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在1月3日凌晨遭美军“斩首”,其继位者承诺要让美国人在中东“尸横遍野”。
结果当地时间1月4日晚,数千名哀悼者在结束对苏莱曼尼的默哀后,美驻伊拉克使馆附近及驻扎有美军的伊拉克空军基地就遭到了火箭弹及迫击炮的袭击。
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袭击。但一周前刚刚遭受美军空袭的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在1月4日“友情提醒”伊拉克安全部队:从周日(5日)晚上开始,不要进入美军基地1000米以内。
据路透社报道,伊拉克安全部门在当地时间1月4日晚间发布声明:“伊拉克巴格达绿区庆典广场、底格里斯河南岸的贾德里亚及萨拉赫丁省的巴拉德空军基地,遭受多枚火箭弹袭击。目前没有人员死亡。”
声明并未透露是谁发动了这次袭击。央视新闻则称,其中袭击巴拉德空军基地的迫击炮造成3名士兵受伤,机场跑道受损。
新华社报道则指出,袭击者使用了“喀秋莎”火箭弹。
社交媒体上流传视频: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上空
“绿区”位于巴格达市中心,是伊拉克政府机构以及美国和英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所在地。几天前(2019年12月31日),“绿区”内的美驻伊拉克使馆刚刚遭到抗议者“围攻纵火”。
绿区及美国使馆位置示意图 图自google地图
美伊两国关系在近2周内急速恶化。
去年12月29日,为报复一名美国承包商被火箭弹炸死,美军对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党旅”发动空袭,造成25名武装分子死亡,51人受伤。抗议人士随机在12月31日包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新年一过,五角大楼向巴格达发动无人机袭击,伊朗“三号人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部队“圣城军”(Quds Force)指挥官苏莱曼尼死亡。
2019年12月31日,示威者围攻美国使馆
1月4日,数千名哀悼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遭美军空袭身亡的苏莱曼尼送葬。为保证送葬活动的安全,巴格达的主要道路和桥梁都被提前封锁。运棺车队从巴格达北部卡迪米亚区出发,前往巴格达市中心,沿途数千名哀悼者聚集在车队周围并高喊反美口号。
1月4日,默哀者给苏莱曼尼送葬 图自美联社
《金融时报》透露,苏莱曼尼的葬礼将持续4天。而在第一天默哀仪式结束后数小时,美驻伊拉克使馆附近及伊空军基地,就遭到了火箭弹的袭击。
同时,在1月4日,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通过黎巴嫩一家电视台向伊拉克安全部队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从周日晚上开始,不要踏入距美军基地一公里内的范围。“真主旅”原领导人穆汉迪斯,也在1月3日凌晨的美军空袭中身亡。
华盛顿爆发反战抗议 高喊“美国撤出中东”
“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美国撤出中东!”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杀死伊朗“关键将军”卡西姆·索莱马尼以及决定向伊拉克派兵3000美军后,美国人4日走上华盛顿及其他美国城市抗议,数百名示威者在白宫外喊出了上述口号。目前,华盛顿已经处于戒备状态。
路透社消息称,在华盛顿的抗议人士先是在白宫外喊“反战”口号,然后游行到数个街区外的特朗普酒店。抗议人士还举着写有“不对伊朗发动战争或制裁!”和“美军撤出伊拉克!”的标语牌。
此外,在纽约、芝加哥及其他城市当天也举行了类似抗议活动。
报道还援引民意调查的结果称,美国人总体上一支反对美国在境外进行军事干预。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7%的美国人认为军事干预会使美国更安全,而有近一半的人表示,军事干预会使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伊拉克当地时间3日凌晨,美军对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发动无人机袭击,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海外行动的指挥官索莱马尼将军,以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的实际掌权人穆汉迪斯。在伊朗领导人随后的一系列回应中,为苏莱马尼“殉难”哀悼、猛烈抨击美国“暴行”、誓言将“严厉报复”等措辞贯穿始终。
4日晚,巴格达当地时间1月4日晚,伊拉克安全部门发表声明称,伊拉克多个地区遭到火箭弹和迫击炮袭击,包括位于“绿区”(Green Zone)的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附近,以及有美军驻扎的位于巴格达北部的巴拉德空军基地。其中袭击巴拉德空军基地的火箭弹造成3名伊拉克士兵受伤,机场跑道受损。伊拉克安全部队目前正在进行调查。但目前并没有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新了推特,言辞激烈地将矛头对准伊朗。“伊朗已经是个很多年没解决的问题了。就把这条(推特)当做警告,如果伊朗人敢袭击美国人或美国资产,我们已经锁定了52处伊朗目标(对,数字就是对应当年52名美国人质被伊朗劫持),其中一些目标对伊朗及其文化极为重要,它们将遭受又快又狠的打击!美国不想再看到任何威胁!”特朗普写道。
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在1月3日凌晨遭美军“斩首”,其继位者承诺要让美国人在中东“尸横遍野”。
结果当地时间1月4日晚,数千名哀悼者在结束对苏莱曼尼的默哀后,美驻伊拉克使馆附近及驻扎有美军的伊拉克空军基地就遭到了火箭弹及迫击炮的袭击。
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袭击。但一周前刚刚遭受美军空袭的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在1月4日“友情提醒”伊拉克安全部队:从周日(5日)晚上开始,不要进入美军基地1000米以内。
据路透社报道,伊拉克安全部门在当地时间1月4日晚间发布声明:“伊拉克巴格达绿区庆典广场、底格里斯河南岸的贾德里亚及萨拉赫丁省的巴拉德空军基地,遭受多枚火箭弹袭击。目前没有人员死亡。”
声明并未透露是谁发动了这次袭击。央视新闻则称,其中袭击巴拉德空军基地的迫击炮造成3名士兵受伤,机场跑道受损。
新华社报道则指出,袭击者使用了“喀秋莎”火箭弹。
社交媒体上流传视频: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上空
“绿区”位于巴格达市中心,是伊拉克政府机构以及美国和英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所在地。几天前(2019年12月31日),“绿区”内的美驻伊拉克使馆刚刚遭到抗议者“围攻纵火”。
绿区及美国使馆位置示意图 图自google地图
美伊两国关系在近2周内急速恶化。
去年12月29日,为报复一名美国承包商被火箭弹炸死,美军对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党旅”发动空袭,造成25名武装分子死亡,51人受伤。抗议人士随机在12月31日包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新年一过,五角大楼向巴格达发动无人机袭击,伊朗“三号人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部队“圣城军”(Quds Force)指挥官苏莱曼尼死亡。
2019年12月31日,示威者围攻美国使馆
1月4日,数千名哀悼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遭美军空袭身亡的苏莱曼尼送葬。为保证送葬活动的安全,巴格达的主要道路和桥梁都被提前封锁。运棺车队从巴格达北部卡迪米亚区出发,前往巴格达市中心,沿途数千名哀悼者聚集在车队周围并高喊反美口号。
1月4日,默哀者给苏莱曼尼送葬 图自美联社
《金融时报》透露,苏莱曼尼的葬礼将持续4天。而在第一天默哀仪式结束后数小时,美驻伊拉克使馆附近及伊空军基地,就遭到了火箭弹的袭击。
同时,在1月4日,伊拉克民兵组织“真主旅”通过黎巴嫩一家电视台向伊拉克安全部队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从周日晚上开始,不要踏入距美军基地一公里内的范围。“真主旅”原领导人穆汉迪斯,也在1月3日凌晨的美军空袭中身亡。
华盛顿爆发反战抗议 高喊“美国撤出中东”
“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美国撤出中东!”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杀死伊朗“关键将军”卡西姆·索莱马尼以及决定向伊拉克派兵3000美军后,美国人4日走上华盛顿及其他美国城市抗议,数百名示威者在白宫外喊出了上述口号。目前,华盛顿已经处于戒备状态。
路透社消息称,在华盛顿的抗议人士先是在白宫外喊“反战”口号,然后游行到数个街区外的特朗普酒店。抗议人士还举着写有“不对伊朗发动战争或制裁!”和“美军撤出伊拉克!”的标语牌。
此外,在纽约、芝加哥及其他城市当天也举行了类似抗议活动。
报道还援引民意调查的结果称,美国人总体上一支反对美国在境外进行军事干预。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7%的美国人认为军事干预会使美国更安全,而有近一半的人表示,军事干预会使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伊拉克当地时间3日凌晨,美军对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发动无人机袭击,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海外行动的指挥官索莱马尼将军,以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的实际掌权人穆汉迪斯。在伊朗领导人随后的一系列回应中,为苏莱马尼“殉难”哀悼、猛烈抨击美国“暴行”、誓言将“严厉报复”等措辞贯穿始终。
4日晚,巴格达当地时间1月4日晚,伊拉克安全部门发表声明称,伊拉克多个地区遭到火箭弹和迫击炮袭击,包括位于“绿区”(Green Zone)的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附近,以及有美军驻扎的位于巴格达北部的巴拉德空军基地。其中袭击巴拉德空军基地的火箭弹造成3名伊拉克士兵受伤,机场跑道受损。伊拉克安全部队目前正在进行调查。但目前并没有组织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新了推特,言辞激烈地将矛头对准伊朗。“伊朗已经是个很多年没解决的问题了。就把这条(推特)当做警告,如果伊朗人敢袭击美国人或美国资产,我们已经锁定了52处伊朗目标(对,数字就是对应当年52名美国人质被伊朗劫持),其中一些目标对伊朗及其文化极为重要,它们将遭受又快又狠的打击!美国不想再看到任何威胁!”特朗普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