄,研究人员得以捕捉到帽带企鹅更多的生活细节。

结果,研究团队们惊讶地发现,在站立和孵蛋的时候,帽带企鹅总是频繁地陷入睡眠当中,它们每次睡着持续3.91秒,然而迅速苏醒过来。

(打瞌睡的帽带企鹅)

它们就这样不断地陷入短睡眠中,频率非常高,一天下来,竟然达到了10000次之多…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分析,研究人员最终找到了答案:

原来,帽带企鹅这样频繁地打瞌睡和苏醒,是为了时刻保持警惕,利于保护巢穴和孵蛋。

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演化出了这样的天赋技能,将睡眠的时间碎片化,虽然一天打瞌睡10000次,每次4秒不到,但这全部的碎片睡眠时间加起来,竟然能保证11个小时的睡眠…

而这一切,只为了在严酷的生活环境里保护好自己的蛋和巢穴。

(带娃时打瞌睡的帽带企鹅)

帽带企鹅在孕育下一代时,生下蛋以后,企鹅夫妇要轮流孵蛋。

当一只帽带企鹅在孵蛋的时候,另一只会出门去寻找食物,这个过程往往持续好几天。

这期间,孵蛋的帽带企鹅必须时刻提防掠食者,比如大贼鸥之类的来偷蛋。

(大贼鸥)

同时,还要提防邻居企鹅来偷自己巢穴的材料。

为了时刻警戒的需要,帽带企鹅便演化出了这样的能力,不停地打瞌睡,睡了很短的时间后又迅速苏醒,如此循环往复…

(时刻打瞌睡的帽带企鹅)

法国科学家们将这一新发现整理后写成论文,发表在了最近的科学期刊上。

(论文截图)

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利于孵蛋外,研究人员还没有发现这种睡眠方式的其他用处。

为了养育小宝宝,自然界所有的父母都操碎了心呀....

Ref: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is-adorable-penguin-sleeps-more-than-10000-times-each-day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h0771?adobe_mc=MCMID=24903027794153684981247631978179247993%257CMCORGID=242B6472541199F70A4C98A6%252540AdobeOrg%257CTS=1701259716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3/nov/30/rough-sleepers-how-chinstrap-penguins-survive-on-micronaps-aoe

中坚力量
1 楼
西方无知的傻逼 有时间多关注一下 巴勒斯坦地区的 孩童的生命 少搞这些没用的事情 [1评]
爸爸老爹
2 楼
企鹅也挺惨的,身上被人类装了两个铁疙瘩,体内还被植入了电极,就是为了搞清楚企鹅怎么睡觉。 企鹅内心也是麻麻屁,老子每天睡几次关你屁事,为了发论文残害动物。
p
pk6034
3 楼
你才是傻逼,你觉得全世界的科学家也必须放弃自己的工作去支持巴勒斯坦是吧
g
greentee
4 楼
我是没搞懂。睡4秒醒4秒,如何保证警戒呢?难道天敌来了,奋起反抗4秒,然后又睡4秒,然后又醒来继续反抗?
1
164
5 楼
说的好。 这个傻逼自己有空瞎bb,也不去支援巴勒斯坦
r
rally
6 楼
靠集体,企鹅是群居,睡4秒醒4秒就是总有没睡的,一旦没睡的发出警报就全醒了。
r
raymond68
7 楼
ha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