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已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6日,在北京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进行了工作述职。 由于香港的反修例运动仍未结束,因此,北京方面领导人的最新取态,自然备受香港社会关注。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们再次对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达了一致的支持,但在外界看来,他们于言谈之间已经透露出了对于香港的要求。(AP)
在恢复香港社会秩序的问题上,习近平再一次对林郑月娥重申了三个“坚定不移”原则,表明香港必须止暴制乱,并且,北京方面会继续支持警方严正执法。
事实上,说2019年是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相信没有任何人会有异议。
暴力示威已然惯性上演,社会空间撕裂严重,经济发展出现技术性衰退……但香港显然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清晰的出路。
年龄较大的内地人,普遍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混乱有深刻体会。因此,在香港发生旷日持久的反修例运动后,内地社会乃至北京的政治高层才会普遍对“止暴制乱”念兹在兹。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政法委副书记、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兼中国公安部部长赵克志获委任为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政治用意。
林郑月娥今次向习近平述职时,中共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更是首度亮相,这进一步证明了北京方面对香港尽快恢复平稳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而同样值得留意的是,习近平与李克强均向林郑月娥提出了“解决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要求。
这反映了北京方面对香港的要求,已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恢复秩序,还要求香港政府接下来能从根源入手,着手解决长期困扰香港的结构问题,也即要求香港大乱之后要有大治。
北京政治高层已然言之谆谆,那么,香港政府则实在不应再听之藐藐,必须尽快凝聚城市改革的共识,积极行动起来。
的确,香港示威仍未结束,困难的日子也可能未必会在短期内完结。但假如香港政府继续对北京领导人的嘱咐重视不起来,即使香港能够侥幸走出反修例的困局,类似的政治冲突,恐怕未来还会发生。
倘若港府真心希望长治久安,只要展现改革魄力,在实践公平正义上展现出更大的承担,那么,香港未尝不能在大乱之后,大跨步地迈入大治。
但是,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方针。要想根治,则必须循本。香港的问题,部分的确源自政制发展的滞后,但更关键的原因,是经济发展迟缓和社会不公,而这,又可归咎于源自港英时代、目前已极其严峻的深层次矛盾,以及严重扭曲的既得利益结构。
因此,若要冲破困局,香港政府的小修小补并不足够,必须施行“大手术”。
接下来,香港必须要告别毫无意义的政治空转与内耗。其中,坐拥行政主导优势的香港政府,则更应该具备改革精神,以改革者的身份,对香港的前景提供全盘规划并落实到底。
从大乱到大治,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太多历史事实支撑的。因此,港府和港人不应再浪费时间来讨论是否需要改革,而是要认识到,香港已必须要进入改革的“执行时刻”,只有聚焦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才更有意义。
香港能否以今次的街头风波为契机,开始一段全新征程,这自然要留给未来的城市走向来解答。而香港本地的管治团队,究竟想做名垂青史的改革者,还是被历史湮没的庸官,就要看其接下来的选择与行动了。
媒体评林郑北京行 习近平促收拾香港烂摊子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反送中”风波持续下,前往北京展开任内第3次述职行程。她周一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述职,获中央表示充分肯定。不过对比过往会面的情况,习近平及李克强的神情明显较为严肃,欠缺笑容,而向李克强述职的地点亦由以往的中南海紫光阁,改为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据光华网认为,这些微妙变化都引来外界不同猜测,例如中央对林郑是否已不耐烦。
据光华网今天报道说,上京述职获肯定,但中国要林郑收拾“烂摊子”。中国中央政府认为香港的乱局仍未平息,要求林郑收拾好“烂摊子”。
该报道说,有港媒评论称,接近中国中央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这次述职,中央领导人的信息与之前变化不大,都是“肯定”、“支持”特区政府,以及提出“任务”,就是“止暴制乱”、“回复正轨”。中央认为香港的乱局仍未平息,要求林郑收拾好“烂摊子”。在区议会选举建制大败后,建制派内部都有强烈意见,认为特区政府需要进行人事变动,以挽回民意。消息人士表示,中央并非不考虑人事问题,但香港目前的首要任务仍是平息乱局,在乱局未平的情况下,任何人事变动都是言之过早。
这次林郑向李克强述职,地点由中南海改为人民大会堂,中国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总理是行政长官的正式负责对象,参照四中全会时通过的《决定》,此举有机会希望令特首述职变得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凸显上下级的关系,以体现特首须向中央负责的原则。人民大会堂接见明显更加正式,但他不敢推断做法会否恒常化。至于神情凝重的问题,刘兆佳认为习近平是想表达中央严正的立场,“在目前外国势力挑战下,骚乱持续,又怎会高兴呢?”
据刘兆佳分析,习近平的讲话除赞扬林郑坚守底线,亦重提巴西讲话时的3个“坚定不移”,这番话不会只针对香港,反而顾及整个国际政治环境因素。他说,面对美国与西方势力在台湾、西藏及新疆等地制造混乱,想压抑中国崛起,习近平的说话代表中央态度强硬,不满内外敌对势力夹攻挑战“一国两制”底线,即是挑战中国对港主权、危害国家安全及想夺取中央在港管治权。
报道称,对于习近平又再一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坚定支持香港警队严正执法。刘兆佳指,中央非常清楚反对势力的战略是意图瓦解警队来夺取政府管治权,因此绝不容许任何人打击警方团结性及削弱其执法能力。他认为,在这场牵涉国家主权、治权及安全的硬仗,中央没有任何妥协及让步的空间,港府只能配合。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已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6日,在北京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进行了工作述职。 由于香港的反修例运动仍未结束,因此,北京方面领导人的最新取态,自然备受香港社会关注。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们再次对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达了一致的支持,但在外界看来,他们于言谈之间已经透露出了对于香港的要求。(AP)
在恢复香港社会秩序的问题上,习近平再一次对林郑月娥重申了三个“坚定不移”原则,表明香港必须止暴制乱,并且,北京方面会继续支持警方严正执法。
事实上,说2019年是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相信没有任何人会有异议。
暴力示威已然惯性上演,社会空间撕裂严重,经济发展出现技术性衰退……但香港显然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清晰的出路。
年龄较大的内地人,普遍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混乱有深刻体会。因此,在香港发生旷日持久的反修例运动后,内地社会乃至北京的政治高层才会普遍对“止暴制乱”念兹在兹。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政法委副书记、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兼中国公安部部长赵克志获委任为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政治用意。
林郑月娥今次向习近平述职时,中共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更是首度亮相,这进一步证明了北京方面对香港尽快恢复平稳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而同样值得留意的是,习近平与李克强均向林郑月娥提出了“解决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的要求。
这反映了北京方面对香港的要求,已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恢复秩序,还要求香港政府接下来能从根源入手,着手解决长期困扰香港的结构问题,也即要求香港大乱之后要有大治。
北京政治高层已然言之谆谆,那么,香港政府则实在不应再听之藐藐,必须尽快凝聚城市改革的共识,积极行动起来。
的确,香港示威仍未结束,困难的日子也可能未必会在短期内完结。但假如香港政府继续对北京领导人的嘱咐重视不起来,即使香港能够侥幸走出反修例的困局,类似的政治冲突,恐怕未来还会发生。
倘若港府真心希望长治久安,只要展现改革魄力,在实践公平正义上展现出更大的承担,那么,香港未尝不能在大乱之后,大跨步地迈入大治。
但是,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方针。要想根治,则必须循本。香港的问题,部分的确源自政制发展的滞后,但更关键的原因,是经济发展迟缓和社会不公,而这,又可归咎于源自港英时代、目前已极其严峻的深层次矛盾,以及严重扭曲的既得利益结构。
因此,若要冲破困局,香港政府的小修小补并不足够,必须施行“大手术”。
接下来,香港必须要告别毫无意义的政治空转与内耗。其中,坐拥行政主导优势的香港政府,则更应该具备改革精神,以改革者的身份,对香港的前景提供全盘规划并落实到底。
从大乱到大治,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太多历史事实支撑的。因此,港府和港人不应再浪费时间来讨论是否需要改革,而是要认识到,香港已必须要进入改革的“执行时刻”,只有聚焦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才更有意义。
香港能否以今次的街头风波为契机,开始一段全新征程,这自然要留给未来的城市走向来解答。而香港本地的管治团队,究竟想做名垂青史的改革者,还是被历史湮没的庸官,就要看其接下来的选择与行动了。
媒体评林郑北京行 习近平促收拾香港烂摊子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反送中”风波持续下,前往北京展开任内第3次述职行程。她周一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述职,获中央表示充分肯定。不过对比过往会面的情况,习近平及李克强的神情明显较为严肃,欠缺笑容,而向李克强述职的地点亦由以往的中南海紫光阁,改为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据光华网认为,这些微妙变化都引来外界不同猜测,例如中央对林郑是否已不耐烦。
据光华网今天报道说,上京述职获肯定,但中国要林郑收拾“烂摊子”。中国中央政府认为香港的乱局仍未平息,要求林郑收拾好“烂摊子”。
该报道说,有港媒评论称,接近中国中央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这次述职,中央领导人的信息与之前变化不大,都是“肯定”、“支持”特区政府,以及提出“任务”,就是“止暴制乱”、“回复正轨”。中央认为香港的乱局仍未平息,要求林郑收拾好“烂摊子”。在区议会选举建制大败后,建制派内部都有强烈意见,认为特区政府需要进行人事变动,以挽回民意。消息人士表示,中央并非不考虑人事问题,但香港目前的首要任务仍是平息乱局,在乱局未平的情况下,任何人事变动都是言之过早。
这次林郑向李克强述职,地点由中南海改为人民大会堂,中国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总理是行政长官的正式负责对象,参照四中全会时通过的《决定》,此举有机会希望令特首述职变得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凸显上下级的关系,以体现特首须向中央负责的原则。人民大会堂接见明显更加正式,但他不敢推断做法会否恒常化。至于神情凝重的问题,刘兆佳认为习近平是想表达中央严正的立场,“在目前外国势力挑战下,骚乱持续,又怎会高兴呢?”
据刘兆佳分析,习近平的讲话除赞扬林郑坚守底线,亦重提巴西讲话时的3个“坚定不移”,这番话不会只针对香港,反而顾及整个国际政治环境因素。他说,面对美国与西方势力在台湾、西藏及新疆等地制造混乱,想压抑中国崛起,习近平的说话代表中央态度强硬,不满内外敌对势力夹攻挑战“一国两制”底线,即是挑战中国对港主权、危害国家安全及想夺取中央在港管治权。
报道称,对于习近平又再一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坚定支持香港警队严正执法。刘兆佳指,中央非常清楚反对势力的战略是意图瓦解警队来夺取政府管治权,因此绝不容许任何人打击警方团结性及削弱其执法能力。他认为,在这场牵涉国家主权、治权及安全的硬仗,中央没有任何妥协及让步的空间,港府只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