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李忠发、温竞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5日晚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豫园内水廊轩榭,光影生辉。马克龙夫妇抵达时,受到习近平和彭丽媛热情迎接,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
两国元首夫妇偕行游园,宾主不时驻足,观赏江南园林景致。
两国元首夫妇在玉华堂落座。习近平和彭丽媛愉快地忆及今年3月访问法国受到马克龙夫妇热情款待的情景。习近平说,欢迎马克龙总统再次访华并第一次来上海。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的缩影,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演变。希望这次访问有助于你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我和夫人选择在豫园款待总统先生和夫人,希望你们能领略中华园林之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带给不同国家民众的心灵体验是相通的,不同文化可以和谐共生。中法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代表,应该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马克龙感谢习近平和彭丽媛为他和夫人作出的热情周到安排。他表示,习近平主席今天上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方赞赏并欢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预祝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马克龙表示,上海令我惊叹,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与未来。法中都拥有灿烂文明,都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我期待这次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为法中关系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两国元首夫妇还观看了昆曲、越剧表演。中国艺术家们用昆腔演唱了法国喜剧《椅子》选段。
两国元首夫妇在九曲桥亲切话别,相约明日北京再见。
马克龙在上海进博会呼吁中国及其市场更加开放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下午到达中国上海,开始对中国第二次国事访问。马克龙此次访问上海,主要是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他将在博览会上大力推销法国产品,尤其是法国的农产品。
传媒报道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上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陪同下出席上海进博会的开幕式。马克龙呼吁“中国与其市场更大程度的开放”。习近平则答说:“中国的大门一直都更加开放!”
马克龙也表示,法国希望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农业市场:它出口了15万吨猪肉,相当于一天的消费量。之前,马克龙接受了法国成为展示中国对外国产品开放的上海进博会的荣誉嘉宾。今天,法中两国领导人则在法国专区品尝了好酒与牛肉。与此同时,法国可能与中国签订40多项农业、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协议。
马克龙还将在上海揭幕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上海外滩博物馆的项目,以彰显法国总统此行的文化层面,不过,北京对此的兴趣似乎不大。
今晚,马克龙将在上海与习近平共进晚餐,随后将转往北京,明天再同习近平等中共高层领导进行会谈。北京的首脑会谈中,据悉法中两国元首将会讨论双边和多边问题,包括气候和生物多样性谈判。法新社指出,两人应该会签署一份关于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合案文,该文件的一个段落将确认“巴黎协议的不可逆转”。
这份文件倘若签成,也可谓是在美国周一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后的一场及时雨。法新社引述马克龙在进博会讲话中说道:“如果我们想要遵守巴黎协定,就需要在明年加强我们的减排承诺,我们必须确认2030年和2050年的新承诺。” 他续称:“中国和欧盟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决定性的。在明年的议程中,我们将加强对这项任务的共同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早些时候,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官员对外表示,马克龙此行将不回避与中国探讨人权以及香港、新疆的话题。只不过,中国外交部官员朱静已经提出警告,中法之间在人权问题上不应相互批评。况且新疆和香港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应成为外交会谈的内容。所以说,马克龙将如何与习近平谈论敏感的人权议题,尚待观察。
另外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今次访华,世界报专文评析,由于国际环境的原因,尤其是香港以及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贸易战,也由于法国当局的亚洲政策,马克龙的此次中国之行可能不如预期顺利。
尽管法中两国的外交官们都强调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但世界报专文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意识到了双边关系的不对称,因此打算捍卫法国的利益并扛起欧盟的大旗。今年3月,在爱丽舍宫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马克龙邀请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参加了他和习近平的会晤。这一次,马克龙则邀请了现任欧盟农业专员且即将担任欧盟贸易专员的霍根(Phil Hogan)参加他的代表团,和他一起访问中国。
世界报文章也特别指出:法国总统此行最后还有几个很棘手的主题。也就是,2018年,马克龙提到了“法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但不受北京的欢迎。法国向印度出售阵风战机或向印度海军开放法国港口,中国不高兴。除此之外,中国还谴责法国军舰出现在中国认为是其领海的南中国海或台湾海峡。朱静在马克龙访华前就警告说,法国不应当在印太地区扮演"破坏性"角色,也不应向北京提出主权索求的海域派遣军舰。
为防欧洲农产品被仿冒 马习将签IGP协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11月5日在上海宣布他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欧中产地保护标识(IGP) 协议。该协议是为防止上百种欧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遭仿冒。马克龙认为此举显示他处理贸易方面的务实与积极。
马克龙在上海向参加上海进口博览会的企业和媒体宣布了上述消。他并解释说,这个协议在促进欧洲与中国双方贸易的同时,可以保护我们的品牌。它也显示我们懂得如何以务实手段来建立积极的贸易程序。
产地保护标识(IGP)已在欧洲市场流行,马克龙与习近平明天将在北京签署的这个欧中之间的产地标识保护协议,涵盖100种欧洲农产品,其中法国26种,包括多种酒类和奶酪。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消费者购买时可以通过“产地保护标识”来辨别真伪。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马克龙今天在上海呼吁欧洲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增加对华经贸的重量。为凸显面对中国凝聚欧洲的意愿,马克龙本次访华特邀德国教育科研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 )和即将上任的欧洲经贸专员爱尔兰人郝根(Phil Hogan)同行。
法国是本届上海进口博览会的嘉宾国,马克龙作为嘉宾国首脑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据法新社说,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马克龙在讲话中呼吁中国向外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其庞大市场。他还呼吁中国与欧洲展开更多的合作,共同抵抗单边主义倾向…。
马克龙访华 与中国在经贸上的赌注
周二上市的法国报纸头版头条重点报道到访中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费加罗报》关注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法国和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马克龙总统对中国的友善是否从长远角度不利于欧盟。《经济回声》报同样载文指出马克龙代表的欧盟在与中国进行赌注。另外,各大报纸头版报道法国作家让-保罗·杜布瓦获得了2019年法语界重要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的。
与中国双赢经贸关系短视?
《费加罗报》头版写到马克龙总统上任以来对中国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他率领包括德国联邦教研部长卡尔利泽克部长和即将上任的欧盟贸易专员郝根在内的官员以及由40多个企业组成的庞大的商贸代表团到达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该报评论写到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马克龙总统代表的欧盟没有选择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要求中国平等对待外国投资,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等,欧盟在上述问题上与美国有同样的要求,但是欧盟采用外交上缓缓的态度,在与中国经贸问题上选择了进行有建设性意义的对话,希望欧盟和中国双赢。
马克龙总统与每年到访中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样希望在农产品,能源和航空领域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在人权组织的呼吁中国改善人权的要求下,法国总统府也承诺不会避讳谈及一些敏感的人权问题,包括香港的民主运动,以及在新疆被关押的大批穆斯林等问题。
《费加罗报》的评论指出,欧盟希望中国大量购买欧盟商品,法国总统本次到访中国不会让北京丢面子,只能私下谈及人权问题。但是欧盟领袖不要忘记的是习近平政府正在走上一个进一步集权,挑战西方世界民众自由价值的道路。而且中国不认为欧盟能够成为北京对抗美国的筹码,那么从长远角度来说,欧盟表示对中国的友善只能让欧洲处于被动,欧盟是否会出于维护欧洲的商业利益的考量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费加罗报》在内页刊登有关中国的长篇报道,写到上海周二晚间,马克龙与习近平夫妇在上海进行私人晚宴会晤,但是在中国与美国的较量中,中方不认为欧盟会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该报载文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在政府审查的压力下,如何寻找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经济方面,中国受到猪瘟影响,这让法国向中国出口猪肉激增50%。
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盟的赌注
《经济回声》报多版篇幅报道马克龙总统到访中国,指出马克龙总统到访北京,旨在彰显欧盟的团结来应对世界第二经贸强国中国,而马克龙总统代表的欧盟因关注发展双边贸易而回避人权问题。
该报载文分析法国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指出空客和奢侈品属于法国向中国出口的重点。同时该报刊登法国中国问题专家古德曼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他指出中国应该选择靠近欧洲走出孤立,但是中国在诸多问题上不会做出多少让步。
另外,该报刊登长篇调查文章,关注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的香港民众运动,报道中国政府如何与香港政府联手,操纵大陆网民让那些西方跨国集团公司在香港问题上噤声。
专家:欧洲若联中抗美 是太天真了
正在上海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中国与欧洲联合对抗单边主义。在北京与华盛顿贸易战之际,马克龙本次访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拓展法国和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高敬文(JP Cabestan)指出,欧洲如果要联中抗美,那是太天真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4日在上海进博会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在欧中贸易天枰上增加分量。他同时也呼吁中国与欧洲展开更多合作,共同对抗单边主义倾向…。他未明说单边主义指谁,不过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法新社今天引述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高敬文(JP Cabestan)表示,毫无疑问,中美贸易战推动中国向法国和其他国家靠拢,但如果欧洲因此觉得可以联合中国对抗特朗普,那就太天真了。
这位《明天的中国 民主或独裁》一书的作者告诉法新社:现在中国仍然是世贸组织的问题,是破坏南海稳定的因素,是对台湾的威胁。他说,面对香港和我们的民主价值观,中国是极权主义的另一端。
马克龙本次访华邀请德国教育科研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 )和即将担任欧洲经贸专员的爱尔兰人郝根(Phil Hogan)同行。郝根目前是欧洲农业专员。
马克龙表示,在国际局势越来越混乱的情况下,欧洲非常需要比现在更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地与美国和中国抗衡。马克龙还说,不仅在经贸领域欧洲加紧合作非常必要,其他方面也一样,比如在敏感的5G问题上,还有气候问题等等。因为如果我们不紧密联合,就达不到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法新社说,马克龙2018年首次访华的重点是外交。这回他第二次访华的重点是经济与贸易。马克龙周一宣布法中之间将签署40来个经贸合同。本次跟随他访华的法国企业代表团,有空客集团,奥莱雅,苏伊士,巴黎国民银行,液化空气,电力公司…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李忠发、温竞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5日晚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豫园内水廊轩榭,光影生辉。马克龙夫妇抵达时,受到习近平和彭丽媛热情迎接,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
两国元首夫妇偕行游园,宾主不时驻足,观赏江南园林景致。
两国元首夫妇在玉华堂落座。习近平和彭丽媛愉快地忆及今年3月访问法国受到马克龙夫妇热情款待的情景。习近平说,欢迎马克龙总统再次访华并第一次来上海。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的缩影,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演变。希望这次访问有助于你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我和夫人选择在豫园款待总统先生和夫人,希望你们能领略中华园林之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带给不同国家民众的心灵体验是相通的,不同文化可以和谐共生。中法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代表,应该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马克龙感谢习近平和彭丽媛为他和夫人作出的热情周到安排。他表示,习近平主席今天上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方赞赏并欢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预祝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马克龙表示,上海令我惊叹,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与未来。法中都拥有灿烂文明,都倡导不同文明包容互鉴。我期待这次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为法中关系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两国元首夫妇还观看了昆曲、越剧表演。中国艺术家们用昆腔演唱了法国喜剧《椅子》选段。
两国元首夫妇在九曲桥亲切话别,相约明日北京再见。
马克龙在上海进博会呼吁中国及其市场更加开放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下午到达中国上海,开始对中国第二次国事访问。马克龙此次访问上海,主要是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他将在博览会上大力推销法国产品,尤其是法国的农产品。
传媒报道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上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陪同下出席上海进博会的开幕式。马克龙呼吁“中国与其市场更大程度的开放”。习近平则答说:“中国的大门一直都更加开放!”
马克龙也表示,法国希望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农业市场:它出口了15万吨猪肉,相当于一天的消费量。之前,马克龙接受了法国成为展示中国对外国产品开放的上海进博会的荣誉嘉宾。今天,法中两国领导人则在法国专区品尝了好酒与牛肉。与此同时,法国可能与中国签订40多项农业、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协议。
马克龙还将在上海揭幕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上海外滩博物馆的项目,以彰显法国总统此行的文化层面,不过,北京对此的兴趣似乎不大。
今晚,马克龙将在上海与习近平共进晚餐,随后将转往北京,明天再同习近平等中共高层领导进行会谈。北京的首脑会谈中,据悉法中两国元首将会讨论双边和多边问题,包括气候和生物多样性谈判。法新社指出,两人应该会签署一份关于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合案文,该文件的一个段落将确认“巴黎协议的不可逆转”。
这份文件倘若签成,也可谓是在美国周一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后的一场及时雨。法新社引述马克龙在进博会讲话中说道:“如果我们想要遵守巴黎协定,就需要在明年加强我们的减排承诺,我们必须确认2030年和2050年的新承诺。” 他续称:“中国和欧盟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决定性的。在明年的议程中,我们将加强对这项任务的共同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早些时候,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官员对外表示,马克龙此行将不回避与中国探讨人权以及香港、新疆的话题。只不过,中国外交部官员朱静已经提出警告,中法之间在人权问题上不应相互批评。况且新疆和香港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应成为外交会谈的内容。所以说,马克龙将如何与习近平谈论敏感的人权议题,尚待观察。
另外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今次访华,世界报专文评析,由于国际环境的原因,尤其是香港以及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贸易战,也由于法国当局的亚洲政策,马克龙的此次中国之行可能不如预期顺利。
尽管法中两国的外交官们都强调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但世界报专文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意识到了双边关系的不对称,因此打算捍卫法国的利益并扛起欧盟的大旗。今年3月,在爱丽舍宫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马克龙邀请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参加了他和习近平的会晤。这一次,马克龙则邀请了现任欧盟农业专员且即将担任欧盟贸易专员的霍根(Phil Hogan)参加他的代表团,和他一起访问中国。
世界报文章也特别指出:法国总统此行最后还有几个很棘手的主题。也就是,2018年,马克龙提到了“法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但不受北京的欢迎。法国向印度出售阵风战机或向印度海军开放法国港口,中国不高兴。除此之外,中国还谴责法国军舰出现在中国认为是其领海的南中国海或台湾海峡。朱静在马克龙访华前就警告说,法国不应当在印太地区扮演"破坏性"角色,也不应向北京提出主权索求的海域派遣军舰。
为防欧洲农产品被仿冒 马习将签IGP协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11月5日在上海宣布他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欧中产地保护标识(IGP) 协议。该协议是为防止上百种欧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遭仿冒。马克龙认为此举显示他处理贸易方面的务实与积极。
马克龙在上海向参加上海进口博览会的企业和媒体宣布了上述消。他并解释说,这个协议在促进欧洲与中国双方贸易的同时,可以保护我们的品牌。它也显示我们懂得如何以务实手段来建立积极的贸易程序。
产地保护标识(IGP)已在欧洲市场流行,马克龙与习近平明天将在北京签署的这个欧中之间的产地标识保护协议,涵盖100种欧洲农产品,其中法国26种,包括多种酒类和奶酪。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消费者购买时可以通过“产地保护标识”来辨别真伪。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马克龙今天在上海呼吁欧洲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增加对华经贸的重量。为凸显面对中国凝聚欧洲的意愿,马克龙本次访华特邀德国教育科研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 )和即将上任的欧洲经贸专员爱尔兰人郝根(Phil Hogan)同行。
法国是本届上海进口博览会的嘉宾国,马克龙作为嘉宾国首脑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据法新社说,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马克龙在讲话中呼吁中国向外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其庞大市场。他还呼吁中国与欧洲展开更多的合作,共同抵抗单边主义倾向…。
马克龙访华 与中国在经贸上的赌注
周二上市的法国报纸头版头条重点报道到访中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费加罗报》关注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法国和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马克龙总统对中国的友善是否从长远角度不利于欧盟。《经济回声》报同样载文指出马克龙代表的欧盟在与中国进行赌注。另外,各大报纸头版报道法国作家让-保罗·杜布瓦获得了2019年法语界重要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的。
与中国双赢经贸关系短视?
《费加罗报》头版写到马克龙总统上任以来对中国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他率领包括德国联邦教研部长卡尔利泽克部长和即将上任的欧盟贸易专员郝根在内的官员以及由40多个企业组成的庞大的商贸代表团到达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该报评论写到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马克龙总统代表的欧盟没有选择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要求中国平等对待外国投资,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等,欧盟在上述问题上与美国有同样的要求,但是欧盟采用外交上缓缓的态度,在与中国经贸问题上选择了进行有建设性意义的对话,希望欧盟和中国双赢。
马克龙总统与每年到访中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样希望在农产品,能源和航空领域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在人权组织的呼吁中国改善人权的要求下,法国总统府也承诺不会避讳谈及一些敏感的人权问题,包括香港的民主运动,以及在新疆被关押的大批穆斯林等问题。
《费加罗报》的评论指出,欧盟希望中国大量购买欧盟商品,法国总统本次到访中国不会让北京丢面子,只能私下谈及人权问题。但是欧盟领袖不要忘记的是习近平政府正在走上一个进一步集权,挑战西方世界民众自由价值的道路。而且中国不认为欧盟能够成为北京对抗美国的筹码,那么从长远角度来说,欧盟表示对中国的友善只能让欧洲处于被动,欧盟是否会出于维护欧洲的商业利益的考量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费加罗报》在内页刊登有关中国的长篇报道,写到上海周二晚间,马克龙与习近平夫妇在上海进行私人晚宴会晤,但是在中国与美国的较量中,中方不认为欧盟会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该报载文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在政府审查的压力下,如何寻找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经济方面,中国受到猪瘟影响,这让法国向中国出口猪肉激增50%。
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盟的赌注
《经济回声》报多版篇幅报道马克龙总统到访中国,指出马克龙总统到访北京,旨在彰显欧盟的团结来应对世界第二经贸强国中国,而马克龙总统代表的欧盟因关注发展双边贸易而回避人权问题。
该报载文分析法国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指出空客和奢侈品属于法国向中国出口的重点。同时该报刊登法国中国问题专家古德曼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他指出中国应该选择靠近欧洲走出孤立,但是中国在诸多问题上不会做出多少让步。
另外,该报刊登长篇调查文章,关注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的香港民众运动,报道中国政府如何与香港政府联手,操纵大陆网民让那些西方跨国集团公司在香港问题上噤声。
专家:欧洲若联中抗美 是太天真了
正在上海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中国与欧洲联合对抗单边主义。在北京与华盛顿贸易战之际,马克龙本次访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拓展法国和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高敬文(JP Cabestan)指出,欧洲如果要联中抗美,那是太天真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4日在上海进博会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在欧中贸易天枰上增加分量。他同时也呼吁中国与欧洲展开更多合作,共同对抗单边主义倾向…。他未明说单边主义指谁,不过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法新社今天引述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高敬文(JP Cabestan)表示,毫无疑问,中美贸易战推动中国向法国和其他国家靠拢,但如果欧洲因此觉得可以联合中国对抗特朗普,那就太天真了。
这位《明天的中国 民主或独裁》一书的作者告诉法新社:现在中国仍然是世贸组织的问题,是破坏南海稳定的因素,是对台湾的威胁。他说,面对香港和我们的民主价值观,中国是极权主义的另一端。
马克龙本次访华邀请德国教育科研部长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 )和即将担任欧洲经贸专员的爱尔兰人郝根(Phil Hogan)同行。郝根目前是欧洲农业专员。
马克龙表示,在国际局势越来越混乱的情况下,欧洲非常需要比现在更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地与美国和中国抗衡。马克龙还说,不仅在经贸领域欧洲加紧合作非常必要,其他方面也一样,比如在敏感的5G问题上,还有气候问题等等。因为如果我们不紧密联合,就达不到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法新社说,马克龙2018年首次访华的重点是外交。这回他第二次访华的重点是经济与贸易。马克龙周一宣布法中之间将签署40来个经贸合同。本次跟随他访华的法国企业代表团,有空客集团,奥莱雅,苏伊士,巴黎国民银行,液化空气,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