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人医生发声:医生考试白人通过率高到惊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4日 22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81706 阅读
48 评论
发现新西兰

昨天,新西兰本地媒体NZHerald透露,一群医生已经向澳大利亚皇家内科医师学会(RACP)发送了一封抗议信,表达了他们对新西兰地区儿科临床考试公平性的严重担忧。这一抗议信得到30多名医生的支持,其中包括华人医生Su。

RACP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虽然总部在澳洲的布里斯班,但负责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500多名(内科)医师和8000名实习医生的培训和从业资质考试。

在抗议信中,表达诉求的医生说道:

“在奥克兰临床考试的考生中,不平等的现象十分明显。”

“回顾过去五年的数据,非白人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的通过率为40%,而对于白人考生来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93%。”抗议信中如此写道。

“我们认为不同人种通过率的巨大差异反映了现有的种族偏见和歧视,这违反了新西兰人权法。”

这一抗议得到了华人医生Nina Su的认同,她是奥克兰的一名儿科医生,最近刚刚完成并通过了职业评估考试。

她认为有关儿科考试中非白人考生遭遇歧视的说法必须得到适当调查。

“我很担心与一些同等学力的同龄人相比,我通过这项考试的可能性会不一样。”Su在接受采访时说。

“真的很难去下结论,这项考试中的种族偏见是否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

“但就考试的评分方式而言,这是一项十分主观的考试;如果你认为考试不公平,也没有强有力的审核或上诉程序可以重新评估您的表现,因为考试没有录像。”

据介绍,儿科考试包括笔试和现场临床两大部分,考前会由医生(通常具有 4-5 年左右的经验)组织参加高级培训。

抗议信中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医生表示,笔试的通过率并没有差异,因为笔试是匿名评估的。

在临床考试中,医生会花费大约一个小时来陪伴患者及其家人;这个过程不会被直接观察或记录。然后,他们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向两位担任审查员的高级专家进行治疗演示。

学员向专家描述患者的基础情况、他们的病史和当前的问题,并确定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但在临床考试中的现实案例可能很复杂,会存在很多微妙的问题——例如,一名患有脊柱裂的8岁儿童,除了疾病本身,还涉及更广泛的家庭及社会问题,包括住房不安全、产妇抑郁、兄弟姐妹冲突和经济压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考试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在临床考试中,很多试题的设计,都是从白人的角度出发的……我们本质上都被期望‘以白人的方式去思考、行动和说话’。”

二是受访医生还表示,在参与临床考试时,考生还会被问到“你从哪里来?”、“你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等问题。

目前,在抗议信及30所名医生的发声舆论,以及在医生工会的敦促下,RACP已展开对这些指控展开了多项审查,并“由外部第三方”进行单独调查。

医生小组在信中表示,新西兰的考官 90%以上是白人。

今年29岁的Su并不是这封信的幕后组织者。然而,她也希望对首次通过率“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应该要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提出解决方案,“无论是考试过程还是培训本身的问题”。

在她看来,即使最终排除了医学考试中种族偏见的可能性,考试也依旧需要改革。

她说,总体的不及格率较高,也表明医学考试或者医疗培训本身存在问题。

“此刻每个考生都觉得精疲力竭。我自己在考试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差,以至于感觉不值得为此付出如此大的精力。

“医学考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年只会进行一次,考试结果会严重影响到医生的收入福利和接下来的生活计划,例如是否可以安定下来和组建家庭。”

Su说,每位医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观点和隐性偏见。研究表明,劳动力的多样性有助于解决不平等问题,这意味着包括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在内的群体,可能正在遭受更糟糕的待遇和健康状况。

“你去看看诊所的儿科医生就会发现,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籍的医生很少,尽管我们都知道,就病人数量而言,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儿童在儿科医院的就诊比例很高。

“我们不能只让一种人成为儿科医生。”

t
treebear
1 楼
废话,一个律师,一个医生,白人最后的高薪职位自留地。现在已经不能在入学资格上卡其他族裔了,资格考试不歧视其他族裔就是把高薪职位拱手相让。
南方兔儿爷
2 楼
没去过法院吧😄,立法会再去看看。那个才是国家的本质。
大春哥
3 楼
相信非母語為英語的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導致評估偏低的一個原因
y
ydydxhg
4 楼
除了种族问题, 还有家族裙带关系。 我一个华人医生朋友曾经告诉过我,新西兰一个热门的部门就是放射科,因为上下班时间固定。 一般如果父母有人是放射科医生的, 子女被收的机会会远大于其他人 [1评]
清醒未?
5 楼
這一切實屬正常、只要是全球中華兒女不夠團結,互相猜忌、再加上白人嚴重歧視
X
XXyourOO
6 楼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案: 1.强行降低白人的医生考试通过率,明明考试通过了也不许通过! 2.强行提高有色人种的医生考试通过率,明明没通过的也让通过! 第1.种方案,因为咱们又不是白人,大可以幸灾乐祸,拍手称快! 第2.种方案,至于你敢不敢,我反正是不敢再去此国的医院看病!
l
lids
7 楼
人家叫你移民是让你去底层刷盘子当工人的,不是叫你去当医生律师人上人的。以为自己是谁?
阳光俊男
8 楼
MD考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能力,必须很快,对于那些兲朝做题家是致命的,人家就不按兲朝那套模式来考,刷题的做题家觉得很委屈,考不过就赖种族主义。
大春哥
9 楼
放射科里面按時上落班為病人照片的都是屬於「技術兌」,不是醫生,好不好。 It can take between one to four years to become a radiologist tech depending on your location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n some states, a radiologist tech may work after completing a one-year certification program if they have experience working in the medical field.
万岁我的国
10 楼
毛主席的亲爹就是白人。
m
mrp
11 楼
多低端的华人才会去那个垃圾岛国做医生啊,笑死人了
大春哥
12 楼
以美國為例,MCAT 主要是考考生記憶力。醫學院面試是考思維口齒及運氣。進入醫學院後的幾次board考試,第一次主要也是考記憶和理解,第三次及後基本上是考判斷分析能力,第二次是滲半(提問題方式跟第一次是倒過來問)。州的執業考試主要是結合住院醫實踐考判斷分析能力。我的大家庭里面有好幾𠆤美國執業醫師。
I
Iscream
13 楼
医生资格考试除医学知识外,英语水平也至关重要,他们会通过提高英语难度来阻止少数族裔通过考试。
吕牧
14 楼
楼上关于英语评论都是不了解情况,考试的非白人几乎也是这里长大的,英语不是障碍。因为亚裔学习好报考医学很多,只能在面试上设卡,以免华裔太多,引起病人的反感,这是公开的秘密 [1评]
a
anywho
15 楼
種族歧視畜牲不如!假冥主獨裁專制
阳光俊男
16 楼
一会儿亚裔,一会儿华裔。 刘岩的两个车头灯品种不一样吗? [1评]
c
cbs888
17 楼
华人面试通不过!
大春哥
18 楼
實踐是檢驗的唯一標準,真品必須要經得起推敲拿捏。
英国流氓
19 楼
医生要背近5万个单词 普通大学生才2万到3万之间 不是native的怎么考 头发都掉光了
大春哥
20 楼
語言組織邏輯思維應該也是考慮因素之一。見過幾個同事朋友子姪,其父母也祈望他們能功成名就。但喺待人接物真的很差嘶,好「古叔」,到時點樣同病人溝通啊 [1评]
g
greyviewer
21 楼
白人通过率高应该是正常现象,大多华人大都从小学就开始补课一直高考,很大一部分华人智商情商低而应试成绩高,只堆积在收入高的医疗领域。医生并不需要成绩好,更需要职业道德和经验堆积,这点上,用补习出来的考试成绩是提供不了的。
耳大叶
22 楼
放射科接触射线的机会还是算福利吧!
c
cbs888
23 楼
要不去做牙医,哈。。。和你开玩笑! [2评]
耳大叶
24 楼
海外同胞自己说自己说中文的家庭医生有几个是好的,4-5 星评价,都是那种不关心病人只关心自己的时间利润的东西。
耳大叶
25 楼
到时候和病人沟通是不是用手打脸?哈哈😄
大春哥
26 楼
做🦷醫還也手工好有醫德才行。見過無良🦷醫無啦啦將病人的好牙整個外濶內窄的大洞,然後叫病人加𠆤框。 [1评]
大春哥
27 楼
對,board試大概要六小時,有六七百條題。貢生上廁所也計時。
爱美神
28 楼
这是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守住其“中产精英地位”!但是 也正因为此,西方的医疗越来越狗屎…
低层群众
29 楼
华人读书太优秀,白人很难竞争过华人,但是高层又大部分是白人,只好找各种理由,比如华人太呆板只会读书没有创造力等等……不给优秀的华人机会!
q
qwertyuiop5656
30 楼
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籍的医生很少, ++++++++++++++ 本身人种就不行。
c
cbs888
31 楼
叫他去做兽医!
B
BlueTX
32 楼
感觉这些投诉者,包括那位华人医生就是典型的种族主义者。英语医生考试自然给了英语母语者巨大的优势。而新西兰英语母语而且教育程度高的人中又以白人为主。考试结果自然白人透过率高。遇到问题,不去寻找问题的实际原因,打个种族牌是最容易的。 举个例子,在中国举行一次乒乓球教练资格考试,广州黑人与中国本土人的通过率会如何?难道乒乓球歧视黑人? [1评]
b
bambu
33 楼
都是新西兰人,都是在本地长大的。你不了解情况来喷什么啊?
s
sadamu
34 楼
英文不行 ! 就拿律师这个行业来说,就算是西方国家出生的华人讲的英文和白人还是有很大区别。 华人barrister 在庭上答辩,英文根本讲不过 白人 甚至印度人。
灯塔路
35 楼
所谓“多元” 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伪善概念 本质上还是: 白盎至上白盎优先之下 其他族裔多元 这种“多元”概念 甚至成为白盎控制操纵其他族裔的伎俩手段和借口
大春哥
36 楼
哈哈哈,有道理。所以有不少自知不善與與人溝通,加上淺嘗MCAT後有自知之明的貢生(包括家長),會及時改行衝刺獸醫或藥劑師。老實說,只是名稱有點不一樣,獸醫也是一個很好賺錢的行業。至於藥劑師呢,這里指的是藥房里面的配藥的,藥劑師基本上就是一個高級店員。每天工作時間基本上都是站立。生意好時做到死,生意不好時請不起technician 助手,配發藥,打電話給醫生或保險,甚至熄燈關門都要親力親為。大家不妨多去觀察一下
大春哥
37 楼
放射科醫生只負責睇片分柝。操作X光MRI的都是radiology technician
a
abcxyz
38 楼
不可能。 英语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和教育程度有关。 如果在外国出生的华人,英语能力是完全一样的。 [1评]
a
abcxyz
39 楼
一个律师,一个医生, 还有一个是高级管理人员 (CEO,CIO, CTO。。。。。) - 基本没有华人。
s
sadamu
40 楼
语言是逻辑学的延续,有很大差别的。 华人小孩从小周围的圈子也是华人,你的谈资,周围收到的信息决定了你的基础语言能力,你的基础语言决定了你在专业领域的语言能力。 就好比在国内上海,你外来打工生的孩子在上海读书,和本地上海人的孩子在好的学校读书,出来讲话,讲的能一样么? 都是中国人,差太远了好不好。 [1评]
a
abcxyz
41 楼
不过我在基督城,我的医院因为华人太多,一直都有华人医生。
a
abcxyz
42 楼
你的观点我同样。 我妻子是英国人, 我们的孩子现在不到两岁。 孩子身边有华人和白人,我和妻子都是MASTERS, 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好环境。 [1评]
s
sadamu
43 楼
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要去给孩子上那种学校大多数都是华人学生的私立学校。这种学校出来的都是高分低能,绝对的。 宁可在孩子小的时候,送去社区为白人为主,其他文化为辅的公立,让小孩融入社会先。 社会能力太重要了,所谓的社会能力,说到底就是语言能力,你要和人沟通,让人接受你,成功的机会就比不会说话的大很多。哪怕你的专业能力不那么强。 [1评]
a
abcxyz
44 楼
多谢提醒。 我平时工作特别忙。 都是妻子照顾孩子,所以管孩子的方式都是英式。
顽童在线
45 楼
标题都这么傻逼,那考中医呢?黑人第一?
专操美日
46 楼
笔试的通过率没有差异,你不会认为通过医生资格考试笔试的人口语不好吧
南方来风
47 楼
因为毛利病人多就要增加毛利医生通过率,这其实是在祸害毛利病人,毛利人为什么做医生的少?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左逼就是喜欢捣浆糊颠倒黑白。
南方来风
48 楼
你一定要注意小孩的性格,如果小孩的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孤僻,那一定要让小孩去华人较多的学校,让他们容易交到性格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免得出精神疾病,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开朗型的,那么去华人较少的学校比较好,便于吸收两种不同的文化。这是我几十年来通过自己孩子和朋友孩子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