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航运风险外溢:欧洲汽车厂停工,红酒也要涨价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21日 3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67828 阅读
9 评论
界面新闻

从12月中旬大部分航运公司的红海航线停航,至今已经有500多艘集装箱船从红海航线改道距航程更远的好望角,航运时间增加两周。受此影响,亚欧航线运力缺口高达100万TEU、运价飙升、“一箱难求”的局面再次上演。一旦重要航线出现堵塞、中断等问题,全球供应链也将受到重大影响。如今,这波影响已经迅速蔓延至汽车、葡萄酒等领域,导致特斯拉、沃尔沃、铃木等多家位于欧洲的工厂停产,此外欧洲的葡萄酒商也面临订舱难的问题,家居巨头宜家更是早早对此提出交货延迟的预警。

供应链危机加剧,工厂停产

近段时间,多家汽车工厂因零件运输问题停产。其中日本铃木汽车位于匈牙利的唯一一家欧洲工厂将停产一周。更早之前,特斯拉宣布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暂停其位于柏林附近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沃尔沃汽车则在上周宣布该公司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工厂将暂停生产三天。

上述多家知名车企欧洲工厂停产,均是因为运送零配件的船公司避开红海绕行南非好望角导致延期。为了避免停产,大众汽车调整了零部件的供应路线,从上个月开始就从苏伊士运河转向绕道好望角,此举使交货时间增加了两周。

亚欧之间汽车零部件的贸易非同小可。目前,欧洲汽车行业约7成的零部件都是通过红海从亚洲运输而来。

葡萄酒也受到此次红海危机的影响。由于海运的成本更低,因此我国从欧洲进口葡萄酒通常采取海运方式,通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抵达。目前,我国进口自欧洲的葡萄酒金额占进口总额的65%左右。

如今,受航运价格暴涨、集装箱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葡萄酒商们不得不寻求解决办法,中欧班列、空运等都成为替代方案,但后两种运输方式的成本更高,预计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浮。

据“葡萄酒商业观察”报道,有葡萄酒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现在不仅运输货物延迟,同时也存在订不到舱位的情况。如果选择空运,空运费均摊下来每瓶酒的费用是3-5欧元,叠加税收后,每瓶酒的运费成本高达60元人民币(7.63欧元),但这些葡萄酒单价也只有2-10欧元。

全球零售商们也正在面临供应链的挑战,并寻找替代路线。此外,家居品牌宜家、英国零售商NEXT等公司也预警称,受红海冲突的影响,一些产品可能会出现交货延误。

罗宾升国际货运公司发布的《关于红海局势以及苏伊士运河运输受限的客户通知》显示,红海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整体影响仍在继续,并且已经带来了明显的连锁效应,预计物流市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归到可预测的周期。该公司还表示,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运力市场中获得舱位,建议货主至少提前3-4周预订舱位。

500艘集装箱船已改道,运价还在飙升

Container xChange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计划穿越红海的700艘集装箱船中有500艘已经改道。

另外,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2日-16日红海地区船舶通行量(以总吨计)下降10%,同期进入亚丁湾区域的船舶较2023年平均水平大幅下降65%,其中油轮和气体运输船通行量明显降低,集装箱船通行量继续维持低位,以TEU计下降约90%。

苏伊士运河方面,1月12-15日苏伊士运河船舶总通行量较12月上半月下降53%,1月初则降低45%,预计未来几天降幅还将继续扩大。

运价也在持续暴涨。航运咨询机构德路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德路里世界集装箱指数WCI延续之前的上涨态势,于本周(截至1月18日)达到3777美元/FEU,比上周上涨23%,较2022年同期上涨82%,比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的平均水平高166%。不仅亚欧航线涨幅惊人,美西航线和美东航线也在近期不断上涨。

德路里分析称,目前苏伊士运河和干旱中的巴拿马运河带来的运输瓶颈,为提高运价创造了条件。

多方努力之下,红海危机尚未缓和。在对抗升级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尚未恢复重返红海航线的信心。日前,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等日本国内三大航运公司决定所有船舶停止穿越红海海域。此外,马士基CEO柯文胜(Vincent Clerc)近日在达沃斯论坛期间表示,红海的动荡可能至少在几个月内阻碍航运运输。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分析显示,12月苏伊士运河与曼德海峡的船舶通过量较11月分别下滑22.5%和25.3%,但中资船舶通过量基本稳定。涉及该水域的中资头部船队中远海运集运与散运、洲际海运、中谷海运、中联航运等,均未改道或停航。

E
Ewq123ewq
1 楼
老兄胡塞是共匪的铁杆,红海畅通无阻
留帕克
2 楼
中资航运公司没改道。 闷声发大财啊 [1评]
元非
3 楼
  ①胡赛武装红海行动短期的最大受损者是以色列美国等等与胡赛武装背后势力存在利益冲突的各方;   ②从中期看的最大受损者是中国、亚洲各个工业化国家地区──日韩台越新加坡等等,而且经济体量越小,受损比例越大。特点是这些经济体的经济中远洋运输原材料、能源、工业产成品等等贸易比例大。   红海危机如果再持续下去,将深重打击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工体系,叠加美西方的经济保守浪潮,本土近岸制造将兴起一个高潮。   ③从相对长期看,红海航运危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正是“变”的现实体现。   这个变局的核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以美西方为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核心的金字塔式的层级格局逐渐崩解,而美国从特朗普始发动对中除了热点之外的全面战争加速了这个过程。   俄罗斯发动(不能简单的把发动战争者等同于是坏的一方,否则,美国发动了近代历史中数量最多的战争……)的俄乌战争的背景因素中就包括美国经过四年对中全面打压而无力击溃中国的现实,坚定了俄罗斯对抗北约有胜算的信心。也包括伊朗沙特和解等等重大地缘政治现象。   也就是说,过去数十年“美国秩序”正在松动与解体。对于美国的紧密层,是要“树倒猢狲散”,对于那些传统的被美国压制着的势力来说,是要“群雄并起”。我们看到现在追随着美国自建的“联合国军”队伍成员越来越少,即使是参与,也变得蜻蜓点水;而伊朗、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巴勒斯坦武装、胡赛武装变得意气风发……   当全球地缘政治变得扁平化后,失序状态会让跨政治区域的物流成本与阻力大增。   ④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地跨区域运输,限制于相对海运数量级降低的效率,并不能取代海运,仅仅是一少部分补充。   因此,全球的经济必然受到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带来的全体收益降低冲击。那些对于海运依赖程度高的海岛型经济体受到的冲击与损失最大。  
w
wang68p2003
4 楼
这个红海海运只对欧洲-亚洲有影响,碰巧陆路也被俄乌冲突受阻。中美,美欧之间没啥影响。所以美国经济一片大好。
R
RUSPC
5 楼
但中國制造商品不只用中资航运公司
a
ak47a
6 楼
欧洲的工厂停产,冯德莱恩说不在乎,重要的是政治要正确,不影响美国爸爸就成,朔尔茨说我赞成。
城市沉睡
7 楼
中国商品显出优势了。你们堵了,中国产品继续走。
s
sbkiwi
8 楼
美帝天天要保护南海航行自由 结果南海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航行不自由的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红海倒是不自由了 没人管。哈哈哈哈哈哈哈
s
sbkiwi
9 楼
中欧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