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洪灾双重夹击!陆媒:别慌,中国不缺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3日 14点43分 PT
  返回列表
63598 阅读
30 评论
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网络上一段短视频爆料称,黑龙江肇东市某粮库所储存玉米存在质量问题。7月12日,中储粮集团发布说明回应称,注意到相关视频,已于7月12日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调查。

说明全文:

7月11日,我公司监测到一条短视频反映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租赁的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拍卖销售的一次性储备玉米存在质量问题。对视频中反映的问题,中储粮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迅速于7月12日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调查。如问题属实,将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

中储粮集团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2020年7月12日

来源:@中储粮集团

疫情洪灾双重夹击!别慌,咱不缺粮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0年,是个多事之秋的年份。

猝不及防的疫情来袭并仍在全球蔓延,始料未及的南方多地严重洪涝灾害,来势汹涌的秋行军虫和蝗虫大军肆虐,加上多个国家出台了不同程度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今年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可低估。

有人问:今年中国会迎来缺粮的“灰犀牛”风险吗?最近,两位长期跟踪研究农业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后,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粮食供应有充分保障,中国“饭碗”端得稳稳的,不会出现缺粮局面。

文 | 周子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经济时报”(ID: cetnews),原文首发于2020年7月10日,原标题为《焦点丨别慌!疫情洪灾双重夹击不会导致中国缺粮》,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中国供应无忧不会出现缺粮局面

“我国夏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供应无忧。”这是两位专家对记者透露的共同心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内粮食供应比较充足,自给率处于安全区间。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这是连续5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在粮食总产量中,90%以上是谷物,而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占谷物的98%以上。尤其是作为口粮的小麦和稻谷,2019年总产量为28032万吨,总需求量(总产量+净进口量-年度库存变化量)为27080万吨,自给率高达103.5%,处于绝对安全的区间。此外,我国粮食储备十分充裕,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应急需要。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率已经超过80%,储存的稻谷和小麦超过2亿吨,能够满足1年以上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更重要的是,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夏粮产量有望继续增长。魏后凯说,疫情以来,国家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使得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春耕春播春管进展顺利,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夏粮播种面积4亿亩,与常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但单产和品质有所提高,夏粮总产量继续增长基本无虞。

魏后凯指出,这次洪灾可能会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不会构成安全威胁。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在粮食总产量中,夏粮仅占21.3%,秋粮占74.7%,早稻占4.0%。所以,要实现全年粮食产量的增长,还要看秋粮。今年6月以来,长江流域和南方多省份遭遇洪灾,这将会对一季稻、早稻和旱地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洪灾仍未结束,要准确估计洪灾究竟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多大影响还为时过早。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粮食储备和供应充裕,即使因为洪灾造成粮食部分减产,也不会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形成缺粮的局面。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即便夏粮生产受到局部损害,也不影响全年的夏粮丰收情况。从结构来看,夏粮在全年的粮食构成中也不占主要位置。所以,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非常好。”

张红宇表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要因为局部地区的粮食受灾而引起恐慌,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很稳。尽管中国已成全球农产品进口大国,但是保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我国从来没有逾越过。我国不存在粮食供给缺口问题。

2保粮食安全,重点是保粮食总量和数量安全

张红宇对记者反复强调,保粮食安全,重点是保粮食总量安全、数量安全。

中央此前提出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粮食安全战略,在疫情大考中更凸显其重要性。

“保粮食安全在‘六保’中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地位,必须加大力度予以全力保障。”魏后凯表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洪水泛滥的新情况,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多方面措施,抓好粮食生产和稳定供应,稳面积、稳产量、保供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要树立大粮食安全观,按照口粮安全、谷物安全、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不同层次,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粮食安全战略,并把疫情防控常态化和非洲猪瘟防疫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另一方面,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尽快恢复粮食生产,力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把洪灾对粮食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张红宇认为,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绝对是多元化的,但路径是两条:一是粮食产业规模化,二是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乡村产业大发展。这就需要人力资本。所以,未来需要培养出一批真正有爱农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化农民,这样的劳动力不求数量,只求质量。

饱和打击台湾
1 楼
有限人传人,可防可控,亩产36000近, 调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
J
Jagaa
2 楼
回复【1楼】 饱和打击台湾:你洋屎吃过了
s
sasare
3 楼
: 说人话。
g
gaotyuan3
4 楼
1楼,3楼 你洋屎吃过了
F
FromDowntown
5 楼
最后一句是包总原话,现在也被认为不是人话了?
你妈的网友
6 楼
你那么多小号,帖子数也够,祝你早日出狱重获自由
外交部
7 楼
98年大水,老江站在一线大堤上给一线官兵讲话;非典最严重时期老胡去了广州慰问医护;汶川地震胡温都亲临一线。现在这届,国家出事各种神隐,全球各国倒是访问了个遍。
d
dli
8 楼
不管怎样,老百姓还是要适当储存些粮食。家里有粮,遇事不慌!
Y
Yumama
9 楼
“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的” 2003年11月10日《东方时空》节目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H-zKCQs1M
t
targer
10 楼
听话要反向思维,一定是缺粮的。
g
goodboy22
11 楼
中国粮食浪费严重是实情,缺粮倒真不一定
X
XXyourOO
12 楼
不好了,砖家又出来辟谣了,大家要小心,有门路的赶紧多屯点粮吧😱😱😱😱
r
renfei79
13 楼
它出了小监狱,还是在大监狱里。
大海涛声
14 楼
小编又在说谎,把老百姓当猴耍,农村现状比我们插队时都不如,大批年轻农民都忽悠去城里当农民工,农村剩下老人孩子,没有了劳动力种田,大批农田荒芜,不再种粮食,中国的粮食产量只是在50%左右,大米杂粮大多数是靠进口,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进口,现在越南和印度已停止向中国进口,(印度的粮食产量是170%,世界第一,不要笑话印度),今年中国的粮食储备是2018年和2019年的,2020年当然没问题,2021—2022年呢?一年的收成就看第一季稻,早稻田里用的是有基肥,产量最高,稻质量最好,基本都做良种,二季稻用的是化肥,产量起码比第一季稻减产三分之一,第三季稻土囊养料最差,收成又比第二季稻减产三分之一,所以小编说收成看第三季秋稻,纯属放屁,一点农业常识都不懂,今年又是粮食主产地的洪水灾难,中国的2021-2022年的粮食储备是否充足很难讲,不要又要出现1961-1962年的大饥荒现象,进口美国大豆(转基因农作物毒害国民)是亡我中华人种之策略,是卖国,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粮为纲、自给自足,才能长治久安。
s
sherlock
15 楼
国内一出事,狗儿们闹腾得欢😄 国外一出事,回头吃屎吃得欢😄
贯军
16 楼
陆媒:别慌,中国不缺粮! 墙国草民,“赶快屯粮!“
m
myoyster
17 楼
不缺糧只是漲價 呵呵
永霸天下
18 楼
赶快存粮食。
1
10米跳台
19 楼
完了,专家辟谣了。赶快深挖洞,广存粮。
c
com.6park
20 楼
疫情+洪灾双重夹击!陆媒:别慌,中国是缺粮!
a
abc868
21 楼
党员别慌,中国不缺粮!缺失的是良知与思想!
方俊
22 楼
瞧把川粪们激动的,看看你们的川痞把好好的一副牌打得烂透,还是想想怎么在疫情下保命吧!
阿帕奇13
23 楼
原来还这真缺粮。
打败巴菲特
24 楼
夏粮丰收在望,睁着B眼说瞎话。南方发大水收个几把。
活在裆下
25 楼
账面上肯定不缺粮,剩下的自己悟去吧
o
oxxoxx
26 楼
说不缺粮的 要么没脑 要么没心
寂寞de心
27 楼
缺不缺粮我不知,只知道有中央调查人员下来,这个粮仓就九成会火灾!
k
kaikaikai1984
28 楼
https://youtu.be/UqtTYAdOrFM 视频在此..表面一层粮食,下面全是筛下物 碎渣
C
Cup3
29 楼
存粮!
渔阳汉子
30 楼
土共的话能信吗?篡权几十年来全是靠坑蒙拐骗!翻脸比翻书还快,朝令夕改、信口雌黄、颠倒黑白、胡说八道,这是包子党的传家宝!土共政府的信用早已破产!