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视频曝光引热议:就是一群学习机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4日 17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84034 阅读
53 评论
影玉楼

最近,闻名遐迩的衡水中学又上了热搜,但却不是因为升学率,而是因为一段学生食堂打饭却还在努力读书的视频。

视频中一个个身穿校服的学子们井然有序地排在打饭口,手里无一例外的端着书本,那种专注的劲头让人不由感叹:孩子们太辛苦了。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不客气地留言,衡水中学是在培养只会死读书的机器人,学生们都是被逼作秀,最终只会感动自己。

衡水中学的录取率一直稳坐前三。它不只是河北的名校,全国各地的无数学生都把就读衡水中学当作心中的梦想,因为只要踏进衡中的校门,就等于拿到了一张名牌大学的通行证。

然而,光有抱负不付诸努力就行吗?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才属于衡中学子们通关的真实状态?让我们来看下衡中学生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紧张的生活磨练人的意志

清晨5点40,当黑夜还没彻底散去,大多数人还在熟睡中时,衡中学子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学校生活。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起床穿衣跑到操场等待集合,并且,在等待整队的几分钟,每个学生人手一本语文或英语书,大声朗读直到跑操开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在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中洒向校园。

20分钟的慢跑让学生们舒筋活血,精神奕奕,这样的状态刚好适合真正的“晨读”。

6点整,开始了半个小时的晨读,老师会提前安好任务,时间精确到分钟,确保学生们晨读的有效性。

吃早饭俨然是在练百米冲刺,为了节约时间,学生们把刚才跑操的情形又演练了一遍,然后快速干饭完毕进入教室学习。

如是你以为这回可以让孩子们松口气偷会儿懒了,那你就错了,教室里的高清摄像头随时会把开小差的同学“逮住”,随后就是进入违纪名单,通报批评。

上午5节课,下午5节课,除了上午的20分钟课间操,中午的20分钟吃饭时间,再有的空闲时间就是午休的1小时时间。

但这期间规定了严格的时间点和午休制度,看书、吃东西、写作业、甚至走动或上厕所都是不允许的,只为得让学生们休息好,保证下午的高效听课。

晚6点半以后的40分钟,学生们可以在吃过晚饭后看看时政和热点新闻,避免与外界脱轨,并且对提升政治学科及作文素材的收集都是有帮助的。

晚自习同样在老师们的精心安排和监督下完成,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直到9点50下课。

下课后的20分钟用于回宿舍、洗漱,或者给家里打个短暂电话,然后准时熄灯睡觉。

可以看出,衡中学生们的一天都是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下的,虽然忙碌但不忙乱。科学的时间设计,加上学生们你争我赶的劲头,才有了高考后激动的泪水和跨入名校的欣慰,这也是为什么衡水中学被赋予“清北加工厂”的原因。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只因别人安逸时他们却在披星戴月刻苦努力,并且日复一日,坚持了3年……

因此,在那种整体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进步,也就没有人觉得苦了,即使今后大学毕业走上社会,这些经历都是值得永远回味的。

那些在食堂排队打饭时依然读书的学子们,那些锻炼身体的同时依然争分夺秒背单词的同学,都是由心底自发学习的,他们在跟时间赛跑,而非做样子给谁看,因为假努力改变不了什么。

他们努力只为得在高考时能多拿上一分,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实现自己甚至是父辈们的夙愿。

而网上那些“读死书就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衡中地狱式教育根本不值得提倡”等等的言论,根据又从哪里来?衡水的教学模式是被大众认可的,衡水高校的成绩不是仅凭谁一两句话就可以否定的。

从衡中毕业且早已事业有成的学长们,听闻有人恶意诋毁,皆发声力挺母校,给那些不实言论一个迎头回击。

“一直很感谢衡中,让我们在那个该努力拼搏的年代没有掉队,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大汗淋漓只为到达山顶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诚然,衡中学子们的汗水和努力承载了孩子和家长的希望,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保证自己不被落下,不应被妄加菲薄。

靠读书改变命运为何遭无端嘲讽

不仅衡水中学的学子们无端遭质疑,那些喜欢妄加评论的“喷子”,甚至将口水喷向了已经考上985、211大学的寒门大学生。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了最近爆火的“小镇做题家”? 这个网络用语听着有些令人费解,其实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那些出身寒门的大学生起的“绰号”,他们认为,即便这些人靠刷题苦练侥幸考上一流名校,依然是社会的废物。

这些寒门子弟立志靠读书改变命运,经历了三年地狱式的磨炼,最终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走进自己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可谓得偿所愿,心想事成。

但是这些跨入名牌大学的成功者,却遭到网络上某些人的冷嘲热讽,被无端冠以“废物”的骂名,难道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也错了吗?

每个人思想中固有的某些观念会束缚他的视野,就如出身与农村的孩子虽然跳出了乡野小镇,但短时间内却很难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面前依然是高山和鸿沟。

寒门学子不怕吃苦,因为他们没有“富爹”可拼,没有“权势”可靠,只能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刷题苦练。

大家都知道张桂梅校长,她创办的华坪女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只招收女生的高中,这个如母亲般的女人,就是要用知识的力量改变女孩们的命运。

而她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堪称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大山深处的女孩们为了考上大学,每天用于看书做题的时间大约17小时!

女高的学生5点15分就要起床,比衡水中学还要早,可谓是将“早起”运用到了极致。然后从早操早读开始,一直到午夜12点,除了吃饭时间,女孩们争分夺秒地学习,丝毫不敢懈怠。

虽然张桂梅校长也深知一味刷题并不是最佳的学习办法,但每年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又不得不促使她们靠刷题去恶补去赶超别人。

因为多得一分可能就会超越千人,只有走出大山,才能让女孩们不至于早早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才能有希望摆脱原有的贫困生活。

从华坪女高走出的女孩们,大都有所成就。有的大学毕业又考取研究生,有的成了老师,医生,律师等,这些女孩有了令人尊重的职业,可以活得自信阳光,而这些成绩的得来与当年那些日夜刷题的辛苦是分不开的。

能吃苦中苦,才有走在高校校园的自信。相信即便没考上985,211这类名校,那些曾经历尽辛苦,为了未来拼力一搏的学子们,都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他们早晚会融于社会,是未来祖国的栋梁,不该因一时的不适应而被冷嘲热讽,更不是喷子们口中的“废物”!

看清事情真相,做光明磊落的人

不得不说,网络的力量是惊人的,好的正能量的评论可以在无形中规范人们的言行。同样是引发网友热议的视频,接下来说的这段视频言论,就纠正了某些人自私的观念。

视频内容是火车上的一位妈妈不顾周围人反对,坚持带孩子早读《论语》的情景。

据悉,这趟晚上始发的火车人员非常密集,过道中皆坐满了人。

而第二天清晨,一对母子的读书声,将还在熟睡中的乘客突然惊醒,乘客提醒他们声音小点,没想到这位妈妈不屑地以白天不该赖床为由进行反驳,随后在众目暌暌之下连读了半小时。

此视频引来网友的海量批评和指责,别说飞驰的火车上不适合阅读,即便足够平稳,在公共场合也只适合默读。再加上卧铺车厢密闭而狭小,稍有些动静就会打扰到别人,因此该时刻保持安静。

这位母亲一意孤行,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令人无奈又恼怒,如果碰上爱挑事的人,就有可能生出一场争端。

《论语》是圣贤书,这位母亲却明显背道而驰。本来坚持晨读是一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但错在没选对场所,使得读书声变成讨人厌的噪音,遭人非议也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她还幻想车厢内其他乘客会对她和孩子的坚持朗读夸赞有加,认为自己的言行非常得当,殊不知这样不仅未得到预期效果,反而尽显自身的素质低下,同时也给孩子做了个反面榜样。

若面对乘客的提醒时,这位母亲能诚心接受意见,改为默读,也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网友们对此行为是各种谴责,不知道这位母亲看到网上谴责时作何感想?她是否会为自己的不妥言行后悔?她的孩子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受到同学伙伴的排挤,这些我们暂不可知,但若因此事,这位母亲能从中吸取到教训也未必算是坏事。

结语

社会是个共同体,每个人不可能都隐居山林,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接触,但若想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就需要我们先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

人不分高低贵贱,只有社会的分工不同。一个住别墅,开豪车的富贵之人也有可能在某天落得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而一个在学校门口修车子的师傅,背后有什么惊人的故事,大家也未必可知。

因此,不要去羡慕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也许他内心的苦痛多的无处可诉。也不要看不起走在街道上每一个看起来不如你的路人,也许下一刻他就是你的顶头上司,是你人生中需仰视的人。

做好自己,不要去嘲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拼搏的人,因为他的世界你可能无法拥有,也就没有去妄加评判的权利,勿喷别人,口下留德。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如果你不能帮助到别人,请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要将自己的意念强加于人,因为大家都是大千世界里最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都是凡人,且行且珍惜!

g
granddad
1 楼
也需要锻炼身体,注重心理健康。这些人毫无疑问,未来会成为中国社会各行各界的顶梁柱……
V
Vooo
2 楼
对,必须得学会零元购,得懂背着防弹书包如何逃命。呵呵
w
whatiswrong
3 楼
上升的渠道就那么窄还越来越窄,屁民韭菜的子弟不就是得把脑袋削得更尖才能挤过去吗?批评学生和学校有屁用!要批就批中国这个权贵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阶层流动性越来越弱,整个社会越来越僵化和极端。
怪叔叔的大发现
4 楼
一个个四眼怪要来何用?死读书,读死书 [1评]
怪叔叔的大发现
5 楼
四眼率65%,这能强国
敞开裤裆任风吹
6 楼
上学的本质是 培养学习方法。 人一生 都在学习, 掌握一套快速 扎实的学习方法 才是最重要。 大多数人 出了社会大多是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同的行业,不都是在不断的学习? 如何连这都不明白。装什么公知? 要不说这年头公知都是臭文盲呢? 至于这种公众号, 也就是个9年义务教育的水平
北城风光
7 楼
学习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虽然苦逼,但基础打的很扎实。
雅痞士
8 楼
那么评论这些高中生的,绝大多数连高中都考不上,更遑论上大学了;不是小瞧这些人的,也只能在网上冒酸水了,哈哈哈
北城风光
9 楼
对家境普通的孩子,都知道这种苦学在现实中有回报,有机会出人头地。有钱人家毕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继承家业,也可留学。
飞翔的鱼头
10 楼
培养不出来业界顶尖人才
干掉B儿
11 楼
然后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出国留学,然后就不回来啦,为美利坚培养高精尖人才,,,
平和である
12 楼
一帮应试机器人到了国外跟人正常的沟通都费劲更别说融入了
P
Phillip
13 楼
奥数常常获第一,芯片常被卡脖子。奇怪吗? [2评]
g
granddad
14 楼
芯片被卡脖子很难理解吗?!芯片那是靠巨额的科研经费堆积起来的,几十年前谁有💰搞科研?欧美啊!但现在呢?!中日韩并驾齐驱,都成了科技大国,可以与欧美竞争并不落下风。美国为何对中国实施高科技禁运?很显然,失去了自信😎 世界变了,未来的希望在于中美日韩法德印。其他国家只是跟着坐过山车而已!
p
paodan888
15 楼
中学的时候住校,每天10点睡觉6点起床,6:20去操场做广播操+长跑。当时觉得早起很痛苦,总是想办法逃掉早操。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生活最健康的一段日子。后来上大学包括工作以后经常因为玩电脑半夜才睡,对身体非常不好。
回一个
16 楼
网友说的不无道理,确实是学习机器。靠考试第一并占领顶尖大学录取份额属于极端应试教育,对个人寒门升级可以,但不是业界高端人才。
苏浩
17 楼
一百人挣的钱都少过一个周公子.
h
hongxiuliu
18 楼
高考就是大逃杀,不这样就被别的孩子踩在脚下,所以看着疯癫,其实是理性点的选择。
l
lyabc
19 楼
不止芯片,中国现在许多习以为常的世界一流技术哪一项没有被卡过脖子?
柳生京
20 楼
学习的目标是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学习的动力应该是人类的好奇心,而不是人类的求生欲。衡水中学这样的方式,在中国尤其是在二线城市很普遍。逼学生们这样弄,其实是源于国人对于现今生活的不满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恐惧。 . 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应试、去会议灌水是极好的,但做不出最好的东西。这恰恰也正是当今中国科技水平的写照。 . 不过我们不能怪家长或者学校。社会如此而已。时代的悲哀。
文强
21 楼
真厉害 看到这样的人美帝可以放心了
m
m301nn
22 楼
学习不好吗?
m
m301nn
23 楼
你太理想了 是求生动力大还是好奇动力大?
t
tiesuoqiao
24 楼
只有文科傻妞才会说高中学的没用,只有大学学的才有用
t
tiesuoqiao
25 楼
文科生经常把两者对立,好像奥数不拿第一,芯片就不卡脖子了。 一帮文科傻逼
地中海的爱
26 楼
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不看分数看啥?有能解释的吗?
L
Laoseguiman
27 楼
40岁之后就及其平庸
樱桃儿熟了
28 楼
我有一个衡水中学毕业的学生。从能力和学术上,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碾压我见过的所有的美国学生,和大多数中国学生。他是我今生中见过的学习能力可能超过我的很少的几个人。 因此,我要是能上衡水中学,我一定会的。那种教育,越老越会感到起的光芒和价值。问题是,很多人不是那个料。
29 楼
要么说反华的是傻逼呢 这3年当机器又怎么了 为一辈子人生储蓄能量 还有哪种说什么学习了也没芯片的是不是傻逼 谁告诉泥中国没芯片的 你妈逼的你家电器用的全是中国芯片 操你妈的你带着你的逼脸问问 28纳米的芯片还有谁 谁敢跟中国竞争 全世界95%的电子产品都是28纳米一下 车辆都用到90纳米了 没常识 脑子笨 还他妈听西方媒体造谣 真是活该死 农村包围城市 懂不懂 什么是大多数 什么是大市场 全世界是穿西装的多 还是穿拖鞋的多 傻逼
p
paodan888
30 楼
三点下学然后打游戏,泡妹子,有的还吸毒。很值得羡慕吗?
p
paodan888
31 楼
一个中学生读书可以去各行各业,不用非去造芯片吧。国内外大把人不怎么学习,一辈子学的还不如这些中学生多,莫非他们能造出芯片来。 造出芯片的人中学试什么状态你了解?
j
juewangle
32 楼
其实,在科研上有成就的人,都需要这么勤奋刻苦。 走在路上想问题,上厕所拿着paper,就是常态。 如果做不到刻苦,聪明只不过像是吹牛,空中楼阁。 衡水的优点是把刻苦培养成习惯。 习惯睡懒觉的人,觉得早起比死都难;习惯早起的人,早晨不起床也睡不着。 刻苦是很难,但是如果变成习惯,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了。长此以往,提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就可以秒杀其他人。
a
azkaban
33 楼
废话,你只能见到英语不好学术好点的,英语学术都好的你也没资格见。 如果是衡水中学出来的,能力学术又都比别人强,他该去更好的地方,为啥要见你呢?明显是脑子有问题。
系统不忙了
34 楼
还以为是缅北诈骗集团在搞培训
n
netcamel
35 楼
作为普通人, 努力并不意味着百分百有收获, 但是不努力就意味着99%没有收获,剩下的1%交给了运气。 富人们看着忙忙碌碌的打工人,唏嘘: 你们这么忙碌有意思吗? 这样的人生有乐趣吗? 歇一下吧,世界那么大,为啥不去享受一下生活? 何不食肉糜?
侯龙涛
36 楼
变态的领导,政府, 变态的教育体质,
少年夏夜之梦
37 楼
这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这是整个民族教育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要移民?孩子们这么学真的学到了什么?只是学会了怎么考试,为了家族的希望寄托而强压之下学习,而不是真正的喜欢而去学习,设想这样的教育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吗?
真是太烦人
38 楼
学习也一种习惯,需要培养。总以为是机械的人,可以试试看你可以如此学习吗?要说机械,那些体育运动员都是靠这种方法出成果。无能的人,再机械也救不了,例如卜街的1450丶狗粮。
牛皮方糖
39 楼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a
aiwudj1
40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