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暴跌!不黑不吹,中国外贸到底出了什么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3日 8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73994 阅读
47 评论
大猫财经

‍‍

最近外贸的情况让很多人焦躁,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了,是个民生大事。制造商普遍缺少订单,很多厂子只有往年的20%,最糟糕的厂子只有询价,没有单子,猫哥认识的老板过完年毅然决定关了自己搞了十几年的工厂,要回老家竞选村支书。

货运卡车也接不到活,在浙江专门跑港口的集卡司机感受最深,2021年每月能跑20多单,去年每月17、18单,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迅速变差,春节后,很多人每月三四单。

有贷款的司机最为难受,基本拼存款,生意和生活都陷入低谷。

船公司也很难受,无货可运,以前货抢船,现在船抢货,而且运价下降迅速,像美西航线,运价下跌接近90%。

视觉冲击力最强的,是聚集于港口的、高高垒起的集装箱,上海洋山港的控制箱一度运到了太仓,以往集卡停车的停车场都用来堆货柜,但还是放不下。

而且,这种情形是七大港口的普遍情形。

那这到底是为啥呢?

有说产业转移的、有说彻底脱钩的,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太多因素的合力,情况不乐观,但也没有像很多人那么悲观。

‍‍先说说船公司和集装箱的问题吧,除了订单真不给力,这里面的供需显然失衡了。

老外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这其中有一种基建就叫造船,过去这三年,中国造船厂的订单拿到手软,现在全世界30个造船厂握有订单,其中中国有18家,而且那个订单量两三年根本干不完。

有订单那就玩命干,中国每年的新造船总吨位都在3800多万吨,韩国在后面也使劲追,这么一来,三年时间,全球商船的总吨位增加了12%。

造大船还是比较费劲的,造集装箱就容易多了。2020年,航运价格大涨,当时的矛盾是,有货但是集装箱不足。

于是商务部12月就发了个文,鼓励制造集装箱。

然后就直接井喷了。

2020年,中国产集装箱9867万立方米,发文之后增加到23058万立方米,增长2.3倍,去年产量下来点,也达到14758万立方米。

这是个啥概念呢?

中国在这个领域基本是垄断的,占世界总产量的96%,这三年总共造了47683万立方米,折算成标准集装箱大概是1900万个,比疫情前的全球总量增加了50%。‍

这个增量是很恐怖的,其实2022年中全球就有600万闲置箱,如果集装箱的增速小一点,现在的观感也不会那么刺激。

但这解释不了,订单去哪了呢?

‍‍原因很多。

比如大国博弈,美国执意要制造业回流,迁出的厂子确实也有,日资走了不少,韩国也是,三星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但基本都不是中国造的,厂子走了,很多供应链也被要求转移,很多美国企业的国内供应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要么海外建厂,不然就没有订单。

左一刀右一刀的,很多订单就没了。

再比如疫情期间有些地方封控,这种特殊情况企业肯定得支持,供应链受影响、工人居家,于是很多订单就没法做了,但海外客户还要做生意,于是找越南的工厂、找东南亚的工厂,出现了供应链的转移。

说起来越南也是80年代开始搞改革的,政经改革都很猛,但二十多年下来只能算一般般,越南的大爆发是啥时候开始的?

2018年之后抬头,2020年之后大发展,也就是说是趁着美国对中国搞制裁,趁着疫情起飞的。

再后来海运价格大涨,欧洲客户发现,在欧洲找个洼地搞生产,算上物流之类的总成本也还能接受,那就直接找欧洲厂子了,比如波兰就是这一波的受益者。

但还有一些订单没了,那就真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了,举个身边的例子说吧。

有个厂从美国拿了个订单,有一部分东西他也得找供应商生产,于是跟供应商谈好货物要求、价格、时间等等,就等着拿货了。

眼瞅着交货时间临近,他得催进度啊,但人家乙方也不安排生产,催急了,乙方开始大骂甲方:“汉奸!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拿美国的订单?为什么给美国人做东西?”

而且不是骂一次,天天骂,乙方把甲方都骂抑郁了,这订单也就没法整了。

只能说这乙方格局太小,去年中美啥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但贸易额创了新高,生意就是生意。

‍‍

但以上这些都还不是主因,即便它们起作用也会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像现在这样断崖式的改变。

那主因是啥呢?很简单,金主出状况了。

金主是谁呢?欧洲和美国。别急着喷,这么说是有数据证明的。

2022年,全世界GDP排前10的国家是这些:

这些国家的GDP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67%,除了中国、印度基本都是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GDP大部分还是靠消费拉动的,基本都在65%以上,高的像美国超过了80%。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能挣钱也能花钱,大多数人不仅月光而且寅吃卯粮,消费额占据了全世界50%以上。

其实可以大方的承认,中国制造以前能挣钱,就是加入了全球供应链,低成本制造然后卖给这些欧美人。

欧美人要不买单,咱们外贸自然就难了。

现在的欧美人,比以前难不少。为啥呢?

生活成本大涨,大家都忙着抗通胀。‍

电费是最直接的,像北京电价5毛左右,一般家庭一个月一两百,基本可以忽略的一笔开支,在欧洲,以前一度电0.2欧,现在0.5欧,想象下,如果住在北京一个月电费1500块,那很多人真用不起。

欧洲人也不是个个都是大富翁,于是老百姓都在方设法节省用电,随手关灯自不用提,连波峰波谷电价的那点差别都要仔细计算,有的人在凌晨四点使用烤箱和洗衣机,因为这些家电功率大,这时的电价最便宜。

再比如买个电动车,虽然有里程焦虑但是充电不贵啊,在欧洲可不是这样,德国特斯拉去年调价后,车主一算,百公司的能源成本和日本的汽油车差不多了。

开油车的更惨,用车成本也上涨了50%。

能源涨价,粮食涨价,欧洲的CPI居高不下,6%就算不错了,8%是均值,个别国家10%,通常来说,3%以下是比较健康的,所以欧洲人现在也在对高物价犯愁。

会是啥结果呢?

人性告诉我们,答案都是类似的:保住必须消费品,比如基本的吃喝住行,大力缩减可选消费品,可买可不买的,绝对不买。

所以,总需求是萎缩的,那咱们的订单能多吗?

‍‍

欧洲通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主要就是俄乌战争,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价格蹭蹭就上去了。

那咋控制通胀呢?这得看看美国。

美国通胀也很厉害,6%以上常态化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加息。

美国进入加息通道有些日子了,现在存款利率5.5%,但通胀还是控制不住,加息还没结束,利率破6也正常。

所以现在美国普通老百姓也在抗通胀,每天算账,美联储一调查,发现35%的人为财务状况焦虑。

美国一加息,很多国家本币贬值太快,只好跟着加息,更加恶化了一部分人的财务,比如房奴。

猫哥亲人在欧洲贷款买房,当时的贷款利率1.65%,一个月还1500欧觉得轻轻松松,但一看周围很多国家都推出零利率了,就想多薅点羊毛于是选择了浮动利率,结果呢,现在利率4%,每月还贷额从1500欧变成了3600欧,一个月凭空多了15000块人民币的支出,对哪国的老百姓都不轻松。

全球同此凉热。大家都在为基本生活支出更多,而收入端没有好转,需求不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然也难点。

美国加息还出现了一些以前没见过的奇幻事件。

最近不少中国小老板在为信用证发愁,咋回事呢?

有些客户给订单,但是他开不出信用证,这交易就没法干了。

客户为啥开不出信用证呢?因为他的国家美元不足,不足以支付。

这些国家为啥没美元了呢?因为美国加息,美元都跑美国了......

今年这种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很多老板都会为此烦恼,因为美国的加息周期还没结束。

‍‍

那国内的制造商咋办呢?

指望短期内贸易状况恢复原状有点难,因为在这个交易里我们不是有决策权的一方,只能等待美国加息结束,等待他们抗通胀结束,恢复消费的热情和能力,这就是现实。

好消息是,现在欧美的订单少了,但亚非拉跑来询价的可不少,这也是个机会。

产业链的迁移是个问题,低端不可避免,因为我们也不需要,但要说大规模的产业链迁移也有点悲观,毕竟中国全产业链是经历过测试的,越南缺少我们的规模,欧洲缺少我们的效率,最关键的是因为人不一样。

中国老百姓跟中国卖的最好的车——五菱神车有点类似,能拉客能载货,能上山能下河、能下乡能进城,能跑高速,也敢越野,总之就是“耐操性”极强,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怕卷、接受卷、主动卷,你得相信,即便现在竞争力下降了,过不了多久,这帮人还能折腾出新东西来。

至于当下,借用《芙蓉镇》的台词那就是: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雅痞士
1 楼
欧美的通货膨胀高,消费降低,外贸的单子自然就降下来一些; 但是,国内的生产还是在增长的,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7%、52.0%和51.2%,高于上月1.4、3.4和4.0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不用太担心国内的经济,还是在稳步复苏的。 [1评]
L
LLC
2 楼
还是吹 [1评]
q
qingu
3 楼
: 只许你野狗吃屎吗?
笔明明
4 楼
只要有总加速师在我们身边,少的这点外贸收入不足挂齿
荣光归中华
5 楼
疫情开始后你用PPE要挟全世界,逼着别人感谢你,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当疫情结束后,人家要不把供应链全部移走,还接着依赖你,就如同俄乌战争以后欧洲还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一样,那不成傻逼了吗? 这不是一个可以被依赖,可以被尊重的国家,西方国家已经全面意识到了这一点
罗马军团
6 楼
别吹啊黑啊了,放松点,这是新常态,慢慢就习惯了。 我早就说过:未来10年,中国的增长不会超过3%。去年的3%根本就是假的,编一年两年可以,年年如此就没法填坑了,没法瞒得住,统计局也不行。
E
EdwardsWilson
7 楼
中国现在真的太强大了!客观的评价,目前中国以一国之力打全世界,都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虽然中国总是抱着善意、怜悯对待全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怒了,打掉全世界的军队,我估计半个小时就够了! -- --- -- 习总书记,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a
abe868
8 楼
噗,低智黄皮犬粮就跟疫情开始在殡仪馆门口数棺材量一样言之凿凿,现在吃屎的地点又换到码头港口了? 🤣 [2评]
那就好好生活
9 楼
空箱,因为之前缺箱。现在运回来太多空箱。加上新订购的很多空箱。所以,箱多了。 这个都崩溃几十年了。你们想多了吧。
E
EdwardsWilson
10 楼
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对中国真是不了解,却还能常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地评论中国。 中国人不管被谁领导,只要有饭吃,能活下去。就一切太平无事。现在许多还有房有车,那就更美不胜收。 领导们走几部险棋算什么?老实说,走几年险棋都没问题,有整片整片的五毛韭菜在前面顶着做血肉长城。训练个把月,个个都能走正步。 中国人的事,鬼佬就会一天到晚不懂装懂地冒充算命先生骗稿费,瞎呼呼。 吐羊吐辛波!
印度洋孤舟
11 楼
一个星期看到四五篇同版不同出处的文 cia中央厨房阿
W
Washington001
12 楼
美国一天到晚吹嘘制造业回流。真实情况呢?WASHINGTON, March 1 (Reuters) - U.S. manufacturing contracted for a fourth straight month in February, but there were signs that factory activity was starting to stabilize, with a measure of new orders pulling back from a more than 2-1/2-year low.这是最新的报道。笑死人了。美国最大的所谓回流就是强迫台积电和三星在美国建厂。现在集成电路产能过剩,全世界PC电脑市场在萎缩,手机市场在萎缩。处理器卖不出去,现在内存和硬盘价格都跌成渣渣了。三星和台积电现在的工厂都吃不饱,在美国的工厂建厂完成后就回空置,完全是无用投资。
t
tetebrenda
13 楼
中国制造业还是很强的,只是没10几年前辉煌吧了,当年东莞可是我们的印钞厂啊,也是我们的温柔乡,每月包养不同省的美眉,几千块就可以养个厂妹,怀念啊。搬来越南只能吃自己咯。
c
chtoto
14 楼
准备武统
W
Washington001
15 楼
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约5000亿美元。出口额这么多,但对中国的GDP的贡献要小得多。出口额是按出口时的商品价格计算的。比如从中国运一部iPhone手机到美国,就会算中国出口了1000美元。其实呢,中国组装一部iPhone在中国实现的增加值也就不到200美元。GDP是一个国家实现的增加值。也就是说卖一部iPhone 对中国的GDP的贡献不到200美元。按这个比例算,对美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也就是1000亿美元左右。相对于中国18万亿美元的GDP真算不了什么。更何况美国还没法和中国贸易脱钩。现在一些服装鞋帽工厂是转移了一些出去。但电子电器、要求稍微高点的品牌服装、需要点技术的制造业,美国想转出去也需要一个过程。湾湾在印度搞了一个手机壳制造厂,合格率也就50%。并且生产率远不如在中国的工厂。那个成本谁敢要?制造业需要有些教育的、熟练的、有纪律的工人。别说松松垮垮的印度。美国现在的制造业生产率都不行了。不然的话马斯克从上海拉了几百个工人来美国在加州的工厂指导美国工人?即使同一家公司,在美国工厂生产的汽车质量明显不如上海制造,生产率更差。这是马斯克自己说的。 [1评]
雅痞士
16 楼
出口给中国带来的好处,主要是就业,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我们就拿去年的数据为例,2022年度中国大陆贸易顺差为8,776亿美元,根据GDP的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出口 - 进口),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去年总共给中国大陆带来了8776亿美元的GDP。 去年中国大陆的GDP是18万亿美元,国际贸易带来的GDP比例已经不足5%了。
不锈钢丝
17 楼
留园狗编特别喜欢炒冷饭,就这个帖子最近上来五六次了吧?反华傻逼们宁信自媒体,不信PMI
榴莲车
18 楼
欧美通膨一年有余,物价今非昔比,加之经济不景气,造成商品需求大幅减少。没需求自然就没有制造。外贸有什么问题好出呢?总不见得欧美人捆紧裤腰带,憋着就是不用你中国货吧。
榴莲车
19 楼
不黑不吹?问题是昧良心的政治小编的心,正黑着呢!不吹咋糊口啊。
p
pilla
20 楼
《最糟糕的厂子只有询价,没有单子》 ~ 没有单子就对了。自己前两年趁火打劫价格涨了多少,心里真没点逼数吗?!
p
pilla
21 楼
《最糟糕的厂子只有询价,没有单子》 · 如果心里真没逼数,就去中国城杂货店看看,价格翻了几翻,真把我们当凯子吗?
z
zjidiyousheng2
22 楼
别这么黑包子
z
zmxnv
23 楼
SB。你白爹黑爷买不起了,难道要中国白送?
群X乱舞
24 楼
贸易顺差🟰国际贸易对GDP的贡献? 那有一天你进出口平衡了,或者有逆差了,是不是国际贸易对GDP贡献就是零,甚至是负数了? 你的水平真高~~
群X乱舞
25 楼
哪里来的半吊子经济学家……工人生产手机赚了钱她就可以花,老板雇佣工人生产手机他赚了钱也可以消费,也可以投入再生产,一块钱的出口可以产生数倍数十倍的GDP,5000亿的出口额,撬动的是数倍的GDP……因为这5000亿进入中国不是就放在银行了, 他进入流通就会产生数倍的GDP
L
Laoseguiman
26 楼
为啥一定要挣这些美欧敌对国家的钱?我们多和朋友一起搞经济,像俄罗斯,伊朗,北韩,叙利亚,古巴........朋友欢聚一堂,外贸蒸蒸日上
白茫茫
27 楼
空箱子是疫情期间造成的,以前这些集装箱是积压在美国和欧洲各大港口,当时码头工人严重不够,货运司机也严重不够,之后疫情结束大量集装箱返回了,如果你看到当时在美国和欧洲港口的空箱,你就不会惊讶,当时美国的集装箱堆叠非常厉害,估计疫情期间多了上百万个空箱
谈今论今
28 楼
逢中必反的一群狗继续自嗨!
史前巨混
29 楼
美金回流,只能推人民币结算了
致远
30 楼
看来中宣部集中五毛来掩饰外贸的断崖奔溃了。好好好。
m
masseyboy80
31 楼
很简单的事:1.中美脱钩2.全球经济衰退。
欲火难耐
32 楼
又再黑中国1450当大家都跟你一样傻逼吗 如楼下一些朋友所说欧美经济低迷 澳洲感觉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美国歧视中国人大批留学生来澳洲希望能带动一下经济 另外就是一路带一两以后经济增长会慢慢展现 而且国内加大内循环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 只看表面学美国黑 真短视
T
TomatoEgg666
33 楼
认同您提到的3% threshold。 我记得看过一个日本GDP统计的数据,从人口开始出现萎缩(2011年),该国的GDP年增长最高也就约2.5%。
吕德水
34 楼
“”选择了浮动利率,结果呢,现在利率4%,每月还贷额从1500欧变成了3600欧,一个月凭空多了15000块人民币的支出,对哪国的老百姓都不轻松“”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1评]
夏虫语冰
35 楼
越南外贸刚腰斩了60%,为什么中国外贸出了事? 因为西方经济出了事呀,经济衰退不消费,买不起东西了呗
沙漠之狐
36 楼
18楼就是忽悠,算法都错了。 外贸总体对GDP的贡献超过32%, 要是真5%,老共早就干美国了。还用现在低三下四的委曲求全么。
沙漠之狐
37 楼
德国选择浮动汇率的傻叉极少
s
sw1799
38 楼
美国联邦商务部发布统计:2022年,美中贸易额为6900亿美元,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为5388亿元,中国自美国进口1538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2021年的3535亿美元增至3829亿美元。
f
fengfengloup
39 楼
分析的不错,其实是欧美老百姓没钱买了。 这是订单少的直接原因。 欧美的进口商日子也不好过。 货物都积压在仓库里。 也没法下新订单。
f
fengfengloup
40 楼
超过了 你去死吗? 大傻子一个。
b
boey
41 楼
这个确诊真牛了。医生失业是大家身体全面健康了……
天蚕国宝
42 楼
没错 澳洲第四季度的inventory明显增加 甚至是retail,说明通货膨胀利率飞涨搞得普通人都买不起日常货品了。
布左右行中道
43 楼
1450支詐騙畜的中國天々崩潰
W
Wooweei
44 楼
转做军工卖和平武器,全世界打烂了不就又有生意了
文强
45 楼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