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倒霉蛋?她遇900次航班延误获赔300多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10日 0点15分 PT
  返回列表
62179 阅读
22 评论
齐鲁晚报

 

航班延误是很多人不愿遇见的,

但女子李某却十分乐于这种情况发生。

从2015年至今,

李某遇上延误航班近900次,

获得理赔金高达300余万元,

真可谓“航班延误,发家致富”。

然而,

这笔“财富”却是李某通过购票虚构行程,

之后利用飞机延误骗取理赔金获取的。

4月29日,

南京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

并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图为民警对嫌疑人李某进行讯问。

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鼓楼派出所接到某保险公司负责人陈先生的报警,称在机票延误险赔付时,发现以李某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护照号身份证号,多次进行理赔。陈先生怀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险诈骗。

鼓楼警方通过侦查发现,李某等20余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险公司频繁申请航空延误险。经过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这些账户的赔款,最终都转账到了李某的账户,警方推断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根据掌握的线索,民警于4月29日赶赴山东将李某抓获。

图为警方从嫌疑人李某处查获的用于作案的的身份信息。

在李某的住所,办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于记账和航班信息的纸质笔记材料,以及电脑中多份航空延误险异常说明样表。这些样表清晰记录了其向各大保险公司索赔的详细信息。

民警告诉记者:“在购买航班之前,李某会对航班以及当地天气进行分析。虽然她人在青岛,但她买的航班却不是从青岛出发和到达。在网上综合评论找了一些延误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飞的时候再去看它的天气,她在心里估摸后再去购买航班对应的延误险。”

据调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其他用于购买机票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都是其以买理财为由从亲朋好友处骗来的。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个人的身份索赔到了10余万。能获得如此高额的理赔金,李某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经过民警的细致调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第一步,选取延误率高的航班。曾有过航空服务类工作经历的李某,有提前获取航班取消或延误信息的途径,为此她在网络上挑选了延误率较高的航班,再去查该航班的航程中有没有极端天气。

第二步,虚构不同身份购票并大量投保。李某从亲朋好友处骗来20多个身份证号以及护照号,为逃避系统核查,李某虚构不同身份购买机票。为了更具隐蔽性,李某每次购买机票都要用4、5个身份。每一个身份,最多购买30到40份延误险。

第三步,关注航班信息,伺机退票索赔。由于李某根本不会去乘坐这些航班,因此李某时刻关注航班动态,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会延误,她就会在飞机起飞之前把票退掉,尽量减少损失。一旦航班出现延误,李某便开始着手向保险公司索赔。

购买一份保险的保费大概是40元左右,保险公司因飞机延误而赔付的金额在400到2000不等。如果延误时间长,赔付的费用甚至可以到7000-8000多元。在李某的笔记中,航班的延误时间、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的金额,一条条、一笔笔都清楚地记录着。李某就是通过购票来虚构行程,之后利用延误索赔来达到骗取理赔金的目的。经初步统计,从2015年至今,李某共实施诈骗近900次,获得理赔金近300万元。

据警方介绍:航班延误险属于商业保险的一种,李某之前曾从事过航空服务类工作,对于飞机延误信息及保险理赔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业之后的她,便打起了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的主意。李某利用其亲友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飞机延误险,涉嫌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险对象,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客观上存在刑法评价中的诈骗行为,同时诈骗金额已达到保险诈骗罪的追诉标准。目前,李某已被鼓楼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m
mrp
1 楼
人才啊
m
mik600
2 楼
是就是概率赌博吧,愿赌服输的。。。
C
CPC
3 楼
人才啊
m
mickey33wyn
4 楼
中国航班几乎没有准点的,我每次坐飞机都要延误,我是不是应该也要索赔呢?
外宣難波
5 楼
二公子
6 楼
人才啊
t
tosefun
7 楼
这个没啥犯法的吧,保险公司企图赖保。你可以不再卖这人保险,但是凭啥抓人
p
pipiloo
8 楼
自己买可以说不犯法,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肯定算骗保+盗用身份了
言之有物
9 楼
这个应该不犯法吧?也是真金白银买的机票,你管他做不做飞机。退票也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y
youmyyou2016
10 楼
奇怪,这犯什么法? 就因为用了别人的身份证和名字?
y
youmyyou2016
11 楼
为什么我觉得还好呢。。。确实有延误,但是还好啊 现在准点率不算太差吧,我坐的和你坐的不是一个中国的飞机?
郑长仁
12 楼
贼公计,状元才。。。骗子都是吃脑的!
m
merty558
13 楼
这是技术人才
f
fanzhou1989
14 楼
真是人才
南方来风
15 楼
进了监狱绝对可以成为高级五毛,很快就可以立功减刑出狱了。
财富绽放
16 楼
这样算犯法了?保险公司也太好做了,所以最大的骗子其实就是保险公司
一年之计
17 楼
这个应该是保险公司精算部门出错。产品设计有问题。如果不是保险公司的问题,那么保险公司就不亏钱。保险公司不想理赔,那就关门大吉。我看不出她有什么罪。
p
popchengz
18 楼
这怎么能够叫诈骗??保险是你们公司出的钱付了保险合约中的条例投保人没有违反而她投保的事也发生了是保险公司赖保
陈元龙
19 楼
买自己根本不可能乘坐的机票,所谓虚拟行程,难道不违法?
陈元龙
20 楼
盗用别人身份买票也不违法?!
陈元龙
21 楼
盗用别人身份买票也不违法?!
陈元龙
22 楼
盗用别人身份买票也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